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804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世界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世界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世界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世界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docx

《世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地理.docx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面积排序: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面积排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深度: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3、洲界

4、洋界

东亚

1、概述:

范围

重要国家(首都)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地区

岛、群岛、半岛:

日本群岛、济州岛、朝鲜半岛

海、海峡、海湾:

朝鲜海峡

地形

主要特征

西高东低

类型

蒙古高原

气候

类型、分布

温大、温季、亚季、高山高原

成因、特征(特殊)

海洋性:

日本过渡性:

朝鲜、韩国大陆性:

中国东部沿海

2、重要国家:

日本

位置(经纬网)

140°E纵穿;35°N横穿;(140°E,35°N)东京;40°N本州岛北部

范围

岛、群岛、半岛:

北海道、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海、海峡、海湾:

日本海、濑户内海

地形

主要特征

①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③多火山、地震。

类型

山地

富士山

平原

关东平原

地质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气候

类型、分布

温季、亚季;以40°N为界,海洋性突出。

成因、特征

(特殊)

1、坡向(迎风坡、背风坡)导致冬季日本海一侧多雨,夏季太平洋一侧多雨。

2、亚季向北延伸至40°N:

日本暖流和对马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

水文

河湖

短小急促,水能资源丰富。

洋流

日本暖流、对马暖流、千岛寒流。

农业

特点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稻米基本达到自给。

(2)渔业资源丰富,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滩涂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

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3)除了稻米、水产品外,其余农产品均需要大量进口。

工业

经济

自然资源(矿)

除森林、硫磺、水能资源丰富外,其余均需大量进口。

经济发展条件

不利条件:

国内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硫磺、森林、水能除外)。

有利条件:

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多优良港湾。

经济类型

进口-加工-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

太平洋沿岸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人口、城市稠密,是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陆上交通便捷;多港湾,适合建立大型深水港口;日本自然资源匮乏,大量原料和燃料需要从海外进口;日本国内市场相对狭小,主要工业产品需要出口海外市场。

扩展方向

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城市

首都:

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宇航中心:

种子岛硅岛:

九州岛(北九州)港口:

横滨、神户临海型钢铁工业:

福山科学城:

筑波

人口、民族、宗教、文化

大和民族,人口1.2亿,和服。

3、朝鲜半岛:

①地势东高(太白山)西低(河流中下游平原);

②河流自东向西;

③南部为亚季,北部为温季;

④人口、工业、农业、城市、交通集中分布在半岛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⑤韩国经济较发达。

东南亚

位置(经纬网)

100°E纵穿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0°横穿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120°E菲律宾群岛以西,苏门答腊岛以东;(100°E,10°N)克拉地峡;(100°E,0°)苏门答腊岛

范围

重要国家(首都)

新加坡、越南、泰国、缅甸、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菲律宾、老挝、柬埔寨、文莱、东帝汶

地区

岛、群岛、半岛: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新加坡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世界第二大岛,上有查亚峰)

海、海峡、海湾:

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

地形

主要特征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沿海平原狭小。

类型

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

地质

三大板块交界地带,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气候

类型、分布

热雨、热季;以10°为界

水文

河湖

中南半岛五河:

红河(元江)、湄公河(澜沧江)、湄南河、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底江;马来群岛:

河流短小急促,水能资源丰富;河网稠密,形成离心状水系。

洋流

日本暖流

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中南半岛五大河流三角洲平原、河流沿岸平原;爪哇岛(肥沃的火山灰)

热带种植园农业

橡胶(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椰子、蕉麻)、印尼(油棕、金鸡纳)

工业

经济

自然资源(矿)

锡矿:

马来西亚

石油:

印尼、马来西亚、文莱

经济水平

除了新加坡外,其余国家经济均属于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交通

十字路口的位置,马六甲海峡,泛亚铁路,克拉运河,澜沧江梯级开发

人口、民族、宗教、文化

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

印尼人口2亿多,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印尼岛屿10000多,为著名的“千岛之国”。

