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4764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6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docx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

 

模拟联合国知识读本

 

主编黄钰乔姚泽昊

枣庄市模拟联合国协会

2012年11月

 

目录

说明……………………………………………………………………3

模拟联合国简介………………………………………………………4

模拟联合国的议事规则和会议流程…………………………………8

主席团规范工作用语中英文对照……………………………………23

模拟联合国文件及其写作……………………………………………27

 

说明

为使同学们加强对模拟联合国的认识,枣庄市模拟联合国协会特编写此读本。

此读本可用作教材。

此读本的内容大多来自互联网以及相关书籍。

此读本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此读本的最终解释权归枣庄市模拟联合国协会。

时间匆忙,疏漏在所难免,请读者批评指正。

 

枣庄市模拟联合国协会

 

负责编辑

 

主编:

张明远

第一版编写人员:

谢烁莹孙晓曹鲁赣

高盛宇李晓婷李明璋

周鼎刘新雍宁

第二版编写人员:

黄钰乔姚泽昊

 

特此向以上同学表示感谢

 

枣庄市模拟联合国协会

模拟联合国简介

模拟联合国(ModelUnitedNations)简称MUN,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

模拟联合国是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特意为青年人组织的活动。

青年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以联合国大会的形式,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作出决议等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世界发生大事对他们未来的影响,了解自身在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

起源

在联合国成立之前,就有一批学生活跃在校园里,他们对国际组织、国际政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开始模拟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参照国际联盟的议事程序讨论国际问题。

后来联合国成立,这样一种模拟会议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并逐步发展成熟,形成了模拟联合国活动。

模拟联合国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美国同样是是模拟联合国会议数量最多、参与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事实上,对于国际组织的模拟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一战结束后,哈佛大学、纽约大学等美国知名大学的学生组织了模拟“国际联盟”的活动。

随着国际联盟的崩溃以及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模拟联合国活动取代了模拟国际联盟,成为了在美国大学生中最受欢迎的政治类学术课外活动。

1952年创办的加州伯克利大学(BerkeleyModelUnitedNations)模拟联合国会议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模拟联合国会议,但其之后成为了面向高中生参与者的模拟联合国会议。

创办于1955年的哈佛全美模拟联合国(HarvardNationalModelUnitedNations)大会是迄今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且最为知名的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模拟联合国活动现在已经风靡全世界,形式多样,规模不一,有国际大会、全国大会,还有地区级和校际间的大会,参与者有大学生到高中生,乃至初中生。

同时,模拟联合国活动已经不仅仅是对联合国机构的模拟,它还包括对其他全球或地区性多边组织,政府内阁,国际论坛等组织或者会议的模拟。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近四百个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召开。

每年参与大会的师生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总人数超过四百万人。

MUN在美国

模拟联合国活动源自美国,在美国发展的也最为成熟。

全美各地的中学和大学都有模拟联合国活动,并以具体的规章秩序使之制度化。

其中哈佛大学的模拟联合国组织最为著名也最为成熟。

哈佛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HarvardNationalModelUnitedNationsConference,HNMUN)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模拟联合国大会,委员会有近30个,参与人数近3000人。

哈佛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的组织者全部为哈佛在校学生,他们的专业态度与敬业精神值得称赞,主席团针对议题书写的背景材料达三四十页,卓越的学术标准是其他大会不可比拟的。

美国最知名的大学包括常青藤六校,以及美国西点军校等军事院校都积极地参与进来。

  此外,美国还有“全国模拟联合国”组织,他们每年从全美主要大学挑选大学生扮演各国外交官,来纽约召开“模拟联合国会议”,影响甚深。

(美国)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NationalModelUnitedNations,NMUN)是美国本土最为国际化的模拟联合国大会。

该大会由全美大学生联合会(NationalCollegiateConferenceAssociation,NCCA)主办,从1946年发展至今。

会议规模达3500人,其中有一半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

大会最具特色的是其会场选择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这使得代表们能够身临其境,更加真实地感受各国外交官的工作环境。

2008年,NMUN将在美国纽约、华盛顿和中国西安在不同时段召开三组会议,以满足代表的不同需求。

  海牙国际模拟联合国会议邀请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代表参加,还将大会通过的决议递交给联合国秘书长,并保存在联合国图书馆,这样既使各国的青年学生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沟通,又赋予了这项活动更真实的色彩。

