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605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7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

《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docx

007PSMV11088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

安徽捷众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PSM水浴式灭菌柜验证方案

编号

QY·TS·01·007-00

页数

共34页

制定人

制定日期

年月日

修订日期

年月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月日

颁发部门

质量管理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月日

生效日期

年月日

分发部门

相关部门

1.概述

1.1PSM水浴式灭菌柜是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装的,用于大容量注射剂的灭菌处理,灭菌柜采用过热水淋浴方式对输液软袋进行加热灭菌,灭菌控制系统主要由现场控制系统和上位机两部分组成。

现场控制系统通过采集相应的输入信号和温度等数据,然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灭菌柜运行过程的控制。

上位机接收现场控制系统(PLC)送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和记录,同时根据所记录的数据输出报表和趋势,以达到对灭菌过程的监控和数据处理。

工艺流程:

进料

工艺流程图

出料

排水

冷却

灭菌

升温

排汽

1.2主要技术参数:

a.容器类别:

Ⅰ类

b.设计工作压力:

0.30Mpa

c.最高工作压力:

0.27Mpa

d.最高设计温度:

150℃

e.最高工作温度:

134℃

f.工作温度范围:

70-121℃

g.蒸汽压力:

0.3-0.5Mpa

h.去离子水源:

0.15-0.3Mpa

i冷却水源:

0.2-0.4Mpa

j.压缩空气源:

0.4-0.6Mpa

k.循环周期;≤90min

L.耐压试验压力:

0.38Mpa

M.容积:

32.04m3

1.3验证目的:

1.3.1检查并确认PSM水浴式灭菌器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资料及文件符合GMP规定。

1.3.2检查并确认PSM水浴式灭菌器的运行性能,看空载情况灭菌器的温度分布情况,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设备的实际操作。

1.3.3验证装载情况下灭菌器不同位置的热量分布状况及产品的预定灭菌程序确保灭菌冷点的产品达到F0>8的要求。

1.4验证项目及要求

1.4.1灭菌器概况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的随机文件和资料以及附件符合使用和管理要求。

1.4.2灭菌器的安装

要求灭菌器的安装要有适当的生产、维修空间,内室轨道保持水平,管道材质符合设计要求等。

1.4.3仪器仪表

1.4.3.1校正的温度测量、显示、打印的数值与标准之间的误差应≤±1.5%。

1.4.3.2温度传感器的误差≤±1.5%。

1.4.3.3校正的计时器与标准时间指示装置之间的误差应≤±1%。

1.4.3.4校正的压力表与标准表之间的误差应≤±2.5%。

1.4.4运行测试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以下项目及空载运行状况,确定灭菌器是否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1.4.4.1灭菌器材质应为SUS304。

1.4.4.2灭菌室应光洁,易清洗,耐腐蚀,粗糙度Ra小于0.8μm。

1.4.4.3灭菌器应具有标准验证接口,便于灭菌器的验证。

1.4.4.4灭菌器应为双开门,防止混药。

1.4.4.5应有门是否关闭、是否可以开门的信号指示。

1.4.4.6灭菌器大门应具有安全联锁装置,当灭菌室内压力≥0.027Mpa时,大门自锁,开启不了。

1.4.4.7全过程应有温度、压力、Fo值的显示及打印记录。

1.4.4.8灭菌器应能打印记录,其内容应包括:

灭菌开始时间、生产名称、生产规格、产品批号、操作人员工号、班次。

1.4.4.9灭菌温度、灭菌时间、清洗时间等参数可调。

1.4.5热分布试验

1.4.5.1空载热分布

用16支经过校正的标准热电偶在空载状态下连续进行3次试验证明空载灭菌器腔室内各点(包括最冷点)的温度在每次灭菌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差值≤±1℃。

1.4.6.2满载热分布

用16支经过校正的标准热电偶在满载状态下连续进行3次试验证明满载灭菌器腔室内各点(包括最冷点)的温度在每次灭菌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差值≤±1.5℃。

1.4.7热穿透试验

在灭菌器负载状态下(一般为最大负载),将16支经过校正的标准热电偶插入到灭菌物品中,至少有1支置于灭菌室的冷点区(此冷点区由热分布试验确定)以证明。

1.4.8生物指示剂试验

经过预定的灭菌行程,微生物存活概率应≤10-6。

1.5再验证

再验证的周期为:

----灭菌器概况应每年进行1次检查;

----仪表校正应每6—12个月进行1次;

----泄漏率试验应每年进行一次;

----空载热分布、满载热分布、热穿透试验应每年进行1次;

