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58390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docx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概述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早期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

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

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

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

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

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

弗洛伊德宣称:

“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

晚期,弗洛伊德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伊底(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

本我过程是无意识的,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我们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只要当一个人有冲动的行为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本我在起作用。

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

本我遵循着“快乐原则”工作,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

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

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因此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

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然而由于自我联系现实,知觉和操纵现实,于是能参考现实来调节伊底。

这样,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

因此,自我并不妨碍伊底,而是帮助伊底最终合理获得快乐的满足。

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它是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的,即根据父母的价值观,儿童的某些行为因受到奖赏而得到促进,而另一些行为却因被惩罚而受到阻止。

这些带来奖赏和惩罚的经验逐渐被儿童内化,当自我控制取代了环境和父母的控制时,就可以说超我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

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经验,它负责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做惩罚(内疚);自我理想是儿童获得奖赏而内化了的经验,它规定着道德的标准。

超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

由于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

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

弗洛伊德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二、心理性欲与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人格特征。

事实上,弗洛伊德相信成年人格实际上是在生命的第五年就已形成。

每一阶段的划分是以动欲区的转移为依据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动欲区。

动欲区在发展的早期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口腔,其次是肛门,然后是生殖器,据此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

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

“停滞”与“退行”是紧密联系的。

所谓“退行”是指当个人受到挫折或焦虑时,他就会返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出现幼稚行为,如哭泣、抽烟、酗酒等。

一个人一旦发生退行现象,他总是倒退到他曾停滞的那个发展阶段。

口唇期:

口唇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一年,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

在口唇阶段的初期(0~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唇与舌的吮吸活动,吮吸本身可产生快感,婴儿不饿时也有吮吸手指的现象就是例证。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一个被“停滞”在口唇阶段初期的人可能会从事大量的口唇活动,诸如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综合型人格。

在口唇期的晚期(8个月~1岁),体验的感受部位主要是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撕咬活动,一个被“停滞”在口唇阶段晚期的人会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

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施虐型人格。

肛门期:

肛门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二年,动欲区在肛门区域。

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儿童必须形成卫生习惯。

在肛门期,快感主要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距、谨小慎微、吝啬、整洁两个方向发展,形成“肛门排泄型”或“肛门滞留型”人格。

性器期:

这个时期发生在生命的第三至五年,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它是弗洛伊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

恋亲情结因儿童性别的不同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之分。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男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爱恋的心理和欲求,同时又有消除父亲以便独占母亲的心理倾向。

在另一方面,男孩子因为上面所说的一些想法而产生“阉割恐惧”,害怕自己的性器会被父亲割掉。

为了应付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焦虑,男孩子终于抑制了自己对母亲的占有欲,同时与自己的父亲产生认同作用,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这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极为重要。

弗洛伊德认为,与此类似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也在女孩子身上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恋父情结”。

女孩子最后也与母亲发生认同作用,而开始习得女性的行为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适当地处理性器期的矛盾冲突是影响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父母亲的认同不但是超我发展的启端,同时也是两性行为方式的基本学习历程。

弗洛伊德认为此一时期的矛盾冲突不易解决,因而产生滞留现象的机会很多,这乃是造成日后许多不良行为如侵略性人格和异常性行为的导因。

潜伏期:

这里所谓“潜伏”,指的是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

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而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

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

由于这个时期的行为少有与身体某一部位快感的满足有直接关系,于是乃有“潜伏”的说法。

生殖期:

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于是进入人格发展的最后时期——生殖期。

在这个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两性期。

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性爱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

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病。

由于弗洛伊德重视早期经验,所以他对潜伏期和生殖期没有较多论述。

三、人格发展的动力基础

弗洛伊德的动力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是: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三部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可以获得的能量是一定的,人格中某一系统获得能量后,就意味着其它系统已丧失能量。

一个人有坚强的自我,其本我和超我就势必虚弱。

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能量在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动力状态。

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

一个人想干什么和要干什么,一个人的本质和行为,毫无例外地取决于能量在其人格结构系统中的分布情况。

弗洛伊德认为,一切作用于人格的能都来自本能。

本能作为一定量的心理能,是整个人格结构系统的动力基础。

那么,人到底有多少种本能呢?

