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753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docx

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及其变化

前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

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

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

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

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

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

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

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

(教材图0-1)

实验二: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3).科学探究

阅读教材,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

(4).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

3.小结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什么是物理学?

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

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

 

第一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状态

一、学习要求

1.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并能识别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二、思维训练

想一想

1.下列物质具有一定形状的是()

A.矿泉水B.氧气C.木头D.铁板

2.下列物质具有一定体积的是()

A.冰块B.水银C.二氧化碳气体D.石蜡

3.下列物质既具有一定体积又有一定形状的是()

A.玻璃B.氯气C.水D.泡沫塑料

4.有以下6种物质:

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木材。

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雪糕化成“水”时由______态物质变成了______态物质;刚从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冷却后变成熔岩灰,是由______态物质变成了______态物质,这些变化都叫做______变化。

做一做

6.观察超市内的物品,找出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将它们的名称填入表格内。

固体

液体

气体

 

三、问题探究

在容器中放入少许冰块,加热直至烧干。

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1.水有哪些状态?

2.不同状态下的水,他们的体积、形状是否固定?

状态

形状(固定/不固定)

体积(固定/不固定)

 

第二节温度的测量

一、学习要求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

4.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间的关系。

5.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6.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思维训练

练一练

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的物理量。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_________的仪器。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的常用单位叫做______,用符号______来表示。

3.摄氏温度是把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4.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它是以______为起点的温度,温度的单位名称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5.据报导,世界上已把超导体的温度提高到132K,用摄氏温度表示应是______℃,读做______。

6.北京5月某一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32℃和18℃,当天最高和最低气温差是______℃。

7.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______℃到______℃,它的最小分度是______℃。

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大约是______℃。

8.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搞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使用它测液体的温度时,要注意: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不要碰到__________________;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______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水中,观察时视线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1-1所示,寒暑表上面的字母“C”表示______,寒暑表上的示数是______℃。

图1-2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其中甲图所示是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乙图所示是这一天的最高气温。

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是______℃,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______℃,最高气温是______℃。

图1-1图1-2

10.图1-3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水槽内水的温度的四种做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图1-3

想一想

11.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验步骤,请你将正确实验步骤顺序写出来。

A.选取量程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它的最小分度。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水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F.整理实验器材,对比测量值和估计值,形成对温度高低的初步印象。

 

12.深水井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的,冬天和夏天相差不多。

可是当我们用手去感觉刚提上来的井水时,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个事实从测量角度说明了什么?

 

13.如图1-4所示的是一种错误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方法,这样的测量结果比液体的实际温度偏高还是偏低?

为什么?

图1-4

 

14.小红同学用一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测自来水温度,示数是22℃,而自来水的真实温度是20℃。

测得一个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96℃,问若用此温度计测得水温为59℃时,此水的真实温度是多少?

 

做一做

15.设法让体温计的示数升到39℃,然后不甩就给体温正常的自己测量,这时体温计的示数是多少?

为什么?

 

16.将冰块、自来水、温水分别放入容器中,估计它们的温度,然后再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将结果记入表格中。

冰块

自来水

温水

估计温度/℃

实测温度/℃

同步练习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一.填空题

1.物质的三态为、和.

2.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性质制成的.

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3.摄氏温标是瑞典科学家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

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作为100度,摄氏温度的单位,用符号表示.人的正常体温为37℃,读做.

4.它的使用方法是:

⑴观察和;⑵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⑶当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需和被测液体;⑷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保持相平.

二.选择题

5.0℃的水和0℃的冰,两者的温度应该:

……………………………………()

A.0℃的冰温度低一些B.0℃的水温度低一些

C.相同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

6.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为………………………()

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估计被测物体温度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e.取出温度计

A.abcdeB.dcbaeC.cdbaeD.dcabe

7.在酒精灯的使用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用火柴点火B.用灯帽盖灭火焰

C.用内焰来加热D.用湿布可以扑灭小型酒精灯火苗

三.科学探究

8.把糖、醋、酱油、碗、勺子、味精、水蒸气等物质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

物质的状态

上述物质

物质的特点

四、延伸探究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一、学习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

2.通过比较海波与蜂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

3.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4.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

会用图象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5.会查物质熔点表。

6.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二、思维训练

练一练

1.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叫熔化。

熔化过程是个______热过程;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叫凝固。

凝固过程是个______热过程。

2.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该晶体的______;晶体熔液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它的______。

3.冰和海波是晶体,松香和沥青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最大差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图1-5所示是-10℃的冰受热后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1-5

(1)开始加热的最初5min内冰是______态。

(2)5—15min内冰逐渐______,此过程中是______态与______态共存的状态。

(3)到20min时,冰全部变成了______℃的水。

5.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态,在-39℃时呈______态或______态,也可能是呈______态,-38℃时呈______态。

6.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的原因是没有吸热

D.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能继续熔化

7.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

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8.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质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9.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在水没有完全结冰时,混合物的温度()

A.等于0℃B.高于0℃

C.低于0℃D.无法确定

10.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1.纯铁的熔点是1535℃,当固态铁与液态铁二者共存时,则()

A.液态铁和固态铁的温度是1535℃

B.液态铁的温度高于1535℃

C.液态铁的温度低于1535℃

D.固态铁的温度低于液态铁的温度

12.如图1-6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然后对烧杯底部加热当烧杯里的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块()

图1-6

A.全部熔化

B.不熔化

C.有一半熔化

D.开始熔化

13.图1-7四个图象中,反映非晶体凝固过程的图象是()

图1-7

14.图1-8是某同学在做《研究萘的熔化过程》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为了达到试管中的萘粉缓缓受热的目的,调节酒精灯的位置或火焰,使温度计甲和乙的示数______。

(选填“相等”、“相差不大”或“相差很大”)

(2)在给萘粉加热时要用搅拌器搅动萘粉,这是为了使萘粉______。

图1-8

想一想

15.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

要测量当地的气温应选择哪种温度计?

