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902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docx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录入人:

cosoo发布日期:

-4-26来自:

转载/浏览140次

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       目的性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  简约性

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  可操作性

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  可延续性

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但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能够在内容上拓展。

二、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

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

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数据构成

1         

战略地位

信息化重视度(分)

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

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

2         

基础建设

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

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通讯设备等投入

3         

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

大、中、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PC机

4         

网络性能水平(分)

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

企业网络的出口带宽

5         

计算机联网率(%)

反映信息化协同应用的条件

接入企业内部网的计算机的比例

6         

 

应用状况

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

反映企业有效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

采集政策法规、市场、销售、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时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状况

7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

反映企业在网络应用基础上办公自动化状况

是否实现了日程安排、发文管理、会议管理、信息发布、业务讨论、电子邮件、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等

8         

决策信息化水平(分)

信息技术对重大决策的支持水平

是否有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方案优选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

9         

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

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的深广度

主要业务流程的覆盖面及质量水平

10     

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

反映企业资源整合状况

服务对象覆盖的范围;可提供的服务内容

11     

网络营销应用率(%)

反映企业经营信息化水平

网上采购率;网上销售率

12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

反映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状况

管理信息化应用覆盖率及数据整合水平

13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指数(分)

反映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总体人力资源条件

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

14     

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

反映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掌握专业IT应用技术的员工的比例;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

15     

学习的电子化水平(分)

反映企业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的转变

电子化学习的员工覆盖率;电子化学习中可供选择的学习领域

16     

安全

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

反映企业信息化安全水平

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软件、硬件、培训、人力资源支出

17     

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

反映企业信息化安全水平

信息备份、防非法侵入、防病毒、信息安全制度与安全意识培养等措施的应用状况

18     

效益指数

库存资金占用率(%)

反映企业信息化效益状况

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与全部流动资金的比例

19     

资金运转效率(次/年)

 

反映企业信息化效益状况

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

20     

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

反映企业信息化响应水平

从决算指令的发出到完成一次完整的企业决算所需的最短时间

21     

增长指数

反映企业绩效

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

 

 

 

三、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能够根据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

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基本指标具体填报内容,见《企业信息化基本数据采集表》(另发)。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      信息化重视度(分)

(1)      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

最高领导者是一把手,得100分;是二把手,得70分;是三把手,得50分;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      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

a)     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     CIO的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

计算方法:

a)项得0分,则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将a)和b)的得分相加。

(3)      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

a)     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

b)     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预算,得0分

计算方法:

将a)和b)得得分相加。

本指标总分:

(1)、

(2)、(3)的得分相加除以3。

 

2.      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信息化投入总额的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培训、聘用专业IT技术人员发生的直接费用、通讯设备、维护费用投入。

本指标的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

企业成立时间少于3年的,能够按照实际成立时间计算。

 

3.      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计算机拥有量的计算口径为:

能够正常运转的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和工作站,并包括主频在75MHz(含)以上的PC机。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

 

4.     网络性能水平(分)  

企业网络的出口带宽小于128K(含)得30分,在128K和512K(含)之间得50分,在512K和2M(含)之间得70分,在2M和10M(含)之间得80分,在10M和100M(含)之间得90分,在100M以上得100分。

经过调制解调器(ISDN)和普通电话上网,带宽在128K(含)以下,即使能够同时开辟多个联接通道,得分依然按30分计。

 

5.      计算机联网率(%)

计算机的统计口径与指标3相同。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

 

6.     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

企业在进行政策法规、市场、销售、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6个领域的信息采集时,信息化手段占有重要位置的,每覆盖一个领域得16分,全部覆盖,得100分。

 

7.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

本指标计分方法:

如果没有建立基于Intranet/Extranet的企业网,得0分。

在具备基于Intranet/Extranet的企业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的得5分,实现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换的得5分,每实现一个其它功能(见下列举)得1分,总分乘以3.85,满分为100分。

其它功能包括:

文档共享、收文管理、发文管理、会议管理、签报管理、周报(月报)管理、信息集成、信息发布、业务讨论、电子邮件、个人数据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日程安排、决策支持(具备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等。

 

8.      决策信息化水平(分)

本指标为定性考核指标,初级水平为50分,中级水平为80分,高级水平为100分。

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

经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支持。

   中级水平:

能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

高级水平:

采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进入管理决策智能化。

 

9.      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

本指标为综合考核指标,初级水平为50分,中级水平为80分,高级水平为100分。

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

信息化覆盖部分主要业务流程,业务流程自身及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在主要业务流程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

中级水平:

信息化覆盖80%以上的主要业务流程,并能实现及时充分的数据共享。

高级水平:

主要业务流程全部实现最优控制。

 

10.   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

指标得分计算方法:

