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495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docx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概要

班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00谈

第一章应急救护相关知识与技能

1.现场急救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

现场急救,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和工作场所发生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性中毒、外伤和突发危重伤病员等情况,且没有医务人员在场时,为了防止伤患病情恶化,减少伤患痛苦和预防休克等所采取的一种初步紧急救护措施,又称院前急救。

(1)现场急救应遵循的原则

现场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为保证完成以上任务,在进行现场急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复后固原则。

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使心、肺、脑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骨折固定处理。

◆先止后包原则。

遇有大出血又有创口者时,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并对创口进行包扎。

◆先重后轻原则。

指同时遇有垂危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应优先抢救伤势危重者,后抢救伤势较轻的伤病员。

◆先救后运原则。

发现伤病员时,应先救后送。

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减少颠簸,注意保暖,确保将其快速平安地送人最近的医院。

◆急救与呼救并重原则。

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迅速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到急救外援。

◆搬运与急救一致性原则。

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协调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继续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目的地。

(2)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

当各种意外事故和急性中毒发生后,参与生产现场救护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切忌惊慌失措。

时间就是生命,应尽快对中毒或受伤病人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定病情。

检查内容包括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瞳孔是否正常,有无出血、休克、外伤、烧伤,是否伴有其他损伤等。

总体来说,事故现场急救应按照紧急呼救、判断伤情和救护三大步骤进行。

◆紧急呼救。

当事故发生并发现危重伤员后,须立即向专业急救医疗服务机构或附近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医疗部门、社区卫生单位报告,常用的急救电话为120或999。

由急救机构立即派出专业救护人员、救护车至现场抢救。

◆判断伤情。

在现场巡视后对伤员进行最初评估。

救护人员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检查伤员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

◆救护。

灾害事故现场一般都很混乱,组织指挥特别重要,应快速组成临时现场救护小组,统一指挥,加强灾害事故现场一线救护,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灾害事故发生后,应避免慌乱,尽可能缩短伤后至抢救的时间,强调提高基本治疗技术是做好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的最重要的问题。

要善于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体现“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的救护原则,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现场救护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运送。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现场救护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

(3)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现场急救的关键是把好“急”与“救”这两个字。

“急”就是在救援行动上要快速反应、快速抢救,真正体现出“时间就是生命”,采取可行措施来保证能让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医学救护。

“救”指对伤病员的救援措施和手段要正确有效、处置有方,表现出精良的技术水准和良好的精神风范,以及随机应变的工作能力。

实践证明,应急救援成功的关键往往在现场急救,而现场急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现场急救的组织与实施。

现场急救时应注意事项主要有:

◆避免直接接触伤者的体液。

◆使用防护手套,并用防水胶布贴住自己损伤的皮肤。

◆急救前和急救后都要洗手,并且救护伤员的眼、口、鼻或者任何皮肤损伤处,一旦溅有伤者的血液,应尽快用肥皂和水清洗,并去医院进行处理。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尽量使用人工呼吸面罩。

(4)呼救电话注意事项

紧急事故发生时,须报警呼救,最常使用的是呼救电话。

使用呼救电话时必须要用最精练、准确、清楚的语言说明伤员目前的情况及严重程度、伤员的人数及存在的危险、需要何类急救等。

如果不清楚身处位置,也不要惊慌,因为救护医疗服务系统控制室可以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追踪到来电者的正确位置。

一般应简要清楚地说明以下几点:

◆你的(报告人)电话号码与姓名,伤员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伤员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会处或其他显著标志。

◆伤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遇到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的人数。

◆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护医疗服务系统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

2.现场对伤员伤情的评估判断知识

现场急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救援人员除懂得防护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医疗急救技术外,还需要懂得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特点,并对气象和地形环境知识有所了解,以便更有效地实施救援并保护自身安全。

另外,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救援人员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切忌机械与教条。

现场对伤员伤情的评估判断,主要观察伤病者的意识、呼吸、循环体征、瞳孔等表象。

(1)对伤病者意识、气道、呼吸的评估判断

◆意识。

即判断伤员神志是否清醒。

在呼唤、轻拍、推动时,伤员会睁眼或有肢体运动等反应,表明伤员有意识。

如伤员对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已陷入危重状态。

伤员突然倒地,然后呼之不应,情况多为严重。

◆气道。

呼吸必要的条件是保持气道畅通。

如伤员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憋气,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立即检查和清除。

如使伤员成侧卧位和清除口腔异物等。

◆呼吸。

正常人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危重伤员呼吸变快、变浅乃至不规则,呈叹息状。

在气道畅通后,对无反应的伤员进行呼吸检查,如伤员呼吸停止,应保持气道通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2)对伤病者循环体征的评估判断