 

做一做

16.把一段长约5cm的蜡烛,粘牢在一个碗底,然后把水装入碗内,使水面刚好到蜡烛的上边缘,然后点燃蜡烛,试说明你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三、问题探究

在水里放些糖或盐,制成糖水或盐水。

设计实验来探究一下糖水、盐水的凝固点与纯水一样吗?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物质从变为的现象称为熔化.物质从变为的现象称为凝固.

2.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二.选择题

3.夏天用同样多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饮料,结果是………………()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要吸热

D.两者效果相同

4.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冻坏,其重要原因是………()

A.水蒸发吸热B.水凝固放热

C.水的凝固点较低D.水可以保持菜窖湿润

5.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氧

纯铁

熔点/℃

-38.8

-218

1535

3410

328

根据上表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铅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40℃的气温

C.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D.-210℃的氧处于固态

三.实验探究题

6.下表是海波熔化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0C

35

39

45

48

48

48

57

48

48

51

56

(1)海波是(晶体/非晶体),其熔点是.

(2)表中第min的数据有误,正确的应为℃.

(3)海波的这个熔化进程至少用时min;在第2min时,海波的状态为;48℃的海波的状态为

四、延伸探究

 

第四节汽化和液化

一、学习要求

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3.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4.通过探究实验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5.会查沸点表。

6.通过观察和体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

二、思维训练

练一练

1.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叫汽化。

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

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______。

2.液体汽化过程要______热。

以______方式汽化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3.晒湿衣服时,为了干得快,人们总是把它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而且还要将衣服展开,这是因为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

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

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______。

(选填“减慢”或“加快”)

5.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一般是______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

6.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冰箱B.给墨水瓶加盖

C.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D.把新鲜的柑桔装入塑料袋

8.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9.下列对沸腾现象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在80℃时沸腾

B.水只有在100℃时才能沸腾

C.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沸腾

D.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比不沸腾的水的温度高

10.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B.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D.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11.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房子里,两盆冰块都未完全熔化,则()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水的温度的高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C.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水的温度的低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

12.关于沸点,正确的说法是()

A.液体的沸点永远是固定的

B.各种液体的沸点都是一样的

C.加热的越厉害沸点越低

D.水的沸点是100℃是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

13.夏天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来,它的示数将会()

A.降低,不再升高B.先降低,后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D.升高,不再降低

14.热风干手机使用时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15.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和100℃,把酒精和水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

A.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会沸腾

B.试管中的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

C.试管中的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

D.水和酒精都不会沸腾

16.夏天,有时自来水管的表面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

A.水管上有孔,因渗漏造成的B.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C.水蒸气凝华造成的D.水蒸气凝固造成的

17.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叫液化。

______和______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18.在炎热的夏天吃冰棒时,常常会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实际上是______现象,它是空气中的______遇冷而形成的,在这个变化过程中,______要放出热量。

19.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时,镜片会模糊,这是因为室内的______遇到了冷的镜片,发生了______现象。

20.一只大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冒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的体积,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会看见注射器中出现了______态乙醚,这表明用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21.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是()

A.杯中的水渗透出来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C.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跟人体出汗道理相似

22.在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其主要原因是()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是热的良导体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23.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打开电冰箱能看到“白气”的季节是夏天,看到口中呼出白气的季节是冬季。

下面所述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A.夏天潮湿,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

B.夏季干旱,燥热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

C.口中呼出的气体含有大量水蒸气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

D.冬季干燥、寒冷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

想一想

24.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等物质,在工业上采用加热的方法,让温度逐渐升高,陆续得出各种油的蒸气后再进行冷却,把它们彼此分开。

思考一下其中用到了什么物理知识。

 

25.现有若干酒精和水的混合物,想想应该用什么办法使酒精和水分离?

 

26.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面上冒出“白气”,白气是什么?

怎样形成的?

 

27.如图1-9所示,加热烧杯中的水到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会不会沸腾,为什么?

如何使之沸腾?

图1-9

做一做

28.用壶烧开水,然后观察一下水沸腾后“白气”从哪里冒出。

仔细看在离壶嘴很近的地方是否有“白气”。

分析所看到的现象。

 

29.在锅底放一个支架,向其中倒入适量的水,将装有水的碗放到支架上,给锅加热,观察当锅内水沸腾后,碗里的水是否沸腾。

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30.在手背上搽一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分析一下手背上涂酒精处的感觉。

 

同步练习

汽化和液化

(一)

一.填空题

1.物质由变为的现象叫做汽化,这个过程需要热量.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2.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

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填“减慢”或“加快”)

二.选择题

3.夏天,小刚同学买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将乘余部分保存起来,下列措施中

不能防止水份蒸发的是()

A.将西瓜放入冰箱中B.把西瓜放入高压锅内封存

C.用保鲜膜将西瓜包好D.将西瓜切成小块后存放

4.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A.酒精温度较低B.皮肤对酒精过敏

C.酒精蒸发,有制冷作用D.皮肤吸收了酒精

5.小李把同样水饺放水中煮和放在油中炸,经过一段时间取出水饺,发现在油炸的水饺发黄变焦了,而在水中煮的水饺没有发黄变焦,这说明…………()

A.水是无色的,油是黄的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D.油没有沸点,水有沸点

三.实验探究题

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第5实验小组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