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技巧交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080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AD技巧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CAD技巧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CAD技巧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CAD技巧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CAD技巧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AD技巧交流.docx

《CAD技巧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D技巧交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AD技巧交流.docx

CAD技巧交流

AutoCAD制图常用技巧交流

九方泰禾技术中心——许海星

一、系统、变量、环境设置相关

1.此交流采用软件版本为AutoCAD2009,交流内容为CAD二维制图中的技巧;

2.背景颜色、块编辑器颜色设置为黑色,有利于保护视力,便于更清晰地看清图形,(白色线条在白色背景中会自动切换成黑色,但其他颜色都保持不变,CAD线条主要索引色都比较浅所以黑色背景更能看清楚各种颜色的线条);

3.十字光标大小调整至全屏有助于辅助测量或放置一些相互没有直接关系但平齐更美观的元素;

4.拾取框、靶框大小可设置较大,减少手动鼠标定位精度,提高速度(线条密集处需要放大选择或拾取);

5.特性面板放置于布局空间内,便于修改和查询对象特性(PR),一般而言AutoCAD对象的特性在选择某一个或几个对象后修改,仅仅修改此对象的相关特性,对其他对象以及之后新增对象都不起作用,而在不选择任何对象时进行修改,则修改前绘制的对象不会改变,但修改后绘制的对象相应的特性均为修改后的新特性,使多个对象特性相同时可执行特性匹配命令(MA),然后点选源对象,光标会变成格式刷的形状,再点选需要与源对象匹配特性的对象即可;

6.保存格式选择CAD2004或更早版本,便于低版本程序打开;

7.正交模式开启时,鼠标移动引起的对象轨迹变化均为水平或竖直的,可应用于各种线条的绘制以及各种修改命令的基点和终点以及轨迹选择(F8);

8.对象捕捉设置可以全部选择,便于各类元素的借用捕捉,圆心捕捉时需先将鼠标放置于圆上,待中心显示圆心标志时再移动鼠标捕捉圆心,插入点捕捉在文字复制移动或以文字附近空间为基点或终点时可能会有不便,此时建议关闭插入点捕捉(F3);

9.动态输入打开在绘制斜线(与水平或竖直夹角已知)时能提高速度(F12);

10.极轴追踪模式下可追踪水平、竖直极轴方向位置,在寻找水平或竖直平齐的线条起点时效率较高,但可能会因为鼠标抖动造成线条倾斜(正交与极轴追踪不能同时开启)(F10);

11.对象捕捉追踪模式可将捕捉到的中点端点等沿水平、竖直、平行共线和垂直方向延伸,在做某一端点或中点垂线时较为方便(F11);

12.捕捉模式、栅格显示、线宽显示、动态UCS等使用较少;

13.工作空间设置通过窗口右下角处齿轮更改回08版之前的经典样式

,2009界面中菜单栏隐藏于窗口左上角图标下

14.快捷键编辑:

当想重新定义某命令快捷键或新增快捷键时,可编辑PGP文件,

,菜单栏:

工具-自定义-编辑PGP;(此功能适用于对命令名称及快捷键了解足够的情况下,为更快捷使用快捷键而更改,切勿轻易修改)

15.标注样式设置(D)文字高度等特性均在JOVON样板文件中调节合适,当绘制放大或缩小比例时,只需在调整选项卡中修改全局标注比例,比例倍数与图幅比例相同即可;

16.图层设置,一般而言零件外轮廓投影线采用粗实线(多数习惯为白色),中心线采用细点划线,被遮挡住但需要表达的轮廓线采用细虚线,不属于该图的相关零件轮廓或其他参考线等采用细双点划线,标注界线、剖面线、痕迹线等均采用细实线,JOVON样板文件中已给出9种可见图层设置,一般直接使用即可,要改变图层设置要素直接在图层管理器中该要素处单击即可,0层在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公司制图暂行标准中明确禁止在0层绘制图形;

17.打印样式设置选择monochrome,由于不同幅面的线宽要求不同,可分别设置两种打印线宽配置文件分别存储为monochromeA3-(黑/白0.4,黄0.25,其他0.18)和monochromeA2+(黑/白0.5,黄0.3,其他0.25);

18.命令行窗口打开和关闭快捷键Ctrl+9,在命令行窗口中经常会出现实用的选项供选择,请大家一定注意多看命令行窗口;

