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283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docx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I)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甄选/箴言       聒噪/恬淡       间距/间不容发

B.缄默/信笺       谄媚/胡诌       碑帖/俯首帖耳

C.掠影/虐待       舐犊/胼胝       复辟/鞭辟入里

D.花蕾/擂鼓     校正/比较       拾掇/拾级而上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

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

连日来,如此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

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恶贯满盈       B.凸显        C.除恶务尽        D.弹冠相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刚刚落幕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总数尽管跟北京奥运会相比有明显差距,中国体育代表团仍然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和赞扬。

B.近年来,随着中国移民的不断增加,中餐馆在美国遍地开花,现在在美国,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小镇,都能找到地地道道的中餐馆。

C.由于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然逝世,使朝鲜和韩国关系的走向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D.本着“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为原则,部分专家学者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提炼出鲜明、精辟、简洁、通俗的“广东精神”表述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两种不同的伦理思想形成中西文化思想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     ,,     。

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      ,     ,     。

①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           ②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

③政治法律和伦理虽亦彼此呼应,其实很少关联  ④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

⑤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出发                ⑥伦理学与政治法律学有一个一贯的条理

A.⑤⑥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⑤⑥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⑤⑥②①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中官张鲸掌东厂,横肆元惮。

御史何出光劾鲸死罪八,并及其党锦衣都督刘守有、序班邢尚智。

尚智论死,守有除名,鲸被切让,而任职如故。

御史马象乾复劾鲸,诋执政甚力,帝下象乾诏狱。

大学士申时行等力救,且封还御批,不报。

许国、王锡爵复各申救,乃寝前命,而鲸竟不罪。

外议谓鲸以金宝献帝获免。

李沂,万历十六年授吏科给事中。

拜官甫一月,上疏曰:

“陛下罪冯保,逐宋坤;鲸之恶,百保而万坤,奈何独濡忍不去?

若谓其侍奉多年,则坏法亦多年,未闻可驯虎狼使守门户也。

流传鲸广献金宝,多方请乞,陛下犹豫,未忍断决。

中外臣民,初未肯信,以为陛下富有四海,岂爱金宝;威如雷霆,岂徇请乞。

及见明旨许鲸策励供事,外议藉藉,遂谓为真。

亏损圣德,夫岂浅甚!

且鲸奸谋既遂,而国家之祸将从此始,臣所大惧也。

”是日,给事中唐尧钦亦具疏谏。

帝独手沂疏,震怒,谓沂欲为冯保、张居正报仇,立下诏狱严鞫。

时行等乞宥,不从。

谳上,诏廷杖六十,斥为民。

御批至阁,时行等欲留御批,中使不可,持去。

帝特遣司礼张诚出监杖。

时行等上疏,俱诣会极门候进止。

帝言:

“沂置贪吏不言,而独谓朕贪,罪不可宥。

”竟杖之。

太常卿李尚智、给事中薛三才等抗章论救,俱不报。

国、锡爵以言不见用,引罪乞归。

锡爵言:

“延杖非正刑,祖宗虽间一行之,亦未有诏狱、廷杖并加于一人者。

故事,惟资贼大逆则有打问之旨,今岂可加之言官。

”帝优诏慰留锡爵,卒不听其言。

初,冯保获罪,实鲸为之,故帝云然。

或谓鲸罪不至如保。

张诚掌司礼,素德保,授意言者发之,事秘莫能明也。

其时,周弘禴、潘士藻皆以忤鲸得罪。

而沂以逆龙鳞,祸尤为烈,家居十八年,未召而卒。

选自《明史卷二百三十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有除名,鲸被切让让:

谦让

B.中使不可,持去可:

可以

C.罪不可宥宥:

宽恕

D.张诚掌司礼,素德保德:

恩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且封还御批,不报且鲸奸谋既遂

B.外议谓鲸以金宝献帝获免潘士藻皆以忤鲸得罪

C.谓沂欲为冯保、张居正报仇诏廷杖六十,斥为民

D.祖宗虽间一行之今岂可加之言官

7.下列各组句子,都能直接表现大臣“逆龙鳞”的一组是(3分)

①尚智论死,守有除名②封还御批,不报

③亏损圣德,夫岂浅甚!