人体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因为一种本能就是一种人体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分为两类: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所有与生命保存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的本能,与生的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

在弗洛伊德早期的著作中,“力比多”等同于性本能的能量,由于阿德勒、荣格等人的反对,弗洛伊德后期理论发生了变化,把“力比多”这个概念的外延扩大,不仅包括性,而且包括饥饿、渴等所有与生命延续有关的本能能量。

死的本能是促使人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最后的稳定状态,因为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头争,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

死的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性行为,当它转向内部时,导致个人的自责,甚至自杀;当它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总之,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无意识的本能的支配。

四、人格适应:

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对付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的危险,在正常情况下,自我以合理方式未能消除焦虑时,就必须以非理性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这种非理性的方法就是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御机制有以下几种:

1.压抑机制:

这是自我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一种,就是从清醒的意识中把一切引起焦虑的欲望、冲动排挤到潜意识中去,使个人意识不到它们。

2.投射作用:

这是把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于他人。

如有人作风不好,大谈别人作风不正派;恨媳妇的婆婆常说媳妇恨自己等,就是投射作用的表现。

3.反向作用:

这是用过分夸大的相反举动来压抑激起焦虑的冲动。

如一个性欲很强的女人却故意装作很正经的样子,因为她认为性的冲动是一种罪恶,结果欲盖弥彰。

4.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

这是采用错误的推理使引起焦虑的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

5.否认作用: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

俗话说:

“眼不见心不烦”,就是否认作用的表现。

6.抵消作用:

是用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如一个曾对过去的性的经历感到罪恶或内疚的成年人,变成了一个经常做礼拜的极为虔诚的清教徒,就是抵消作用的表现。

7.升华作用:

这是一种调和的方式,它既避免过度的压抑,使本能欲望得到一定的满足,又和道德习俗不相违背,把自己的欲望变成社会所能接受的、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科学创造、文学艺术创作都是本能升华的表现。

自我防御机制是对付焦虑的非理性形式,因为它歪曲、掩盖和否认现实,这些方法虽有助于减轻焦虑,但同时也阻碍了人格发展。

如果自我不能用理智的方法来减轻焦虑,它就不得不利用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自我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一婴儿期(0~1.5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二儿童期(1.5~3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三学龄初期(3~5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

“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四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

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

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五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

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

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六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

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

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七成年期(25~65岁):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

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

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八成熟期(65岁以上):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

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

"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

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依恋理论

“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

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

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bowlby(1907-1990)及同事做出。

  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

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

一实验

1幼猴对母猴的依恋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Harlow,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

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

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

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

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

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

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

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

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

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

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

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

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

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

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

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2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

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

(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

(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

陌生情境

发展心理学家Mary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

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

  

二依恋类型

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

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1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

按照理论,当知道存在一个可在需要时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时,儿童能够最好地从事探索行为。

提供支持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还认为母亲的支持有用,这使儿童学会如何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

因而,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

另有人指出,还存在影响儿童依恋的其它决定性因素,并且,父母的行为也会受到儿童行为的影响。

  

2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抵抗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对探索行为及陌生人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亦如此。

母亲的离开会使儿童极端沮丧。

母亲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心态:

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但会怨恨,并且在母亲开始关注时进行抵抗。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母亲的这种养育风格:

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

即,儿童的需要有时被忽视,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动,并且有时,更多是通过双亲的需要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

  

3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

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

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

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

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母亲。

4“紊乱依恋”

“紊乱依恋”不是一种依恋风格,因为它是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

抵抗和回避风格虽然不是完全有效,但它们仍是应付世界的策略。

而紊乱依恋型儿童把照看者体验为既受到惊吓、又吓人。

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是无规律的,因而儿童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

如果儿童借助照看者来反映、理解自己,紊乱儿童就是在观看破裂为无数碎片的镜子。

这比后天无助更严重,因为它是自我而非情境的模板。

  

影响依恋的因素

1、内部因素

孩子一出生就会表现出一些个人特征,有人认为,婴儿早先的这些气质特征很可能影响父母对他们的印象与态度:

有的孩子见人便笑、喜欢被人抱,他们更容易赢得成人的欢心,从而更易于建立良好的母婴互动关系;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出不愿意被人抱,不易被抚慰的特征,这样的婴儿就可能遭受冷落,与人交往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卡根根据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特点,把早期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

易带的孩子、难带的孩子和迟缓的孩子。

他认为:

易带的孩子生活有规律,节奏性强。

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

他们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性强,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期都受到成人的极大关注和注意。

难带的孩子总是在哭,不易抚慰。

进食时烦躁不安,睡眠无规律。

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

他们的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气力才能使他接受抚爱。

迟缓的孩子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积极的接触,他们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慢慢的活跃起来。

这样,难带的孩子往往就形成焦虑一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易带的孩子形成安全性依恋,而迟缓的孩子则往往形成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我们认为,儿童固然有气质差异,但这不能成为父母在养育中对其需要不敏感和不给与关注的理由。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且根据鲍尔比的观点,任何人都有寻求依赖和关注的需要,儿童不会因为具有害羞的气质在内心里就不需要别人的爱了。

而是否得到关注和爱,才是决定形成安全依恋的关键因素。

而且,如果婴儿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