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240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docx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专题0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2013-2015年三年高考历史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0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考点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发展)

2015年高考

01.(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

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02.(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7)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河南(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江苏(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说明河南状元人数减少的情况,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经济重心虽然南移,但中原地区经济却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政治重心是在北方,故D项也

不符合史实。

03.(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04.(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其制两

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BCD

05.(2015年广东卷文综14)史载:

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06.(2015年江苏卷历史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07.(2015年海南卷历史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

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

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统治者的休养生息,社会秩序稳定,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发展,因此马匹大量增加,“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A项正确。

汉武帝初,张骞尚未通西域,因此不可能引进西域良马,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游牧民族大规模内迁,C项时间不符;战马消耗减少,并不是马匹增加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经济发展

08.(2015年上海卷历史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描述的是(  )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汉武帝时代的情况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2014年高考

01.(2014年福建文综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

读图7,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02.(2014年山东文综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03.(2014年高考新课标1文综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04.(2014年重庆文综0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显著发展,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江南经济的开发为之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

南北经济的差距在缩小,但此时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高于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两宋时期,AC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济重心南移

05.(2014年浙江文综38

(2))(9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

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

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9分)

 

06.(2014年新课标2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墨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

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

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

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

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

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13分)

07.(2014年广东文综38

(1))(8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如何?

(8分)

08.(2014年海南单科2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抖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早、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

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亿。

“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

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

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

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

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

“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

”要求:

“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产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9分)

【答案】

(1)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

(4分)

(2)背景:

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

影响:

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

(9分)

【解析】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可以得出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依据“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可以得出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汉人与少数民族同等对待;依据“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可见其开垦荒地的目的在于有益于百姓,即维持百姓生计

(2)依据材料耐早、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

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亿。

“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可以得出开垦荒地的背景为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人口的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凸显。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清朝鼓励垦荒

2013年高考

01.(2013年安徽卷文综12)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图表类已选)

图2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们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水利工程。

02.(2013年大纲全国卷文综16)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已选用)

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

03.(2013年新课标Ⅱ卷文综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变化类待选)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04.(2013年重庆卷文综历史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

“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是国家重新分配无主荒地的制度。

均田制规定露田归国家所有,不能自由买卖,受田农民死后归还国家,桑田可以传给子孙。

均田制下,受田农民除了缴纳赋税,还必须服役。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排除A项、B项和C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

05.(2013年海南卷历史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已选用)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的社会生活,“受禾”“求年”“有足雨”都与农业生产有关,而B项“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和C项“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不符合史实,D项“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不符合材料信息。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

06.

(2013年海南卷历史8)图1(右图)反映的是()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男子在外耕地,女子在家纺织,这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形式的重要标志,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小国寡民”、“夫为妻纲”不符合图片信息,故排除A项和C项。

图片不能反映出家庭关系,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生产。

07.(2013年江苏卷历史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

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答案】B

【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铁农具出土于秦魏等国故地(春秋时期就有秦、魏等国),故AC错误;D单纯从题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从题干河南辉县魏墓出土的农具成套来看,成套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符合题意的是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农具的推广。

08.(2013年上海卷历史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

能反映这种情景的是

A.姜寨遗址B.炎黄传说C.二里头遗址D.尧舜禹传说

09.(2013年北京卷文综41题第

(2)小题)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

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2)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10分)

10.(2013年新课标Ⅰ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

信息:

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

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

信息:

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

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11.(2013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

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

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

”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

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

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

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9分)

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

2015年高考

01.(2015年福建卷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

“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世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

“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答案】D

【解析】根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景德镇”,可见“景德镇”这一称呼是在宋朝出现,排除A;根据“镇民陶玉者”,可见陶玉身份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该产品闻名海外,排除C;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因此选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

02.(2015年江苏卷历史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

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2014年高考

01.(2014年浙江文综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

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02.(2014年四川文综13)(22分)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

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

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

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

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

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

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

(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

(8分)

材料二1708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

1710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

1722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

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

后来受工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

1864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

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浮雕。

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4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10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

梅森,300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

(据蒲缇《梅森:

300年的白金盛宴》等)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300年辉煌的独特之处。

(9分)

(3)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

(5分。

要求:

见解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2013年高考

01.(2013年北京卷文综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辨析能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即17世纪初,该时期是中国的明末清初时期。

而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由此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是明末清初。

A时期没有青花瓷;B东印度公司没成立;D要晚于明末清初,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立。

02.(2013年福建卷文综15)《唐六典》记:

“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

“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03.(2013年四川卷文综历史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04.(2013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变化类待选)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答案】B

【解析】黄道婆是我国棉纺业的先驱,十三世纪杰出的纺织技术革新家。

她把在海南学得的棉纺织技术带回家乡,在上海一带推广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