----生物指示剂试验应每个季度进行1次。

任何重大变更,如改变装载状态、改变灭菌时间、更换灭菌物品或重大的维修项目完成后,均要进行验证,以证明各种不同的变更对已有的灭菌系统的灭菌效果没有不良影响。

例表1灭菌器验证主要内容及要求

序号

项目

要求

首次验

验证方式

正常验

验证周期

1

灭菌器概况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的随机文件和资料以及附件符合使用和管理要求

现场

1年

2

灭菌器安装

公用介质、生产和维修空间、安装水平等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

现场

1年

3

仪器仪表

1、温度测量、显示、打印

精度≤±1.5%

现场

6-12个月

2、温度传感器

精度≤±1.5%

现场

3、计时器

精度≤±1%

现场

4、压力表

精度≤±2.5%

现场

4

运行测试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以下项目及空载运行状况,确认灭菌器是否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1、灭菌器材质应为SUS304。

2、灭菌器材质应光洁,易清洗,耐腐蚀,粗糙度Ra小于0.8μm.

3、灭菌器应为具有标准验证接口,便于灭菌器的验证。

4、灭菌器应为双开门,防止混药。

5、应有门是否关闭、是否可以开门的信号指示。

6、灭菌器大门应具有安全联锁装置,当灭菌室内压力≥0.027Mpa时,大门自锁,开启不了。

7、全过程应有温度、压力、Fo值的显示及打印记录。

8、灭菌器应能打印记录灭菌开始时间、制剂名称、制剂规格、产品批号、操作人员工号、班次。

9、灭菌温度、灭菌时间、清洗时间等参数可调。

10、真空度达到-0.086MPa以上

现场

1年

5

1、空载热分布

≤±1.5℃

现场

1年

2、满载热分布

≤±1.5℃

现场

1年

6

热穿透

最大负载、最冷点F0值>8,最低F0值与平均F0值的差值≤1.5

现场

1年

7

生物指示剂

微生物存活概率≤10-6

现场

1年

例表2水浴式灭菌器主要性能与GMP规范对照表

规格型号:

产品编号:

验证日期:

序号

项目

要求

验证情况

1

灭菌器概况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的随机文件和资料以及附件符合使用和管理要求

2

灭菌器安装

公用介质、生产和维修空间、安装水平等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

3

仪器仪表

1、温度测量、显示、打印

精度≤±1.5%

2、温度传感器

精度≤±1.5%

3、计时器

≤±1%

4、压力表

≤±2.5%

4

运行测试

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

5

1、空载热分布

≤±1.5℃

2、满载热分布

≤±1.5℃

6

热穿透

最大负载、最冷点Fo值>8、最低Fo值与平均Fo值的差值

≤1.5

最大负载115℃最冷点Fo值、最低点Fo值与平均Fo值的差值(符合)

7

生物指示剂

将生物指示剂放入输液袋药液中加塞封口,贴上编号放在灭菌柜中,开启灭菌程序与药液一起灭菌取出直接放置于56-60℃培养48小时后取出根据颜色反应判断灭菌效果,连续做3次,≤10-6。

将经过灭菌的生物指示剂取出后直接放置于培养箱中56-60℃培养48小时,培养时间到后取出,根据颜色反应判断灭菌效果,培养后应全部保持紫色的为灭菌合格。

若由紫色变为黄色的灭菌不合格,对照管由紫色变为黄色判为指示剂有效。

2.水浴式灭菌器验证方案

2.1验证实施的条件

2.1.1验证方案

灭菌器验证必须先制定一个完整的验证方案,并经批准后实施。

2.1.2验证人员

验证小组必须至少包括下列人员:

2.1.2.1设备操作人员──能熟练操作灭菌器,有灭菌器操作上岗资格的人员。

2.1.2.2验证人员──熟悉灭菌器性能且有验证资格的人员。

2.1.2.3验证监督人员──对设备操作且整个验证过程进行监督并负责对验证结果的确认。

2.2验证的实施

2.2.1灭菌器概况

2.2.1.1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的随机文件和资料以及附件符合使用和管理要求。

2.2.1.2验证规程:

──依据灭菌器的装箱清单确认灭菌器的规格型号,随机附件及文件资料。

──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灭菌器适用范围、装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结果记录于表1并作出评价。

表1灭菌器概况记录表

表1-1参加确认人员

姓名/职务

签名

日期

 

表1-2

序号

项目

订货(设计)要求

检查记录

结论

1

灭菌器型号

PSMDR-DC-8

2

灭菌器名称

水浴式灭菌器

3

产品编号

4

适用范围

100ml、250ml、500ml软带

6

灭菌车数量

8台

7

容量

与生产批量相适应

8

产品合格证

9

使用说明书

10

质量证明书

11

竣工图

12

安全阀合格证

13

随机附件

若干

2.2.2灭菌器的安装确认

2.2.2.1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2.2.2.2验证规程:

──依据设备安装图纸的设计要求,检查灭菌器安装的位置和空间能满足生产和维修的需要。

──灭菌器两端应做到有效隔离,以防混药。

──用水平仪检查灭菌室轨道的水平情况,包括纵向和横向,要求纵向误差不得大于4mm,横向误差不得大于2mm。

──依据设备安装图检查灭菌器的外接洁净蒸气汽源压力、管道的材质、管径、主要元件。

──依据设备安装图检查灭菌器的外接水源压力。

──依据设备技术要求,检查灭菌器外接电源。

──依据设备安装图检查灭菌器外接管道的材质、管径、主要元件。

──检查结果记录于表2、表3和表4并作出评价。

表2水浴式灭菌器主要技术参数确认

表2-1参加确认人员

姓名/职务

签名

日期

表2-2参数记录

确认内容

设计参数

结论

签名

日期

灭菌器

PSM(双门)

装袋量

100ml

袋(1辆车)

250ml

袋(1辆车)

500ml

袋(1辆车)

轨道方式

单排

设计压力

0.30Mpa

设计温度

150℃

最高工作压力

0.27Mpa

最高工作温度

134℃

电机功率

380VAC3KW

控制电源

220VAC0.5KW

容器类别

循环周期

90min左右

蒸气压力

0.3-0.5Mpa

去离子水压力

0.15~0.3Mpa

冷却水压力

0.2~0.4MPa

压缩空气压力

0.4~0.6MPa

压缩空气产气量

0.6m3/min

表3水浴式(手动门)灭菌器主要元件配置确认

表3-1参加确认人员

姓名/职务

签名

日期

表3-2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设计标准或要求

确认

记录

1

筒体

AS10-ROO

1只

I类压容,筒体SUS304

2

大门

M12-RM00

2只

SUS304

3

主控制系统

S7-200CPU226

1套

德国SIEMENS,性能先进,动作可靠

4

触摸屏

TP7

1台

德国SIEMENS,轻轻一触,即可实现对灭菌器的各种操作,同时具有温度、Fo值、时间、压力等参数及各个行程的显示功能。

5

打印机

TPμP-40A

1台

山东新华牌,打印不脱针。

可打印温度、Fo值、灭菌开始及结束时间、压力等参数及被灭菌物品规格型号、批号、操作人员工号、班号。

6

温度传感器

PT1000-150℃

ф7ⅹ100ⅹ2500

2支

B级精度

7

压力传感器

8320/ID-NR.429955V

1只

德国宝得

8

软件程序

1

9

管道

不锈钢卫生管道

10

三向电动球阀

QT-3T2DN25

2只

日本进口件组装,动作可靠,性能稳定

11

电磁阀

ZQDF-40

2只

国产

ZQDF-25

1只

JO11SA-15

2只

12

手动阀

均为不锈钢

13

管道泵

LP50-125/132

1台

丹麦格兰富,运转平稳,噪音低,可靠性高

14

真空泵

2SK-1.5

1台

进口件组装,运转平稳,噪音低,可靠性高

15

安全阀

A27W-10TO.1-0.2Mpa

1只

国产

16

压力表

YZ100ZT0-1Mpa

2只

国产,测量精度1.5级

Y100ZT0-1MPa

1只

国产,测量精度1.5级

17

门端面

AS12-BOO

不锈钢

18

灭菌车

AS12-NOO

1辆

不锈钢板条

19

搬运车

M12-WOO

1辆

碳钢

表4灭菌器安装确认

表4-1参加确认人员

姓名/职务

签名

日期

表4-2

检查项目

设计要求

检查记录

结论

生产、维修空间

有适当的生产、维修空间

轨道

水平

纵向误差

≤4mm

横向误差

≤2mm

压力

0.3-0.5Mpa

管道材质

碳钢管

连接管道口径

DN30

连接形式

法兰连接

减压阀

安装

压力

0.15-0.3Mpa

管道材质

304

连接管道口径

DN30

连接形式

快装接头

电压

动力电源

380±10%(三相)

控制电源

220V±10%(三相)

频率

50Hz±2%

电流

20A

安全

接地装置

排泄

管路

管道材质

部分304

管道口径

DN40

是否畅通

畅道

2.3仪器仪表验证

2.3.1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的仪器仪表精度符合规定要求

2.3.2验证用标准器:

计时器

2.3.3验证规程

2.3.3.1压力表

──将标准压力表与校验压力表均安装至压力表校验表台上

──从相对零压并升压至校验压力表量程25%、50%、75%

──记录被校验压力表、标准压力表的示值

──进一步升压至校验压力表的最大量程再泄压至其量程的75%、50%、25%直至相对零压。

──记录被校验压力表与标准压力表的示值

──试验结果记录于表5

──计算出补校压力表的示值误差与标准相比较

表5压力表验证记录

表5-1参加确认人员

姓名/职务

签名

日期

表5-2

型号

用途

行程

标准压力表示值

验证压力表示值

误差

平均误差

要求

结论

≤±2.5%

2.3.3.2计时器

──空载情况下启动灭菌器进行正常工作

──当灭菌室达到预置的灭菌温度时,用标准秒表计时

──当灭菌器的灭菌计时达到时,停止标准秒表的计时

──记录灭菌时间设定值和标准秒表计时值

──进行三次同样的试验

──记录数据填入表6

──比较灭菌器计时与标准秒表计时的差值表6计时器验证记录

表6-1参加确认人员

姓名/职务

签名

日期

表6-2

型号

用途

序号

灭菌器时间预置值

标准秒

表读数

误差

平均误差

要求

结论

1

≤±1%

2

3

2.3.3.3温度测量、显示、打印

──将标准电阻箱和温度测量、显示、打印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位

──接上电源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分别至100Ω(0℃)、119.40Ω(50℃)、138.50Ω(100℃)、146.06Ω(120℃)、157.31Ω(150℃)

──记录下温度测量、显示、打印装置的温度值以及标准电阻值所对应的温度值

──验证数据填入表7

──比较温度测量、显示、打印装置的温度值与标准温度值的差值

表7温度测量、显示、打印验证记录

表7-1参加确认人员

姓名/职务

签名

日期

表7-2

型号

用途

序号

标准温度值(℃)

温度测量显示、打印值(℃)

误差

平均

误差

要求

结论

1

0

≤±1.5%

2

50

3

100

4

120

5

150

2.3.3.4热电阻(pt100)

──将被检热电阻插入热电阻校验装置的冰点槽内,插入深度不少于300mm,热电阻周期冰层厚度不小于30mm。

──30min后分别记录热电阻校验装置和被检热电阻的电阻值。

──读数记录顺序为:

热电阻校验装置→被检热电阻→被检热电阻→热电阻校验装置

──共进行三个读数循环并记录于表8

──将被检热电阻插入热电阻校验装置的沸点槽内,插入深度不少于300mm。

──30min后分别记录热电阻校验装置和被检热电阻的电阻值。

──读数记录顺序为:

热电阻校验装置→被检热电阻→被检热电阻→热电阻校验装置

──共进行三个读数并记录于表8

──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2.5运行测试(功能测试)

2.5.1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运行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2.5.2验证规程

──运行测试前应肯定灭菌器各项操作准备工作就绪,如:

设备安装固定、电气连接、蒸汽连接、冷却水连接、循环水连接、压缩空气连接、安全阀检查、门封检查等。

──连续空载运行灭菌器三次,确认灭菌器各行程程序运行即执行元件运作、转换是否正常,并按要求项目检测灭菌器是否满足各项要求及与使用说明书是否相同。

──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于表10中。

表10灭菌器运行记录

表10-1参加确认人员

姓名/职务

签名

日期

表10-2

检查项目

要求

检查记录

结论

灭菌器材质

SUS304(首次验证)

验证接口

双门且密封、无泄漏

有门关闭、开启信号

具有安全联锁装置,当灭菌室内压力≥0.027Mpa时,大门自锁,开启不了

检测、项目记录

有温度、压力、Fo值的显示及打印记录

能打印记录灭菌开始时间、制剂名称、制剂规格、产品批号、操作人员工号、班次

灭菌参数

灭菌温度、灭菌时间、清洗时间等参数可调

工作程序

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

符合设计要求,无泄漏

运行噪声

≤70dB

2.6热分布测试

2.6.1精度测定

2.6.1.1验证目的

测量并记录热分布测试用标准热电偶的误差值并贮存于电脑内,用于对热分布测试结果的修正。

2.6.1.2验证器

多点温度记录中心工作站打印机基准温度计标准热电偶多路转换器

2.6.1.3验证规程

─连接温度探头、标准热电偶、基准水晶温度计、多点温度记录仪、中心工作站。

──将基准水晶温度计、标准热电偶放入温度干井内,并向温度干井中加入适量的专用油。

──设定温度干井的加热温度为①灭菌工作温度-10℃

②灭菌工作温度

③灭菌工作温度+10℃

──设定中心工作站的测量记录的时间间隔为10s,测量记录时间为5min

──当温度干井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加热温度①并稳定后(一般为5-10min)通过中心站开始测量并记录基准水晶温度计和标准热电偶的示值,得出精度测定报告①

──测定结束后,依次将温度干井的加热温度调至加热温度②③并按同样的方法得出精度测定报告②,精度测定报告③

──精度测定记录共3页(见样张。

精密度测定参数记录1

试验日期:

试验人:

序号

时间

基准温度

Ch.1

Ch.2

Ch.3

Ch.4

Ch.5

Ch.6

Ch.7

Ch.8

Ch.9

Ch.10

Ch.11

Ch.12

Ch.13

Ch.14

Ch.15

Ch.16

最高

最低

高低差

平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