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719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

《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浦区高考模拟考.docx

黄浦区高考模拟考

2006年黄浦区高考模拟考

历史试卷2006.4.19下午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试卷分为两部分:

分叉部分和公共部分。

分叉部分分为A题和B题,A题为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学生回答,B题为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学生回答。

2.使用电脑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否则一律不给分。

3.考生必须选择A题或B题,如果不选将视作选A题,如果多答或交叉答题,也将视作答A题。

第Ⅰ部分分叉A题

(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学生回答)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导致人类由流动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的关键原因是:

(D)

A.使用天然火B.掌握人工取火技术C.使用弓箭D.原始农业出现

2.2006年1月29日是我国农历丙戌(狗)年春节,下列甲骨文中哪个是“狗”字:

(B)

A.B.C.D.

3.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没能有效地防止封建割据的是:

(B)

A.秦朝实行郡县制B.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

C.北宋设文臣知州和转运使D.明朝实行三司分权

4.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

这主要是强调:

(C)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B.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C.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D.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施肥的经验

5.唐宋设置的市舶司(使)与清朝后期清政府在中央设置总理衙门,负责处理外交和通商事务。

两者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是:

(D)

A.管辖的范围不同B.建立的地点不同

C.管理的人员不同D.建立的目的不同

6.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B)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48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最主要原因是:

(C)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抵抗B.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分歧消弱革命力量

C.工场手工业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力量较弱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8.“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以上言论应出自:

(A)

A.洋务派B.封建顽固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9.近代两次工业革命时,美国都占有领先地位的是:

(B)

A.蒸汽能源的广泛运用B.交通运输工具的创造发明

C.电力能源的广泛运用D.石油产品的广泛运用

1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解决主要矛盾,进行协调而暂时得到缓和的是下列哪一组矛盾:

(A)

法德法法

A.俄-→←-俄C.>←-德D.德-→<

英奥俄英

11.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

(C)

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没有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

1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开创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D)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井冈山具备开创根据地的良好条件D.我国的国情和当时形势

13.“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朝,确保台湾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歌颂郑成功的诗。

在张学良的生平中,如同郑成功“确保台湾入版图”的爱国义举是:

(C)

A.宣布东北易帜B.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发动西安事变D.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4.历史照片中前排从左到右的人物是:

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蒋介石、毛泽东。

该照片拍摄于:

(C)

A.1924年-1927年国共合作时期

B.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

C.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

D.1949年国共和平谈判期间

15.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上,各国观众购买门票时使用最多的货币应该是:

(D)

A.美元B.里拉C.法郎D.欧元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24分,每题8分。

16.中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河南洛阳白马寺

 

空海(日本)纪念雕像空海纪念雕像的碑文

⑴河南洛阳的白马寺为何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刹”?

(2分)

⑵在白马寺中有一座日本人空海的纪念雕像,虽然雕像的碑文是日文的,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4分)

⑶空海对日本文化有什么贡献?

(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图中希特勒说:

“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

人的吗?

”墨索里尼回答道:

“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

材料二:

照片中英国首相张伯伦自慕尼黑回国,声称已赢得“我们时代的和平”。

⑴材料一中的狗代表哪一个国家?

这只狗为何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吠叫?

(2分)

⑵根据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那只“狗”不会咬人的证据。

(2分)

⑶请你对这只“狗”的行为做一评述。

(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在重庆召开的庆祝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个灯谜:

谜面为“抗战胜利”,谜底是打中国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

结果出现了四种答案:

一曰屈原,二曰苏武,三曰蒋干,四曰共工,这四个人名都隐含着猜谜者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不同解释。

(注:

苏武西汉人,出使匈奴被拘十九年,始终不屈,后归汉;蒋干,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企图盗窃情报反而中计;共工,神话人物,怒触不周山使天崩地裂。

⑴如果你是当时的猜谜人,你会选中谁?