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新加坡人口的四分之三都是华人。

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佛教建筑、泰国将佛教为国教。

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

南亚

位置(经纬网)

(70°E,30°N)巴基斯坦中部;80°E纵穿;23.5°N横穿;(90°E,23.5°N)达卡

(80°E,10°N)斯里兰卡、印度半岛南端

范围

重要国家(首都)

印度、巴(70°E,30°N)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地区

岛、群岛、半岛:

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

海、海峡、海湾:

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保克海峡

地形

主要特征

三列横向地形

类型

山地

喜马拉雅山(南坡)、东高止山、西高止山

平原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沿海平原

高原

德干高原(回归线以南)

地质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印度河、雅鲁藏布江一线)

气候

类型、分布

热沙(塔尔沙漠,巴基斯坦)、热季、高山高原;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成因、特征

(特殊)

3、塔尔沙漠成因:

历史上的植被破坏,夏季风吹不到,冬季受副高控制。

4、乞拉朋齐世界“雨极”——西南季风迎风破;特殊的漏斗状地形,迫使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迅速抬升,形成大量降水;靠近孟加拉湾,多飓风天气,降水丰沛。

水文

河湖

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

洋流

季风洋流

农业

(印度)

特点

频繁的水旱灾害,修建水利工程。

印度耕地面积亚洲第一。

类型

粮食作物:

水稻:

分布在恒河下游,沿海平原。

小麦:

恒河中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

经济作物: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背风坡降水稀少,肥沃的热带黑土)。

茶叶:

布拉马普特拉河河谷坡地。

黄麻:

恒河下游、恒河三角洲(世界第一)。

工业

经济

(印度)

自然资源(矿)

德干高原西北部,煤、铁、锰。

分布

加尔各答:

最大的城市、钢铁工业、棉纺工业。

孟买:

麻纺工业、最大的港口,较之于加尔各答港更临近欧洲,节约运费和时间。

班加罗尔:

印度的“硅谷”。

城市(印度)

新德里:

首都(原来在德里),附近有著名的“泰姬陵”。

人口、民族、宗教、文化

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居民为白色人种。

南亚人口稠密,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由于领土(克什米尔)和宗教等原因,造成了南亚长期不稳定的局势。

中亚

1、概述:

位置(经纬网)

50°N横穿北部;40°N横穿南部;(50°E,40°N)巴库;(60°E,45°N)咸海

范围

重要国家(首都)

哈萨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地形

类型

丘陵

哈萨克丘陵

平原

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高原

帕米尔高原

气候

类型、分布

温大(温沙<卡拉库姆沙漠>、温草<哈萨克丘陵>)、高山高原(帕米尔高原)。

成因、特征(特殊)

5、温大: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干旱缺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其次北冰洋。

水文

河湖

里海(世界上最大湖泊)、咸海、巴尔喀什湖、乌拉尔河、伏尔加河、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

农业

类型

小麦:

主要分布在50°N以北的哈萨克斯坦国北部。

棉花:

阿姆河、锡尔河沿岸。

修建了很多运河,大量引水种植棉花。

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也是世界三大长绒棉产区(中国、埃及、乌兹别克斯坦,沙漠河流沿岸)。

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

畜牧业:

哈萨克丘陵、中部荒漠牧场、南部山区牧场。

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工业

经济

自然资源(矿)

天然气:

卡拉库姆沙漠地下

石油:

里海

主要油气开采国:

哈、土、乌。

铁矿:

阿斯塔纳

经济水平

均为发展中国家。

交通

中哈输油(气)管道、第二亚欧大陆桥、古丝绸之路

人口、民族、宗教、文化

伊斯兰教

西亚

位置(经纬网)

(50°E,30°N)波斯湾北部;(30°E,40°N)土耳其海峡;(30°E,30°N)开罗;(50°E,40°N)巴库

范围

重要国家(首都)

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沙特、土耳其、阿塞拜疆、以色列、巴勒斯坦

地区

岛、群岛、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西奈半岛

海、海峡、海湾:

里海、黑海、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阿拉伯海、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

地形

主要特征

多山地高原

类型

高原

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

山地

大高加索山脉

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中海-黑海沿岸平原

地质

三大板块交界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东北角—两河流域—波斯湾北部—伊朗南部沿海)、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界线(地中海东北角—地中海东岸—红海)

气候

特点

西亚干旱缺水,世界“干极”巴士拉(伊拉克)。

类型、分布

温大:

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内部)、外高加索地区;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黑海沿岸平原;

热带沙漠气候:

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成因、特征(特殊)

6、温大:

高原边缘山脉阻挡,地形闭塞,海洋水气难以到达;

水文

河湖

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415米,东非大裂谷北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约旦河

洋流

季风洋流

农业

种植业

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灌溉农业历史悠久。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以色列主要推广了喷灌和滴灌技术,把水送到植物最需要的根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举世瞩目。

蔬菜、水果等出口欧洲、北美。

特别是冬季反季节蔬菜。

畜牧业

游牧为主。

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和伊朗的毛纺地毯比较著名

工业

经济

自然资源(矿)

石油资源(储量占世界的1/2,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

1)特点:

埋藏浅(浅)、出油多(多)、油质好(好)、储量大(储大)——可以音译为“钱多好处大”。

2)主要石油生产国:

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此外巴库也产石油)。

3)石油输出线路:

西亚所产的石油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石油运输以海运为主。

部分石油通过管道运输到地中海和红海沿岸。

管道运输的好处有:

缩短了到欧洲、美国的航程,不使用苏伊士运河以节约运费,减少对波斯湾港口和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增强了石油运输的安全性。

海上运输线路:

中小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北美。

大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莫桑比克海峡→好望角→大西洋→欧洲、北美。

中小型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日本、中国。

大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巽他海峡(龙目海峡)→日本、中国。

4)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或“欧佩克”)

工业部门

石油采掘业

交通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石油海峡)、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

人口、民族、宗教、文化

国家:

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

除了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8个国以外,其他12个国家均属于阿拉伯国家。

此外,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五个国家也属于阿拉伯国家,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

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是喜爱白色,这是因为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的缘故。

中东:

一般而言的中东是指除开阿富汗、外高加索三国外的西亚其他16国和埃及。

非洲

1、概述:

位置(经纬网)

20°E纵穿;0°横穿;30°E尼罗河;(0°,0°)几内亚湾;(20°E,0°)刚果盆地;(30°E,0°)维多利亚湖;(30°E,30°N)开罗;(20°E,34°S)好望角

范围

重要国家(首都)

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尼亚、尼日利亚、南非

地区

岛、群岛、半岛:

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加那利群岛、亚速尔群岛

海、海峡、海湾:

几内亚湾、莫桑比克海峡(世界最长)

地形

主要特征

热带高原大陆,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类型

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号称“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山地

阿特拉斯山、乞力马扎罗山

盆地

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气候

类型、分布

热雨、热草、热沙、地海、高山高原;干热(干旱地区广、气温高)、对称分布(纬度地带性)为总体特征。

成因、特征

(特殊)

热雨:

7、几内亚湾北部——几内亚湾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

8、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

热草:

9、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由于位于赤道附近,故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0、马达加斯加岛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位置。

热沙:

11、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成因:

大陆东西延伸,位于回归线两侧,受副高控制面积大,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紧邻亚欧大陆,陆上吹来的东北信风不易形成降水;海岸线平直,外加高山(西侧)高原(东侧)的阻挡,海洋水汽不易到达;沿岸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

12、纳米布沙漠——位于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高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位于南非高原的背风坡,降水稀少;位于信风带的大陆东岸,盛行离岸风,海洋水汽难到达陆地;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

气候凉爽多雾(逆温,水汽在低空成雾),但不易形成降水。

13、索马里沙漠——夏季西南季风为离岸风,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冬季东北信风自阿拉伯陆地吹向本区,干燥少雨;索马里寒流降温减湿(索马里洋流终年寒流:

冬季,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在索马里海区为寒流;夏季,西南季风<离岸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逐渐远离索马里海岸,索马里近岸海底层冷水上泛,形成寒流)。

水文

河湖

维多利亚湖(面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湖)、刚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能世界第一)、尼罗河(世界第一长,青尼罗河、白尼罗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

洋流

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索马里寒流、几内亚湾暖流、莫桑比克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厄加勒斯暖流

农业

特点

落后,人口、经济、粮食问题恶性循环。

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坦桑尼亚盛产丁香和剑麻,加纳的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粮食生产严重滞后,耕作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问题严重,游牧业站重要地位。

工业

经济

自然资源(矿)

石油:

撒哈拉沙漠地下(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几内亚湾海底石油(尼日利亚),黄金:

南非,金刚石:

刚果(金),铝土:

几内亚,铜矿:

赞比亚,磷矿:

摩洛哥

经济水平

除南非经济发达外,非洲其余国家因饱受殖民统治,使非洲经济赤贫,产品单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又加剧了非洲的贫困状况。

非洲工业落后,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矿产资源丰富。

人口、民族、宗教、文化

北非(均为阿拉伯国家,白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非洲)

2、重要国家:

埃及

①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北部沿岸和西奈半岛为地中海气候;

②尼罗河:

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给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冲积土壤,使得尼罗河河谷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成为埃及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形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故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为了治理尼罗河的水患灾害,建成了阿斯旺大坝,库区形成了纳赛尔湖。

该大坝的修建利弊参半。

有利方面:

取得了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不利方面:

减少了中下游和泥沙淤积,使得土壤退化(肥力下降);尼罗河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弱,海浪冲蚀下海岸带退化,土地资源减少;影响了鱼虾回游,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库区周围地下水位上升,出现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

埃及政府积极通过灌溉、施肥、修海堤等一些了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

③人口、工业、农业、城市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尼罗河河口三角洲平原;

④经济支柱:

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棉花。

欧洲西部

1、概述:

位置(经纬网)

40°N横穿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地中海中部,意大利南部;(0°,50°N)英吉利海峡;(10°E,50°N)德国中部;(20°E,60°N)波罗的海;(20°W,66.5°N)冰岛;

范围

重要国家(首都)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瑞士、荷兰、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千湖之国)、波兰、冰岛

地区

岛、群岛、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西西里岛

海、海峡、海湾:

挪威海、波罗的海、丹麦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波罗的海-北海(基尔)运河、北海、英吉利海峡(最窄处为多佛尔、加莱海峡)、比斯开湾、直布罗陀海峡

地形

主要特征

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多半岛、岛屿、内海、海湾;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类型

山地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

平原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又叫中欧平原),莱茵河为界

地质、地貌

大西洋中部生长边界,形成大西洋中脊海岭,冰岛为出露部分。

欧洲冰川地貌广布:

阿尔卑斯山区的锯齿状山岭、角峰(尖峰)、U形谷(宽谷),芬兰的湖泊(千湖之国),挪威西海岸的峡湾(悬崖峭壁,曲折幽深),波状起伏的波德平原。

气候

类型、分布

地海、温海、温大、高山高原、极地。

气温南北差异;降水东西差异,自西向东大陆性增强温海、温海(干燥)、温陆(湿润)、温陆(干燥)、温草、温沙。

成因、特征

(特殊)

14、温海典型的原因: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大陆轮廓、大气环流、地形、洋流。

15、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坡和冰岛南部的温海:

暖流、迎风坡。

16、地中海气候典型的原因: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海陆热力差异(地中海,夏季形成高压,对副高具有加强作用,冬季形成低压,有利于吸引西风深入。

水文

河湖

莱茵河、多瑙河,运河广布,内河航运发达。

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农业

类型

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鲜花园艺业):

葡萄、橄榄(硬叶林)、柑橘、花卉、蔬菜

工业和经济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方,大多数国家是发达国家。

欧洲西部的旅游业发达。

人口、民族、宗教、文化

人口稠密,白种人,基督教,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不足,是世界上三大劳务市场之一。

