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032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docx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

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习作指导的基本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虽然只规定第一学段为“写话”阶段,而没有具体说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写话”训练。

但教学实践证明,汉语拼音不仅是学生识字

和学说普通话的工具,也是辅助学生写话的“好帮手”;同时,写话并不等于会写的字数量的简单相加,往往当学生在会写一定数量的字后,再开始学习写话,我们会发现学生会侃侃

而谈,却不知如何下笔写话。

这就是说,书面的“自由表达”远不像理论上说的那样:

“有

了一定积累,笔尖便会汩汩而出”,“情动而辞发”。

因此,写话教学应立足于一个“早”字,使学生学习语言之初就成其为学习写话之始,让“写话”(书面表达)与口语交际(口

头表达)尽量同步起来,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尽早开始写话训练。

(一)如何激发学生写的愿望

1、看图诱写

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那些栩栩如生的图画特别喜欢,而低年级语文教材

(特别是低年级教材)中配有大量的生动活泼、儿童喜闻乐见的插图。

如果我们开始就注重挖潜利用隐含在那些生动有趣画面中的写话资源,就能诱导学生尽早进行写话训练。

比如,在学生基本掌握汉语音节拼写的基础上(教材从第一册开始),教师可从每个单元的插图中

选择一至两幅引导学生观察,并诱导其将自己看到、想到的东西试着写下来(刚开始虽然学

生会写的字不多,但可以引导学生用汉语拼音代替没学过的汉字写话)。

起始阶段,看图写

话重在激发、诱导学生写,至于他们写什么、怎么写、写多少,就不必提什么要求。

这样学生不受任何约束,完全凭他们个人对图画的观察、想象和感受写话,不仅写出内容会颇具个

性、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们带进写话表达的

语文实践之中。

写话是学生进入习作的第一步,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的主要内容。

有效诱导低年级儿

童看图写话要奏好“四部曲”:

一是诱导学生“看”一一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

可低年级学生不具备观察能力,需要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看图的顺序;要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图画

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二是诱导学生“想”一一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阅读也好、习作也好、写话也好,如果没有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不可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的

写话目标中也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因为诱导学生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的,但它的目的之一在于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诱导学生“想”:

既要诱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想,又要诱导学生对图画内容、人物对话等要想象。

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

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有利于启迪开拓学生

的思维。

三是诱导学生“说”一一说话是写话最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常言说“我手写我口”,

如果学生”我口“都不能“言”,那么“我手”又能写什么呢?

如何在写话之前诱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先说出来呢?

可组织学生开展“说话接力赛”,小组、同学之产互相比一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为写话奠定基础。

比如,指导学生进行“在哪里可以找到我们喜欢的书?

”这一说话、写话练习,就可以通过开展“接力说话赛”,帮助学生说清楚自己平时在什么地方看书和买书。

每个同学所住的地方不一样、所在的社区不一样,那么所

到的书店和图书馆也不一样。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

四是诱导学生“写

话”一一低年级写话是高年级习作的基础,在诱导学生看图写话中,要逐步让学生分清楚

主次、重点,抓住最主要的东西来写;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物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通顺、写完整;要把指导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上,就是指导学生抓住图画中所反映事物的主要情节及其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和心里活

动等来写。

2、以读促写

阅读是写话的基础,好的范文对小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因此,在早期写话训练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和充分利用范文的感染力,引领学生读写结合、模仿写

话、从读学写。

新教材中选入了大量富有儿童情趣、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文质兼美的诗歌。

这些诗歌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活泼、读起琅琅上口,是低年级儿童学习口头和书面语言的极好范例。

因此,在教学时要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有所启迪的同时,

指导学生尝试着用如诗如歌的语言把相关的事物表达出来。

中年级学生由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过渡时段,随着作文训练内容的不断深入作文的难度也逐渐加大,此时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就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3、读写结合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只有多读精读好的文章吸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才能写出优

美的文章。

所以每当学过有特色的课文后,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体会优美的句子,体会

作者如何写具体生动,然后仿写同一类型片段。

4、游玩说写相结合

以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或郊游为线索,提前或推迟有相关的写景的课文,这样做到有的放矢。

到了游玩那天老师以导游身份详细介绍重要景点,并口述重点写作方法,这样做往往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统计对比,凡是学校组织游览的习作,比以前写景如“公园的一角”

