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443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

1.(名解)细胞生物学:

是指研究和解释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息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于进化等重大生命活动。

2.(解答)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生物膜与细胞器2)细胞信号转导3)细胞骨架体系4)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5)细胞增殖与调控6)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7)细胞死亡8)细胞衰老9)细胞工程10)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3.(选择、填空)胡克----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列文虎克----发现活细胞;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4.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1838-1839年施莱登、施旺确立的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确立的进化论和1866年孟德尔确立的遗传学。

5.(解答)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a.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b.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c.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d.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e.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

6.整个生物界最基本的类群包括三个域:

原核生物、古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生物被分为6个界:

由原核生物组成的原核生物界、由古核生物组成的古核生物界、由真核生物组成的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7.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最小的有机体-------病毒;

8.原核生物电子呼吸链在细胞质膜上;

9.细菌细胞的核区为了真核细胞区别,称为拟核或类核;

10.细菌细胞没有核膜吧核与细胞质绝对分开,因此DNA复制、RNA转录与蛋白质合成的结构装置没有在空间上分隔,可以同时进行,这是细菌乃至整个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显著差异之一;DNA分子边转录边复制,转录的mRNA在没有脱离DNA的状态下,又与核糖体结合翻译肽链。

转录与翻译在时间与空间上是连续的。

11.(填空)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是:

生物膜系统、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系统、细胞骨架系统;

12.(解答)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13.(选择、判断)植物细胞特有细胞结构与细胞器: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及其他质体;动物细胞特有细胞器:

中心粒;

14.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

15.病毒以复制与装配的方式进行增殖;

16.DNA病毒:

痘病毒、疱疹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小DNA病毒、腺病毒;RNA病毒:

流感病毒、轮状病毒、弹状病毒、HIV、脊髓灰质炎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披膜病毒、类病毒;

17.目前被承认的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与进化的关系: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18.(填空)光学显微镜由光学放大系统、照明系统、镜架及样品调节系统三部分组成;

19.(名解、判断)分辨率:

指能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分辨率越小越精密;

20.D=0.61λ/N*SIN(α/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是0.2μm;

21.相差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

22.(解答)电子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

名称

分辨本领

光源

透镜

真空

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

200nm

可见光(波长400~700nm)

玻璃透镜

不要求真空

利用样本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定位位置)

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与显微电镜)

0.2nm

电子束(波长0.01~0.9nm)

电磁透镜

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

23.超薄切片技术步骤:

固定、包埋、切片、染色;

24.(选择)冷冻蚀刻技术主要用来观察膜断裂面上的蛋白质颗粒和膜表面形貌特征

25.(判断)原代细胞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后的细胞成为传代细胞

26.细胞不是永生的,一般可传40~50代,并且仍保持9原有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

27.细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

细胞培养、细胞分化的定向诱导、细胞融合及显微注射等

28.应用最广的模式生物:

大肠杆菌、酵母、线虫、果蝇、斑马鱼

29.(名解)细胞质膜:

也称细胞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30.(名解)真核细胞内部存在由膜围绕构建的各种细胞器。

细胞内的膜系统与细胞质膜统称为生物膜

31.膜脂的主要成分包括:

甘油磷脂(膜脂的基本成分)、鞘脂和固醇

32.(名解)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现象而制备的人工膜

33.膜蛋白的3种基本类型:

外在膜蛋白(外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脂锚定膜蛋白

3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内膜系统;

35.红细胞为研究质膜的结构及其与膜骨架的关系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36.(解答)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吴至的传递、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导;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识别和侵染特异的宿主细胞的受体也存在于细胞膜上、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的进行、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遗传病。

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相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37.膜转运蛋白分为:

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38.通道蛋白有离子通道、孔蛋白以及水孔蛋白(AQP)

39.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类型:

简单扩散、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40.(名解)简单扩散:

小分子物质以热自由运动的方式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直接通过脂双分子层进出细胞,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无需膜转运蛋白的协助,称为简单扩散

41.(名解)被动运输:

溶质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的跨膜转运方式,又叫协助扩散。

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42.(名解)主动运输:

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43.主动运输包括ATP驱动泵、协同转运蛋白(Na离子-K离子泵----钠离子在细胞外,钾离子在细胞内)、光驱动泵

44.动物细胞胞外钠离子浓度比胞内高,而钾离子比胞内低

45.真核细胞通过胞吞和胞吐作业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46.ATP合酶(ATPsynthase)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异养菌和光合菌的质膜上,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合成ATP。

分子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F1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Fo疏水尾部组成。

47.(名解)电子传递链: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接受和释放电子的分子或原子称为电子载体,由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序列称为电子传递链。

、,也称呼吸链

48.复合物I(NADH-CoQ还原酶)----使电子从NADH传递给泛醌;复合物II(琥珀酸---CoQ还原酶或琥珀酸脱氢酶)--------催化来自琥珀酸的1对电子经FAD和Fe-S传给泛醌而进入呼吸链;复合物III(CoQ-Cytc还原酶或细胞色素还原酶或Cytbc1复合物)---------催化电子从泛醌传给Cytc;复合物IV(细胞色素氧化酶)------催化电子从Cytc传给氧;

