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办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8170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办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办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办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办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办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办总结.docx

《农办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办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办总结.docx

农办总结

 

华农办发〔2010〕30号签发人:

马鹏程

中共华亭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关于2010年度工作总结的报告

县委: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农办(县扶贫办)按照“统筹城乡齐发展,保障民生促和谐,创新机制抓班子”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县“611”工作计划,以当好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推动“三农”发展的参谋助手为主线,抓班子带队伍、抓干部促落实、抓服务促发展,全力推动全县“三农”又好又快发展,努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现总结如下:

一、履职尽责,全力推动全县“三农”又好又快发展

以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较快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认真履行党委农村工作部门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综合指导、督查检查以及扶贫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管等职责,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推动“三农”发展的参谋助手作用,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1.深入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准确把握省、市、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预见性。

同时,深入乡镇、村社、农户和田间地头,积极探索推动全县“三农”发展的方法途径,认真研究破解制约全县“三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先后起草了《华亭县“十二五”统筹城乡发展研究》、《华亭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华亭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研究》、《华亭县“十二五”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4个专题材料,完成了全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新农村建设、“一园三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6个调查报告,有4篇被省委《甘肃交流》、省委农办《甘肃农村要情》、市委农办《平凉三农要情》刊登,为领导决策重大事项提供了可靠依据。

2.加强组织协调,增强工作合力。

坚持与省、市委农办和省、市扶贫办常联系、多交流、勤沟通,向县委、县政府多请示、勤汇报,获得了政策上的支持、资金上的倾斜和工作上的指导。

切实加强与农口部门、乡镇的沟通联系,形成了推动“三农”发展的强大合力。

筹备迎接了全市一季度、半年和秋季农业生产督查检查;委托西农大专家组完成了“一园三区”建设规划;配合中国社科院专家开展了“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实地调研;邀请四川大学专家组来华亭考察,配合启动了《华亭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协调东华镇、策底镇为砚峡乡流转园区建设用地1200亩;协调东华镇、砚峡乡盘活启动庞兴公司;配合西华镇回收了西华示范园经营权;协调拨付财政支农资金四批1724万元;协调信用社发放支农贴息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980万元,为重点龙头企业落实贴息贷款指标950万元;协调116个市、县单位落实帮建资金1462万元,完成共建项目142个;本单位为包抓联建的安口、东华、马峡、山寨、策底、上关6乡镇11村落实帮扶资金16万元,衔接项目11个,争取资金436万元。

3.强化综合指导,把握正确导向。

在深入实地指导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的同时,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更全面、更科学、更有效的综合指导,使各乡镇、农口各部门的工作既符合大政方针,又符合领导意图,既符合县情实际,又符合群众意愿。

一是用思路去指导。

提出了“培育园区引领发展,壮大产业助农增收,强化基础改善面貌,缩小差距提升水平”的年度工作思路,很好地指导了今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

为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将全县114个行政村(社区)分为城中村、城郊村、集镇中心村、主干公路沿线村和边远贫困村五种类型,坚持城中村抓规划、重改造,变村为城;城郊村抓三产、促双转,融村入城;中心村抓建设、活商贸,强村扩城;沿线村抓产业、配设施,富村媲城;贫困村抓扶持、搞移民,离村进城。

走出了符合华亭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二是用规划去指导。

编制完成了《华亭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讨论稿)》、《华亭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讨论稿)》。

根据10乡镇自然条件、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立了转型突破、中心辐射、集镇带动、扶贫攻坚“四种模式”;立足全县“三农”发展需求,确定了特色产业富民、生态家园建设、扶贫攻坚、农民素质提升、民生保障改善、强农惠农支农“六大工程”,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县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工作方向。

三是用政策去指导。

立足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实际,起草印发了《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黎明川示范园建设意见》、《今冬明春重点农业工作安排意见》、《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讨论稿)》等重要文件,提出了《2010年县财政支农项目计划》,确定了扶持的重点项目和区域,有效发挥了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增强了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

4.严格督查调度,推动任务落实。

坚持定期督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重点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依据县委、县政府对“三农”的重大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督查,定期统计调度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认真总结推广,对工作措施不实、推进不力的大胆进行通报,使县上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了实处。

先后起草印发了“一园三区”建设、重点农业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项目建设、手拉手共建帮扶等方面的情况通报,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

32个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程共完成投资1.8亿元,新建、改造农宅2230户,路、水、电、气、厕等基础设施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5个市列新农村建设试点工程顺利通过市上考核验收,带动全县38村6459户群众参与“三清四化五改六有”环境整治活动。

