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319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

《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docx

北京大学考研试题社会学方法1997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997~2009(缺2005、2006)

=====================================================================

北京大学·1997年1997年1月25日上午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深度访问2、间接观察法3、同期群研究

4、深度效度5、层次谬误6、理想类型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导体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

2、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16分)

试比较详析模式中,条件关系分析与变量关系检验的异同。

四、(20分)

为了解某地今年人民的生活比去年是否有所改善,随机抽查8户人家。

结果有7户生活有改善,1户生活下降了。

试用符号检验法,推论该地人民的生活是否比去年有所提高(X=0.05)。

写出:

1)原假设2)备择假设3)检验过程4)推论结果(2=0.05)

五、(20分)

若根据列联表1:

n11n21n31

n12n22n32

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

∑∑(n_{ij}-E_{ij})^2

x^2=------------------------------

E_{ij}(注:

x^2表示x的平方;E_{ij}表示ij为E的下标)

那么,根据列联表2:

Kn11Kn21Kn31

kn12kn22Kn32

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X2应等于什么?

(注意:

表2中所有格值都是表1相应格值的K倍)。

 

 

*******************************************************************************************

北京大学·1998年1998年1月17日上午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命题和假设2、社群图3、抑制度量4、典型实验设计5、客观陈述法

二、简答题(每个8分,共16分)

1、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2、分层抽样与面额抽样有何异同?

三、问答题(每个5分,共10分)

设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M(从s2),其中已知,s2未知,设X1,X2,X3是取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试指出:

(1)x1+x2+x3

(2)x2+2u(3)x1(4)max{x1,x2,x3}(5)x32(6)ux1

(7)(8)(9)见图片

1、哪些是统计量?

哪些不是统计量?

为什么?

2、为调查某地高校毕业生对求职的意向,从中抽查了200名应届毕业生。

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

四、详答题(每个12分,共24分)

1、试比较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与结构功能分析。

2、试说明三种变量关系检验模式的区别。

五、(本题10分)为研究体制改革前后企业生产效益的变化,随机抽查了6家企业,结果表明它们中有4家效益增加了,其余为下降。

试用一检验方法指出上述抽样结果能否推论到总体,认为改革后企业效益增加了(X=0.01)

AA1A2A3

B

 

B11137

2148

 

B23915

41016

 

B351117

61218

六、(本题20分)设有以下两个二元重复情况下的方差分析:

AA1A2A3

B

 

问:

(1)两表中哪些离差平方和相同?

(2)两表中哪些离差平方和不同?

B11713

2814

B23915

41016

 

B351117

61218

 北京大学·1999年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个案调查2、证伪理论3、(不好意思,试卷不清楚,看不出来)

4、客观陈述法5、语义差异量表6、幅度检查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学的三种研究范式;

2、简述社会计量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3、试距离说明对“外在变量”和“抑制变量”的检验。

三、设计题

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8~12项问题),并说明你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问卷设计的框图(变量关系图)。

四、统计题

1、设某企业职工收入都在1000元以下,下面是收入分析直方图:

(图略)试问收入在500-800元之间的直方图高度应是多少?

2、设某单位共有10名员工,根据上级指示,年终奖金可供选择发放的标准有三档:

100,200和300元。

问:

(1)如果平均奖金为200元,标准差为0,那么该单位选择的奖金是哪几档?

每档奖金含有几人?

(2),标准差为100元,?

(3),能否设计标准差超过100元的奖金方案,每档奖金各有几人?

3、设根据职业(A)与地区(B)来分析收入差别。

其中职业5类,地区分5类。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变量A

变量B

剩余

总平方和

平方和

BSSA

BSSB

RSS

TSS

自由度

KA

KB

KR

平均平方和

BSSA

BSSB

RSS

F值

FA

FB

临界值

FA0.01=4.77

FB0.01=4.77

已知:

BSSA=247.22,BSSB=42.50,RSS=39.47,求表中其它各值。

(1)到(9)题是求式中各变量的值;

(10)若α=0.01,FA=4.77,FB=4.77α,将对变量A和变□□□□□□□□□□□□□□□□□□□□□□□□□□□。

********************************************************************

  北京大学·2000年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探索性社会调查;2、分层抽样;3、框图法;

4、投入理解法;5、间接观察;6、内含变量

二、简答题

1、简述一项调查研究课题的具体化与操作化。

2、举例说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层次。

3、简述比较研究法的主要类型。

三、论述题:

试距离说明参与观察的时候司过程和方法论意义。

四、选择题:

1、如果有两个估计量同时满足参数估计“无偏”的评价标准,但我们选择了方差小的估计量,这是因为在置信度相同的情况下,参数估计的。

A、置信区间小;B、置信区间大;C、可靠性好;D、显著性小;E、把握大

2、当样本容量增加时。

A、总体方差增加;B、样本方差增加;C、样本方差减小;

D、样本方差标准误减小;E、样本方差标准误增大。

3、如果拒绝了原假设,犯第一类错误(以假当真)的概率是。

A、1;B、1/2;C、0;D、∞;E、说不定

4、为了解某村改革开放近10年来的变化,对该村10年前随即抽样所得的样本进行了重访调查。

这样的比较研究属于。

A、独立样本;B、个案样本;C、随机样本;D、典型样本;E、配对样本;

5、研究人员为了说明调查结果的信息有很好的代表性,他应指出。

A、较大的差异比例;B、较小的差异比例;C、较小的极差;

单元

X

Y

A

3

2

B

3

1

C

3

1

D

1

1

E

2

3

D、较大的方差;E、较小的方差

五、填空题:

以下是5个单元测量X和Y变量的等级值:

 问:

同序对为_______,异序对为_______,X同分对为_______,

Y同分对为_______ ,X、Y同分对为________。

 六、计算题:

根据已有资料,缺碘儿童占某村儿童总数的50%,经过补碘,随即抽查400名,缺碘儿童为168名,问补碘是否收到成效(显著水平0.05)

写出:

(1)样本统计量及其观察值;

(2)样本统计量极其观察值;

(3)样本统计量的临界值(显著水平0.05)

(4)检验过程及其结论

*******************************************************************************************

北京大学·2001年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典型调查;拉扎斯非尔德;理想类型;典型实验设计;常人方法论;社群图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

2、试述测验法与民意测验的异同;

3、试举例说明4种测量尺度及数学性质

三、论述题:

试举例说明详析模式的分析方法。

四、判断题(每一选项都必须做正误判断,在右侧横线处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

1、可以根据定序变量的取值来进行

(1)计算平均值;

(2)对案例进行分类;(3)比较等级差别;(4)比较确切差距;

2、根据下面所提供的相关系数,判断相应的回归方程是否正确

(1)r=0.7,Y=-35-0.5X;

(2)r=0.7,Y=-35+0.5X;

(3)r=-0.5,Y=0.7-0.25X;(4)r=-0.5,Y=-0.7+0.25X;

3、要保证更大的置信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缩小置信区间;

(2)减少偏差;(3)扩大样本规模;(4)提高精度;

4、一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统计性很显著,说明

(1)该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很大的实际影响;

(2)该自变量对因变量很可能影响;

(3)该自变量对因变量很可能没有影响;(4)该自变量对因变量根本没有影响;

5、无偏估计,指的是:

(1)样本规模越大,抽取一个样本的统计值越接近总体参数;

(2)所抽某个样本的统计值正好等于总体参数;

(3)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参数;

(4)处于总体参数两侧一定去件之内的样本估计;

五、在下表划线处计算填空,并判断x2检验的结论:

(试卷看不清楚,图表会有出入)

请判断以下每项结论的正确与否:

(1)x2检验在α=0.05水平统计显著__________;

(2)x2检验在α=0.02水平统计显著__________;

(3)x2检验在α=0.05水平统计不显著__________;

如果扩大样本规模2倍,那么

(1)得到新的x2统计值大约是现在的2倍______

(2)得到新的x2检验自由度是现在的2倍_______

(3)得到新的统计显著水平α大约是现在的2倍______

随机样本的观察频数分布为:

 

A1

A2

B1

132

 

168

B2

 

48

156

240

 

324

期望频数分布为:

 

A1

A2

B1

 

43.6

B2

115.6

40.4

x2=3.675,其自由度=______;

对应这一自由度的临界值x20.05=3.041

*******************************************************************************************

 北京大学·2002年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研究范式2、证伪理论3、抽样框4、外在变量5、时间序列设计

二、简答题:

1、简述典型调查的优缺点。

2、为什么要区分调查量表与测验量表。

3、简述影响调查样本代表性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试论述详析模式的方法和主要作用。

四、判断题:

(抄录各题号及选项于答题纸上,并在各选项之后标志你的判断。

1、增大观测样本规模n,

(1)有时是为了保证抽样分布可以近似看作正态分布;

(2)有时是为了提高估计精度;

(3)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减少估计的误差;(4)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减少估计的偏差;

(5)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取得精度上的边际收益;

