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3575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docx

教育学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本章提纲

第一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三)教师的人格特征(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育系统各种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第一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学生是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具有社会人的共同特点,它包括以下特点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青少年学生已处于成熟之前的成长发展期,这一时期有以下一些特点。

l.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面对青少年,任何教育上无能为力的消极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错过这一阶段,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

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取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是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必然需要,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以一种成长的观点去对待学生,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

认为青少年无需成人的帮助教育,听任他们自由发展,显然是错误的。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一切教育活动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育的结果就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一切教育目的的实现,不可能由教师单独完成。

教师的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外因,不能也无法替代学生的发展。

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双重地位,只承认或强调一个方面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用以指导实践是极其有害的。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人的一生几乎都在学习,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

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现实社会中学生经常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基本上把未成年人看做是社会的隶属物,在观念层面,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树立现代的学生观,从制度层面上,要充分认识法律规定的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就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基本原则是: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则,无歧视原则。

(1)学生的身份。

①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公民;②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③青少年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末成年的公民。

(2)学生的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在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中,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了规定,如《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1)人身权。

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权利。

国家还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

身心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

指青少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由,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人格尊严权。

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隐私权。

名誉权和荣誉权。

(2)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学校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学校无权因学生交不起学杂费或其他费用,如建校费、校服赞而让学生停学、退学或变相开除。

3.学生的义务:

四个方面。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茌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

我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首先,规定了教师是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

(1)教师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2)教育要具备相应的知识;(3)教师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表达能力、身体状况等。

其次,规定了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以别于其他专业人员的职责。

再次,规定了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

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水平有四个不同层次:

技术、技能、技巧、技艺。

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高级的境界,故博览古今中外典籍,使自己成为饱学之士;勤练教书育人技艺,使自己成为专业高才;深研教育教学规律,使自己成为教育行家,应成为每个教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职业的角色有以下6个角色特点。

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如果没有教师的工作,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教师用自己的劳动,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教书的目的也在于育人。

教师的劳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和教师所从事的事业。

有的人认为教师的职业将被电脑取代,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情感激励、品德影响等,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

现代化教育技术只能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取代教师本身的工作,更不能取代教师的职业。

3.示范者的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模范,而优秀教师还是其他教师学习的模范,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这就构成师表维度的四个层次:

规范、垂范、模范、世范。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法》规定: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是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教师除了要精通本门学科知识之外,还必须学好邻近学科知识。

教师必须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教师注意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吸收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把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介绍给学生,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有人认为,教师只需要熟悉自己所教的内容,没有必要具备高深的学问,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

也有人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种看法在社会速度很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在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要将人类创造的文明教给学生,就要使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成为不断更新的水。

一个教师的知识不随时代发展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他的知识就会老化作废。

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常教常新。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1)新的教育观

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要求教师全面理解素质教育。

(2)新的学生观

(3)新的教育活动观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

(i)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所使用的语言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两种。

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组织管理能力

(4)交往能力:

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着重于两个方面:

一是学科研究能力。

二是教育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1.积极乐观的情绪:

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

2.热爱学生:

这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

第一阶段:

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形成了教师中心说。

第二阶段:

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中心,形成了学生中心说。

第三阶段:

认为教师属于主导地位,学生属于主体地位,便有了主导主体说。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为:

教育内容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道德上的促进关系。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儿个方面努力。

第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D。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

A.自然B.社会C.实践D.现实

3.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

A.高度的政治觉悟  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C.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D.良好的人际关系

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时期的人。

A.最迅速B.中速C.最慢速D.静止

5.就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6.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

7.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B.前提C.条件D.基础

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9.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A.依赖性B.向师性C.背师性D.示范性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

A.必要保证B.必然结果C.必然要求D.必然趋势

1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

13.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人员。

A.专门B.专业C.职业D.研究

14.教师或学校不得以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有()。

A.身心健康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自由权

15.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1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

A.关健作用B.桥梁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7.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18.在教育史上,两种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A.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B.内发论与外铄论

C.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D.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19.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

A.自然化B.现实化C.社会化D.自由化

20.规定:

“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法规是()。

A.《宪法》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D.《儿童权利公约》

2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系统化B.专业化C.专门化D.多样化

22.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通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3.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2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

25.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

26.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

C.政治思想素养D.人格特质

2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D.无差别原则

28.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开拓创新

29.作为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的矛盾运动,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实现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学习活动

30.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31.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和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

A名誉权B.荣誉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

3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

C.热爱劳动D.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33.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A.朋友角色B.示范者角色C.研究者角色D.服务者角色

34.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是良好的()。

A.同学关系B.同事关系C.师生关系D.上下级关系

3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B.前提C.任务D.途径

36.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37.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

38.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A.人格培养B.学科专业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素养

39.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4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的关系。

A.授受B.民主平等C.相互促进D.依附

41.师生关系的本质是()。

A.人—人关系B.人一物关系C.授一受关系D.朋友关系

42.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43.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

44.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B.科研活动权C.教育教学权D.民主管理权

45.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

A.可爱性B.可敬性C.权威性D,厌恶性

46.当代教师的质量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方面。

A.政治素养B.教育素养C.专业素养D.道德素养

4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了()。

A.朋友关系B.互助关系C.授受关系D.平等关系

48.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愿发展B.自动发展C.自主发展D.自由发展

答案:

选择题

lB2.B3.B4.A5.B6.C7.A8.C9.B10.B11.A12.A

13.B14.D15.C16.D17.B18.A19.C20.C21.D22.D

23.B24.C25.A26.A27.D28.C29.C30.D31.D32.A

33.D34.C35.A36.B37.A38.C39.D40.B41.A42.D

43.D44.C45.C46.C47.C48.C

二、填空题: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____。

2.教育活动是一种____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诸种要素中,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

3.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

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关系。

5.学生具有发展的____性与___性。

6.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____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的作用。

7.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__、____、____、____。

8.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

____,____。

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___。

10.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因为学生具有___的特点。

11.____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12.《义务教育法》规定:

“凡年满___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3.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和___。

14.教师职业是一种____职业,教师是____人员。

15.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

1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8.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____、____、____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19.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20.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___。

2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____。

22.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____关系。

23.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____职业。

24.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____。

25.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____。

26.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土的影响,更是____上的、___上的影响。

27.严格要求的____师生关系,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28.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关系。

29.良好的____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答案:

填空题

1.师生关系2.培养人,学生和教师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4.平等的5.可能,可塑6.培养人,主导7.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8.人身权,受教育权9.多样性10.向师性11.教师12.六周岁13.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14.专门,专业15个体与环境16.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17.教师的专业素养18.个性、情绪、健康19.师生关系20.未成年公民21.受教育权22.人一人23.专门24.专业素养25.教育专业素养26.思想、人格27.民主的28.授受29.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