5.狠抓项目建设,加快脱贫步伐。

认真落实扶贫项目包抓责任制,深入贫困乡村,帮助农户理思路、兴产业、建家园、增收入,着力改变贫困乡村落后面貌。

当年实施的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科技培训等5类15个扶贫开发项目完成投资3860万元,第一批项目全部通过县级验收,并在全市扶贫观摩督查中得到一致好评。

完成村内移民58户,改造危旧房610户,新建牛棚540座,投放基础母牛540头,发放太阳能灶585座。

建成种养业基地4个,扶持神峪乡寇家河村250户贫困户栽植优质核桃500亩,扶持东华镇黎明、王峡口2村150户贫困户搭建蔬菜拱棚150座,扶持上关乡水联、塄坎、陈家河3村50户残疾人贫困户栽植核桃200亩,扶持安口、西华、东华、策底、河西、山寨6乡(镇)贫困户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0000亩。

启动培训“两后生”420人(其中2009年第二学年220人),集中发放助学金52万元,劳务输转贫困人口320人。

全县28村2380户1.2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年内稳定解决温饱2700人以上。

同时,全力支持县上重大项目建设,为黎明川示范园倾斜安排整村推进项目1个、产业扶贫项目1个,安排资金89万元;在全县实施的7个整村推进项目中,有6个被乡镇确定为市、县重点工作督查观摩点,多次接受市委市政府督查检查和兄弟县市观摩考察,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已成为乡镇典型培育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6.注重资金争取,强化项目支撑。

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超前谋划、精心论证储备重点建设项目。

同时,采取赴省市汇报工作、邀请上级领导来华检查指导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争取财政扶贫资金和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今年,共编制上报农业产业化项目6个,申报市列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8个,编制上报扶贫项目7类30个。

全年累计争取项目资金838万元(其中:

财政扶贫项目5类15个796万元,市列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4个32万元,为纪家庄村争取省列灾后重建资金10万元),是项目数量最多、资金量最大的一年,为推动农业产业开发,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指导下,在各乡镇、涉农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坚持培育园区引领发展,壮大产业助农增收,强化基础改善面貌,缩小差距提升水平,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主导产业在园区引领中不断壮大。

“一园三区”完成投资6922万元,流转土地4320亩,建成日光温室17座、拱棚6140座,配套了道路和灌渠;建成百头奶牛养殖场1个,盘活启动千头肉牛育肥场2个、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1个。

在园区引领带动下,累计建成千头、百头养殖小区15个,牛存栏15.47万头,出栏5.11万头,核桃、药材和蔬菜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9.9万亩、6.5万亩和4200亩。

引进蔬菜加工、保鲜企业2户,建成药材、蔬菜、农副产品加工交易市场3处。

二是民生条件在项目推动中持续改善。

27个重点农业项目完成投资4.2亿元,硬化村社道路26条81公里,整修田间道路257公里;新增自来水入户1072户,治理河堤17.4千米,新修梯田2342亩,新增沼气1179座,完成各类造林3.7万亩。

32个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重点村、5类15个财政扶贫项目圆满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三是发展活力在体制改革中明显增强。

流转土地7250亩(其中“一园三区”流转4320亩);林改勘界确权55.29万亩,承包到户51.22万亩;13村4797户农民实现“双转”。

创新优化工作推行机制,列支支农资金4590万元,争取农业项目资金2883万元,激活信贷资金98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8亿元,落实帮建资金1462万元,“三农”发展活力倍增。

四是秋冬生产在强化管理中稳步推进。

制定了《今冬明春重点农业工作安排意见》,规划2011年四大产业基地12.2万亩,准备核桃苗木48万株,开挖营养坑1.1万亩,新建日光温室3座、钢架拱棚814座。

二、创先争优,努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以“深化干部作风整顿”和“创先争优”两项活动为契机,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抓学习、促提高,抓整改、促转变,抓防范、保廉政,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

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改造主观世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弘扬共产主义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公仆”意识的首要任务,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成效检验学习成果。

一是深化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

继续坚持“领导带头学、集中辅导学、个人自觉学、抓住重点学、对照先进学、座谈交流学、晚上加班学、紧扣业务学”活动,进一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带头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查找问题、分析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全办服务促落实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作为重点,采取集中辅导的方式,进行了系统地研读,摘抄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人均记学习笔记2.5万字以上,领导干部撰写心得体会人均4篇以上。

建立了办公室党员干部每周学习例会制度,狠抓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坚持每周一集中学习1小时,通过学习讨论,干部职工干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三是坚持业务知识学习。

根据工作需要,全方位拓展学习范围,认真学习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现代农业、市场经济理论、农业产业化、扶贫攻坚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吸取新营养,指导新实践。