2、已知两个非标准化的定距变量Y和X之间的相关系数等-0.5,用Y作为因变量X的简单回归时。

(1)决定系数等于0.25

(2)回归系数肯定等于正值

(3)标准回归系数肯定为正值(4)标准化回归系数值与回归系数值肯定不同

(5)如果相关系数统计性显著回归则回归的统计性肯定也显著

3、当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显著时,如果采用x2检验时,通常表明:

(1)两个变量都是定类变量

(2)两个变量都是定序变量

(3)两个变量都是定距变量(4)一个定类变量,一个定序变量

(5)一个定类变量,一个定距变量

4、在估计总体参数时,说某种估计具有一致性是指:

(1)这种估计的抽样分布与总体分布的类型相同

(2)这种估计的期望值等于总体参数

(3)这种估计的标准小于总体的标准差

(4)当观察频数增加时,这种估计的偏差会越来越小

(5)当观察频数无限增加时,这种估计的标准误等于0

五、统计计算与分析:

(将下表抄录于答题纸上,根据提供的信息,计算MSS指标和F指标。

)方差分析表

DependentVariable:

初中入学率

Source

SS

df

MSS

F

Sig.

民族

316.75

2

0.002

居住地类型

266.67

1

0.001

Error

348.58

20

Total

932.00

23

 *******************************************************************************************

北京大学·2003年

社会学方法

一、社会学方法论单选(30)

二、简答(16)

1、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区别。

2、实证主义方法论观点。

三、名词(24)

1配额抽样2双盲实验3个案研究4内在无效度5(忘了)6社会指标

四、论述(24)

1、变量关系解释中对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异同。

(举例说明)

2、在推论中,分析单位造成的两类错误(举例说明)

五、统计学单选(30)

六、计算(30)

1、列联表(和2000年的类似)

2、最后一题,是两个2元回归方程的比较。

但可化成一元的方程,收入与教育年限,城乡。

不难。

(总的来说,出题思路有一定变化,多元回归以前从来没考过,选择中也有,所以统计一定要全面复习,基本原理很重要,选择题出的很有水准,有些很迷惑。

今年的理论比去年简单,人口和劳动没考,没有偏题,方法强调基本原理的理解,不用记太多公式。

********************************************************************************

北京大学·2004年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20)

1民意测验;2测量的信度;3结构式访问;4分析单位;5试验组与控制组

二、判断题:

(16分)三、方法选择题:

(14分)

四、简答题:

(24)

1、趋势研究和同期群研究的异同

2、指标与量表的主要不同点

3、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

五、论述题:

(16)

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异同,并每个各举三个研究题目,注意适用。

六、统计学选择题:

(30)

七、统计分析题:

(30)

1、假设检验题:

成数检验,拒绝时犯第一种错误的概率。

2、回归分析题,照搬了去年的最后一题,改了一下问题。

*******************************************************************************************

北京大学·2007年

社会学方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4×5)

内在效度  剖面调查  抽样误差  个案研究

二、单选题(8×2)非常容易

三、简答题(7×2)非常容易

四、简述题(2×10)

1、简述社会调查研究中为什么会出现“代表性”的问题。

2、问卷调查研究中的缺失数据是由有哪些因素造成的?

五、论述题(1×20)

1、试述社会学研究中的“详析模式”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分析方法。

六、选择判断题(10×3)

有些内容卢淑华的书中没有,复习时有必要看看其他参考书,我就吃了这个亏,有10分左右只好懵。

郁闷!

七、计算题(15×2)

1、大样本单总体假设检验和第一类错误,很简单。

2、两个回归方程得比较和作图,较简单。

********************************************************************************

北京大学·2008年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5×4=20分   历时数据;  典型调查;  归纳逻辑;  访谈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1×10=10分  

1、社会研究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体现了:

 A理论  B研究  CD

  2、使两个变量之间关系扭曲或隐藏的变量是:

 A抑制变量  BCD 

  3、调查研究中的五个环节是:

  A确定研究目的--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报告B、C、D

  5、定比与定距量相比,定比的优势是:

A可以研究比例关系  B、C、D  

  6、史蒂文森调查研究属于:

 A定类B定比C定序D 

  7、误差大小体现了:

 A样本代表性的大小B、C、D

  8、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4、社会地位的若干类型;10、测验与问卷调查;

  9、社会计量法主要用于研究:

A小群体的人际关系结构研究B、C、D

三、判断题:

2×10=20分 

1、样本代表值与集中量  2、简单分组与统计表  

3、间接观察只包括累积物观察和磨损物观察  4、访问法评估  

5、区间谬误  6、问卷设计  

7、实地审核指的是边收集资料边整理资料 8、结构式观察  

9、调查报告  10、社会行为

四、简答题:

10×2=20分  

1、什么是跟踪调查,它在实际中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2、如果要研究教育与经济收入,试从个体层面说明数据的搜集方法。

五、论述题:

20分  社会研究中“解释“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六、选择题:

3×10=30分    1、无偏估计:

(基本定义)

  2、下列那些不具有消除误差比例的性质:

A判定系数B相关系数C、D

  3、列联表中卡方检验显著说明:

A不太可能是处于变量的偶然性因素B、C、D

  4、t检验    5、极限与样本规模  

  6、在多元回归中,整体检验显著但单个自变量检验都不显著,可能是因为:

  A变量之间有高度的线性相关B、C、D  

  7、正态分布与双尾检验    8、回归分析    9、XY相关   10、t分布的性质

七、计算题:

15×2=30分  

1、样本均值、区间估计、单正态总体均值检验。

2、方差分析(将表格抄于答题纸上)下面是有关一些民族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差分析表:

来源  数值  自由度  F值  显著度

组间  (  )  16      0.030

组内  220  (  )

总的  1640 29

(1).(6分)除了填出表中的括号,还需要补充其他需要填的内容。

(2).(9分)1、指出题目中原假设是什么  2、指出分析中的因变量是什么

  3、自变量的作用是什么  4、可能犯那一种错误

  5、犯错的概率是多少  6、样本规模是多大

  7、忘记了。

********************************************************************************

 北京大学·2009年2009年1月11日下午2:

00-5:

00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5×4=20)

1抽样误差  2扩展个案研究法3结构式访谈4表面效度

二、多选题(以下几个选项中有2—5项是正确的)(1.5分×8=12分)

1、调查研究的环节包括:

  A确定研究目的  B设计研究方案  C观察  D资料整理与分析  E总结报告

2、下列属于问卷中常见错误的是:

A提问敏感问题  B问题有倾向性  C问题有双重含义  D概念抽象  E问题含糊

3、下面属于纵贯研究的是:

A人口普查  B趋势研究  C同期群研究  D追踪研究  E回溯研究

4、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

A研究课题  B人力物力财力  C精度要求  D总体性质  E抽样方法

8、一般说来,两个人的社会交往频率与二人的感情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A非对称关系  B对称关系  C因果关系  D相关关系

三、判断改错题(2分×10=20分)

1、内容效度需要对同一概念的两种测量法,准则效度只需要一种测量法。

2、描述性研究一般是从观察入手的,而不是从理论假设入手的。

3、抑制变量只能用来判断相关关系为假而不能判断关系为真,外在变量只能判断关系为真而不能判断关系为假。

四、简答题(10分×2=20分)

1、多点专题小组(焦点小组)的注意事项。

2、如果你的研究生,北京大学学生会劳动信息部需要用问卷法了解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找工作情况,请你写出资料收集方案。

五、论述题20分实地研究与调查研究的逻辑,并各举一社会学的题目加以说明。

六、统计单选题(3分×10=30分)

1置信区间用于:

A参数估计B假设检验C  D

2下列关于非参数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非参数检验一般用于定类-定序变量B卡方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

C非参数检验的灵敏度比相关参数检验高D忘记了

3方差分析用于:

A一般自变量为定类变量因变量为定距变量

B一般自变量为定距变量因变量为定类变量CD

4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小BCD

5下列那些不具有消除误差比例的性质:

A相关系数r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C列联相关的系数D忘记了

6如果X与Y为相关关系,则:

A、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X是因变量Y是自变量

C、X与Y的关系有可能是其它变量所引起    D、以上三种都有的情况是可能的

7极限定理说明:

A随着样本规模的增加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减小

B随着样本规模的增加抽样分布越来越接近总体分布CD

七、统计计算题(第1题20分,第2题10分)

1、平均家庭规模(Famisize)受两个变量影响:

一个是城乡属性(urban)

(城市=1,乡村=0),另一个是少儿人口比(children)。

平均家庭规模(Famisize)标准差为0.5。

以上三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

Famisize=3.85-0.28urban+0.05children

标准偏回归系数(β)0.00      0.4      0.3

问:

1)如果以上数据均统计显著,请对以上回归方程做全面的分析(16分)

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少儿人口比的标准差(写出计算过程)(4分)

2、专家说大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20,现有一随机抽样数据得观测值为123,抽样规模为100。

问:

1) 对专家的说法进行检验(α=0.05)(5分)

2) 如果我们否定专家的说法,犯错误的概率是多少(5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