2、重要国家:

德国:

①位置:

位于欧洲十字路口。

(10°E,50°N)法兰克福、德国中部,(10°E,53°N)汉堡、波德平原北部。

②地形:

三列纵向地形,北部—波德(北德)平原,中部—东西走向的中德山地,南部—巴伐利亚高原。

③气候:

东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余为温带海洋气候。

④河流:

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运河。

⑤农业:

北部畜牧业;中部谷地种植业(小麦、甜菜、啤酒花);南部高山牧场。

⑥工业:

鲁尔区—传统工业区;慕尼黑:

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临空型)。

工业向国土南部扩展。

⑦城市:

柏林:

德国首都。

汉堡:

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英国:

①地形:

东南部为伦敦平原,其余为低山丘陵。

②河流:

泰晤士河。

③农业:

伦敦平原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种植业集中地区(小麦、大麦)。

其余为乳畜业。

北海渔场。

④工业:

矿产——北海油田,伯明翰煤炭,曼彻斯特铁矿。

苏格兰中部的微电子工业。

法国:

①地形:

略成六边形。

东部为洛林高原、北部为巴黎盆地。

②气候:

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南地中海沿岸有地中海气候分布,东部阿山西麓有少许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河流:

罗讷河、塞纳河。

④农业:

巴黎盆地小麦、甜菜;地中海沿岸:

园艺业;其余为乳畜业。

⑤工业:

矿产—洛林铁矿、里尔煤矿;核电发电量比例世界第一,占全国总电量的70%,敦刻尔克、福斯:

临海型钢铁工业布局。

⑥城市:

巴黎:

首都,马赛:

全国最大的港口。

意大利:

①位置:

(10°E,45°N)波河平原。

②地形:

三列纵向地形,北部阿尔卑斯山,中部波河平原,南部山地。

③工业:

西北部为传统工艺区(米兰的化工、都灵的汽车、热那亚的造船),东北部和中部为新兴工业区;南部山区工业落后。

塔兰托:

临海型钢铁工业布局。

(世界主要临海型钢铁工业布局:

福山、宝山、塔兰托、福斯、敦刻尔克)。

④城市:

罗马,中间有城中之国梵蒂冈。

荷兰:

围海造陆,鲜花王国,鹿特丹港口。

冰岛:

地热能丰富,首都雷克雅未克有世界无烟城之称。

瑞士:

中立国,首都伯尔尼。

旅游业(阿尔卑斯山滑雪场等)、银行业(瑞士银行)、精密机械(手表)发达。

日内瓦为联合国驻欧洲总部所在地,为国际会议中心。

苏黎世的金融业发达。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

位置(经纬网)

60°E乌拉尔山;90°E叶尼塞河;125°E勒拿河;50°N南部;60°N中部;70°N北部;(30°E,60°N)圣彼得堡;(40°E,55°N)莫斯科;(80°E,55°N)新西伯利亚;(170°W,66.5°N)白令海峡

范围

重要国家(首都)

俄罗斯、乌克兰{基辅(30°E,50°N),小麦种植业,顿巴斯煤田}

地区

岛、群岛、半岛:

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

海、海峡、海湾:

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峡(世界最小)

地形

主要特征

四列纵向地形

类型

山地

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

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平原

东欧平原(波状起伏)、西西伯利亚平原

地质、地貌

白令海峡为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分界线。

波状起伏的东欧平原为冰碛地貌。

气候

类型、分布

温海、温大、极地;主体位于北纬50度以北,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成因、特征

(特殊)

17、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曾达到-71℃,有北半球“寒极”之称原因——纬度高,日照短,太阳高度角小,冬季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深居内陆,受冷高压控制;地势东西南三面高,北面低,北冰洋的冷空气在此聚集。

18、东岸55°N以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白令海沿岸极地气候——千岛寒流降温减湿。

水文

河湖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容积最大的淡水湖);伏尔加河(世界上最长的内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