在检查伤员意识、气道、呼吸之后,应对伤员的循环体征进行检查。

这可以通过检查呼吸、咳嗽、运动、皮肤颜色、脉搏等情况来进行判断。

◆成人正常心跳频率为60—80次/rain。

◆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停止;或者心跳停止,呼吸也随之停止。

◆心跳、呼吸几乎同时停止。

◆心跳反应在手腕处的桡动脉、颈部的颈动脉较易触到。

◆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创伤、大失血等危及生命时,心跳或加快超过100次/min,或减慢至40~50次/min,或不规则,忽快忽慢,忽强忽弱。

这均为心脏呼救的信号,都应引起重视。

◆如伤员面色苍白或青紫,口唇、指甲发绀,皮肤发冷等,可以知道皮肤循环和氧代谢情况不佳。

(3)对伤病者瞳孔反应的评估判断

眼睛的瞳孔又称“瞳仁”,位于黑眼球中央。

正常时双眼的瞳孔为等大的圆形,遇到强光能迅速缩小,很快又回到原状。

用手电筒突然照射一下瞳孔即可观察到瞳孔的反应。

当伤员脑部受伤、脑出血、严重药物中毒时,瞳孔可能缩小

为针尖大小,也可能扩大到黑眼球边缘,对光线不起反应或反应迟钝。

有时因为出现脑水肿或脑疝,使双眼瞳孔一大一小。

瞳孔的变化表示脑病变的严重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现场评估后,应再对伤员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脊柱、四肢进行检查,看有无开放性损伤、骨折畸形、触痛、肿胀等体征,有助于对伤员的病情判断。

此外,还要注意伤员的总体情况,如表情淡漠不语、冷汗口渴、呼吸急促、肢体不能活动等现象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对外伤伤员应观察神志不清程度,呼吸次数和强弱,脉搏次数和强弱;注意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如有应立即止血。

严重的胸腹部损伤容易引起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3.事故伤员现场救护的相关知识

进行现场急救时,救护人员应牢记现场对垂危伤员进行抢救的首要目的是“救命”。

实施现场救护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1)采取正确的救护体位

◆对于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伤员翻转为仰卧位(心肺复苏体位)时应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复苏。

◆若伤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脉搏,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唾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员应采用侧卧位(复原卧式位),使唾液等容易从口中引流。

体位应保持稳定,易于伤员翻转为其他体位,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min,翻转伤员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员,以免造成伤害。

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

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为防止颈椎再次损伤引起截瘫,另一人应确保伤员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做好

头、颈部的固定。

(2)打开气道

气道就是呼吸道,包括口、咽、喉、气管等。

当伤员或者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会造成气道阻塞。

打开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使气道畅通。

气道畅通后,人工吸人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因此,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将伤员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戴上手套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打开。

打开气道的方法有仰头举颌法、仰头抬颈法、双下颌亡提法等。

最常用的是压额提颏法。

压额提颏法:

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中指、食指指尖对齐,置于下颏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最终使下颌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即可。

但要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

怀疑抢救对象颈椎受伤时,要谨慎使用这种打开气道的方法。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没有呼吸的病人进行呼吸。

最为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将救助者呼出的气体吹人伤病者肺部,以维持伤病者生命最低的氧气供应。

◆判断呼吸。

检查呼吸,救护人将伤员气道打开,利用眼看、耳听、皮肤感觉在5s内判断伤员有无呼吸。

需要掌握的要点是:

“一听”,侧头用耳听伤员口鼻的呼吸声;“二看”,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是否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三感觉”,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

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伤员即不存在呼吸,这一评估过程不应超过10s。

◆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经检查后,判断伤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采取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抢救方法,虽然导致呼吸传染疾病的机会很少,但基于卫生和心理的原因,救助者可用塑胶面罩或口面防护膜进行人工呼吸,不用直接接触伤病者的口唇。

(4)闭胸心脏按压

判断心跳(脉搏)时应选大动脉测定脉搏有禾搏动。

◆颈动脉:

将中指和另一根手指置于颈中部(甲状软骨)中线上,手指从颈中部中线滑向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稍加力度触摸颈动脉的搏动。

检查颈动脉不可用力压迫,避免刺激颈动脉窦使得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停止,并且不可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

◆肱动脉:

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稍加力度检查是否有搏动。

触摸颈动脉,应在5~10s内较迅速地判断伤员有无心跳。

救护人员判断伤员已无脉搏搏动,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且脉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要在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人工循环及时救护。

(5)紧急止血

救护人员要注意检查伤员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如有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救护措施,避免因大出血造成休克而死亡。

(6)局部检查

对于同一伤员,第一步处理危及生命的全身症状,再注意处理局部。

要对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骨盆、四肢各部位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出血、骨折、渗血、脏器脱出和皮肤感觉丧失等情况。

首先进入现场的医护人员应对灾害事故伤员及时作出分类,做好运送前医疗处置,指定运送。

救护人员可协助运送,使伤员在最短时间内能获得必要的治疗。

在运送途中要保证对危重伤员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