“美丽的校园”等习作能力均有普遍的提高,“寓教于乐”的思想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5、周(日)记与单元训练相结合

这种做法是将单元所要求训练的作文题紧密相结合。

周(日)记内容以单元训练为主,

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笔习惯。

6、学生评议与教师点评相结合

每周利用早读或夕会时间对好的周记讲评。

先由本人读自己的周记,然后由学生对其文

章进行评议,反映出好的地方,不足之处。

老师点评,小结,然后提出修改意见。

经过一段

时间后,学生在听、说、议、评、写等几方面都有相应提高。

7、重点指导与传阅相结合

重点指导是针对作文能力强者,老师重点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从通顺到连贯

到文章润色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重点指导,学生无论是从人物外貌,还是人物的特点到具体事情都基本达到高于本年级程度。

传阅指将好作文和好周(日)记,经过修改以后在学生中

传阅。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大胆写作,推动互帮互学,提高学生情趣,调动写作热情。

不少学生为了能使自己的文章能够传阅,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主动要求老师为他们的文章提出

修改意见。

正因为有这样一批学生积极参与,在班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和写作热情,因

此学生的习作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8、写作表演相结合

写作表演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它是通过学生的形体动作与评议

表达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调动了学生各路感官。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展示自我的机会。

将写的好的文章经传阅后,让学生思考后,表演其中的情节,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争着上台表演,而且内容经过学生的表演后逐渐充实具体。

表演后还可以展开评议,发

表意见,老师可以根据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让学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总之,小学生的习作应重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消除学生写作心理障碍,激发写作兴趣,使他们在轻松环境下乐意写,自学自愿地写,无拘无束地写。

(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小学高段学生常见的习作有写人的、写事的、想象作文和应用文。

那么,我们该如何指

导学生的习作呢?

下面来谈谈一些具体的方法。

1、从学生的审题抓起

完成习作之前,学生都要审题,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习作。

但部分孩子在第一关就出现了

问题,在题目要求中找不到文章的中心,分不清文章的体裁。

要求写的没有涉及到,不要求

写的却写了一大堆。

导致了不少学生出现跑题的状况,失分严重。

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审

题呢?

我是这样做的:

让孩子们拿一支笔在手上,边读题目边勾画出关键词,比如,文章的

中心用双横线画出,写事的打圆圈,写人的打三角,有特殊要求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

勾画好之后,再把题目要求读上三遍,看看自己勾画是否有误。

明确要求之后再动笔。

另外,当题目中出现年份,地名如“2008年奥运会”,“卢沟桥的狮子”时,要求学生勾画出来,明确要求后再动笔。

这样一来,学生审题的时候就会认真很多,写作时也会记住要求,就不

太容易出现跑题的现象了。

2、写人类文章的指导方法

现在,大多数学生描写人物的文章比较空洞。

基本上就是“这个人很好”“不错”“我

很难忘记他”这样的语言。

可是,这样简单的语言怎能把一个人写“活”呢?

有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父亲的:

“我的爸爸长着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和两只耳朵。

”这样的描述怎能突出他爸爸的特点呢?

(1)教会孩子抓住人物特征来描写。

首先,我们要教会孩子观察。

一个人的眼睛长得什么样,大还是小?

双眼皮还是单眼皮;鼻子什么样?

是不是塌鼻?

嘴巴什么样?

是否红润,脸上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等观察好了

以后再下笔去写。

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像他。

但是,我们必须告诉学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描写。

只需要描写他身上比较独特的地方就能突显他的特点了。

比如可以这样描述班里的

同学:

“杨晓的显著特征就是瘦,要是侧面看她,她就像一个刀片。

畲新梅任何时候笑起来都不出声,脸上都有两个深深的酒窝。

杨坤的眼睛很大,眉毛很粗,一生气时眉毛要立起来,眼睛瞪得老大。

刘帅鹏两个肩膀不一样高,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就像张曼玉演的青蛇一样。

”我们要教会学生只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就能将一个人写“活”。

(2)抓住人物的语言来描写。

在语言描写上,不少学生只会用你说我说他说的方法写,写的比较啰嗦,不能突出人物

的性格特点。

可以尝试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教给学生省略人称的对话方式,比如课文《小苗

与大树的对话》,整篇课文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旁白,读完以后去掉旁白再来一遍,这就是省略人称的对话方式。