④时行等乞宥,不从

⑤御批至阁,时行等欲留御批⑥潘士藻皆以忤鲸得罪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②④⑥

8.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何出光弹劾张鲸及其同党的罪行,激怒了皇上,被诏令关到监狱里。

B.李沂、唐尧钦担任给事中刚刚一个月,就上疏皇上,请求处治张鲸。

C.皇上认为李沂上疏是想为冯保、张居正报仇,就下令给他处以廷杖六十及免官的处罚。

D.当初,冯保所犯的罪,都是张鲸指使的,所以皇上才不予追究。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寝前命,而鲸竟不罪。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罪冯保,逐宋坤;鲸之恶,百保而万坤,奈何独濡忍不去?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锡爵以言不见用,引罪乞归。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江陵使至汝州①

王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②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注】①本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时写的。

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离王建的家乡颖川很近。

②寒食,即寒食节。

每年四月四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1)这首诗的第二、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请简要描述。

(3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王勃《滕王阁序》)

(3)漠漠水田飞白鹭,      。

      ,松下清斋折露葵。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小题。

佛教石窟艺术

李泽厚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

无论是云冈、敦煌,还是麦积山,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

其中,以割肉贸鸽、舍身饲虎、须达挐好善乐施和五百强盗剜目故事等最为普遍。

可以想象,在当时极端残酷野蛮的战争动乱和社会压迫下,跪倒或端坐在这些宗教图像故事面前的渺小的生灵们,将以何等狂热激动而又异常复杂的感受和情绪,来进行自己灵魂的洗礼。

众多僧侣佛徒的所谓坐禅入定,实际将是多么痛苦和勉强。

礼佛的僧俗只得把宗教石窟当作现实生活的花坛、人间苦难的圣地,把一切美妙的想望,无数悲伤的叹息,慰安的纸花,轻柔的梦境,统统在这里放下,努力忘却现实中的一切不公平、不合理。

从而也就变得更加卑屈顺从,逆来顺受,以获取神的恩典。

洞窟的主人并非壁画,而是雕塑。

前者不过是后者的陪衬和烘托。

四周壁画的图景故事,是为了托出中间的佛身。

然而,这又是何等强烈的艺术对比:

热烈激昂的壁画故事陪衬烘托出的,恰恰是异常宁静的主人。

北魏的雕塑,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

人们把希望、美好、理性都集中地寄托在它身上,但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

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

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它的宁静、高超和飘逸。

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愈睿智、高超……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伏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着对深重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

但它们又仍然是当时人间的形体、神情、面相和风度的理想凝聚。

尽管同样向神像祈祷,不同阶级的苦难毕竟不同,对佛的恳求和憧憬也并不一样。

梁武帝赎回舍身的巨款和下层人民的“卖儿贴妇钱”,尽管投进了那同一的巨大佛像中,但他们对象化的要求却仍有本质的区别。

被压迫者跪倒在佛像前,是为了解除苦难,祈求来生幸福。

统治者匍伏在佛像前,也要求人民像他匍伏在神的脚下一样,他要作为神的化身来永远统治人间,正像他想像神作为他的化身来统治天上一样。

并非偶然,云冈佛像的面貌恰好是地上君王的忠实写照,连脸上脚上的黑痣也相吻合。

当时有些佛像雕塑更完全是门阀士族贵族的审美理想的体现:

瘦削身躯、深意微笑、智慧神情、潇洒风度,都正是魏晋以来这个阶级所追求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

佛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后,统治阶级便借雕塑把他们这种理想人格表现出来了。

信仰与思辨的结合本是南朝佛教的特征,可思辨的信仰与可信仰的思辨成为南朝门阀贵族士大夫安息心灵、解脱苦恼的最佳选择,给了这些饱学深思的士大夫以精神的满足。

今天留下来的佛教艺术尽管都在北方石窟,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当时作为整体中国的一代精神风貌。