19.对象选择可以直接在对象上单击鼠标左键选择,或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左键确定选择框起点,移动鼠标框住要选择对象进行选择,框选方式中向右侧框选时选择框为蓝色,此时选择的对象是全部被选择框包围的对象,向左侧框选时选择框为绿色,此时选择的对象是只要在选择框内有任何一部分的对象;

20.F2键可打开CAD文本窗口,窗口中记录了最近命令前一部分操作记录和动作以及测量数值等信息,如需查询可上翻该文档。

二、绘制和修改技巧

1.夹点的使用:

在CAD图形中每个元素在选中后会显示出一个或多个蓝色方格点,即元素夹点,夹点根据所属元素不同及位置不同,有控制元素位置、形状、方向、尺寸等作用;

2.直线段、射线、构造线

2.1水平、竖直直线段:

开启正交,输入绘制直线命令(L)点选起点,鼠标移动至线条方向,输入数值或点选终点;

2.2倾斜直线段:

关闭正交,输入直线命令,点选起点,输入长度,按tab键切换输入角度(水平向右方向为0°);

2.3两点间直线段:

开启对象捕捉,并把需要连接的两点捕捉类型勾选,输入直线命令,点选一点作为起点,另一点作为终点;(是否开启正交无影响)

2.4圆外一点到圆的切线:

开启对象捕捉,勾选切点,输入直线命令,点选圆外一点作为起点,将鼠标移动至圆上需相切一侧,捕捉到切点后单击左键作为终点

2.5两圆公切线:

输入直线命令,点选起点前输入TAN并确认,在其中一圆上需要做切线一侧点选起点,再次输入TAN并确认,再另一圆上需要做公切线一侧点选,自动生成两圆公切线;(请考虑两个圆之间在各种情况下共有多少条公切线?

2.6直线段共有三个夹点,两端夹点调整其一时另外一个夹点位置不变,整个直线段变为调整后的夹点位置与另一端不变夹点位置的连线,中间夹点用于不改变直线长度、角度等要素时改变直线位置;

2.7射线的绘制:

输入射线命令(RAY),选择起点,将鼠标移至射线方向处点选或按tab键输入射线与水平向右方向夹角后回车,一次输入射线命令可绘制多条同一起点伸出的射线,直至确认或退出,射线可修剪成另外起点的射线或直线段,射线共有两个夹点,有限一端夹点用于控制射线位置(不改变射线方向),无限一段用于控制射线方向(不改变起点位置);

2.8构造线的绘制:

输入构造线命令(XL),点选一点作为起点,再将鼠标移至构造线一段延伸方向上的位置点选第二点或即可生成一条向两侧无限延伸的且经过点选两点的构造线,一次输入构造线命令可绘制多条通过点选第一点的构造线,构造线命令中其他选项的应用,(垂直、水平、角度、二等分、偏移)构造线可修剪为射线或直线段,构造线共有三个夹点,中心夹点用于控制构造线位置(不改变构造线方向),两侧夹点用于控制构造线方向(以中心夹点出为原点,不改变该构造线的原点位置);

请考虑并举例说明射线和构造线的用途。

3.圆、圆弧、椭圆

3.1圆的绘制:

默认绘制圆形步骤为输入圆形命令(C),点选一点作为圆心,然后输入半径数值,或点选圆周上一点或输入D回车切换为输入直径数值,输入圆命令后还可选择三点画圆、两点(直径上两点)、切点切点半径画圆等方式

3.2圆弧的绘制:

输入圆弧命令(A),依次点选圆弧的起点,第二点和终点(几何学中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三点决定一个圆,圆弧绘制中点选的三点即为过此三点的圆上在第一点和第三点之间的部分)圆弧绘制还可选择两点加圆心方式、起点+角度+圆心形式、起点+度+圆心形式、起点+终点+方向形式等等多种形式;

3.3椭圆的绘制:

输入椭圆命令(EL),点选一端起点,点选或输入一轴长(轴长输入方式与直线相同),再输入另一轴长,或按c回车,点选椭圆心,依次点选或输入两半轴长度,确定一个椭圆。

4.多段线、样条曲线及图案填充

4.1多段线的绘制:

输入多段线命令(PL),指定起点后有多个选项,默认为直线段选项,还可绘制圆弧、带宽度(起点和终点可不同宽度)线条等选项,每点选一点决定一段之后均可选择下一段线条的样式与宽度,多段线绘制出以后是一个整体元素,可整体修剪成为新的多段线,炸开后成为相应的直线段或圆弧元素,多段线每段两端有一个夹点,圆弧段圆弧中心还有一个夹点,每个夹点调整时改变与其相邻两夹点之间线条的特性;

