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3165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皮亚杰认知发展观中表述错误的是()。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在儿童发展中要注意对其进行奖惩

【答案】D

【解析】对儿童进行奖惩是行为主义斯金纳的观点。

故选D。

2、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B

【解析】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故选B。

3、在学习之中,有的同学既不想用功读书,又怕考试不及格的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多重趋避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双避冲突

【答案】D

【解析】双避冲突是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

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

如前有狼后有虎的两难境地;如在学校中,有

的同学既不想用功读书,又怕考试不及格,于是出现的“二者必居其一”的心理冲突。

故选D。

4、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中,“性相近,习相远”是指影响因素中的()。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实践活动因素

【答案】C

【解析】“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是:

人的先天禀赋是差不多的,人的成就和不同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选C。

5、()的教学程序一般要经过“感知一理解一深化”三个阶段。

A、尝试教学模式

B、情境教学模式

C、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D、六因素单元教学模式

【答案】B

【解析】采用“情景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一理解一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故选B。

6、小欣是某校初一年级的学生,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

班主任项老师打印了一张“迟到大王”的奖状颁给小

欣,并说:

“小欣,你可真是迟到大王啊。

”该老师的做法()。

A、正确,能够激励学生不再迟到

B、错误,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C、正确,维护了教师的威信

D、正确,有利于维持班级纪律

【答案】B

【解析】针对小欣经常迟到的问题,该教师应该多方面了解小欣的情况,帮助其改正迟到的缺点。

题目中该

教师的做法伤害了小欣的自尊心,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故选B。

7、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倡问难与距师并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的教育家是()。

A、墨翟

B、孟轲

C、王充

D、韩愈

【答案】C

【解析】王充的教学思想是学知与闻见、问难与距师、思考与求是。

故选C。

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角色。

A、管理者

B、示范者

C、授业解惑者

D、传道者

【答案】D

【解析】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即为哪里有

道,哪里就有老师,体现出老师的传道者角色。

故选D。

9、班主任的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A、50%

B、80%

C、100%

D、150%

【答案】A

【解析】根据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四条规定: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

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10、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答案】D

【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

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属于课堂教学。

故选D。

11、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表象形成

【答案】A

【解析】题干中表述的过程没有创造的成分。

故选A。

12、下列观点不能体现教育平等观念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学不躐等

D、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答案】C

【解析】“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体现

教育平等的观念。

故选C。

13、教师的哪一种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

()

A、专断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综合型

【答案】B

【解析】教师的领导方式包括专断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

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

用最大。

故选B。

14、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按照()来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B、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C、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D、课程任务

【答案】C

【解析】课程有多种划分方法,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课程计

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以划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不同,可以划分

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课程任务不同,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故选C。

15、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是()。

A、多质性

B、具体性

C、潜在性

D、开放性

【答案】C

【解析】潜在性是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开发是前提,利用是目的,两者之间相互包含。

故选C。

16、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活动课时制

B、个别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小队教学制

【答案】C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故选C。

17、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是()。

A、申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随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故选C。

18、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抓关键期

D、扬长避短

【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

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所以教育应要抓住最适宜进行教育的那个时期,即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

故选

C。

19、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抓关键期

D、扬长避短

【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

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所以教育应要抓住最适宜进行教育的那个时期,即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

故选

C。

20、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

A、发展心理学

B、思维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记忆心理学

【答案】C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与教

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故选C。

21、儿童发展关键期,教育者要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多样性

【答案】B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

指人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发展的过程。

教育应该顺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

机地施以相应的教育。

因为在关键期,学生学习的速度最快,知识、技能最容易形成,而错过了关键期,教

育效果将会下降。

故选B。

22、()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C、中国人民

D、民众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中国公民,符合条件的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故选

A。

23、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中,教师扮演什么角色?

()

A、中心角色

B、辅导者角色

C、主导角色

D、旁观者角色

【答案】B

【解析】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

与“催化剂”,扮演辅导者的角色。

故选B。

24、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理论是()。

A、课程结构论

B、范例教学

C、发展性教学

D、教育过程最优化

【答案】C

【解析】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提出。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的中心思想,就是“以尽可能大

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故选C。

25、学生是以系统学习()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活经验

D、实践经验

【答案】B

【解析】从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学习过程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

间接经验的书面形式是书本知识,是

经过科学编排,以教科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

通过书本获取知识,成为学生掌握大量科学文化基

础知识的高效过程。

但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应是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起点。

故选

B。

26、有守恒、思维可逆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在具体运算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具体运算思维的特

点:

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故选C。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这条规

定属于()。

A、禁止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权利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答案】A

【解析】禁止性规范通常称为禁止性规定,是“命令当事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属于“禁止当事人采

用特定模式的强行性规范”。

它禁止或严禁人们做出某种行为,要求人们抑制一定行为。

禁止性规范一般使用

“禁止”“严禁”“不得”“不准”“不允许”“不能”“无权”等加以明确。

故选A。

2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答案】D

【解析】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系列的知识和认知策略解决疑难的过程,或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