印度佛教艺术从传入起,便不断被中国化,那种种接吻、扭腰、乳部突出、过大的动作姿态等等,被完全排除。

连雕塑、壁画的外形式也都中国化了。

其中,雕塑作为智慧的思辨决疑的神,更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

(文章节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在北魏极端残酷的社会现实中,众僧侣的坐禅入定实际是痛苦和勉强的,他们只能把宗教石窟当作现实生活的花坛、人间苦难的圣地,努力忘却现实中的一切不公平、不合理。

B.北魏的雕塑,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

C.看北魏洞窟佛像,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在神像面前匍伏着的是蝼蚁般的生命。

D.南朝佛教信仰与思辨结合的特征,可思辨的信仰与可信仰的思辨,成为南朝门阀贵族士大夫安息心灵、解脱苦恼的不二选择,给了这些饱学深思的士大夫以精神的满足。

E.印度佛教艺术从传入起便不断被中国化,接吻、扭腰、乳部突出、过大的动作姿态等等,均被完全排除,连雕塑、壁画的外形式也都中国化了。

13.下列有关北魏洞窟艺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魏洞窟艺术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因为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

B.洞窟中的壁画是雕塑的陪衬,四周壁画中的图景故事也是为了托出中间的佛身,于是形成一种强烈的艺术对比:

热烈激昂的壁画故事烘托出的是异常宁静的主人。

C.洞窟中的雕塑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表现出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及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

D.云冈佛像的面貌是地上君王的忠实写照,有着瘦削身躯、深意微笑、智慧神情、潇洒风度的佛像雕塑完全是门阀士族贵族的审美理想的体现。

14.同样是向神像祈祷,梁武帝和下层人民分别投钱于同一巨佛中,其对象化的要求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什么?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4分)

15.联系全文,归纳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基本特点。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1我之所以喜欢回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

②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

去时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河岸。

如果在堤坝上行走,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

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

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

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领路的。

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

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

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

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

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

③在书房写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

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

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

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④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

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

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

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

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

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

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

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

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

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⑤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步行而去。

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

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

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

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

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

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

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⑥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

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

我不惧怕苍老,因为我愿意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

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

⑦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

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

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

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

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

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

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

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续我的梦。

⑧那句话是:

我的世界下雪了。

⑨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选自《迟子建散文自选集》,有删改。

16.请分别指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⑴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

⑵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

   

                                            

1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归纳作者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

(5分)

18.最后两段都写到了“我的世界下雪了”,请结合全篇简析它的不同含义。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不环保的“环保砖”

初夏时节,走进北方农村,常见的是连绵成片的庄稼地,地里是刚刚播下的玉米种,水稻秧。

而焦点访谈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的一些村庄,在田地里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耕地为何被挖成大坑

这是山西省长治市黄碾镇的黄中村,在村子边上,有这样一个大坑。

深有十几米,面积足有三、四十亩。

再向坑里看一看,有很多被车辆碾压过的痕迹和胡乱堆放的土堆。

坑的四周更是被大型机械挖得深一块浅一块。

从黄中村向北几公里,就是史回乡的杨家庄村。

穿过一片玉米地,看到了一个同样的深坑,面积比黄中村的更大。

记者走了一上午,在长治地区的潞城市屯留县、长治县等地就发现了二十多个这样的深坑。

这些大坑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深。

而且记者看到,大型挖土机还在开足马力继续地挖,看来这坑的深度和宽度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甚至有些埋在地下的管线都被挖断了。

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些深坑过去都是土质非常好的耕地。

但从四五年前开始却被人以每亩几百元的价钱给租用了。

这些耕地为什么被挖成大坑?

挖出来的土又到哪里去了呢?

