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810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docx

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

2013~2014第二学期承德县第一中学第二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题

命题人:

彭仕国审核:

高二化学全体教师考试时间:

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C:

12N:

14Cl:

35.5S:

32Na:

23Al:

27Mg:

24Ba:

137

第一部分选择题(2分每题总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检验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2.下列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只表现还原性的是(  )。

A.H2SB.SO2C.H2SO3D.H2SO4

3.水作为氧化剂的反应是:

(  )

A、2Na+2H2O=2NaOH+H2↑B、SO3+H2O=H2SO4

C、2F2+2H2O=4HF+O2↑D、2H2+O2

2H2O

4.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只显氧化性的是()

A.2Al+3S

A12S3B.S+2H2SO4(浓)

2H2O+3SO2↑

C.H2S

H2+SD.3S+6NaOH

2Na2S+Na2SO3+2H2O

5.已知SO2可与Na2SO3溶液发生下列反应:

Na2SO3+SO2+H2O===2NaHSO3。

欲除去SO2中混有的少量的SO3气体,可使气体通过(  )。

A.澄清石灰水B.饱和NaHSO3溶液

C.水D.饱和NaHCO3溶液

6.(原创)食品安全已成为国人关注的问题,最近有报道说某地农民用硫磺熏银耳卖出高价从而获得高收益,但由于SO2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而引起了很坏的影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农民利用了硫磺的杀菌消毒性

B.该农民利用了硫磺燃烧后所得产物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用硫磺熏过的银耳在煮食过程中,不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D.认为该气体对人体有害的看法缺乏科学知识,纯属无稽之谈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④D.①②③④

8.已知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5Cl2+I2+6H2O=2HIO3+10HCl

③ClO3-+5Cl-+6H+=3Cl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O3->BrO3->IO3->Cl2B.BrO3->Cl2>C1O3->IO3-

C.BrO3->ClO3->Cl2>IO3-D.Cl2>BrO3->C1O3->IO3-

9.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刻褪色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复原D.颜色不褪

10.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酸的酸酐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11.CS2是一种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液体,有恶臭气味。

将其滴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时生成单质S并放出CO2,当生成0.5molC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1molB.4molC.3molD.2mol

12.(原创)绿矾是一种浅绿色晶体或颗粒,医药上用作抗贫血药。

将绿矾晶体加强热,发生如下反应:

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如果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Ba(NO3)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有()

A.一定产生BaSO4沉淀 B.一定产生BaSO3沉淀

C.一定有SO2逸出 D.一定有SO3逸出

13.(2013万里国际学校期末)、在强酸性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O3ˉ、OHˉ、ClˉB.SO42-、Mg2+、NH4+、Na+

C.Iˉ、Ba2+、Mg2+、NO3ˉD.Clˉ、SCNˉ、K+、Fe3+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化钠溶液跟稀硝酸相混合:

S2-+2H+=H2S↑

B.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Ba2++OH-+H++SO42-=BaSO4↓+H2O

C.铜跟浓硫酸反应:

Cu+4H++2SO42-

Cu2++SO2↑+2H2O

D.SO2通入FeBr3中:

2Fe3++SO2+2H2O=2Fe2++SO42-+4H+

15.原创题日常生活中会用到漂白粉和漂白液等来进行杀菌消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消石灰中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是溶液,所以它是混合物,但漂白粉是纯净物

16.对于反应3S+6KOH

2K2S+K2S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B.若3mol硫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4mol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是2:

1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

17.下列实验能证明一定有二氧化硫存在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气体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均能B.均不能

C.③④⑤D.只有⑤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发生装置的药品

干燥和集气装置

A

浓硫酸和浓盐酸

图1

B

大理石和稀盐酸

图1

C

铜和稀硝酸

图2

D

氧化钙和浓氨水

图1

19.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

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

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

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20.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开始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21.已知25℃下,醋酸溶液中各微粒存在下述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可能成立的是(  )

A.25℃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8×10-5

B.25℃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2×10-4

C.标准状态下,醋酸溶液中K=1.75×10-5

D.升高到一定温度,K=7.2×10-5

2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23.(2012·济南模拟)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

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

C.将0.001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产生AgI沉淀

D.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

24.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相等的①NH4Cl ②(NH4)2SO4 ③NH4HSO4溶液,NH

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B.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

[c(Na+)-c(F-)]>[c(K+)-c(CH3COO-)]

C.0.2mol·L-1的Na2CO3溶液:

c(OH-)=c(HCO

)+c(H+)+c(H2CO3)

D.0.2mol·L-1HCl与0.1mol·L-1Na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

c(Cl-)>c(Na+)>c(Al3+)>c(H+)>c(OH-)

25.(2011年板浦模拟)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9.6

≥6.4

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蓝色沉淀

B.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白色沉淀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

D.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12分)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在25℃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红色;若pH>7,试纸变蓝色。

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用pH计。

pH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中H+浓度来测定溶液的pH。

(1)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H2O+H2O

H3O++OH- ΔH>0

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向水中加入NaHSO4

B.向水中加入Al2(SO4)3

C.加热水至100℃[其中c(H+)=1×10-6mol·L-1]

D.在水中加入Na2CO3

(2)现欲测定100℃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________色,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若用pH计测定,则pH________7(填“>”、“<”或“=”),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27.(9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溶液中共存在7种微粒,它们是Na+、HCO