采取业务交叉、外出培训、信息报送奖励考核等办法,使人人得到锻炼,人人得到提高。

今年共参加各类培训10人(次),在平凉日报、甘农办、甘科报、省扶贫网、县政府网站等报纸和网站刊登各类稿件296篇。

2.创新载体,扎实开展深化干部作风整顿活动。

以“两评两帮两调研两落实两学习”(两评:

乡村干部评能力,龙头企业评服务;两帮:

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帮助受灾户灾后重建;两调研:

开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调研和扶贫开发大调研活动;两落实: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落到实处;两学习:

开展《廉政准则》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意见》学习贯彻)为载体,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找问题,认真落实整改,修订完善了会议、学习、考勤、调查研究、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大力弘扬钻研之风、团结之风、务实之风、为民之风和清廉之风,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统筹协调能力不强、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扶贫项目监管力度不大、对农口部门和乡镇工作的政策指导不够经常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3.明确目标,努力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深入。

坚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研究确定了“五争三树”(“五争”:

争创全县“五个好”先进基层党支部,争当全县“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争创全县“五型”示范机关,争创全县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力争全市农业、扶贫系统业务考核一等奖,“三树”:

在在统筹发展上树典型,在项目建设上树典型,在服务“三农”上树典型)的工作载体,明确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要求、阶段重点和方法措施。

在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回头看”的基础上,扎实开展“三诺四评”活动,党支部公开承诺事项4项,党员领导干部承诺16项,普通党员干部承诺20项。

目前,承诺的事项绝大多数已整改落实到位,并对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践诺情况进行了组织点评、党内互评和群众评议,有力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4.防微杜渐,树立廉洁自律良好形象。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构筑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全面加强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法律、法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保持心齐风正气顺的干事创业环境。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班长”与班副、班子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加强了领导班子团结。

不定期、多渠道征求干部职工对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班长与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之间以诚相待、团结共事,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继续保持了心齐风正气顺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是健全完善制度,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

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约束性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确保了财务管理规范运行。

领导班子成员都能严格遵守“52个不准”,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

三、超前谋划,迅速启动新年度重点工作

2011年,是奋战“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开局之年,我办将按照“优化结构促转型,统筹城乡快发展,创先争优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坚持“调整结构、园区引领、壮大产业、科技支撑”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组织实施“163”年度工作计划,推动全县“三农”又好又快发展。

即:

紧扣一个核心: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以组织实施特色产业富民、农民素质提升、生态家园建设、扶贫攻坚、民生保障改善和强农惠农支农六大惠农工程为抓手,尽力为县委、县政府推动“三农”发展当好参谋助手。

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着力破解制约“三农”工作难题。

二是精心组织协调,努力形成“三农”工作强大合力。

三是强化综合指导,切实把握“三农”工作正确导向。

四是注重资金争取,切实增强“三农”工作发展后劲。

五是加强督促服务,全力保障“三农”工作任务落实。

六是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三农”工作推动能力。

培育三个典型:

一是把黎明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把“一园三区”培育成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新典型。

二是把5个市列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10个省列、6县列整村推进项目培育成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新典型,进一步配齐完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及公共服务功能,为争创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奠定基础。

三是把10个省列、6县列整村推进项目培育成全市、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新典型。

当前,我们一手抓当年工作的扫尾完善,一手抓新年度工作的谋划启动,正在全力抓好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广泛征求乡镇、农口部门意见,反复酝酿充实《2011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并根据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的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即将呈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二是督促指导项目乡村对当年实施的5类15个财政扶贫项目通过验收存在问题进行查漏补缺,为迎接省市项目验收考核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正在组织考核《2010年度农村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验收财政支农项目。

四是及时提供所需资料,进一步加强与川大的协作联系,配合启动《华亭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五是对照年初计划目标,认真做好农办、扶贫办及社会帮扶工作总结。

六是对照市县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目标,清理盘点2010年度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主要指标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全面做好全市农村工作年度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是根据《要点》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内容,起草2011年度财政支农项目计划和农业项目整合意见。

八是对《要点》所列2011年度重点农业项目进一步靠实,督促乡村搞好规划,筹资备料,及早启动建设。

九是抓住年末岁首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与省委农办、省扶贫办的联系,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

已衔接靠实2011年新建财政扶贫项目13个,计划投资570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10万元),论证筛选2011年度拟争取项目3类12个,计划争取资金6298万元。

 

2010年12月14日

 

主题词:

文秘工作总结报告

报:

市委农办,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

发:

各乡镇党委、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

中共华亭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2010年12月14日印

共印20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