            

a)     对以下服务对象覆盖一个得1分,总分乘以7.2,满分50分

服务对象列表:

企业员工、招聘对象、管理者、决策者、最终客户、供应商、其它合作伙伴

b)     对以下服务功能覆盖一个得1分,总分乘以6.25,满分50分

服务功能列表:

信息发布、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客户网上自助服务、员工入口、移动商务、消息自动传送、业务报警功能

  指标总分为两者之和。

 

11.   网络营销应用率(%) 

经电子商务产生的销售额/采购额占总销售额/采购额的比例

计算口径:

以下两点满足其一,即认为是经电子商务产生的销售额/采购额:

-         线上沟通并达成交易

-         采取在线支付方式

 

 

指标得分=网上采购率×50+网上销售率×50

 

12.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

a)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覆盖率,计分方法:

覆盖1项加1分,结果乘以6.25。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包括:

财务管理、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分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

b)       管理信息化的数据整合水平,计分方法:

以下数据库,有2个实现共享为2分,3个实现共享为3分,依次类推;结果乘以6.25。

数据库包括:

财务、购销存、生产制造、分销、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

指标总分为a)和b)的分数相加

 

13.   人力资源指数(分)  

指标分值=有大专(含)以上学历的员工数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100

 

14.   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

指标由2部分构成,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a)     掌握专业IT应用技术的员工的比例,指掌握专业IT技术得员工占全部正式员工的比例。

计分方法:

该比例大于15%,得35分,10%-15%,得28分,5%-10%,得24分,3%-5%,得17分,1%-3%,得10分,1%以下,得5分。

b)     管理层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统计口径为:

管理层包含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需接受过2小时以上的正式培训,方可进入培训覆盖的范围。

计分方法:

管理层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65

指标总分为以上两部分分值之和。

 

15.   学习的电子化水平(分)

a)     电子化学习的员工覆盖率,计分方法:

b)     电子化学习中,可供选择的学习领域的覆盖率,计分方法,以下各选项有1项加1分,总分乘以7.2,满分50分。

选项包括:

管理、营销、财务、企业文化等、生产及工作技术、技能、规章制度等。

   指标总分为以上两部分分值之和。

 

16.   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

计算口径:

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安全软件、安全硬件、信息安全培训、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支出。

指标分值计算方法:

该比例大于30%,得100分,20%-30%,得90分,15%-20%,得80分,10%-15%,得70分,5%-10%,得50分,5%以下,得20分。

 

17.   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

本指标计分方法:

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及制定严格的员工信息安全制度,得2分,每采取一个其它安全措施,加1分,结果乘以7.6,满分100分。

其它安全措施包括:

-         本地实时备份

-         本地定时备份

-         异地实时备份

-         异地定时备份

-         拥有2个(含)以上的ISP

-         安装了防火墙

-         安装了企业级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

-         全面安装了单机版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

-         安装了邮件加密系统

-         建立了虚拟专用网

-         档案服务器、网络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流量相关的设备有备份

 

18.   库存资金占用率(%)

数据采集的跨度不得超过3年。

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全部流动资金

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的计算方法:

 

指标分值:

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80%以上得100分,降低60%以上得80分,降低50%以上得60分,降低20%以上得20分,降低20%以下得0分

 

19.   资金运转效率(次/年)   

数据采集的跨度不得超过3年。

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增长幅度的计算方法:

指标分值:

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是原来的5倍以上得100分,3-5倍得80分,2-3倍得60分,1-2倍得20分。

 

20.    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  

此项指标考察企业实现一次完整的虚拟财务决算所需要的时间。

指标得分计算方法:

实现24小时以内完成决算为100分;1日至10日为80分;10日至20日为60分;20至30日为30分,30日以上为0分。

21.   增长指数

本指标为综合考核指标,是根据现阶段对信息化的认识制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本指标考察企业自身销售收入的增长比率、企业自身利润的增长比率、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增长比率、行业平均利润增长比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经过对企业自身发展变化的考察,以及与同期行业状况的比较,判断企业信息化在相关方面带来的影响。

计算方法:

增长指数=K1×

 

K2×K3×企业自身的销售收入增长比率+K4×企业自身利润的增长比率

K1、K2、K3、K4为各项的系数,具体数值以另发的形式落实。

考察期限为近3年,企业成立时间少于3年的,能够按照实际成立时间计算。

 

(说明:

以上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中,在表示上如存在时间段等数据区间,除非特别说明,则包含数据的上限,不包含下限,如”2%-5%”意味着包含5%,不包含2%。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总分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I=∑(Pi*Wi)

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Pi表示第i个指标的得分,各指标得满分都是100分;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100%。

权重表将基本指标划分成5个大类,每一类的权重设计如下:

战略地位:

10%;基础建设:

20%;应用状况和效益指数:

50%;;人力资源:

15%;安全:

5%

各个指标的具体权重,以权重表(另发)形式落实。

 

四、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结构和测评组织方法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是反映信息化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指标,能够形成对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的标准化客观定量分析结论。

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

为了反映企业信息化效益状况,在基本指标测评之外,由专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企业信息化补充指标”和”企业信息化评议指标”的相关工作。

企业信息化补充指标是在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基础上,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特点,以标杆库和标杆值为参照,以信息化实效为评价目标的效能评价指标,形成对企业信息化实效的定量分析结论。

   企业信息化补充指标由适宜度和灵敏度两大类指标构成。

适宜度指标包括:

战略适宜度、投资适宜度、应用适宜度、资源匹配适宜度和组织与文化适宜度。

灵敏度指标包括:

信息灵敏度、管理运行灵敏度和对外反应灵敏度。

适用于企业自测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定级。

企业信息化评议指标是对影响企业信息化实效的特殊非定量因素进行判断的评价指标,以此形成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定性分析结论。

由评价实施机构中的专家咨询组进行评价。

具体测评实施,依据《国家信息化评价规则》进行。

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构成方案

 

一、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设计原则

1、功能性

企业信息化补充指标与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基本指标主要适用于政府、社会对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的普测、监测;补充指标是测量、评价企业信息化所达到的实际效果的评价系统,因而又称效能指标。

补充指标与基本指标、评议指标一起,用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定、评级、认证等。

2、目的性

把企业信息化引导到有效益、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使企业信息化配合企业总体战略;使企业领导正确认识和正确实施所在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讲求实效,避免浪费。

3、可操作性

易懂,易用,易推广。

4、参考标杆值系统进行信息化水平评价

二、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内容构成举例

1         

战略适宜度

企业战略匹配度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配合协调程度

主营业务相关度等

2         

技术战略适宜度

企业信息化技术战略与技术环境之间的配合协调程度

战略性合作伙伴的信息技术战略等

3         

管理信息化应用适宜度

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合理性

营销管理应用的深度、广度等

4         

数据库应用适宜度

数据库应用的合理性

数据库整合的领域等

5         

安全应用适宜度

企业信息安全状况的合理性

安全费用等

6         

投资适宜度

投资理念适宜度

企业主要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正确认识水平

投资的价值导向等

7         

投资力度适宜度

反映企业信息化投资力度的合理性

投资规模等

8         

客户价值适宜度

反映信息化投资给上下游及最终客户带来的实际价值水平

客户满意度等

9         

资源匹配适宜度

信息化的投入结构适宜度

反映信息化投入在各要素之间分配状况的合理性

培训费用等

10     

人力资源结构适宜度

反映信息化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

员工结构、CIO的业务背景等

11     

系统运行协调度

反映系统运行状况和功能发挥状况的合理性

信息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等

12     

组织、文化适宜度

企业组织的网络化程度

反映企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企业行为的网络化状况合理性

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设置、产品编码标准化状况等

13     

企业文化适宜度          

反映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支持程度

管理科目编码标准化状况、员工学习状况等

14     

信息灵敏度

反映企业收集各种外部信息的渠道、手段和速度水平

终端顾客信息反馈速度、数据挖掘状况等

15     

管理运行灵敏度

反映企业管理运行的智能和速度水平

虚拟财务决算速度等

16     

对外反应灵敏度

反映企业对外反应的智能、广度和综合速度水平

企业定制化水平、客户服务电话拨通率等

17     

创新灵敏度

企业创新能力

产品创新灵敏度等

三、效能指标计算方法简介

  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是反映和评价企业信息化实效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包含适宜度和灵敏度两大类指标。

适宜度指标,主要从”是否合理”的角度,考察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行为和状况,主要计算方法是经过考察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标杆值的相似度,判断其是否适宜。

  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的标杆值,是一套”标杆值”体系,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评价其信息化实效的标杆值也各不相同。

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库,是”标杆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参考系统。

  灵敏和有活力,是企业信息化的最重要目标之一,灵敏度指标,经过考察其灵敏程度的水平及质量,判断其得分。

  效能指标总分,是适宜度和灵敏度得分的综合。

关于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说明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

  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化指标体系,对于科学评价国家及地区信息化水平,正确指导各地信息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制订企业信息化专项指标体系,对于丰富和完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重大课题。

  企业信息化是贯彻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是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联合成立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发起”企业信息化工程”以来,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

  围绕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使之产生应有效益,需要探索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在广泛吸取现有方案基础上,信息产业部日前推出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试行方案。

我中心接受信息化推进司委托,专门从事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第三方测评工作。

现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是推出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依据

  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体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应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信息化战略的基础上。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并从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