、H+、CO

、H2O、________、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

(2)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六种溶液①NH4NO3、②NaCl、③Na2CO3、④H2SO4、⑤NaOH、⑥CH3COONa,pH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3)常温时,AlCl3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在配制AlCl3的溶液时,为了抑制AlCl3的水解可加入少量的________(填写物质的名称),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

(4)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

①NH4Cl、②(NH4)2SO4、③NH3·H2O、④(NH4)2CO3、⑤NH4HSO4。

溶液中c(NH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填序号)。

28.(15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其反应装置为上图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不用稀硫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制取SO2的理由是________。

(2)装置C中试剂是________。

(3)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装置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SO2和Cl2漂白品红溶液的原理不同,写出实验方法、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B、D装置中的品红溶液换为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B、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

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盛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

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

间安装盛有_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两者的差异是:

________。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

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写编号字

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

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____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试液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__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将0.05mol·L-1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合后,pH=12。

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pH=3的一元弱酸HA的溶液20mL,达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12.5mL。

求: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元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2014第二学期承德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A

A

B

B

D

C

D

A

D

A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B

D

D

B

C

D

C

B

D

D

26.解析:

(1)A中加入NaHSO4后,c(H+)增大,水电离平衡逆移;B中加入Al2(SO4)3,Al3+生成Al(OH)3胶体,溶液消耗OH-,平衡正移,溶液呈酸性;C中平衡正移,但溶液依然为中性;D中加入Na2CO3,消耗H+,平衡正移,溶液呈碱性。

(2)沸水仍呈中性,故用pH试纸测定应呈本来颜色;若用pH计测定,应小于7。

答案:

(1)B 

(2)淡黄 中 < 中

27.解析:

(2)pH>7的有③、⑤、⑥,根据“水解程度弱,越弱越水解”知pH⑤>③>⑥;pH=7的有②;pH<7的有①④且①>④;综合分析得答案。

(4)比较原则“以电解质提供为主,弱水解,弱电离”知②、④大,③最小,①、⑤在中间;根据CO

对NH

水解促进,SO

无影响,②>④;根据H+对NH

水解抑制,Cl-无影响,⑤>①;综合分析得答案。

答案:

(1)OH- H2CO3

(2)⑤>③>⑥>②>①>④

(3)酸 Al3++3H2O

Al(OH)3+3H+

盐酸 Al2O3

(4)②>④>⑤>①>③

28.解析:

制备SO2通常用Na2SO3固体和浓H2SO4,反应不需加热,所以用装置A。

SO2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稀H2SO4制备。

SO2和Cl2都有毒,所以要进行尾气处理,应用NaOH溶液吸收。

经SO2漂白的品红溶液不稳定,加热可恢复红色,经Cl2漂白的品红溶液不会恢复原色,可用此方法证明它们的漂白原理不同。

若将品红溶液换为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SO2和Cl2都消耗NaOH而使溶液变为无色。

答案:

(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A SO2易溶于水

(2)氢氧化钠溶液

(3)分别取少量褪色的品红溶液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经SO2漂白的品红溶液恢复红色,说明SO2与品红溶液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经Cl2漂白的品红溶液不变红,说明Cl2将品红溶液氧化褪色

(4)B、D装置中的红色均褪去

29、

(1)分液漏斗 B

(2)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 M 过滤

(3)Cl2+2OH-===ClO-+Cl-+H2O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解析:

(1)向烧瓶中加盐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除去混在Cl2中的HCl杂质,不能用碱石灰,因两种气体都会被碱石灰吸收;饱和食盐水可大量吸收HCl,但Cl2在其中的溶解度非常小,所以饱和食盐水可达到除杂的目的;浓硫酸只能吸收水蒸气,不能吸收杂质;饱和NaHCO3溶液可吸收Cl2、HCl,而且同时放出CO2气体,所以也不符合要求。

(2)根据实验装置可看出,制取KClO3用酒精灯加热,而制NaClO时无加热工具;从反应物的浓度来看,所用的碱溶液的浓度也存在差异。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发现,只有M代表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只有M符合。

将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

(3)制取NaClO时,发生的反应是:

Cl2+2NaOH=NaCl+NaClO+H2O;将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

将Cl2通入石蕊试液中,首先发生反应:

Cl2+H2O=HCl+HClO,生成的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之后由于HClO的强氧化性将红色石蕊氧化为无色。

30解析:

(1)设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盐酸与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

NaOH+HCl===NaCl+H2O

且溶液的pH=12,说明NaOH过量,所以有c(OH-)=10-2mol·L-1=

解得x=0.04mol·L-1

(2)NaOH+HA===NaA+H2O

c(HA)=

=0.025mol·L-1

(3)因HA

H++A-,其pH=3,则

c(H+)=10-3mol·L-1,故有

Ka=

=4.17×10-5mol·L-1

答案:

(1)0.04mol·L-1 

(2)0.025mol·L-1

(3)4.17×10-5mol·L-1

 

2013~2014第二学期承德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26题:

(10分)

(1)________(填字母)。

(2)________色,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pH________7(填“>”、“<”或“=”),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27题:

(11分)

(1)________、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

(2)_________(2分)。

(3)________(填“酸”、“中”、“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填写物质的名称),________。

(4)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28题:

(13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题:

(12分)

(1)________(2分)________

(2)

____(2分)。

______(填写编号字母);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

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分)

30题: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