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729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

《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建测量综合实习.docx

土建测量综合实习

第三部分综合实习

一、目的和要求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测量综合实习在是完成测量学理论知识学习以后,集中一定的时间进行的教学实习。

通过测量实习,将理论知识系统地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拓宽测量理论知识。

要求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角度测量、水准测量、电子全站仪的使用与数字测图技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测绘生产的基本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认真负责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测量实习地点

1.校内测量实习基地:

为学校建设及测量实习需要,北京交大校园内已建立了校内测量实习基地。

已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如下:

(1)平面控制点的布设

结合校园现状,按一级导线要求,采用结点导线网的形式布设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点布设于校园内、外的主要道路上,布点间距平均边长200m左右。

(2)高程控制点的布设

所有平面控制点同时作为高程加密控制点使用,除此之外,为保证高程控制点的稳定可靠和长期保存,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在已有稳定的建筑物上埋设4个永久建筑物墙角水准点,与其余控制点共同构成校园内高程控制网。

控制网示意图及成果表如下见附图1和附表1。

三、测量实习任务与时间安排

全站仪观测草图法数字测图,建筑物放样可以选择全站仪数字化放样或经纬仪钢尺量距法放样。

1.任务:

在指定地区,每个小组根据校园首级控制网坐标,布设本组的图根导线控制网,测绘比例尺为1:

500,图幅面积40cm×40cm的平面图一幅。

2.时间安排4

综合测量实习时安排见表1

表1时安排表

序号

工作内容

天数

备注

1

布置实习任务、领仪器、踏勘测区

水准仪、经纬仪检校

0.5

2

水准测量及计算

1.0

3

导线外业

1.5

4

导线内业

0.5

5

阶段小结、测图准备、

0.5

6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2.0

7

地形图测绘内业、拼接、整饰、成图

1.0

计算机绘图

8

图上设计及实地测设

0.5

9

成果整理和技术总结

1.0

10

交成果、技术总结及考核

0.5

总计

9.0

四、实习的组织及纪律

1.实习的组织完成

测量实习按组为单位独立进行,实际实习中也可根据总人数和仪器配置情况适当增减人数。

每组民主选组长一人。

组长的职责:

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实施、仪器设备管理与考勤工作(考勤表见附表7)。

考勤表要实事求是地记录组员当天所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及工作时间。

实习完成后由组长对全体组员综合打分。

组长应注意合理均匀地给组员分配任务,使每项工作都由组员轮流担任,组内同学分工要合理;要注意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适时召开全体组员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组员间的协调,配合,加快工作进度。

测量实习期间,全组成员必须听从组长的指挥;当组员之间意见不统一时,可以争论,但组长有最终决定权。

组长要注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组长的罢免:

测量实习期间,组长若不称职,全组成员有一半以上认为其不能履行组长职责,可以通过民主选举重新产生组长,并报指导教师备案。

2.实习纪律

(1)服从教师指导,努力完成教师及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

(2)遵守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

作息时间,一般应参照学校作息时间,各组可结合暑期高温情况对本组的工作时间作适当灵活调整。

(3)遵守仪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保管仪器工具。

爱护公物、树木、草坪。

(4)搞好团结。

保证人身、仪器安全。

(5)非特殊原因,不得请假;

(6)病假应有医院证明;

(7)无故缺席者,作旷课论;

(8)请假超过三分之一者,实习成绩不及格;

(9)损坏仪器严重者,实习成绩不及格。

五、工作步骤与技术要求

1.控制测量

(1)导线点布设:

踏勘测区,在本组测图范围内,布设满足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与施工放样要求的图根导线(可布设为闭合或附和导线)。

导线边长在50~100米之间,导线点用木桩固定,顺时针方向编号,并绘制导线布置草图及点之记。

(2)导线测量:

各组可根据本组仪器设备实际情况,选择下列方法进行测量。

全站仪测量:

①水平角测量——在角度测量模式下进行,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点水平角1~2测回,记录表格参照附表2。

②水平距离与高差测量——在距离测量模式下进行,注意测前应输入仪器高与镜高,记录表格参照附表3。

经纬仪法

①水平角测量——经纬仪测回法观测导线点水平角一测回,记录表格参照附表2。

②水平距离测量——用钢尺的一般量距方法,经纬仪定线,往返丈量导线边水平距离,记录表格为附表2。

③水准测量——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测量导线点的高差,图根水准宜布设为附合水准或闭合水准形式,记录表格为附表4。

(3)测量限差

①水平角测量限差——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观测测回法观测1~2测回,半测回水平角较差应≤±24″,导线角度容许闭合差fβ容=±40

,n为导线点数。

②导线边长测量限差——水平距离采用钢尺量距法往返丈量时,往返丈量相对较差应小于1/2000;水平距离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观测时,往返丈量相对较差应小于1/3000。