海牙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TheHagueInternationalModelUnitedNations,THIMUN)是面向中学生的规模最大的世界级模拟个联合国大会。

每年吸引了近40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中学生。

1998年,海牙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成为联合国正式承认的国际非政府组织,2002年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亲临大会,如今该大会已经有遍布五大洲的37个分会,每年总参加人数达十几万。

大会每年都会根据当年的国际焦点选定一个特定主题,如2007年为“消除极端贫困与饥饿”(EradicatingExtremePovertyandHunger),2008年为“气候变迁”(ClimateChange)。

通过5天的讨论,代表们的会议成果——表决通过的决议,将由大会组委会编辑成册,递交给联合国秘书处,并存于联合国图书馆。

表明全世界青年人为支持联合国,促进国际合作,企盼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环球课堂(GlobalClassrooms)也是针对中学生的国际模拟联合国项目,该项目由美国联合国协会主办。

虽然模拟联合国活动在美国有60年的历史了,但是活动主要在私立学校中开展,公立学校受资金、师资的限制参与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机会非常有限。

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事件”,这让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各国青年人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于是从2002年开始,在美林集团的资助下,美国联合国协会在原有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基础上推出了环球课堂,在全世界的高中,特别是公立学校中推广模拟联合国活动。

MUN在中国

尽管“模拟联合国”在许多国家搞得如火如荼,但它一直到90年代中期才进入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在为这一活动的推广作着不懈的努力。

如果对中国的模拟联合国活动追根溯源,最早的开拓者应当是北京顺义国际学校。

这所学校专门服务于在华外国人子女。

早在1993年,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就召开了第一届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BeijingModelUnitedNations,简称BEIMUN),该大会是海牙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分会。

但是它主要的参与者是各国以及中国国内的国际学校,独立于国内教育界,因此也没有任何中国籍的学生参加过。

中国高校的首次模拟联合国会议诞生在1995年的外交学院,首次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是2005年的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

中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在中国的发展

2001年-2004年,模拟联合国的起步期。

  北京大学于2001年成立了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专门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学生组织

  2001年是模拟联合国正式在中国扎根的关键时期。

2月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两名学生远赴美国波士顿,观摩哈佛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

两位同学回来之后被这一活动的独特吸引力所震撼,随即开始组建团队筹办北大校内的模拟联合国活动。

5月份召开了北京大学首届模拟联合国会议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随后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成立。

同年,中国联合国协会推荐了4名外交学院的学生参与俄罗斯联合国协会在莫斯科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会。

12月西北工业大学的模拟联合国团队成立。

这三所学校成为最早在中国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的高校。

  从2002年开始,三所高校开始陆续派出团队参加国际的模拟联合国会议。

当年5月中国联合国协会和外交学院共同主办了“北京2002模拟联合国”,共有首都15所高校81名代表参加,这成为国内第一个校际间的模拟联合国会议。

  从2001年到2004年,模拟联合国在中国处于起步摸索的阶段,学生们主要是参加会议积累做代表的经验,尝试学习国际会议,在国内开展同类活动。

仅有若干所学校随之建立起模拟联合国的学生组织,大部分学校依然把此项活动作为学生会、研会等学生组织偶尔参与的非主流活动。

2005年-2006年,模拟联合国的巩固期。

  该阶段全国有近五十所高校都开展了模拟联合活动,已有模拟联合国团队的学校进入了巩固期,在全国处于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

有的高校将模拟联合国活动纳入某一学生社团或学生会的活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则建立了专门的模拟联合国学生组织。

香港、台湾地区高校的也在积极开展此项活动,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成立了相应的学生社团。

该阶段国内校际间的模拟联合国以200人以下的中小型为主。

2007年-今,蓬勃发展时期。

目前中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主要有四大会议,一是由中国联合国协会(ChinaUnitedNationsAssociation)主办的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二是由外交学院主办的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BeijingModelUnitedNations),三是由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主办的亚洲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AsianInternationalModelUnitedNations,PekingUniversity),以及由湖南大学主办的中南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SouthCentralChinaModelUnitedNations)。

