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719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docx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作曲技法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曲式》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音乐作品分析理论与应用的系统掌握。

二、考试基本要求

1.牢固掌握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技术。

2.深刻理解具有规范意义的曲式类型的特点。

3.熟练通过音乐作品分析较全面地认识音乐作品的技术与风格特征。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总论

1、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与音乐发展基本手法的概念:

旋律线、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各类基本表现手段。

材料保持的发展手法、材料变化的发展手法、多声部陈述的基本手法。

2、有关曲式结构领域的术语:

主题、结构单位、收拢性结构、开放性结构、基本部分、从属部分、

结构的补充与扩充。

3、曲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呼应原则、起承转合原则、并列原则、再现原则、变奏原则、循环原

则、奏鸣原则、曲式发展原则的多重结合。

4、音乐的陈述类型:

呈示性陈述类型、展开性陈述类型、导引性陈述类型、过渡性陈述类

型、收束性陈述类型等。

5.音乐语言的陈述结构:

乐段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乐段内部的乐句、乐节、乐汇的概念、特

征;乐段结构的扩展、复合等。

第二部分:

简单曲式的分析

1.一段体的定义、特征与分析。

2.二段体的定义、特征、类型与分析。

3.三段体的定义、特征、类型与分析。

第三部分:

复杂曲式的分析

1.复三部曲式的定义、特征、类型与分析。

2.变奏曲式的定义、特征、类型与分析。

3.回旋曲式的定义、特征、类型与分析。

4.奏鸣曲式的定义、特征、变体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奏鸣曲式

的分析。

5.边缘曲式的定义、主要类型与分析。

第四部分:

音乐作品分析的具体要求

1.判断曲式结构类型,画出曲式结构图,标明小节起止数与调性、和

声终止式等。

2.阐述作品曲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几各次级结构的结构类型。

3.阐述作品调性与和声布局的主要特点。

4.阐述作品高低潮布局的主要特点。

5.说明作品其它最有特点的艺术手法并论述作品音乐风格的基本特

点。

 

《和声》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运用和声学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写作四部和声习题与分析的能力和对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掌握的程度。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为旋律配和声。

在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范围内,综合运用和声学理论及相应知识为旋律配和声。

1.准确把握旋律的调式调性及调性的转换。

2.根据旋律的曲式结构特点,采用与之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和声连接、

终止、离调、模进、近关系或远关系转调、和弦外音、变和弦、等音

转调等技法,合理恰当的为旋律配置和声。

3.为旋律配置的和声要用规范的和声标记方法作出详细而恰当的标

记。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音体系和声

一、三和弦

1.正三和弦原位及六和弦、四六和弦(经过、辅助、终止)

2.副三和弦原位及六和弦、四六和弦(经过、辅助、终止)

3.模进中的各级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

4.加六音的属和弦

二、七和弦与九和弦

1.属七和弦原位及五六和弦、三四和弦、二和弦

2.下属七和弦原位及五六和弦、三四和弦、二和弦

3.导七和弦原位及五六和弦、三四和弦、二和弦

4.模进中的各级七和弦

5.属九和弦原位

6.加六音的属七和弦

三、和声进行

1.正格进行、变格进行、完全进行、

2.阻碍进行、模进进行

四、终止式类型

1.半终止

①正格半终止

②变格半终止

2.全终止

①正格终止(完满或不完满)

②变格终止或补充变格终止(完满或不完满)

③完全终止(完满或不完满)

3.阻碍终止

第二部分:

半音体系和声

一、重属和弦及重属变和弦

1.终止中的重属和弦

2.结构内的重属和弦

3.重属增六和弦

二、离调和声进行

1.离调的正格进行、变格进行、完全进行

2.离调的阻碍进行、模进进行

3.意外进行

三、离调和弦

1.副属和弦及离调正格进行、离调阻碍进行

  2.副下属和弦及离调变格进行、离调完全进行

3.副属和弦的连锁进行及意外进行

4.离调模进

四、离调终止

1.离调正格半终止

2.离调变格半终止

3.离调正格终止(不完满)

4.离调变格终止(不完满)

5.离调阻碍终止

五、变和弦

1.属和声组的变和弦

2.下属和声组的变和弦

第三部分:

和弦外音与持续音

一、和弦外音

1.经过音、辅助音、邻音(换音)、先现音

2.延留音、倚音

二、持续音

1.主持续音

2.属持续音

 第四部分:

交替大小调体系及远关系转调

一、交替大小调的降Ⅵ级三和弦

二、调性关系的等级、相差两个调号的转调

三、相差三至六个调号的转调

1.经过自然三和弦的逐渐转调

2.经过和声调式三和弦的加速转调

3.经过交替大小调的降Ⅵ级三和弦以及经过那不勒斯和弦的转调

4.经过同主音主和弦的转调

四、转调模进

五、转调中的意外进行

第五部分:

等音转调

一、等音转调、经过减七和弦的转调

二、经过属七和弦的等音转调

 第六部分:

调性布局与和声分析的某些问题

一、作品调性布局的基本原则

二、和声分析的某些问题

 

 

《复调》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复调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三声部以内的严格写作的复调写作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在三声部对位写作的范围内,掌握三声部以内的对位写作技术:

1.准确分析复调作品的调式调性。

2.熟练运用各种严格对位技术进行写作。

3.对以下对位技术要求会写作、会分析、会用图示准确标记。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基本对位技术(福克斯体系写作练习)

掌握从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一对切分节奏、一对混合节奏等在固定调上写作对位旋律的基本技术,并掌握经过音、辅助音以及延留音等和弦外音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术。

第二部分:

二声部对比复调(单对位)

掌握严格写作的二声部对比复调写作的基本技术,包括调性原则、节奏关系、和弦外音的应用、旋律线条的起伏等。

第三部分:

二声部对比复调(复对位)

一、对复对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常见的几种复对位技术

1.八度二重对位

2.十二度二重对位

3.十度二重对位

4.横向可动对位

5.纵横可动对位

6.倒影对位

7.逆行对位

第四部分:

二声部模仿

一、模仿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二、几种常见的模仿对位技术

1.局部模仿(包括完全模仿和守调模仿)

2.卡农式模仿(从同度到十度之内的各种音程关系的模仿)

3.变化模仿

①扩大模仿②缩小模仿③倒影模仿④扩大倒影模仿⑤缩小倒

影模仿⑥逆行卡农式模仿⑦回文卡农式模仿等

第五部分:

二声部模仿与复对位结合

一、二声部模仿与复对位结合的基本概念

二、几种常见的二声部模仿与复对位结合的类型

1.无终卡农(包括两段式无终卡农和多段时无终卡农)

2.卡农式模进

第六部分:

三声部对比复调写作(单对位)

主要掌握三声部对比复调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各种和弦外音的组合以及连续运用技术,调性确立技术。

第七部分:

三声部对比复调写作(复对位)

一、三声部对比复调复对位写作的基本概念

二、常见几种三声部对比复调复对位写作的技术类型

1.八度三重对位

2.三声部倒影对位

3.附加平行三度的三声部对比复调写作

第八部分:

三声部模仿复调写作

一、三声部模仿的基本概念

二、几种常见的三声部模仿的写作类型

1.三声部局部模仿

2.三声部卡农式模仿

第九部分:

三声部模仿与复对位相结合的复调写作

一、三声部模仿与复对位原则相结合的基本概念

二、几种常用的三声部模仿与复对位原则相结合的技术类型

1.三声部无终卡农

2.三声部卡农式模进

3.转位卡农

4.附加自由声部的卡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