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4分)

⑵联系相关史实,请指出另外三种答案的合理之处。

(4分)

分叉B题

(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学生回答)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东方文明古国先后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共同特点是:

(C)

①全国听命于国君②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③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委派④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D)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3.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作为人类正义的基本标准,也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范式——“仁政”。

孟子“仁政”思想施行的基础是:

(D)

A.统治者发善心B.民本思想C.以德治民D.人性本善

4.形成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生活方式的决定因素是:

(B)

A.经营畜牧业B.地理环境C.被农耕民族驱逐D.掠夺农耕民族的财富

5.法律的产生和演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原始法律产生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

A.习惯-习惯法-法B.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习惯法D.习惯法-习惯-法

6.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欧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力量得到加强的是:

(D)

A.农民阶级B.小生产者C.封建地主阶级D.工业资产阶级

7.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与以前的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相比,成为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应该是:

(B)

A.资本的积累B.知识的创新C.工具的革新D.土地的利用

8.随着欧洲城市的复兴,大学因城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兴起,最初出现于:

(C)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荷兰

9.为近代大型博物馆、图书馆建立创造条件的是:

(B)

①宗教改革②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对外殖民扩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资产阶级主张实行罪行法定主义,即定罪处刑要以法律明文规定为标准,这体现了:

(A)

A.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需要B.“人权”观的觉醒

C.社会公众普遍树立起平等观念D.民主思想的发展

11.人类随着战争的日益频繁和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一系列总结战争经验的杰出军事理论著作,这些著作问世的先后顺序是:

(C)

①孙武的《孙子兵法》②毛泽东的《论持久战》③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①②

12.“That’sonesmallstepforman;onegiantleapformankind.”这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一句名言,“onegiantleapofmankind”是指人类首次在:

(B)

A.人造卫星漫步B.月球漫步C.太空漫步D.火星漫步

13.世界三大宗教在传播过程中都出现了教派纷争,其共同的原因是:

(C)

A.受风俗习惯影响B.因地区民族差异C.对教义认识不同D.为争夺领导权

14.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有了重大发展,其中,创新水稻育种理论,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

(D)

A.李四光B.钱学森C.邓稼先D.袁隆平

15.近两年,西方媒体频频曝光美国和英国士兵在伊拉克监狱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闻,消息传出后,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

这是因为他们违反了:

(C)

A.《战争开始公约》B.《非战公约》C.《日内瓦公约》D.《联合国宪章》

二、简释问答题(共24分,每题8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

材料三:

文字的灭亡,意味着文明载体的死亡。

如果中国不是因为统一了文字,那么很多地方的文字必然在战败时被禁止使用,然后很快就没有人认识了,因此,很多地方的历史也随之灭亡了、消逝了、不为人所知了。

可我们现在读2500年以前孔子、孟子的书,如果有一点文言文水平,就会像读乡下的外公给我们写的信一样亲切。

一种文字,在几千年的漫长时光里能保持到今天还被广泛阅读、使用,平心而论,这是人类史上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迹。

——《中华文明的过去和今天》余秋雨教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

⑴请你为材料一的文物图片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3分)

⑵你是否同意余秋雨先生的观点,结合材料一、二、三,请以相关史实说明。

(5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状况

地点

80年代前状况

80年代末状况

山东

土纱每公斤价6两白银,洋纱仅3两多

浙江鄞县

家庭纺织业发达

“百里不闻机声”

江西

茶叶每公斤700文

茶叶每公斤640文

广西

桂皮每50公斤白银7—8两

桂皮每50公斤白银8—9钱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分布

企业性质

行业

工人人数

外商

近代企业

34000

洋务

军事工业

9000至10810

(江南制造总局一厂有工人2000)

民用工业

5500至6000

采矿业

16000至20000

民族资本主义

近代企业

27250(厂平均100人)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中国人创办的主要近代企业分布

地区

性质

企业名称

京津地区

洋务企业

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

民族资本企业

贻来牟机器磨坊

长江流域

洋务企业

上海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安庆军械所上海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民族资本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吞并)

东南沿海

洋务企业

福州船政局基隆煤矿

民族资本企业

陈联泰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

 

⑴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

(2分)

⑵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可看出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试加以简要说明。

(4分)

⑶以上材料,说明当时中国经济有何特点?