  在这一时期,联合国不仅在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更是深入了西部、西南部地区,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国际活动中。

中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的发展

目前国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也主要由两大会议构成,一是由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举办的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PKUModelUnitedNations),另一个由北京蔚蓝国际教育机构举办的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WEModelUnitedNationsConference)。

  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主要面向全国知名外国语中学,每年邀请20-30所不等的学校进行参与。

  2008年3月,参与第4届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学校已经达到66所,包括澳门、台湾,也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等西部省份。

参会学生达到550人。

与此同时,各地的中学也在已经积极开展地区级的模拟联合国活动。

  蔚蓝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是目前国内唯一面向世界中学生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该项大会通常由北京大学资深模拟联合国成员任组委,由常春藤大学联盟学生任大会主席,是目前最为专业的中学模拟联合国项目。

,自2005年开始,每年也有为数不少的中学生,赴波士顿模拟联合国大会、宾夕法尼亚模拟联合国大会(IMUN)等国际大会参会。

目前国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较为知名的几大会议有:

由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举办的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PKUNMUN)、由复旦大学和复旦附中模拟联合国协会举办的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FDUIMUN)、由北京蔚蓝国际教育机构举办的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WEMUNC)、由北京环球令德模联教育平台举办的环球令德模拟联合国大会(GLMUN)以及由深圳中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举办的泛珠三角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PPRDMUN)。

意义

模拟联合国是一项健康积极、极富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

模拟联合国活动能够增强同学们对于联合国组织的结构、程序和功能的认识,促进他们对于当前的重大国际议题的理解,让他们以国际的眼光来看问题。

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研究和写作的能力,公开发言和辩论的能力,解决冲突、求同存异的能力,运用英语的能力,与他人沟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

模拟联合国中所探讨的涉及裁军、环保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国际议题多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这有助于加强跨学科的交流。

 

模拟联合国的议事规则和会议流程

前言

联合国的宗旨是世界各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在联合国中.每个国家有平等的发言权,并且有平等的投票权,以民主的方式决定国际社会的问题。

既然要开会议事,如何议事就成为民主决策的关键。

尤其是在有192个成员国的联合国大会上,如何保证每个国家有序地发言和辩论,同时提高会议的效率?

联合国会议的会期又非常有限,因此,议事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议事规则是在民主的实践中产生的,在英美国家源远流长,早在16至l7世纪,英国议会就形成了一系列沿用至今的议事规则,联合国的议事规则很大程度上吸纳了欧美国家议会的议事规则。

由于“模拟联合国”会期短.参会者是学生,又要增强会议的互动性.因此“模拟联合国”的规则与真正的联合国存在一定差别,尤其是美国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其规则大量借鉴了美国国会的辩论规则。

一、总述

点名

确定议题

(非)正式辩论

决议草案

投票

决议

二、点名

需要思考的问题

点名(RollCall)的顺序通常是什么?

点名有什么作用,代表通过点名的环节可以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回答主席的点名时应注意什么?

综述

在这一环节中,委员会主席团(CommitteeDais)成员会将该委员会中出席国家的名称点出,顺序是按照国家英文名字首字母的序列。

被主席团点到的国家代表要举起国家席(Placard),并回答:

“出席(Present)!

点名这一环节虽然简单,但它不仅能让主席团了解哪些国家的代表到场,而且还能计算出在这一节的会议中,进行投票时所需要的简单多数和三分之一多数分别要达到的代表国数量。

因此点名是每一节分组会议(Session)开始的时候都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

而准时出席每一节的会议,对于代表来说是必须做到的,这也是对于大会、主席团和其他代表的尊重。

在这里,顺便提到一个细节,即代表们的座位安排。

在一般的会议中,主席团会从参会国家中随机抽取一个为首,放在代表席第一排的第一个位置,然后依次按照国家英文名字自字母为序进行“蛇形”排列。

同时,主席团也会根据情况,每天重新进行会场座位的安排。

这样,能使各国代表较为公平并且充分地参与到会议中,同时,因为字母的顺序是不变的,代表们的“相对位置”也不会有太大改变,改变的只是“与主席间的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代表间的交流。

注意事项归纳

1、代表国代表在被点到时不需起立,坐在位子上高举国家牌。

2、回答时,声音应洪亮、清晰(特别是坐在后排的代表们),并与主席团有短暂目光交流(特别是坐在前排的代表们)。

3、这是各位代表在正式会议上的第一次讲话,所以,你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细节都被主席团和各国代表所注意,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既是国家形象的展现,也是对大会、主席团以及各国代表的尊重。

三、确定议程

需要思考的问题

确定议程(SettingtheAgenda)的流程是什么?