导线容许相对闭合差K容=1/2000。

③高差测量限差——用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导线点高程。

高差容许闭合差△h容=±30

毫米(L以公里为单位)。

2.碎部测量

(1)全站仪草图法数字测图

在BTS-800全站仪菜单模式下,建立数据采集文件,测量并存储碎部点的坐标,坐标文件名可以使用“组号-测站名-序号”的规则命名,如“8-DX2-6”的意义是,第8组在DX2-点观测的第6个坐标数据文件。

碎部点的命名规则为“测站名-序号”,例如“DX2-18”为在DX2设站观测的第18号碎部点名。

草图应绘制在附表5中,绘制的每个点均应注明点号,为保证绘制的碎部点点号与全站仪坐标数据文件中记录的碎部点点号一致,每测量10个碎部点,草图员应与观测员对一次点号。

当天测绘的数据应在当天晚上完成绘图工作。

对存在问题的碎部点,应在第二天观测时重新测量。

测量道路、房屋等地物点时,要丈量路宽及房屋四周尺寸,以资校核;并按图例标明各种地物、地貌类型。

(3)地形图测绘的限差与接边

①地物点、地形点视距和测距最大长度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地物点、地形点视距和测距的最大长度(m)

测图比例尺

视距最大长度

测距最大长度

地物点

地形点

地物点

地形点

1:

500

70

80

150

1:

1000

80

120

160

250

1:

2000

150

200

300

400

②高程注记点的分布

图1地形图的拼接

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道路中心线、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

③地形图的拼接

地形图的拼接示意见图1。

当接边差小于表4规定的平面、高程中误差的

倍时,可平均配赋,改正相邻图幅的地物、地貌位置,改正时须注意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的正确性。

超过限差时则应到现场检查纠正。

表4地物点、地形点平面和高程中误差

地区分类

点位中误差

(图上mm)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图上mm)

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

≤0.5

≤±0.4

≤1/3

≤1/2

≤2/3

≤1

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

≤0.75

≤±0.6

六、仪器使用及测量中的要求

1.水准仪使用及测量

掌握DS3级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进一步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练习等外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与检核的方法。

能力培养要求:

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操作、野外作业和内业处理。

主要方法或手段:

(1)安置仪器:

要求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

(2)熟悉仪器:

要求熟悉各部件的使用方法。

(3)粗略整平:

要求熟练操作。

(4)瞄准水准尺、精平与读数:

要求熟练操作。

(5)测定由5个地面点组成的闭合环:

要求会测、纪录和计算。

2.经纬仪使用及角度测量

掌握DJ6级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练习经纬仪光学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的方法,并掌握基本动作要领;掌握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方法、记录及计算;练习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方法、记录和计算。

能力培养要求:

熟练操作仪器;掌握测回法和全圆观测法。

主要方法或手段:

(1)纬仪的安置:

要求三脚架架设适当,熟练对中、整平。

(2)瞄准目标:

要求会使用粗瞄准器和消除视差。

(3)读数:

要求快而准。

(4)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要求掌握方法原理、观测、数据的纪录和处理。

(5)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

要求掌握方法原理、观测、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3.全站仪测量实习

掌握BTS-800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及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练习全站仪光学对中、整平、瞄准及测量,并掌握基本动作要领;掌握全站仪测量水平角、竖直角、斜距、水平距、高差、坐标等的测量方法、建立数据文件,实现观测数据的自动记录。

能力培养要求:

掌握全站仪操作和使用。

主要方法或手段:

(1)全站仪的安置:

要求三脚架架设适当,熟练对中、整平。

(2)瞄准目标:

要求会使用粗瞄准器和消除视差。

(3)读数:

要求快而准。

4.导线测量实习

根据测区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野外导线点的布设和测量;练习导线坐标的计算。

能力培养要求:

掌握导线点的布设原则;掌握导线测量过程;熟悉导线坐标的计算。

主要方法或手段:

(1)线点的布设:

要求符合布设原则。

(2)角度测量:

要求用测回法,快而准确。

(3)离丈量:

要求往返丈量。

(4)高程测量:

要求动作熟练而准确。

(5)坐标计算:

要求能够熟练计算。

5.地形图测量实习

测绘图幅为40×40

,比例尺为1:

500的地形图;在所测得地形图上设计一建筑物,并测设于实地。

能力培养要求:

验证课堂理论,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增强测定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

实验方法或手段:

(1)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要求合理布设。

(2)确定图根控制点和连测:

要求精度符合要求。

(3)进行碎部测量,绘图:

要求碎步点详细。

(4)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

要求认真、仔细。

(5)设计和测设建筑物:

要求准确。

6.测量放样实习

掌握用精确法测设已知水平角;练习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高程点。

能力培养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观测量的测设原理和方法。

实验方法或手段:

(1)设角值为ß的水平角:

要求角度误差不超过±40″。

(2)设长度为D的水平距离:

要求相对误差不应低于1/5000。

(3)测设已知高程:

要求误差不大于±8mm。

(4)测设坡度线:

要求动作熟练。

7.仪器检验校正

熟悉微倾式水准仪、DJ6级经纬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掌握微倾式水准仪、经纬仪的检验,熟悉仪器的正确校正操作方法。

能力培养要求:

对仪器进一步认识;能够熟练仪器检验。

实验方法和手段:

(1)准仪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

(2)准仪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

(3)水准仪视准轴应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

(4)经纬仪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

(5)经纬仪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仪器横轴的检验。

(6)经纬仪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

(7)经纬仪横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

七、实习成果资料及成绩考核评定

1.实习成果资料

(1)封面(自已设计)

(2)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计算成果;

(2)导线外业观测记录、计算成果;

(3)碎部测量记录、计算手簿、全站仪测图草图手簿;

(4)大比例尺地形图:

计算机数字地形图图各一幅,计算机数字地图dwg格式文件1份;

(5)建筑物测设资料

(6)小组实习总结报告:

内容包括小组考勤表、小组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时间等。

(缺一不可)

(7)个人实习总结报告(每人一份):

个人实习总结主要是技术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实习中自己做过的工作、测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技术总结分析,实习体会与收获、感想或建议,不要记“流水账”,报告一般不少于800字。

以上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装订成册,统一上交。

2.成绩考核评定

测量综合实习是《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成绩评定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每组及每位同学所提交的实习成果的质量、指导教师在实习中对同学的考查成绩、同学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包括出勤情况等)、实习纪律、仪器完好状况等综合评分。

基本评分标准如下:

(1)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计算成果;约占分值8%;

(2)导线外业观测记录、计算成果:

约占分值8%;

(3)碎部测量记录、计算手簿、全站仪测图草图手簿:

约占分值5%;

(4)大比例尺地形图;约占分值35%

(5)建筑物或曲线设计测设资料8%

(6)小组实习总结报告:

约占分值8%

(7)个人实习总结报告:

约占分值12%

(8)指导教师在实习中对同学的考查成绩,实习小组组员之间的分工、协作、配合及实习的认真态度、出勤等表现情况,约占分值16%。

(注:

小组长在此项分值中,给分上比小组组员平均略高。

八、仪器领借,保管方法及注意事项

爱护仪器、工具注意事项:

(1)搬运工具时应小心轻放,不受震动和冲击;不横放或倒置;检查背带提环是否牢实;箱盖应扣好加锁。

(2)由箱内取出仪器时,应拿其坚实部分,不可提望远镜。

(3)仪器装在三脚架上以后,应检查是否确已装牢,否则不能松手安置仪器位置应适当,尽量安置在路边,不得影响交通。

(4)时刻注意仪器的安全,仪器安置以后,必须有人在仪器附近,不可离去,以免发生意外,实习过程中,不得打闹,更不能使用标杆、水准尺等打闹或玩耍。

(5)在野外远距离搬移仪器时,应将仪器装在仪器箱内;近距离搬移时,应将仪器装在胸前:

一手托住基座部分,一手抱住三脚架,切勿扛在肩上。

(6)在野外遇雨时,应把仪器套套上,或放入箱内。

勿使仪器淋雨受潮。

(7)仪器如受雨淋后,应立即擦干,再放在外面晾一会,不可立即装入箱内。

如望远镜需要擦拭或仪器内进入雨水,则应送回仪器室处理,严禁自己动手拆、擦。

(8)使用钢尺时要轻拉、轻卷。

有环时绝不可紧拉。

遇水湿后绝对不能卷入盒内,必须先行擦干。

(9)皮尺应严防潮湿;皮尺卷入盒内时勿绞缠。

(10)水准尺的尺面刻度应加以保护勿受磨损。

放尺时不应让尺面着地,尺端底部勿粘泥土,并防磨损。

(11)标杆应保持直挺,切不可用来抬物,或作掷、撑器具。

附表1

点名

X坐标(m)

Y坐标(m)

高程(m)

备注

JD01

309090.511

498666.724

51.570

南门口

JD02

309181.058

498602.530

51.506

天佑会堂

JD08

309132.770

498827.815

51.356

印刷厂

JD09

309339.602

498775.540

51.406

明湖南边

 

附表2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手簿

班级组号观测者记录者

天气日期:

年月日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平均角值

°′″

备注

 

附表3

距离测量记录手簿

班级组号观测者记录者

天气日期:

年月日

线段名称

观测方向

水平距离

(m)

平均

长度

(m)

相对较差

备注

往测

1/

返测

往测

1/

返测

往测

1/

返测

往测

1/

返测

往测

1/

返测

往测

1/

返测

往测

1/

返测

往测

1/

返测

往测

1/

返测

往测

1/

返测

 

附表4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班级组号观测者记录者

天气日期:

年月日

测站

测点

水准尺读数(mm)

高差

(m)

高程

(m)

备注

后视

前视

 

附表5

全站仪草图法测图手簿

组号

测站点名:

坐标:

=

=

=仪器高:

=

后视点名:

坐标:

=

=

=镜高:

=

观测日期:

2年月日全站仪编号:

观测者草图者立尺员:

 

附表6(本表作为小组实习总结的一部分)

测量实习考勤、考核表

组号:

组长:

组员姓名

工作日期

出勤时间

完成的工作内容

组长

评分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综合

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