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668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

《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docx

高二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提纲上海

第二分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      原始农耕: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和意义;姜寨遗址的特征【A】

时间:

距今1万年前后,开始农耕生活。

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意义:

除了粟、黍、水稻之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

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征:

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B】

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居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2)      中华文明的起源: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形式【A】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B】

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璀璨夺目。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B】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

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2)      二里头遗址与夏史探究:

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居民的经济生活【A】

在二里头遗存中,发据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迹。

依据地面上的遗迹,可以复原出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殿堂,堂前是庭院,四周有相连的廊庑。

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

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饲养有家畜。

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C】

①    宗天下,②阶级等级

文献记载为:

天下为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设官分职,有军队、设监狱,制刑法;与文献记载相对吻合的考古是二里头文化,宫殿式建筑说明二里头社会已经分化,经济生活农业为主,出现礼器。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1)      内外服制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A】

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内外服制的内容【B】

商王朝国家的体制,有“内服”和“外服”的区分。

“内服”是有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则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2)      青铜时代:

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特征;甲骨文【A】

司母戊鼎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

青铜器物的大小、行至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登记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利和财产。

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

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

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重证据法【C】

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等。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利用甲骨卜辞的记载,证明《史记·殷本纪》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

他在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时说: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      封邦建国:

西周的建立;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帮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功效。

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的政绩【A】

武王去世后,周公拥立武王幼子为成王,自己执掌朝政。

当时各地发生叛乱,周公调集军队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又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周的国土和影响也随之向东拓展。

周公辅政7年,政绩斐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制定礼乐制度。

礼乐文化的内容【B】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把礼的中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把尊礼看作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

周公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上天神灵不偏不倚,只佑助有德之人,依据人们是否有德来判断天命的归属。

这套“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      社会大变革:

东周的建立;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A】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后人把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

①一贴纸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

②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

③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

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

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2)      百家争鸣【B】

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的思想史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P19-20)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大统一帝国的建立时间【A】

齐、楚、秦、燕、赵、韩、魏,史称“战国七雄”。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2)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B】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

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

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1)      秦的暴政:

秦短命而亡的原因【B】

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

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

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

男丁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

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秦朝统治者是大统一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2)      第一次农民起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原因和结果;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A】

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屯长的900名贫苦农民被征调渔阳屯戍,行至大泽乡,与大宇延误期限。

按秦律,误期一律处斩。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建立

(1)      汉承秦制:

吴楚七国之乱【A】

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

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汉承秦制的内容【B】

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

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2)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汉初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文景之治的内容【A】

①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②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③经过长时期的战争,社会残破、国力衰敝的现实的影响;④统治者吸取秦王的教训。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第9课汉武帝时代

(1)      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有为”的主要表现【A】

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启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

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已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成为“外朝”。

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又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和实质【B】

内容:

早在汉初,儒家思想已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汉武帝时,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后又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

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随着儒家在官学中“独尊”地位的确立,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实质:

武帝的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1)      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A】

群雄争战中,南阳豪族刘秀伺机而动,招兵买马,异军突起,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

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

(2)      东汉的衰败: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和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A】

东汉后期,皇权日益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实力不断膨胀;与此同时,朝廷上也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只政治力量的互相角逐。

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束手无策,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镇压起义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终于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乱。

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第11课割据与分裂

(1)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A】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

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2)      区域经济的发展:

北方人口的南移;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举措;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A】

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

蜀汉境内,丞相诸葛亮在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煮盐、织棉等手工业的发展。

他还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中南八郡,想方设法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

诸葛亮的各项举措对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吴占据的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

滨海枕江、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也使造船技术日益进步。

当时,东南一带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众多古越人的后裔,称为“山越”。

孙吴政权迫使他们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

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得积极意义。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1)      南朝与北朝:

“五胡”;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A】

“五胡”:

匈奴、鲜卑、氐、羯、羌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东晋—→宋—→齐—→梁—→陈←—|

当时,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地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与此同时,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

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活动于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互相融合,共同为南方经济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2)      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B】

孝文帝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他毅然将都城南迁之洛阳,随即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

此外,还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1)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隋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A】

581年,阳间篡周建隋。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实质【B】

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意识,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是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2)      科举制:

唐朝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A】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

世袭制→推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      贞观之治:

唐蕃关系;周武政治延续了唐朝的发展【A】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

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

他对各族俊才一视同仁,都予以信任重用。

太宗的真诚相待,是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唐太宗去世后,懦弱多病的唐高宗即位,大权渐落皇后武则天手中。

武则天后称帝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当政期间基本沿袭了贞观年间的政策,是唐朝的发展得以继续。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B】

政治:

疏缓刑罚、宽政安民

经济: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人才:

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个人:

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军事:

加强国防、平息边患

民族往来:

真诚相待

(2)      开元盛世:

唐王朝由盛转衰【A】

唐玄宗晚年逐渐从先前的英明果断转向昏庸荒诞。

长期的升平银符,使他误以为可高枕无忧,于是深居禁中,耽于声色,怠问政事,宠信佞臣,朝廷政治日益败坏。

拥兵自重的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力大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B】

政治:

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裁汰冗官,提高行政效率,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重振清明宽容的贞观之风。

经济:

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

(1)      丝绸之路的全盛:

西安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长安市国际大都会【A】

设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2)      东亚文化圈【A】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得佛教,影响尤为深远。

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第三分册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1)      宋朝的建立:

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北宋与辽、西夏以及金等民族政权长期并立【A】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

宋建国后,先后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统一。

但辽政权已雄踞北方,西北党项族的势力范围也很大,宋朝的统一是不完全的。

宋长期与辽、西夏以及后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2)      文官体制【C】

961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

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

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防范武将专权,也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组成统治集团,而是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

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痛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3)      科举制的完善:

宋朝在考试制度和规划方面改革的举措;宋朝科举考试的内容【A】

宋朝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又创设了“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宋初仍承唐代以来的方式,主要以诗赋取人。

宋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B】

通过改革而逐步完善、兴盛的科举制,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1)      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A】

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夏辽议和。

两次宋辽之战,宋夏之战。

(2)      金与南宋的对峙:

金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靖康之变和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与绍兴和议【A】

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1127年,金攻入宋都开封,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及后妃贵戚等数千人北撤,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钦宗之弟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被拥立为帝,是为宋高宗。

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初年(1127),岳飞率军与金骑兵在郾城会战,大获全胜。

无奈宋高宗执意求和,将岳飞等诸将用急诏召回朝廷。

次年(1128),宋金达成“绍兴和议”。

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的榷场【B】

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证券都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了互市贸易的市场,成为榷场。

榷场由官府管理,贸易方式和交易的商品种类都由官府控制。

虽然榷场的设置出于控制边境贸易以挟制对方的意图,但榷场的互市贸易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是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3)      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

大蒙古国的建立者;元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南宋灭亡的时间【A】

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

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1279年,南宋灭亡。

第20课经济中心的南移

(1)      经济中心南移的完成:

经济中心南移完成的时间;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表现【A】

至南宋时期,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稻麦轮作的推广。

出现了独立的私人作坊,称为“机户”。

(2)      海上丝绸之路【B】

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货港。

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

这条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第21课辉煌的科学技术

(1)      活字印刷:

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向外传播【A】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获得成功。

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火药武器:

火药武器发明和使用的影响【A】

火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

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沈括与《梦溪笔谈》【A】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

该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还记载了许多平民在科技上的创造,书中的描述和分析准确而富于科学性,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第22课元朝的统一

(1)      元朝的统一与行省制度:

元世祖采取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的商业大都市【A】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从适应农耕地区的特点考虑,对蒙古旧制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采纳汉法,提倡文治,实行一些有利于农业与手工业生产地措施,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首都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商业大都市。

元朝对辽阔将于统治的措施【B】

中央政府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

中书省又称“都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全国军事与监察。

地方行政则创置行省制度。

除称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有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

第23课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1)      明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A】

1368年,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

(2)      内阁制度与皇权的加强【B】

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年的宰相制度由此终结。

朱元璋在位后期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在皇帝收益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正式确立内阁制度。

第24课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1)      内外交困的晚明政局:

明朝中期后的统治危机;后金对明朝的威胁【A】

明代中期以后的数朝皇帝多不亲理朝政,宦官专权。

群臣因门户之见形成激烈党争。

1616年,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