确定议程有什么作用?

如何准备“确定议题”的环节?

如何能顺利地让大会确定自己希望首先讨论的议题?

综述

所谓议题,就是你所属的委员会将要讨论的问题,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辩题”。

这些议题根据委员会的不同,会涉及包括政治、安全、经济、科学、环境等在内的诸多领域,当然,代表都是在会议之前对这些议题进行充分准备的。

“设定议程”是指确定议题讨论的先后顺序。

当一个委员会的议题多于一个的时候,代表们将会通过投票,确定首先讨论的议题。

议题一经确定,则在通过该议题的决议(resolution)之前,代表们讨论的内容只能在这一议题范围内。

议程的确定是会议的基础。

议题讨论的顺序一经通过便决定了会议的程序,不能更改。

我们以通常情况——两个议题为例,来看这一环节是如何进行讨论和投票的:

第一步:

一名代表动议(Motion)先讨论议题A/B。

第二步:

主席(Chair)确认对于该动议是否同时存在赞成和反对意见。

如果无赞成则直接入人对议题B/A的讨论;如果无反对则直接进人对议题A/B的讨论,但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

第三步:

如果委员会中对于动议同时存在赞成和反对意见,那么主席将从赞成和反对的双方分别随机点出若干名代表进行交替或连续发言(发言的代表人数根据不同会议不同委员会而异,通常为3人,也可以由主席根据辩论情况酌情规定人数)。

这时,被点到的代表将按照主席点名的顺序进行发言,一般来讲,每位代表的发言时间初始设定为90秒,主席会在时间剩余30秒的时候提醒代表。

要注意,在这里的发言中,代表只是阐述选择先讨论议题的原因、动机,而非本国在此议题上的具体立场和观点。

第四步:

在关于该动议的辩论结束之后,进行投票。

该投票需要简单多数的代表赞成票,如果此投票获得简单多数的赞成票,就进入对议题A的正式辩论;如果未达到简单多数的赞成票,那么直接进入对议题B的讨论,无需再进行辩论。

注意事项归纳

1、按照一般会议的经验,整个会期只可能讨论一个议题,所以,对于存在两个议题的委员会,代表们要特别注意在会议之前的准备工作,应当首先从议题的选择入手,特别是在不了解其他代表选择倾向的时候,两个议题最好进行相同比重的准备,不要“押宝”。

当然,如果代表们有条件在会前就能了解到一些国家的意向,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准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代表们在准备设定议程的发言时,应该侧重阐述选择该议题的原因和动机,并以此号召其他代表,而不是表达代表国家在该议题上的倾向和立场,因为这个环节仅仅是“确定问题”,代表只要简单说明理由即可,要做到条理清晰、点到即止。

3、在有些会议之前,可能因为代表们的相互交流比较频繁,已经基本对首先要讨论的议题达成了一致,导致一些代表对本环节的内容不够重视。

需要在这里指出的是,在“模拟联合国”的会议上,每位代表的发言次数有限,更多时间是代表们在场下的游说,这就需要代表珍惜每一次在大会上面向全体主席和代表的发言机会,以展示自身的水平,体现你对会议的关注和积极的姿态,争取与更多代表对话的机会。

更何况,在设定议题阶段的发言是整个会议的第一阶段的发言,给代表留下一个好印象想必是每位发言者都希望得到的结果。

四、正式辩论

需要思考的问题

正式辩论(FormalDebate)在整个会议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正式辩论的发言顺序是什么?

发言名单是如何产生的?

如何掌握发言技巧,在会场上受到更多代表的支持?

剩余时间的让渡有哪些方式?