(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也不能像在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仅是个国内人物了。

我国的力量和资源已上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永远是世界列强领袖之一……我们要把他看做是每时每刻都在担任海军总司令的人物,他可以命令我们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布鲁斯特·C·丹尼《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材料三: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减军备方面却一事无成。

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

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材料二、三均摘自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一、大会之每一会员国,应有一个投票权。

二、大会对于重要问题之决议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

三、关于其他问题之决议,包括另有何种事项应以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问题,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过半数决定之。

——《联合国宪章·第十八条》

⑴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美国倡导建立国联的真实目的。

(2分)

⑵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

分析其原因。

(2分)

⑶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联合国大会在表决生效的规定上与国际联盟有何不同?

这种不同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具有什么实际意义?

(4分)

 

第Ⅱ部分公共部分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9.根据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

(D)

A.铁器时代-青铜时代-石器时代B.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

C.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D.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0.秦始皇陵至今尚未发掘,对世人一直是个谜。

据史书记载,它的地宫按天圆地方结构设计,上以珠宝代表日月星辰,下有秦疆域的立体模型,包括五岳九州四十八郡。

用水银象征江河大海,由机械装置推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近年,考古界对其水银含量进行科学探测,结果如下图。

封冢等高线→←地宫位置分布的水银含量

 

这一发现说明秦始皇陵地宫确实………………………………………………………………(B)

A.用大量水银象征江河大海B.含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水银

C.按照天圆地方的结构设计D.存在着秦疆域的立体模型

21.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它的体例属于:

(C)

A.以年代为中心的编年体B.以制度为中心的典志体

C.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D.以事件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

22.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唐三省职权的牵制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

(B)

A.三权内容不同B.本质目的不同C.制约方式不同D.对社会影响不同

23.“蒙古族的征服战争十分惨烈,在欧亚广阔的被征服地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所以,蒙古的西征和蒙古帝国的建立对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毫无任何积极作用。

”这句话:

(A)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前提和结论都正确D.前提和结论都错误

2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转移到了:

(D)

A.红海沿岸B.地中海沿岸C.太平洋沿岸D.大西洋沿岸

25.近日,台湾当局想废除“民国纪年”,正在评估“民国改西元”的可行性。

那么,“民国纪年”开始于:

(B)

A.1911年B.1912年C.1913年D.1914年

26.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C)

A.机械特色不同B.建筑材料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

27.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所表现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似:

(D)

A.欧文B.圣西门C.伏尔泰D.孟德斯鸠

28.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

“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次事变,这一谬论化为了关东军的实际侵略行径:

(A)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9.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D)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30.阅读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它深刻地揭示出:

(C)

时代

原始社会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信息时代

生产力发展

的平均速度

每万年提高1%—2%

每百年提高4%

每年提高

3%左右

每年提高

10%左右

A.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B.社会生产力呈匀速上升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

3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批又一批的犹太人从欧洲乘船来到上海。

到1940年初,在上海的犹太人已超过3万人。

当时大批犹太移民到中国的直接原因是:

(A)

A.逃避种族灭绝B.开发新殖民地C.被贩卖做苦力D.科技人才引进

32.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B.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

C.美苏争霸的影响D.民族矛盾的激化

33.二战后各国为了发展经济而组成的国际组织,不包括:

(B)

A.欧洲共同体B.华沙条约组织C.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

 

二、简释问答题(共36分)

34.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分)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3分)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3)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

(3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在一次问题探究课上,老师从一本外文图书中选取了一组历史人物(17-18世纪)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对人类民主政治贡献最大的一位人物,结果下列三位人物被讨论、评价的次数最多。

 

OliverCromwell-theU.KGeorgeWashington-U.S.ANapoleonBonaparte-France

⑴请依次指出图中三位历史人物的姓名以及国别。

(3分)

⑵在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中,你认为这三位历史人物谁的贡献最大?

为什么?

(5分)

36.有人认为俄国近代历史上的改革或革命都是与其战争有关。

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具体史实评述这一观点,并简述这些改革或革命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0分)

37.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1949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⑴分别指出导致图中粮食生产两次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到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⑵除去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之外,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分)

材料三:

 

1954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

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

⑶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2分)

三、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

38.1923年,经历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大半历程的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写道:

“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如何?

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

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

这五十年的俄国如何?

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苦乐不等,……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

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⑴你是否同意梁启超的观点?

(1分)

⑵你认为梁启超提出上述观点的意图何在?

(2分)

⑶请你选取文中提及的2-3个国家,联系中外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选题2分,观点6分,史实14分,文字5分)

注意:

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