4.2绘制矩形(REC)与绘制正多边形(POL)所得到的图形实质均为多段线的形式,绘制矩形时首先输入矩形命令,点选一个点作为矩形一个角点,再点选另外一点作为对角点得到矩形,或输入D回车,依次输入矩形的长度和宽度,绘制矩形在点选第一个角点前还可在命令行窗口中设置矩形四角的倒角、圆角、矩形多段线的线宽等,绘制正多边形时首先输入多边形命令,再输入正多边形的边数,点选一点作为正多边形的中心点,随后会弹出选项让用户选择该正多边形是外切于(C)随后指定的圆或内接于(I)随后指定的圆,选择确定切接方式后,输入与其相切(相接)圆的半径或直接点选第二点,将该点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相切(相接)圆的半径生成正多边形

4.3样条曲线:

输入样条曲线命令(SPL),点选起点,一次点选样条曲线所要经过的各个点,最终点选到终点,选择起点和终点的切向(直接确认的默认切向为起点和第二点连线以及终点与倒数第二点连线方向),还可选择闭合选项(此时起点终点重合,切向只需选择一次)或拟合公差(即曲线与点选点的偏移距离)

4.4图案填充:

输入图案填充命令(BH),通过内部点

或填充周边对象

来确定填充范围,从图案下拉菜单中选择所要填充的图案样式,或直接点击样例中图案进入填充图案选项板进行选择,输入填充比例和角度,可以预览填充样式后Esc返回修改或回车确认,也可直接确认,双击填充图案或输入编辑填充命令(HE)可以编辑填充属性,图案填充有一个夹点,用于移动其位置;

4.5当填充选择内部点无法选择到闭合轮廓内且相关对象范围超出要填充范围时,可在要填充范围周边做一个闭合多段线,再用选择对象模式选择此多段线进行填充,填充完毕后将此多段线删除,填充范围在此闭合区域未打开时,直线围成的范围调整直线夹点可使填充图案随之变化范围,多段线或圆弧等围成的区域调整夹点或移动多段线也可使填充图案随之变化范围。

5.移动、复制和偏移

5.1移动:

移动命令执行时,可先选中要移动的对象,然后输入移动命令(M),点选一点作为移动起点(基点),移动鼠标将对象放置于要移动到的位置上,再点选移动终点,或输入移动的距离和角度参数(同直线输入方式),也可先输入移动命令再拾取要移动的对象进行移动,对于有夹点可控制位置的对象,可在选中后直接单击控制位置的夹点,此时直接执行了移动命令并把该夹点作为移动基点,另外可以选择一个对象后在对象附近按住左键拖动进行移动(此方式定位不精确,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

5.2复制:

复制命令可以理解为在将对象移动到新的位置的同时在原位置保留一个对象,执行时可先选择需要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对象,输入复制命令(CO或CP),点选基点,点选或输入终点(点选输入方式同移动命令),也可先输入复制命令再选择对象进行复制(CAD中多数修改编辑命令均可调换输入命令与选择对象的先后顺序,下文中介绍命令时不再赘述),一次输入复制命令并选择基点后可复制出多个不同终点位置的对象;

5.3偏移命令作用是将某一线条上每一点沿该点处法向一侧复制,从而整体偏移出一条与原对象平行的新对象,具体操作为输入偏移命令(O),输入偏移距离并确认或直接在屏幕上选择两点将两点之间的距离作为偏移距离,选择对象,再移动鼠标至要将对象偏移的一侧,单击鼠标执行偏移,偏移命令多用于非水平竖直直线段的平行复制以及弧线的垂直复制(弧线复制时半径相应扩大或缩小,可理解为同心等距复制点),样条曲线及椭圆也可执行偏移命令,但偏移后会改变新对象的夹点数目和曲线特性。

6.旋转、镜像和阵列

6.1旋转:

输入旋转命令(RO),选择要旋转的对象并确认,点选旋转基点,移动鼠标点选第二点即可将对象旋转一个由第二点与基点连线与水平向右方向基准线所成的角度,也可直接输入角度,以水平向右方向为0°,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旋转基点选定后还可从命令行窗口中选择复制或参照选项,复制选项为旋转后仍在原位置保留一个该对象,参照选项选择后可先将对象虚拟旋转至输入参照角度负值的位置,再由基点旋转;