综述

正式辩论的规则中包括三大元素:

发言名单(Speakers’List)、发言(Speech)、让渡(Yield)。

正式辩论是整个规则流程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它是整个会议的“主线”,对会议进程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在正式辩论的过程中,代表们需要在主席台前发表本国观点立场,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发言名单

发言名单是用来让主席团成员和所有代表遵循的一个发言顺序,上面包括了正在讨论的议题,发言时间,以及按顺序排列的国家名字。

一个发言名单是这样产生的:

在主席宣布正式辩论开始之后,会请需要发言的国家代表举国家牌,并随机读出国家名字,这一顺序就是正式辩论的顺序。

然后主席助理将这些国家名记录下来,便生成了发言名单。

在听到自己代表的国名之后,代表可以放下自己的国家牌。

一般来讲,每个代表的发言时间初始设定为90秒或l20秒,主席会在剩余30秒的时候提醒代表。

代表可以通过动议延长或缩短发言时间,如需追加发言机会(国家名未在发言名单上或已经完成发言),代表可向主席传递意向条(Page)要求在发言名单上添加其代表的国家,主席会将该国的名字加在发言名单的最后。

如果代表的国家已经在发言名单上,并且还没有发言,则不能在其发言之前追加发言机会,即发言名单上不能在任何时间重复出现同一国家。

一旦发言名单上所有国家都已经完成并且没有任何国家代表有意愿追加发言,会议将直接进人投票表决(Voting)阶段。

发言

有了发言名单,代表们就可以按照顺序逐一上台发表你所代表的国家对于议题的看法和建议。

发言的顺序必须严格按照发言名单,代表们发言应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如果超时,主席则会中止代表的发言。

当然,“模拟联台国”的会议并不同于演讲比赛,提高发言水平的核心还是需要提高发言内容的质量。

这需要代表具备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较高的临场发挥能力。

只有将发言内容与一些技巧相结合,才能达到好的发言效果,使本国的立场、观念得以传播,否则只是“徒有其表”。

让渡时间

代表的发言如果有时问剩余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用到让渡,简单说来,让渡就是将自己发言所剩的多余时间转让给他人或以其他方式来进行利用的一种形式。

一位代表在结束正式发言后,如果有超过10秒(也可由主席自由掌控)的剩余时间,主席会询问代表:

“是否愿意让渡您的时间?

”此时代表可以选择是否让渡。

代表发言完毕剩余时间的让渡方式一般说来有四种:

让渡给主席(YieldTimeIotheChair):

这种办法相当于放弃时间。

让渡给其他国家(YieldTimetoAnotherDelegate):

被让渡国家代表的发言时间为让渡国家代表的剩余时间,且被让渡国家不可以二次让渡时司。

让渡给问题(YieldTimetoQuestions):

需要提问的国家举国家牌,由主席决定提问国家。

提问时间不计入代表发言时间。

让渡给评论(YieldTimetoComments):

主席会根据代表的意愿进行随机选择,并且只有一次评论机会。

“让渡”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1)

在这里,简单分析一下每个让渡方法背后所隐含的指向。

让渡给主席

代表将剩余时间让渡给王席,即表明代表放弃剩余的发言时间,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是代表对于剩余的发言时间没有充分的准备;第二,是发言者不愿意接受评论或问题,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让渡对象。

这时,主席将继续主持套议。

一般来讲,这是主席不希望看到的让渡方式,但在大会上经常出现,会显得代表的发言过于仓促,给人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让渡给其他代表

代表将剩余时间让渡给其他代表,是除了让渡给主席以外使用最频繁的一种。

一般在会议的初期,发言国都会让渡给和本国关系比较好的国家代表,一方面通过“盟友”代表的发言巩固本国立场,另一方面可以向大会其他代表明确表示我们已经是“盟友”,或者我们的利益共同点很广泛,并且我们希望其他国家也能加入我们。

一般这样的让渡,代表们往往更关注被让渡国的表现。

当然,让渡国和被让渡国应该在事前有所交流,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让渡给问题

代表将剩余时间让渡给问题。

选择这种方式的代表有两种情况,即主动让渡和被动让渡,被动选择主要是因为代表对自己发言时问没有把握好,或者没有对让渡进行充分准备而选择让渡给问题。

主动让渡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在场下安排好了提问者和问题,将剩余时间让渡给问题是希望通过提问能让自己的发言重点突出,引起其他代表的关注;另一种是没有安排的提问,代表主动选择这种方式,是希望倾听其他代表对于其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