49.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和碳同化反应(固碳反应)协同完成

50.光反应包括原初反应和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两个步骤

51.电子载体包括细胞色素、黄素蛋白、醌和铁氧还蛋白等,它们分别组装在膜蛋白复合物,如PSI、PSII及Cytbf复合物中

52.光合磷酸化:

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

53.(名解)细胞质基质: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胶状物质,占据着细胞内、细胞核外的细胞内空间,称为细胞质基质

54.内膜系统: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55.(名解)内膜系统:

指细胞器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是彼此相互关联的动态整体。

56.内质网的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是糙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内质网的其他功能

57.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含有发达的特化的光面内质网,称为肌质网,是储存钙离子的细胞器,对钙离子具有调节作用

58.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将内质网合成的多种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运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

59.溶酶体的基本功能是细胞内的消化作用,溶酶体的消化作用一般可概括成内吞作用、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3种途径

60.分泌蛋白可能携带N端短信号序列,一旦该序列从核糖体翻译合成,结合因子和蛋白结合,指导其转移到内质网膜,后续翻译过程将在内质网膜上进行,这就是信号假说

61.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分选可分为:

后翻译转运途径、共翻译转运途径

62.根据蛋白质分选的转运方式机制不同,可将蛋白转运分为:

蛋白质的跨膜转运、膜泡运输、选择性的门控转运、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

63.转运膜泡的3种不同类型:

COPII包被膜泡、COPI包被膜泡和网格蛋白/接头蛋白包被膜泡,他们分别介导不同的膜泡转运途径

64.COPII包被膜泡介导细胞内顺向运输即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65.COPI包被膜泡介导逆向运输,即在高尔基体内膜囊间和从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和高尔基体顺面网状结构到rER

66.网格蛋白/接头蛋白包被膜泡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曲出芽和从质膜内化形成,脱去包被后的膜泡与晚期胞内体融合。

67.(名解)细胞通讯:

是指一个信号产生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靶细胞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靶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靶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68.细胞通讯的三种方式:

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这是多细胞生物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细胞间接触依赖通讯、胞间隙连接、胞丝连接通讯;

69.(解答)胞外信号介导的细胞通讯步骤:

信号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转运信号分子至靶细胞、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激活、活化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引发细胞代谢、功能或基因表达的改变、信号的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70.将受体区分为:

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71.细胞表面又分为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欧联受体、酶联受体

72.第二信使:

指在胞内产生的非蛋白类小分子,通过其浓度变化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途径从而在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73.NO在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中的作用:

激活具有鸟苷酸环化酶活性的NO受体

74.细胞核主要由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核仁及核体组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场所,与细胞遗传及代谢活动密切相关的基因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过程均在此进行

75.核孔复合体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并且是一个双功能。

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

双功能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转运,又介导RNA、核糖核蛋白颗粒的出核转运

76.亲核蛋白:

是指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77.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NLS)

78(名解)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有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79.某一生物的细胞中储存于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组成该生物的基因组

80.(解答)生物基因组DNA可分为:

蛋白编码序列、编码rRNA、tRNA、snRNA、和组蛋白的串联重复序列、含有重复序列的DNA、未分类的间隔DNA

81.DNA一级结构构型分为3种:

B型DNA,二级结构相对稳定,水溶液和细胞内天然DNA大多为B型DNA、A型DNA是一般B型DNA的重要变构形式,同样是右手螺旋DNA,其分子形状与RNA的双链区和DNA/RNA杂交分子很相近、Z型DNA,呈左手螺旋,也是B型DNA的变构形式

82.DNA结合蛋白包括:

组蛋白,与DNA结合但没有序列特异性、非组蛋白,与特定DNA序列或组蛋白相结合

83.组蛋白分为:

H1、H2A、H2B、H3、H4,5种组蛋白在功能上分为两组:

核小体组蛋白,包括H2A、H2B、H3和H4、H1组蛋白

84.核小体是染色质组装的基本结构单位

85.(名解)核小体:

86.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

(1)两者结构上连续,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核酸螺旋化程度(密度)不同。

(2)异染色质在间期的复制晚于常染色质。

(3)异染色质间期仍然高度螺旋化状态,紧密卷缩(异固缩),而常染色质区处于松散状态,染色质密度较低。

(4)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常染色质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

87.去酰化是异染色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88.辅助因子通常与DNA原件结合,这些DNA原件称为增强子

89.蛋白质转录因子包括:

DNA结合域,结合特异的DNA序列、激活结构域,激活转录

90.表观遗传的概念:

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可遗传表型,表现遗传的变化是通过组蛋白和DNA的不同修饰而实现的

91.核仁组织区:

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但并非所有次缢痕都是NOR。

染色体NOR是rRNA基因所在部位,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

92.染色体的功能原件:

a.自主复制DNA序列:

DNA复制的起点确保chr在细胞膜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为顺式作用元件的一种,从而保护chr在世代传递中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b.着丝粒DNA序列:

与染色体的分离有关,是两个相邻的核心区,80-90bpAT区和11bp保守区,确保chr在cell分裂时能被平均分配到两个cell中去。

c.端粒DNA序列:

真核cell染色体端粒DNA序列是由端粒酶合成后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保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遗传稳定性。

93.(填空)特殊的染色有:

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

94.核仁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结构

95.核仁的主要功能与核糖体的生物发生相关

96.细胞周期是一个由物质准备到细胞分裂高度受控、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

97.一个细胞周期可以人为地划分为先后连续的4个时期,即G1期、S期、G2期和M期。

98.就高等生物体的细胞而言,细胞周期长短主要差别取决于G1期,而S期、G2期和M期的总时间相对恒定。

99.细胞分为3个类群:

1周期中细胞,这类细胞可能会持续分裂,2、G0期细胞3、终末分化细胞

100.一个标准的细胞周期一般包括4个时相:

DNA合成期(S)、细胞分裂期(M)、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G1期和G2期。

细胞周期从G1期开始,经S期和G2期,到M期结束

101.细胞周期检验点及其主要事件

102.目前采用最多的DNA合成抑制剂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或羟基脲(HU)

103.细胞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104.秋水仙素:

抑制微管聚合,因而能有效地抑制细胞纺锤体的形成,将细胞阻断在细胞分裂中期

105.在细胞周期的M期时相包括核分裂与胞质分裂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106.有丝分裂各期的重要事件:

前期:

染色体凝缩、细胞分裂极的确立和纺锤体的装配

前中期:

核膜崩解、形成有丝分裂器、染色体整列

中期:

染色体整列完成并且所有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纺锤体结构呈现典型的纺锤样

后旗:

中期整列的染色体其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向两极运动

末期: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到两极,有丝分裂即进入末期

胞质分裂:

胞质分裂与核分裂(有丝分裂)是相关的事件。

胞质分裂一般开始于细胞分裂后期,完成与细胞分裂末期;而有丝分裂即使在没有胞质分裂的情况下也要发生。

107.(名词解释)MPF,即由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和小亚基,其功能是使细胞从间期进入S期

108.(解答)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1、细胞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2、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3、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变;4、表达谱改变或蛋白质活性改变;5、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

109.癌基因与抑癌基因都是生命生长正常现象,突变后可以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110.抑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又称抗癌基因。

功能是正常细胞增值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

在细胞周期的检验点上起组织周期进程的作用或者是促进细胞凋亡,或者既抑制细胞周期调节,又促进细胞凋亡。

111.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112.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13.分化细胞基因组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管家基因,二是阻止特异性基因

114.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动物的受精卵及卵裂早期的胚胎细胞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

115.干细胞是机体中能进行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并具有形成克隆能力的一类细胞

116根据分化潜能不同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

全能干细胞只有受精卵和卵裂早期的细胞(一般不超过16个细胞的卵裂球)

多潜能干细胞能分化产生3个胚层中的各种类型的细胞并形成器官的一类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和生殖嵴干细胞

117.死亡方式主要有三种:

凋亡、坏死和自噬性细胞死亡

118(名词解释)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

119.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主动的生理性自杀行为

120.(论述)凋亡过程

1凋亡的起始:

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如微绒毛等消失,细胞间接触消失,细胞膜依然完整,仍具有选择通透性;细胞质中,线粒体大体完整,但核糖体逐渐与内质网脱落,内质网囊腔膨胀,并逐渐与质膜融合;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形成新月形帽状结构,沿着核膜分布

凋亡小体的形成:

和染色质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段,与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等聚集在一起,被反折的细胞质膜包裹,形成球状结构,称为凋亡小体

吞噬:

凋亡小体逐渐被邻近细胞或吞噬细胞吞噬,在溶酶体内被消化分解。

细胞凋亡最重要的特征,是整个过程中细胞膜始终保持完整,细胞内含物不泄露到细胞外,因而不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过程很迅速。

从起始到凋亡小体的出现不过数分钟

121.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3种)

一形态学检测

1、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观察法

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体积变小、变形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晚期出现凋亡小

体。

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染色细胞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

凋亡细胞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

质分割成块状形成凋亡小体。

2、荧光显微镜检测法—荧光染料

例如碘化丙啶(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

细胞和死细胞PI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红染。

选用536nm激发光细胞核呈红色

荧光

4、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

FITC-AnnexinV+PI双染观察凋亡过程中细胞膜PS表面的变化并区分正常细胞

DNA断裂检测法

如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时核染色质凝聚染色质DNA在核小体单

位之间的连接处断裂。

凋亡早期可形成50300kbp的DNA大片段晚期核酸内切酶在

核小体之间剪切核DNA产生大量长度在180200bp整数倍的寡核苷酸片段。

122.细胞衰老:

一般含义指复制衰老,即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经过有限次数的分裂后,停止生长,细胞形态和生理代谢活动发生显著改变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