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087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课外小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长――生长、发育的意思。

揠――拔的意思。

芒――疲乏。

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

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非徒――不仅只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

(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A个什么都不做的懒汉 

B想要把事情做好,就得多花心思,多下功夫

C要想事情做得好,就要想办法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D.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其客观规律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

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⒈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2.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楚人这种找剑的方法是对的,只不过船已经走了 

B“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是说楚人找不到剑,很迷惑

C.本篇故事说明办事不考虑客观条件发生的变化,仍然死守老一套、不知变通,是行不通的 

D.楚人找不到剑是因为他当时没有下去捞,这说明了做什么事都不能拖拉、等待,否则就耽误了时机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粗体字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2)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

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zhǔ)文,稍长,潜心经史。

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 下面与“幼颖异”中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异国他乡B.奇花异草C.异口同声D.异曲同工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能属文()

(2)潜心经史()

(3)颐偶瞑坐()(4)颐既觉()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

(2)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4.“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

“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1.“少有大志”中的“少”的读音为,意思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俱为司州主簿()

(2)中夜闻鸡鸣()

(3)蹴琨觉()(4)因起舞()

3.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本文故事的大致意思。

4.夜半鸡鸣在祖逖看来并非是令人厌恶的声音,而是一种的声音。

“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

孔子的弟子;②女:

通“汝”;③顾:

回来;④彘:

猪;⑤特:

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

(2)遂烹彘也遂()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

为什么?

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

“我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

这里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

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固——固然,本来的意思。

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

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2)我能为之足()

(3)蛇固无足()(4)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翻译文言句子。

(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

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5.你能写出两个含有“画”字的成语吗?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

“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

“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1.解释下列词语。

A.嬉:

        B.贾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孟母第一次迁居的原因是

(2)孟母第二次迁居的原因是

(1)孟母第三次决定定居下来的原因是

4、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

5、本片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八字成语: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居:

(2)如入鲍鱼之肆肆: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近朱者赤,  

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走”的意思是:

         。

2.翻译文中画句子:

       。

3.这个故事讲的是         成语。

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

         。

5.请你写3个含有“龙”字的成语。

十二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

“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资给以书()④遂成大学()

2.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匡衡勤学而无烛B.邻居有烛而不逮

C.以书映光而读之D.衡乃与其佣作面不求偿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4.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

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十三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为: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说: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好: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2)宣王死,滑王立,好一-听之,处士逃。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数”故人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B”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C.南郭处士之所以无法立足是因为潜王不喜欢听他吹竽

D. 南郭处士之所以无法立足是因为潜王喜欢听他们一个个吹竽,南郭处士无法再滥竽充数

十四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

①逆:

违抗    ②不信:

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①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②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一类人。

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

十五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

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蚌方出曝()

(2)蚌合而箝其喙()

(3)两者不肯相舍()(4)渔者得而并禽之()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蚌合而箝其喙渔者得而并禽之

B.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C.而鹬啄其肉其人弗能应也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4.“鹬蚌相争”这个成语的后半句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参考答案:

一、

1.担心疲劳赶去放弃

2.

(1)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不长高,就一棵棵地把禾苗往上拔。

(2)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3.D

二、

1.到它,代指剑可是,但是

2.

(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代指那个楚人代指剑

4.C

三、

1.

(1)量

(2)尺寸、尺码(3)尺寸、尺码

2.

(1)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2)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尺码到尺码尺码代指他想买的那个鞋子

4.告诉我们要懂得根据客观实际变通,不要墨守成规。

四、

1.B

2.撰写用心专而深打瞌睡睡醒

3.

(1)(杨时)幼年时期聪颖异常,能写文章,年纪稍长后,专心学习经史。

(2)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睡觉,杨时与同学游酢就恭敬地站在门外没有离开

4学生要尊重老师,虚心求学,这样才能学有所得

五、

1.shào小时候

2.

(1)都,一起

(2)夜半时(3)踢(4)起来舞剑

3.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夜半时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

4.催人奋进

5.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剑,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行动。

同时比喻意志坚强,有毅来,原来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六、

1.C

2.阻止于是

3.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

4.当然有必要因为既然对孩子做出了承若,就应该履行若言。

 

七、

1.准备画脚本来失去

2.

(1)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

(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3.画蛇添足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5.画龙点睛照猫画虎

八、

1.

(1)玩耍

(2)商人

2.孟母说:

“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儿子居住。

3.

(1)孟子常嬉为墓间之事

(2)孟子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3)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

4.孟母三迁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九、

1.边境到难道凭借

2.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3.对比立下志向,努力去实现

十、

1.交往店铺

2.比喻不良的、恶劣的环境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告诉我们要慎重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

十一、

1.逃跑

2.叶公并不是真正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3.叶公好龙

4.比喻表面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5、龙飞凤舞龙潭虎穴龙争虎斗

十二、

1.到、及报酬资助、借给终于

2.C

3.

(1)于是匡衡把墙壁凿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却不要报酬。

4.凿壁借光是指在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

现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

5.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匡衡勤奋学习的优秀品质,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努力学习,将来有所成就。

十三、

1.给、替通“悦”,对……感到高兴喜欢

2.滥竽充数

3.

(1)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芋,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

(2)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一个人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4.C

十四、

1.做首领认为对的逃跑

2.

(1)你跟随在我的后面,看看百兽有见到我敢不逃走的吗?

(2)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走的,还以为他们是害怕狐狸而逃走的。

3.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倚仗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他人

4.自由表达,言之有理即可。

十五、

1.

(1)晒(太阳)

(2)嘴(3)放弃,舍弃(4)通假字,通“擒”,捉住

2.C

3.

(1)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

(2)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4.渔翁得利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钩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让敌人钻了空子,让彼此都遭受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