6.2镜像:

输入镜像命令(MI),选择要镜像的对象,然后依次点选两点将这两点之间的直线作为对称轴,选择对称轴之后可以在命令行窗口中选择是否删除源对象,默认为否,要删除源对象则输入Y并确认;

6.3阵列:

当需要画一系列横纵间距相同并且对象尺寸相同的图形或在一定角度内均匀分布的图形时,可以采用阵列命令(AR),阵列命令可代替多次复制或多次旋转复制,输入阵列命令,选择要阵列的对象并确认,会弹出阵列窗口,在阵列窗口中首先可以选择进行矩形阵列或环形阵列。

矩形阵列时分别输入要阵列的行数和列数(数量包含源对象),然后输入行偏移数值(上正下负)、列偏移数值(右正左负)以及阵列角度,执行环形阵列时首先点选或输入阵列中心点,然后输入阵列角度和项目数量(有总角度、数量、项目间角度多种组合方式);

7.修剪、延伸、倒(斜/圆)角、打断、接合

7.1修剪命令可将不平齐的线条或一条线条多余的部分修剪删除,也可对尺寸标注进行修剪,执行时输入修剪命令(TR),选择要作为修剪边界的线条并确认,点选或框选一条或多条要修剪的线条,即可完成对要修剪的线条在选择侧的修剪删除,选定边界后输入E可选择是否将边界延伸,延伸时可将不经过边界的线条在边界线的延伸线处进行修剪;

7.2延伸命(EX)令与修剪命令互为反命令,执行顺序基本相同,执行修剪命令时确定边界后按住shift键选择对象则可变为延伸操作,执行延伸命令时确定边界后按住shift键选择对象同样可变为修剪操作;

7.3倒斜角命令可在两条线条之间根据要求倒出斜角,首先输入倒角命令(CHA),输入D回车再一次输入倒角点与两边端点的距离,然后依次点选两个要进行倒角的边,生成相应倒角,输入倒角命令后输入A回车,可使用一边倒角距离+倒角角度的方式进行倒角,输入T回车可选择倒角后是否修剪,修剪则再次输入T,不修剪则输入N,倒角距离或距离加角度确定后,如果输入P,可在一条多段线上将该多段线所有拐点进行倒角,两条不不相交线段且不能互为延伸边界时,可以采取距离为0的倒角命令使其迅速延伸至交点;

7.4倒圆角命令(F)操作与倒斜角命令基本相同,在确定倒圆角半径时输入R回车即可输入要倒圆角的半径,其他修剪、多段线等特性应用与倒角相同,倒圆角命令也可用于延伸两条线段至交点;

7.5通过打断命令可将一条对象在指定点打断,首先输入打断命令(BR),然后选择要打断的对象,选择之后系统会默认选择对象是点击的位置作为打断起点,随后需要输入第二点,两点之间所有线条被删除,由于选择对象时无法精确定位,可在选择对象后输入F回车,再重新选择打断起点和第二点,两点重合时仅将对象分为两部分,无删除,即为一点打断,封闭曲线如圆和椭圆等无法在一点进行打断;

7.6接合命令可将两条或多条独立的共线直线段接合成为一条新的整体直线段,也可将两个或多个同心同半径的圆弧接合成为一个新的圆弧,执行接合命令(J),选择源对象,再选择要接合到该对象上的另一个或几个对象并确认即可完成接合。

8.比例缩放和拉伸

8.1当需要按比例缩放某些对象时,输入比例缩放命令(SC),选择要缩放的对象,然后点选缩放基点,输入缩放比例即可完成缩放;

8.2当需要修改某些对象沿一个方向的尺寸时,输入拉伸命令(S),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拉伸基点,然后移动鼠标进行拉伸即可;

9.创建和插入块、块编辑器、在位编辑块、炸开块

9.1块相关概念和用途,当使用CAD软件制作总图需要将很多零部件进行装配和调整时,或有很多完全相同的元素组合部分(如标准件、粗糙度标注等)时,可将每个零部件或相同的元素组合部分转化为块,从而方便选择整个零部件,避免漏选某元素,也节省了单独绘制相同组件的时间,在修改时更新块定义后所有相同块可随之一同更新,并且定义一个块时可给出其一些可变参数,使得一块多能(如定义某一直径螺栓后可将螺栓长度作为可变参数,从而适应各种不同长度的螺栓,甚至螺栓直径和长度均可作为可变参数),块操作属于CAD制图中的高阶操作,块使用熟练后会大大提高制图效率,尤其是复杂的合件图装配图;(1000平移框架)