如此“环保砖”

在黄中村,记者跟着挖土机来到了一片厂房,远远地就听见了车间里传来的轰鸣声,厂房顶上还能看到冒出的青烟。

记者看到挖土机把土放在了传送带上,土被打碎、筛成粉末,然后再运送到车间里被压成了一块块砖坯。

原来,从大坑中挖出的土,都被送到工厂烧成了砖。

煤矸石烧结砖是传统粘土砖的替代品之一。

在长治地区规定煤矸石的比例必须达到70%以上,才被认为是新型墙体材料。

也就是说,用土的比例不能超过30%,那么这所谓的环保砖到底用了多少比例的土呢?

记者到后院看了看,发现一堆堆的粘土堆成小山,在几堆粘土后面好不容易才看到了一小堆煤矸石。

显而易见,这个砖厂烧砖所用的材料当中,本应该占大头的煤矸石几乎成了象征性的摆设。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长治地区类似这样生产工艺的砖厂至少有四五十家。

每家每天的生产能力都在十五万块左右,四五十家砖厂一天能生产五六百万块冒牌的环保砖。

这么大量的消耗,难怪会把好好的耕地挖成这样。

煤矸石的成本每吨在30元左右,而就近挖取耕地上的土几乎是没有成本的。

如果按照环保砖的要求,一块砖以70%煤矸石来算,一天生产十五万块砖要使用煤矸石260多吨,如果煤矸石只用30%,那么一天只需要110吨煤矸石。

这样砖厂一天的成本就能省下四、五千块钱。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潞城市国土资源局在巡查过程中,就发现了辖区内各个砖厂占用耕地取土烧砖的违法行为,对一些砖厂一次性的罚款就高达10几万,并要求关闭砖厂,可检查之后停上几天,没人查了接着生产。

真正新型环保砖少人问津

记者在长治采访时发现,粘土砖并非没有合适的替代品。

那种灰色实心环保砖是全部使用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渣,通过高温蒸压而成的,一点粘土都不使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砖,也是山西省墙改中心近年来推广使用的替代材料。

它的质量不比传统的红砖差,而且价格还更便宜。

奇怪的是,违规生产冒牌环保砖的现象屡禁不止,而物美价廉的环保砖,却销售不畅,很少有老百姓买来盖房子。

据了解,老百姓不选择环保砖的主要原因是千百年来一直使用传统的红砖。

而面对新型材料,老百姓了解得少,觉得环保砖重量轻,担心质量不过关,能接受的很少。

实际上山西省正规砖厂所生产的环保砖已经能达到国家的标准。

但是由于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普及的效果一直不理想。

因此,一边是新型环保砖鲜有人问津,生产线长期闲置。

另一边是冒牌环保砖生意红火,大量耕地每天都不断遭到破坏。

19.本文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详写了黄中村的大坑还要写杨家庄村的大坑?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违规生产冒牌环保砖现象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探究这篇报道的创作意图。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某网站贴吧主持人发起一项主题为“网络语言能不能出现在中学生作文里”的讨论,网上留言非常踊跃。

请你也跟帖发表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一楼

我反对中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中垃圾成分太多,如果允许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汉语的规范使用。

二楼

我认为中学生在作文中可以使用网络语言。

汉语言文字是与时俱进的,作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而且网络语言都是经过网民检验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三楼

 

23.全国无线电测向大赛即将举行,请根据下面的信息,为西藏代表团写一则入场介绍词,并预祝他们成功,要求:

语言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含标点符号)。

(6分)

①无线电测向运动,又被称为“猎狐”,起源于欧洲。

②新疆代表团去年首次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大赛,西藏代表团则是今年首次参加。

③本次无线电测向比赛有超过3000位教练员和运动员参与,其中西藏代表团由5名教练员、10名运动员共15人组成。

④西藏,风光优美,那里有雪域、高原、蓝天、雄鹰,还有充沛的阳光。

⑤本次无线电测向大赛的主题是“追逐阳光 奥运同行”。

 

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这个图案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

    有人说,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咬一口尝尝。

有人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人说,原本平凡无奇的苹果图案,有了“咬掉一口”的创意,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有人说,咬第一口只是个开始。

……

要求: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东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阶段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