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876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

《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docx

新建干熄焦项目开工方案

干熄焦开工方案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OO八年三月

干熄焦烘炉方案

一、前言

干熄焦系统在筑炉工程结束后,由于自然干燥期较短,因此在干熄炉内的耐火砖、灰浆及浇注料以及铺在干熄焦炉底的冷焦内大约含60t左右的水分,这些水份若不能很好的除去,会影响今后干熄焦的生产安全及使用寿命,为此必须将这些水分除去。

干燥是通过温风干燥及煤气加热的方法使干熄炉的温度保持均匀,适当的上升,最后将干熄炉内耐火材料的温度逐步上升到与红焦温度相接近,直到转入正常生产。

烘炉升温作业分为三个阶段:

(1)烘炉前准备工作。

(2)温风干燥作业。

(3)煤气烘炉干燥作业。

整个烘炉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19天。

烘炉升温曲线如下:

※烘炉升温作业以T5为主要控制温度,温风干燥阶段以T2为主要管理温度。

 

二、开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1.所有准备工作应在烘炉前完成。

2.除盐水站调试、试运转完成并能保证连续供应合格的除盐水。

3.干熄炉系统内部检查完,36个斜道上的调节砖布置正确。

4.烘炉所需要的管道、设备、安装调试完。

5.烘炉开工及正常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记录、报表、升温曲线工器具、材料准备齐全。

6.工程收尾,现场清理工作结束。

三、温风干燥开始前应完成的工作

(一)干熄炉、气体循环系统

1.先用铁罩子保护中央风帽和冷却段,然后用提升机进行装冷焦作业。

2.用提升机装入冷焦,装入量以将中央风帽盖住为宜。

装入冷焦为干熄焦预留的焦炭(筛后焦),块度大,粉焦要少。

3.对冷焦进行造型,原则是靠炉墙高、炉墙与中央风帽之间稍低一点。

4.在焦炭表面均匀的铺一层碎轻质硅藻土砖厚度要达到300mm。

5.从冷焦表面起往干熄炉炉墙上刷耐火泥,高度约3m,厚度为约15mm。

6.安装煤气烘炉用燃烧器和观察火焰燃烧用监视器,准备点火棒。

7.在冷焦表面测温采用红外线测温枪测温。

8.安装温风干燥用空气导入用调节板。

9.二次除尘器格式旋转阀拆除上法兰并安装防水板。

10.在温风干燥时应拆除下列电容式料位计并装上盲板。

①干熄炉上限料位1个(红焦投入后安装)

②1DC灰斗料位计2个(煤气烘炉时安装)

③2DC灰斗料位计2个(煤气烘炉时安装)

12.各阀门调整到温风干燥开始状态(见图一)

1

紧急气体放散阀:

开,设置导入空气调节板;

2

干熄炉入口挡板:

3

炉顶放散阀:

4

空气导入阀:

5

炉顶压力调节阀:

关;

6

气体放散旁通阀:

关;

7

集尘挡板:

关;

8

一次、二次除尘器格式阀:

停止运转

9

干熄炉冷却室各放水点:

10

排出底部放水阀:

关,每班开一次

11

煤气燃烧器一、二次进风口:

12

排出检修用闸门:

关;

13

仪表导压管:

关,每班开一次;

14

气体分析仪一次阀:

关;

15

排出密封旋转阀下疏水阀:

开,每班开一次;

13.下列各人孔应处于关闭状态

①锅炉上各人孔门。

②循环气体系统上各人孔门。

③一次、二次除尘器各人孔门。

④干熄炉上各人孔门。

1排出装置各人孔门。

14.装入炉盖垂直高度(最大)装入水封槽内充满水。

15.36个斜道上的中栓全部关闭。

16.将紧急放散阀上的调节板开度设在1/2左右。

(二)锅炉系统

1.锅炉汽包水位在±0,锅炉循环泵每天运行1小时。

2.锅炉各附属设备处于随时可投用状态。

3.锅炉系统各压力表、水位计、投用。

4.要解除下列联锁:

①汽包液位:

LL及HH;②主蒸汽温度:

HH;③循环水量:

LL;④除氧器液位:

HH及LL。

(三)其它准备工作

1.γ料位计关闭(投红焦时再开)。

2.进行炉内燃烧试验。

3.进行综合连动试运转。

4.升温曲线、记录报表准备齐全。

5.通过EI系统测量的各有关温度、压力、流量等仪器、仪表处于测定状态。

四、温风干燥

1.低压蒸汽暖管。

(确保低压蒸汽温度190℃以上和压力0.7Mpa以上,如低压蒸汽管网压力低,应联系相关单位将中压蒸汽串入低压蒸汽管网,保证蒸汽压力)

2.利用锅炉给水泵及锅筒排污将汽包液位控制在0~-100mm。

3.开锅炉循环泵(流量设定300t/h),为正常生产时流量的70~75%。

4.锅炉加药用药品准备齐全(Na3PO4)。

5.确认锅炉系统各阀门处于正常的开闭状态。

6.起动循环风机(风量在36000m3/h)左右,风机入口挡板逐步全开,利用循环风机的转速来调节风量。

7.打开低压蒸汽阀门,开始吹入低压蒸汽进行升温作业(根据升温要求阀门应逐步开大)。

8.温风干燥的主要调整项目及基准。

①锅炉升温≤50℃/h。

②干熄炉升温T2:

10℃/h,到160~170℃保持。

③汽包水位:

0~―100mm。

④炉水水质:

PH8.0~9.5,电导率600us/cm,SiO2<70ppm。

⑤预存室压力:

0~5mmH2O。

⑥导入空气量根据升温的情况逐步增加。

⑦循环风量根据升温的情况逐步增加。

9.在升温作业中主要的调节手段:

1中压蒸汽的吹入量;

2导入空气量;

3循环气体量;

4装入炉盖的开度;

5系统压力的调整。

10.升温操作方法

①T5温度上升过快时,可采取减少低压蒸汽吹入量,增加循环风量,增加导入空气量,炉盖开度增加。

②T5温度上升缓慢时,可采用增加低压蒸汽吹入量减少导入空气量。

③锅炉炉水温度上升,而循环气体温度不上升时可采取关小导入空气量。

④T5温度及循环气体温度上升过快时,可采取加大炉顶放散阀开度,增加放出空气量,增加导入空气量。

⑤T2温度、T5温度温差变大时,若循环气体温度大于T5温度,则增加循环风量,当P1压力低时可关小放出气体量。

⑥当P1(0~5mmH2O)压力低于基准,可增加循环风量,若作用不大时,可关小炉顶放散阀或降低炉盖开度。

※风量增加应遵循的原则是:

每次增减风量≯10000Nm3/次,风量调整间隔在30分钟以上。

11.锅炉的升温、升压:

①锅炉水位的控制可用连排或紧急放水阀来控制。

②随锅炉入口温度的上升,要随时调整放空阀的开度。

③各放空阀、疏水阀调整结束后,锅炉开始升压。

④每天测量各膨胀节。

※锅炉升温、升压按升温升压曲线进行。

12.在温风干燥期间应对各放水点进行放水作业(1DC排出部,2DC排出部、锅炉出口部、循环风机底部、干熄炉各放水点,排出各放水点)等。

13.温风干燥时测定项目

管理项目

管理方法

内容

设备

测定点

测定温度

测定者

管理资料

温度

干熄炉

T5

1次/60分钟

三班操作工

升温曲线

T4

1次/60分钟

三班操作工

T3

1次/60分钟

三班操作工

T2

1次/60分钟

三班操作工

压力

干熄炉

P1

1次/60分钟

三班操作工

“B”标

锅炉

汽包压力

1次/60分钟

三班操作工

吹入蒸汽压力

1次/60分钟

三班操作工

流量

循环气体量

F1

1次/60分钟

三班操作工

“B”标

循环水量

F2

1次/60分钟

三班操作工

分析

炉水水质

PH

1次/天

煤研所

“B”标

导电率

1次/天

SiO2

1次/天

PO3-4

1次/天

五、煤气烘炉

当T5温度达到100℃以上时即可,即温风干燥作业结束,可进行煤气烘炉作业,在进行煤气烘炉前要做以下几件工作:

(一)温风干燥结束后的工作

1.为防止干熄炉各部位温度降低及保持汽包压力,低压蒸汽继续吹入。

2.锅炉循环泵继续运行。

3.装入炉盖关闭,水封槽的水要保持流通。

4.关小炉顶放散蝶阀。

5.拆除紧急气体放散阀上的临时盖板,关闭紧急气体放散,水封槽充水。

6.一次除尘器冷却套管进水。

7.循环风机暂停运行。

(二)各阀门开关状态的确认

1

紧急气体放散阀:

2

干熄炉入口挡板:

中央进风全关,周边进风开5%

3

炉顶放散阀:

关小,循环风机起动后再开

4

空气导入阀:

5

P1压力调节阀:

50%开度(风机起动后调整)

6

P1压力调节阀的旁路阀:

7

循环出口回流阀:

8

炉顶集尘管:

9

一次、二次除尘器格式阀:

停止运转

10

干熄炉冷却室各放水点:

11

循环气体系统放水阀:

常开

12

煤气燃烧器一、二次进风口:

13

排出检修闸门:

(三)锅炉系统准备

1.除氧器给水泵、锅炉给水泵、锅炉循环泵随时可启动状态,并启动相关电气联锁。

2.除盐水箱水位正常。

3.水水热交换器,给水预热器进水。

4.除氧器投入正常运行。

5.加药装置,取样装置投入正常运行状态。

6.锅炉给水系统、减温水系统的阀门按规定开闭。

(四)燃烧器点火准备

1.仪器、仪表准备:

①废气分析;②点火棒;③燃烧器空气导入调节装置。

2.煤气管道N2置换合格后通入煤气。

3.煤气点火后可安装电容式料位计。

4.循环风机启动,有关各项准备工作完。

(五)煤气干燥阶段

1.启动循环风机,将风量调整到最小风量。

2.预存段压力设定在0~5mmH2O。

3.燃烧器点火:

现场指挥监护(1人)

点火(1人)

阀门操作(1人)

中控室(2人)

※当点火失败时切勿立即再点火,循环风机在大风量抽引5~10分钟再点火。

煤气阀门关

点火NO

点燃燃烧器

常用放散阀开度100%,P1压力+5mmH2O循环风机抽引5~10分钟后再恢复到原来风量

煤气流量调整

煤气干燥开始

点火OK

4.煤气烘炉升温标准:

T53.95℃/h(95℃/天)最高到800℃

T3最高不超过350℃

5.为防止铺在干熄炉底部焦炭燃烧应严格控制各点温度。

T3:

350℃以下T4:

440℃以下Tc:

400℃以下(冷焦表面)

6.煤气燃烧器的调整

※煤气烘炉时可能发生突然熄火的情况,一定不能立即点火,循环风机要大风量运行,同时往系统内冲N2,对系统进行扫线作业,30分钟后在常用放散口取样,当O2含量在18%时方可再点火。

7.当汽包压力与低压蒸汽压力相同时可关闭低压蒸汽。

8.当锅炉入口温度达到500℃时,锅炉给水,锅炉压力放散调节阀可投入自动控制状态。

9.蒸汽温度达到350℃时,减温器要投用。

10.当T5达到800℃,锅炉汽包压力维持在3.0MPa。

11.锅炉各膨胀节检查,螺丝紧固。

2#干熄焦装红焦开工方案

一、前言

当T5温度达800℃,煤气烘炉作业结束,就要进入装红焦的作业中去,从燃烧器熄火到红焦装入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要尽力保持炉温,避免锅炉汽包的压力剧降。

(当焦炭埋没斜道支柱后,以锅炉T6为控制温度)

装红焦作业的基本思路:

从保护干熄炉内耐火材料的角度出发,有必要首先考虑温度的恢复,即在耐火材料允许的升温范围内尽量使T5温度上升到800℃。

※烘炉完毕后,因给锅炉的热量减少,蒸汽放散要停止,为防止烧坏过热器管,将二次过热器的疏水阀微开。

尽力使汽包的压力下降保持在最小限度。

※装红焦时锅炉热负荷会发生急剧变化,因此对锅炉汽包压力水位的控制尤其重要。

二、装红焦作业准备工作

(一)、装红焦作业前各单体设备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要求

1

提升机

现场手动

2

装入装置

现场手动

3

粉焦排出

可设定自动

4

集尘装置

自动

5

皮带输送机

运转

6

排出装置

开始排焦时手动操作,待焦炭料位达到上限时自动运转。

(二)、红焦装入前各单元要求

单元名称

要求

干熄炉

常用放散阀

全开

空气导入孔

全关

N2

吹入中

循环气体系统

风机出口挡

中央10O,周边全开

风机入口挡板

全关

水封槽

炉顶水封槽连续进水

紧急气体放散阀进水

炉顶气体放散阀进水

锅炉系统

SH疏水阀

微开

除氧器给水泵

连续运转

锅炉给水泵

连续运转

锅炉循环泵

连续运转流量设定400t/h

除氧器循环泵

连续运转

除氧器液位

正常

汽泡液位

0~-100mmH2O

定期排污

全关

连续排污

微开

加药泵

连续运转

给水调节阀

“手动”

2SH压力调节阀

“手动”

减温器调节阀

“手动”

蒸汽切断阀

全关

(三)、红焦装入前作业

1、煤气燃烧器熄火作业

2、煤气燃烧器取出作业

煤气燃烧器熄火

干燥用人孔门处压力调整在-2~-5mmH2O

确认人孔压力在-2~-5mmH2O

煤气燃烧拆除开始

煤气燃烧器拆除完

·炉顶放散阀开

·风机出口挡板,周边全开,中央开10%

·风机入口挡板全关

·P1压力调节阀手动调节到使炉顶压力在-2~-5mmH2O

·P1压力调节旁路阀关

※干熄炉内气体绝对不能逸出

拆除煤气燃烧器作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以防止气大量进入干熄炉内使T5温度下降过快。

3、烘炉用人孔门砌砖作业

4、系统清扫作业(循环风机起动作业,流程见下图)

5、装红焦前需要完成工作

6、投红焦作业前各单体设备情况

提升机现场手动

装入装置现场手动

粉焦排出可设定自动

集尘装置自动

皮带输送机运转

排出装置开始排焦时手动操作,待焦炭料位达到常用料位时自动

运转。

三、红焦装入作业

1、投红焦时的联络方式图

要准备好对讲机10台

2、装红焦时密切关注事项

①随着红焦的装入,锅炉入口温度会发生急剧变化,要注意锅炉汽包液位的变化。

②手动排焦时要注意防红焦排出。

③当锅炉入口温度>650℃时,可采用导入空气的方法来降低循环气体中的可燃成份。

④锅炉汽包压力控制在3.0MPa,产生的蒸汽放散。

⑤当蒸汽温度达到350℃时,减温器应投入运行。

3、红焦投入时,T5温度与循环风量之间关系(见图)

装入红焦后,允许再升温的平均温度为50℃/h,因此要充分把握好红焦装入的时机和合适的循环风量。

启动循环风机的最小风量为35000Nm3/h,随着红焦装入量的增多,依次增加风量为5000~20000Nm3/h。

四、装红焦时锅炉的操作

五、蒸汽吹扫作业

随着红焦投入量的增加,干熄焦逐步转入到正常生产,在向发电供蒸汽之前要将蒸汽管道内的杂质除去,采用蒸汽吹扫的方法。

①蒸汽吹扫分2个系统进行。

A系统蒸汽从锅炉顶部放散。

B系统蒸汽从进汽轮机放散。

②吹扫标准

以装在蒸汽管道内靶片上的干净度为准。

③吹扫作业条件

汽包压3.0MPa汽包液位-50mmH2O

蒸汽温度420~450℃锅炉入温度800~850℃

汽包与循环风机的联锁解除。

(在吹扫作业实施时)

④蒸汽管道吹扫时间

5次/天15~20分钟/次

六、蒸汽管网作业

当进干熄焦发电蒸汽管冲扫合格后,干熄焦所产生的中压蒸汽即可送入汽轮站,此时要求干熄焦能产生稳定的蒸汽,发电站发电并网,蒸汽并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