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产生新答案的过程。

故选D。

29、以下行为属于侵犯教师权利的是()。

A、学校不容许未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参与进修

B、某教师的奖金因教学事故而遭扣减

C、教师因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侮辱学生人格,遭到学校行政处罚

D、校长不容许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老师参与决策会议

【答案】D

【解析】教师具有民主管理权,学校不得无故干涉教师的民主管理权力;A选项,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

提下可以申请教师进修;B选项,教师奖金不应被无故克扣,教学事故是影响教师奖金的合理因素;C选

项,教师不得以侮辱学生人格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故选D。

30、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教育心理学》,作者是()。

A、桑代克

B、杜威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答案】A

【解析】桑代克。

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

理学的真正开端。

故选A。

31、()年4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教师资格考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1985

B、1986

C、1988

D、1997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令公布

的。

故选B。

32、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

【答案】D

【解析】人类才有意识现象,动物没有。

故选D。

33、()不属于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态。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综合课程

【答案】D

【解析】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故选D。

34、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学低年级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年级以上开设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研究性学习三类

【答案】A

【解析】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考虑到过去只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活动课程的弊端,开始从小学三年级

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国家课程、必修课程。

故选A。

35、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答案】C

【解析】《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

《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

理论和经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

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故选C。

36、威特金提出的性格类型有()。

A、理智型

B、内倾型

C、场依存型

D、情绪型

【答案】C

【解析】威特金按个体场依存性的不同,把人分成场依存性占优势类型(顺从型)和场独立性占优势类型

(独立型)。

故选C。

37、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

B、贯彻教育方针

C、培养四有新人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故选A。

3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培养学生品德

【答案】B

【解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出自《老子》,意思是与其给人几条鱼,不如把打鱼的本领教给他。

对于

学习知识这件事来说,即为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这里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

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故选B。

3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

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家长

B、人民政府

C、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

【答案】B

【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

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故选B。

40、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是()。

A、《学论》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D

【解析】《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故选D。

41、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是()。

A、教师荣誉

B、教师公正

C、教师良心

D、教师义务

【答案】B

【解析】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可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故选B。

4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无私奉献

【答案】D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六项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爱岗敬

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故选D。

43、近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婴儿安全岛”。

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受尊重的权利

D、安全的权利

【答案】A

【解析】婴儿安全岛,是儿童福利机构保护弃婴生存权利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建立“弃婴安全岛”的目的是为

防止弃婴在野外受到不良环境侵害、延长婴儿存活期,作为弃婴接收设施和临时庇护场所。

所以主要是为了

维护儿童的生存权利。

故选A。

44、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表象形成

【答案】A

【解析】题干中表述的过程没有创造的成分。

故选A。

45、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

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答案】C

【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外在道德要求时应该要考虑到他们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2)要采取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

心理内部矛盾运动,如可以通过道德讨论的方法、活动性道德教学模式、角色扮演等来激发学生的道德

46、()不属于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态。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综合课程

【答案】D

【解析】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故选D。

47、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以下正确的是()。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答案】A

【解析】B项: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因此,与题意不符。

C项: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因此,与题意不符。

D项: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

调合作。

因此,与题意不符。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故选A。

48、“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就是以()为本。

A、教师

B、教材

C、学生

D、社会需求

【答案】C

【解析】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基石,因为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为

存在的前提,是推进发展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核”,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就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

故选

C。

49、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答案】B

【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选B。

50、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

A、成熟

B、家庭教育

C、社会舆论

D、教师的榜样作用

【答案】A

【解析】只有A项才是内部因素,其他三项是外部因素。

故选A。

51、人口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欲望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

C、持平

D、没有关系

【答案】B

【解析】人口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欲望呈反比,即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欲望

越低,社会的人口出生率就低。

故选B。

52、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答案】D

【解析】领会属于理解。

故选D。

53、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故选B。

5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答案】B

【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故选B。

55、开设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闲暇与生活方式课等新课程,这些课程要融合历史、地理、化学、生

物、物理、卫生等学科知识,这是()。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分科课程

【答案】A

【解析】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

形态。

故选A。

56、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答案】B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故选B。

57、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A、班级

B、教研室

C、学科组

D、学习小组

【答案】A

【解析】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班级。

故选A。

58、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制约性

B、永恒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相对独立性

【答案】C

【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根本特征,也被称为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有目的是目的性的

反映,培养人是将人从生物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性的体现。

因此选择C。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永恒性、历史性以及相对独立性。

故选C。

59、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种族与家庭。

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掌握现代文

化知识,建立独特的族群和阶层文化,社会也因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人口功能

D、政治功能

【答案】B

【解析】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要素和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再现文化的过程中,还会调节、促进或

阻碍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变异,从而影响着社会文化演化的进程。

题干所述内容主要体现了教育的文化功能。

故选B。

60、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

A、法律事实

B、损害结果

C、权利变更

D、侵权发生

【答案】A

【解析】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故选A。

6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

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故选B。

6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所包含的基本特点。

A、坚持全面发展

B、培养独立个性

C、坚持素质教育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答案】C

【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三点:

第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

二,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故选C。

63、按照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对相似的易混淆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应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系列学习

C、言语联想学习

D、辨别学习

【答案】D

【解析】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

指学习

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