还有的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非常多,可找几个同学分别饰演剧本中的人物,直接读对话,这样,学生就非常明确了对话的形式。

这样长期练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对话显得很精炼。

另外,我们还要指导学生不同的

人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能千篇一律。

比如医生的语言和清洁工的语言肯定不一样,而男

生的语言和女生的语言也不一样。

这样才能突出你要写的人。

(3)抓住人物的动作来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动

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真实的外化。

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可是不少学生只要用到动词全是“拿”“走”

“踢”“打”。

真的让人很头疼。

可以要求学生在用词上要选择哪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

动作词来写。

具体做法是利用每天课前的5分钟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学生进行描述,教

会他们不同的动作要用不同的动词。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词语搭配的比赛,看谁搭配的最好。

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该怎样用动词。

(4)抓住人物的心理及神态来描写。

在人物心理描写及神态描写上,我们鼓励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高段学生在

看到或听到某些事情的时候,能把他们的心理活动比较真实地表现出来,也能比较准确地描

述人物的神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紧扣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神态及心理来分析人物性格,用“换词”的方法进行对比,明确准确用词的好处,再进行仿写。

这样,学生就知道该怎样抓住神态及心理来具体描写了。

(5)教会学生通过事件来写人物。

在写人的文章中,我们不能干巴巴地去描写,必须要通过事情来写,这样写出的人物才

丰满,才有血有肉。

但是在选择事例时,不少学生把握不住。

比如要求写“难忘的一个人”时,不少孩子写的仍旧是三、四年级时写的捡钱包、让座位。

题材老套,没有新意。

可以给学生读过别人的文章,读完后把事例提出来分析。

告诉学生该如何选择事例,如何通过事例体现人物的品质。

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因为身边平平凡凡的小事有时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3、写事类文章的指导方法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

“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

说得清楚了。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

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

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

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

 

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

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二、习作讲评的基本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求三、四年级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

明显错误的词句”,五、六年级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

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显然,自改习作已成为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

环节,传统的习作教学忽视了学生自改习作的重要性,绵延至今成为习作教学的流弊。

1、讲评时间的及时性

学生习作的讲评如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呢?

除了客观分析学生状况、

讲究技巧、举一反

三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外,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讲评时间的及时性,

也就是在学生对自

己的习作仍保持新鲜的记忆,能及时地捕捉在习作时产生的精神兴奋点,

在其精神曲线咼峰

期进行讲评,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2、讲评目的的明确性

习作讲评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每次习作训练的重点、目的要求都各有侧重,教师要依据

每次训练的重点、目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各有侧重地逐一突破,一练一得,而

不要面面俱到,求全责备。

如:

在习作写一次活动时,要求是:

(1)写课外活动,

(2)

选择最喜欢的一项来写,(3)内容要具体,活动过程要写清楚,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4)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写活动,特别是课外活动,对学生来说内容并不难选择,在这

方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确定写什么,而关

 

键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想清楚。

因此,

无论教师是在作前指导还是作后讲评,均必须以此为重点,要学生在习作时注意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先想好要写的内容,再安排好要表达的顺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段与段之间才能联系紧密。

当然,常规的训练必须常抓不懈,才能形成习惯。

3、合作交流的主动性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

要方法。

在习作讲评课上,采取小组合作、交流评改,可以克服教师讲评带来的“一锅炒”

“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

(1)互改互动,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

学生限于习作水平,往往对自己的文章已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来,此时在讲评时

采用互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做法是:

①优弱互改互动,把优等文给弱势生改,让弱势生有榜样可学,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差距。

把尚欠优质的文章给优生改,让优生有施展

自己才干的机会,给他们以当“小老师”的空间与时间,在互改中提高评改水平。

②小组合作互改,以四人为一组,一人读自己的习作,三人听后提出修改意见。

习作者可与小组成员

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互评互改中不断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

(2)合作交流,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

小学生在每次习作训练中所暴露出来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这些问题不

可能在每次讲评中都涉及到,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讲评都能得到解决。

因此,在讲评时,可

紧扣每次的习作训练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成功的例子在班级

中交流。

如:

“讲述一张家庭照的故事或发生在家庭成员中的一件事”这一习作中,通过批改,了解到由于是回忆往事,有不少学生习作存在着内容简单、描写失真,因此在讲评时,针对这一毛病选择一篇较切合习作提示要求的优秀习作,让学生对照“家庭照”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针对习作中写到的主要事情,各抒己见,让学生从交流的例子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

找到学习的榜样。

但在顾及全体学生的同时,还应有所侧重地偏向对中下生的指导,教学中,

还可选择一些带有特殊意义的例子(如学生选材比较新颖、符合实际,但例子中缺漏却较多

等)在班上交流。

让学生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总之,习作讲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各种方法也不是孤立的截然分开,而是常常

综合运用。

该用什么方法,如何运用,这都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去选

择,去探讨,去创造。

三、习作修改的基本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

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鲁迅先生曾说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曾改过十多次。

因此让学生学会修改,是我们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二、三学段的习作均有修改的要求: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

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习作的修改是一种自查、互查行为,是一种补救措

施;是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是一种不断进取的表现;是同学间互助合作,互相学习,增进友谊,萌生情感的过程;是为了追求完美而做的不懈努力。

无论哪一位作家,他的每一篇文章的完稿或一部大作的诞生都经过了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精心的推敲与修改。

何况是作为刚

刚学习习作的小学生呢?

他们更应该去认真学习与思考,并使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在教学的

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始终要有一种谦虚、谨慎、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去细心发现并修改习作中的每一个地方,小到标点、字词、句子,大到写作方法、段落层次、文章中心等。

因此,在每次学生初次写完作文后,应先让学生自查自己的作文一至三遍,基本上要消除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运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然后,让他们同桌间互相修改,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合理。

最后集体评议个别学生的作文,学习优点,改正不足。

这样做,一方面修改了作文中的不足,使作文更加趋向完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同学间互相学习好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影响自己,提高自己,达到共同进步。

看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显得极其重要,如何让

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呢?

1、趁热打铁法

趁热打铁法,即学生的习作完成之后,让学生通过出声朗读,读出自己习作的不足,并

适当地进行修改。

在这里强调出声朗读,就是为了让能够用心去读,能够读出习作的缺陷。

只有自己找到了不足,才有可能去修改。

因为学生在不专心的读中往往跳过障碍,找不出自己习作的缺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为了使学生能及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让自己的草稿更加文从字顺,让学生写完草稿后,趁热打铁修改自己的习作。

2、定期间歇法

定期间歇法,即学生的习作完成之后,放置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进行修改。

如果说趁热打铁法有利于修改习作的句子方面的话,那么定期间歇法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从习作的结构、布局、主题、思想等方面去进行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

学生是发展变化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发展变化的,对习作的一些修改也是发展变化的。

趁热打铁改完习作

之后,再定期比如两个星期或一个月后或更长的时间后,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让学生能

够对以往习作中的不足进行弥补,能够体验由劣到好的过程,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改水

平。

3、互动双赢法

互动双赢法即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对习作进行修改。

通过互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

作文的能力,都想急于"露一手”,想亲自"摘个果子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与奖励。

同时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公正合理地自我评价,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

可以让学生同桌进行修改,也可以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修改,还可以小组与小组互相修改,

指出别人习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的办法。

帮别人修改;或指出不足后,让别人帮自己修改;或一起来修改。

从字、词、句子、篇章、结构、布局等方面互相讨论,互相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许多修改的方法,而且品尝到了别人习作中的精华,起到

了取长补短的效用。

4、集思广益法

集思广益法,即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让大家来共同来修改一篇习作。

但是这里需要强

调的一点是,我们不能集体来修改学生的作品,因为那样会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与习作

的兴趣。

那么大家一起修改习作,这习作从何而来,老师可以综合学生习作的缺陷写成一篇劣质的下水文,把它做成课件,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指出病因并修改。

让同学们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再加以适当点拨,使一篇劣作变得趋于完美。

一篇劣作大家改,等于

改了好多次,正应了那句话:

“文章不厌百回改”。

总而言之,不管采取何种方法进行修改,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修改技巧。

从以上几种方法的指导中让学生学会修改,让学生在自我修改与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这是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