9.2当需要创建一个块时,首先选择要包含于此块内的对象,由于块创建后仅为一个对象,所以可以先创建块再放置到相应位置,避免选中其他对象或漏选所含对象,选择对象完毕后输入创建块命令(B),弹出块定义窗口。

首先输入块名,输入块名时尽量输入能代表块对象名称、特性的块名,便于随后查找和修改。

输入块名之后指定块的基点,即该块唯一用于控制位置的夹点,基点的选择尽量选取与其他块或对象相连接处,两个通过销轴连接的零件可选择销轴孔中心点作为基点。

确定基点后如果有块中需包含的对象没有选中,可以点击块定义窗口中对象栏里的选择对象按钮增加新的对象,对象选择完毕后可选择将已选对象保留、转化为块留于屏幕中或删除。

在方式栏里的选项一般情况下不要修改,绝大多数块定义后应选择允许分解便于后续使用。

如果已选对象尺寸位置有误,可以勾选“在块编辑器打开”选项,转化完毕后自动将该块在块编辑器中打开进行编辑;当已定义若干块后,需要插入时运行插入块命令(I),从插入块名称下拉菜单中选择要插入的块,插入点、比例等选项一般直接在屏幕上指定即可;

9.3如果某个已转化的块需要修改时,可以输入打开块编辑器命令(BE),选择要编辑的块在块编辑器中打开,块编辑器中对组成块的各个元素的编辑方式与普通对象的修改方式相同,修改完毕后点击保存块参照按钮

,关闭块编辑器

(注意不要误关闭图形窗口),在块编辑器中可以设置块的参数、动作、参数集等特性,在设置可变参数选项时首先插入一个参数参照,然后对该参照添加动作即可设置其在块编辑器外的调整参数,一般零部件装配时很少用到,多用于标准件的可调参数;

9.4在位编辑(参照编辑)块命令适用于某些块需要编辑,但编辑需要借用其他对象作为参照,而炸开会使线条过于繁乱不便编辑时,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要编辑的块,点击在位编辑块按钮

对其进行编辑,此时该块各个组成元素正常显示并可以单独编辑,而周围其他图形暗色显示,仅能捕捉参考点,无法编辑,在位编辑完成后点击保存修改按钮同时退出块编辑器

9.5当某些块在特定位置需要编辑,而其他位置不能变动时,并且此时该块没有需要编辑所定义的参数动作时,需要将某一个块单独炸开,炸开块时输入炸开(分解)命令(X),选择要炸开的块即可炸开,多段线、尺寸标注等由多个元素组成的对象也可使用炸开命令,多行文字使用炸开命令后会变为单行文字,此过程除撤销命令(U或Ctrl+Z)外不可逆向进行;

9.6在块定义中,将块插入到某个图层时,块中的0层元素特性会自动转化为该图层的特性,为防止块元素特性混乱,故不在0层绘制图形,而不同对象放入不同图层也便于复制一些对象时对图层进行过滤。

10.缩放、平移、适窗显示范围:

缩放时直接上下滚动鼠标滚轮,则窗口所包含图形以光标位置为基点进行缩放,平移窗口时按住鼠标滚轮进行拖动即可,双击鼠标滚轮可使所有图形居中充满绘图窗口,适用于绘制完成后保存前使用,使用滚轮的方式相较于输入命令更为快捷和方便,推荐使用,命令缩放平移在此不再赘述。

11.标注、测量、注释

11.1线性标注命令用于水平和竖直的尺寸标注,输入线性标注命令(DLI),点选要标注的尺寸两个端点,移动鼠标确定标注方向(一般情况下在两端点之间上下移动为标注水平尺寸,左右移动为标注竖直尺寸)将标注文字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放置尺寸线,线性标注的尺寸文字要求与尺寸线平行(使用JOVON标注样式);

11.2对齐标注用于标注两点之间连线的距离尺寸,无特定方向,具体方向与所选两端点连线方向相同,使用时输入对齐标注命令(DAL),依次点选要标注的两点,移动鼠标放置尺寸线位置即可(文字对齐使用JOVON标注样式);

