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964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docx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

初二物理实验专题

 

 

————————————————————————————————作者:

————————————————————————————————日期: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

分:

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

(填“大”或“小”)

(4)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_。

(5)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及处理。

(提醒: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BC

  AC

    90.0

        3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

(选填:

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2、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

(1)该实验的原理公式是             ,实验时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        测出斜面的长s1=0.90m,又用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达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6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

(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

的时间t2=4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

(保留两位小数)

(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3=       m,所用时间t3=      s,平均速度v3=      m/s。

(保留两位小数)

(4)根据测量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      ,小车做          运动。

(5)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该适当    些,(填“大”或“小”)这样可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      。

3、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

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m。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1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            m。

(3)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                。

4、声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声(如超声和次声)人们甚至无法听到。

那么声真的能传递能量吗?

为了弄清这一个问题,小宇想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但在实验设计时,小宇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助他解决:

(1)选取什么作为声源?

小宇家里和手边有一个袖珍收音机,一支音叉,一套大功率组合音响,你认为小宇应选用             作为声源,理由是                           。

 

(2)如何直观地表现声的能量?

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

第一种,如图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张轻小的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你认为第        种方案较好,理由是                                        。

(3)为了更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你认为小宇在实验时,还要注意哪些技巧性的问题?

(说出一种)                                                  。

5、现有“-80℃至50℃”的A号酒精温度计和“-10℃至110℃”的B号水银温度计两种。

某小组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

(1)应选择          号温度计。

在实验中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此可知,水沸腾前水温不断      ;水在沸

腾过程中要     热量,但温度         ,水的沸点是 

         。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5中画出水沸腾

的图象。

时间(分)

0

1

2

3

5

6

8

温度(0C)

75

79xkb1.com

85

91

96

1

6、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装有等质量牛奶的两个瓶子,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瓶内温度计的示数,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两瓶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6所示。

(1)通过本次实验中,你发现       的冷却效果更好;

(2)通过分析,还可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         ;

(3)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若请你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冷却速度”可以定义为:

1千克物体,                        叫做冷却速度。

7、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

“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2)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__,仍然保持________状态.

(3)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________

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白气”。

(4)“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的其它因素的变化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

情况是          .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

(3)如图是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其原因是:

                              .

9、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

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测量水的温度、声音的强弱,

如下图所示装置.

(1)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

改正装置错误后的测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16

18

20

水温/℃

2l

4

95

99

()

( )

响度/dB

37.5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52.8

52.8

(2)水加热到18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请将表格中括号内的数据补充完整.

(3)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温度为       时,响度最大.现在你对“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答:

_____                ___     _____.

(4)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5)实验中小明实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某同学按图5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是                。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5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

(2)为了研究水的沸腾,某实验小组三位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4

8

9

温度/℃

9

99

99

99

99

①图6是三位同学分别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②沸腾是从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

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图7中的     图。

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③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    ℃,说明当时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点燃且与A等长的蜡烛B在

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16所示。

在此实验中:

(1)小红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 。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 关系。

(3)实验时,小红应在 ▲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实验中,小红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  ▲  .

(7)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

(8)小红在实验(4)的基础上,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cm。

12、根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应该比点燃的那只蜡烛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

C. 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变大             

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2)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则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

(3)移去玻璃板后的那只蜡烛,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玻璃板前蜡烛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

(4)如果实验时,把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水平放置的直尺上面,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体与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时取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___________的关系.         

(5)某同学从对面的平面镜中看到电子钟的显示如图5所示,那么他回头直接看钟,钟显示

的应为(     )

      A.20:

15      B.21:

05      C.21:

15        D.20:

05

(6)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娟在探究某光学元件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

将发光物体、某光学元件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该光学元件名称应该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玻璃板  D.三者均可

(3)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              

为止。

光屏上成像的尺寸比物体    (选填“大”或“小”)。

14、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__________cm。

(2)在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清晰但不完整(如图7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

(4)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

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_移动。

(5)图8中有四幅示

意图,下面A、B、C、D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位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15、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

(1)小刚想:

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 的.

(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

A、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

8g

B、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

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48g,

D、计算出花生油的密度。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根据图甲所示,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总质量(g)

量筒中花生油的质量(g)

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

花生油的密度(g/cm3)

148

108

(3)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

16、某老师巧妙设计了一个“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两个已调好的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②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和G2;

③将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和G4;

(1)已知G1=0.94N,G2=0.40N,G3=1.1N,G4=0.5N;

(2)实验中,小石块排开水的重量是_____N,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m3;小石块的重量是______N;通过以上数据,他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3)若将小石块换成一个小盐块,其它步骤不变,不考虑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误差,则他测得的盐块的密度r盐′与它的真实密度r盐相比将会怎样?

理由是?

 

17、 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

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8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

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爱动脑筋的贾铭同学把一瓶口香糖开封后,取出几粒放入装有20cm3水的量筒中,发现口香糖沉入量筒底且没有溶化,贾铭灵机一动,想测一下口香糖的密度是多少。

(1)贾铭同学读出了量筒中水和口香糖的总体积(如图甲)为_________cm3

(2)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有”)调。

(3)他用调好的天平测出了剩余的口香糖和瓶的总质量(如图乙)为______g,已知原来瓶和口香糖的总质量为32g,则口香糖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4)      贾铭对测密度充满兴趣,回到家后他又想测量一下妈妈刚榨的一杯果汁的密度,但是家里既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最后他想到了用刻度尺和剩余的多半瓶口香糖、水及一只水杯(如图丙)测果汁的密度。

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果汁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

①    在水杯中装入适量水,将口香糖瓶放入水杯中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为h1。

②    将水杯中水倒出后,再装入适量果汁,将口香糖瓶____________为h2.。

果汁密度的表达式:

ρ果汁=_____________。

19、如图中A,B是从一块厚度均匀的金属片上剪下来的两块小金属片,其中A是长方形,B的形状不规则.小晶同学利用刻度尺、天平和砝码测算出了金属片B的面积.

(1)请写出小晶同学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2)推导出金属片B的面积表达式:

【写出推导过程,表达式

(1)中所采用的字母表示】

20、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

,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

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2)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3)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

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

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

“老师,我明白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请替她回答一下.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

请举一例.

(3)在上述

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

 

参考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

(1)v=s/t   

(2)小       (3)大,(4)时间  (5)越来越快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20.0

BC

    50.0

    1

    50.0

AC

90.0

     3

   30.0

 

 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及处理。

 (提醒:

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2、

3、 

(1)     20    

(2)①    7500        ②     8100     

(3)   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

(1)组合音响;声音大,现象明显。

(2)二;火焰跳动,效果明显。

(3)要关好门窗;不要随意走动等(答出一条即可)。

5、

(1)B 升高  吸收 保持不变 100℃(每空1分)                

(2)如图(2分)xk b1.com

6、(1)___水   ;

(2)  慢  ;

(3)   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    

7、小水珠 高 气体  温度降低液化 汽化

8、

9、(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的底部;

(2)99,99

(3)95℃,水沸腾时不是不响,只是响度较小.

(4)图略

(5) ①水不纯净。

②外界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10、⑴ _温度计的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