11.3当需要标注某一圆或圆弧直径时,输入直径标注命令(DDI),点选要标注直径的圆或圆弧,移动鼠标将文字置于合适位置后单击左键确认放置,直径标注文字要求水平(使用JOVON%%CR%%D样式);

11.4当需要标注某一圆或圆弧半径尺寸时,输入半径标注命令(DRA),点选要标注半径的圆或圆弧,移动鼠标将文字置于合适位置后单击左键确认放置,当将尺寸文字放置于圆弧内侧时,系统会生成一条连接圆弧和箭头的弧线,在特性面板中将该标注的延长线选项关闭即可消除,半径径标注文字要求水平(使用JOVON%%CR%%D样式);

11.5角度标注用于标注两条直线之间夹角,输入角度标注命令(DAN),依次点选构成该角的两条边,移动鼠标放置于合适位置后单击左键确认,角度标注文字要水平放置(使用JOVON%%CR%%D样式);

11.6标注文字需要修改时可在特性面板中将文字替代栏后填入要显示的文字对标注实际测量值进行替代,或直接使用文本编辑命令(ED)对标注文字进行编辑。

标注文字替代用于在文字前增加直径、半径等前缀或在后方增加公差等内容,需要在文字替代栏中用到标注测量值时不要直接输入数字,用<>代替可使该标注变动时测量值随图形改变但前后缀内容不变,一般情况下绘制图形要求1:

1进行绘制,当标注尺寸与希望得到的尺寸不同时,不要直接替代标注文字,而应修改图形至正确尺寸。

标注值需要加入公差时可在特性面板公差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公差形式并输入公差值,当下偏差为0时如果只输入0会显示为-0,在下偏差栏中输入-0时会显示为0,当选择极限偏差模式时如果先在下偏差栏中输入-0则会自动切换到对称偏差模式显示±0,此时应先输入上偏差数值再输入下偏差-0。

当某一公差标注需要用公差代号+偏差值时,文字替代中难以实现,可直接用ED命令编辑标注文字,不改动测量值,在测量值后输入公差代号,再将上下偏差输入:

上偏差值^下偏差值,将上下偏差值及之间的^选中后进行堆叠,再调整堆叠后的字高比例即可,如果需要输入配合公差代号,可输入:

孔公差代号/轴公差代号,进行堆叠。

11.7需要测量某两点之间距离时输入线性测量命令(DI),依次点选两点,命令行窗口中会自动生成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X、Y、Z坐标距离(二维制图中Z增量为0);

11.8当需要对某一封闭形状的面积进行测量时输入面积测量命令(AA),选择该区域上一点作为起点,依次点击各个拐点直至最后回到起点让鼠标点击轨迹围成相同的封闭区域,回车确定会在命令行窗口中显示该区域的面积以及围成该面积各个边的长度和,即该面域周长;

11.9需要进行引线注释时(如标注折弯线说明、板厚标注等),可输入快速引线标注命令(LE),点选引线起点,移动鼠标点选引线的终点,随后确认并输入相关文字,但此时文字中部与引线平行,切移动文字会造成引线的变动,此时可只画出一条引线,并将要放置文字的后端开启正交绘制水平,再插入一段文字放于该水平段的上方,该引线命令只能输入一个拐点后就必须输入文字;

11.10一般引线命令(LEAD)输入后,点选引线起点,依次点选一个或多个拐点,最终的拐点处可直接按回车键确认输入文字,此时的引线会自动在文字下方延伸出一条水平线段放置文字。

也可在拐点输入完毕后按A(注释)再回车确认,选择选项命令,可由该引线引出公差、副本、块、无、多行文字等多种内容,形位公差的标注一般使用该命令进行,即引线——注释——选项——公差,出现公差编辑窗口,选择编辑公差后确认即可,对形位公差的编辑可使用ED命令;

11.11输入插入单行文字命令(DT)后,选择插入单行文字的起点,再输入单行文字的高度和旋转角度,即可输入文字,一次输入完成后不退出命令时,可用鼠标在屏幕空白处单击从而输入另一段高度角度相同的单行文字;

11.12输入多行文字命令(T或MT)后,首先点选多行文字框的第一个角点,随后可选择点选另一角点或输入其他参考命令【高度(H)/对正(J)/行距(L)/旋转(R)/样式(S)/宽度(W)/栏(C)】以上参考在文字编辑器中还可以进行修改,确定文本框后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