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668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统一检测

物理试卷2021-4-28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须知

1、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班级、姓名、考号。

2、试卷答案-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

1.科学家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

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C.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m/s。

D.通常情况下,初二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0Pa

2.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3.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D.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4.如图1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

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

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则判断正确的是(  )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B.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如图2所示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器具是(  )

A.茶壶B.排水管的“反水弯”C.锅炉水位计D.活塞式抽水机

6.下列做法中,能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上面的浮灰

B.同向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C.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D.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7.在“力与运动”的关系中,你认为全部正确的观点有

①打排球时,当排球离开手后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排球受到了惯性

②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③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⑤一辆汽车正在做加速运动,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不计空气阻力)

A.②④⑤B.①②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8.如图3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对平衡力

C.木块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手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某同学对图4中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地面上的箱子重100N,受到90N向上的拉力时,箱子所受合力为10N

B.乙图中手里静止的瓶子所受合力为零

C.丙图中人推木块匀速运动,人对木块的推力与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

D.丁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脚和地球施加的力

10.在物理课上,老师将一只模型鸟的尖嘴支在矿泉水瓶盖上,模型鸟的整个身体就能悬空保持平衡,如图5所示。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模型鸟静止时重心不一定在它所受支持力的作用线上

B.模型鸟对瓶盖的压力就是模型鸟受到的重力

C.瓶盖对模型鸟的支持力与模型鸟对瓶盖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矿泉水瓶(含水)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矿泉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锋利,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在高海拔地区一次性打火机不容易打燃火,其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压高

C.汽车行驶过程中车窗打开时,窗帘总是往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锅内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12.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这艘肮时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

山东舰满载排水量约5万吨,可以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山东舰浮在水面时,浮力大于重力

B.舰载机全部飞出后,山东舰受到的浮力不变

C.舰载机在舰上起飞的靠得是空气浮力

D.山东舰在海上沿直线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与水的推力是平衡力

13.如图6所示,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浮沉子”。

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子,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内的小玻璃瓶下沉;松手,会看到小玻璃瓶又浮起来了。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它的浮沉,而且随着挤压力度的变化,我们还能控制小玻璃瓶悬浮在矿泉水瓶中的任一位置。

关于“浮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挤压矿泉水瓶时,矿泉水瓶内的气体密度不变且气压不变

B.潜水艇的原理与“浮沉子"的浮沉原理相同

C.“浮沉子”下沉时,小玻璃瓶内的气体体积和下沉前相比变大了

D.“浮沉子”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7所示,把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沉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ρ丙

B.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

C.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

D.三个小球所受重力大小关系是G甲=G乙

15.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8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

①木块重力是10N

②木块的体积是0.6×10-3m3

③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

④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400Pa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②④

二、多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14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下列验证性小实验与物理规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踢出去的足球最终停在操场上→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悬挂静止的小石块的细线沿竖直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将水杯内倒满水,用纸片覆住杯口,倒置,发现纸片不会掉下来→大气压强

17.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把橡皮筋的下端B用细线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上端A通过细绳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一个重为2N的钩码通过细绳挂在橡皮筋的A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将橡皮筋的A端拉到O点,并在竖直放置的白板上标记O点的位置,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挂钩码的细绳对A端的拉力F2;摘掉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A端仍拉到O点,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先后两次都将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O点,是为了让F与F1和F2的作用效果相同

B.实验中先后两次都将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O点,是为了让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

C.如果以上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8N,则F=6.8N

D.如果以上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8N,则F=2.8N

18.小敏用两贝手指和一只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时,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如图10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手抬凹陷程度显示的

B.左手抬受到

的压力小于右手指受到的压力

C.左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手指受到的压强

D.若笔尖面积0.5mm2,右手指受到2N的压力,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4×103Pa

19.对图11四种场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铁轨铺在枕木上,主要是减小火车对地面的压强

B.图乙∶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在飞行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

C.图丙∶用手指托住乒乓球,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同时手指移开,乒乓球会掉下来

D.图丁∶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玻璃管中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20.如图12甲所示。

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休,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2~4秒物体所受合力为1N

21.水平桌面上一平底容器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中间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向橡皮膜两侧分别注入适量的水和盐水,橡皮膜的形状恰好没有发生改变,然后将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物块A和B同时放入液体中,静止时A、B悬浮在同一水平面处,如图1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膜左侧容器中的液体是水

B.A物块受到的浮力等于B物块受到的浮力

C.A物块的重力大于B物块的重力

D.容器左侧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右侧底部受到的压强

22.已调零的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装满水的薄壁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如图14所示。

此时溢水杯中水深8cm,电子秤的示数是0.33kg,将一重为2N的物体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另一容器接收,不会流到电子秤上),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己知溢水杯的底面积为3×10-3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入物体前,溢水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

B.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2N

C.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530g

D.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强为1100Pa

三、实验题(共38分、23题3分,其它每空均为1分)

23.如图15甲所示是小明沿滑道下滑的情景,他受到的支持力F为300N、重力G为500N、摩擦力f为200N。

现用一个方框替代人体,画出简化图(如图15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提示∶三个力都以重心为作用点、用字母标明各力)。

24.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16所示,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小张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

(1)通过(a)和(c)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有关。

(2)通过比较(a)和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7甲所示。

(1)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挂上托盘,并在托盘中加砝码,分别跨过两定滑轮,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_。

(2)小明发现用图17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17乙所示的装置。

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

(3)两个探宄方案相比较,___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些,理由是___°。

26.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中静止自由滑下,分别通过平铺在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如图18甲所示。

(1)图18乙是对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进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2)小车在相同斜面项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3)水平面越光滑,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

(4)进一步推理,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运动。

27.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米,而在冰雪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

(1)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_有关。

(2)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装有沙子的纸盒A、长方体物块B,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19所示的实验。

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纸盒A。

(3)小刚通过比较____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

丙图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

(4)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还和受力面积有关,所以他进行的操作是,将A从中间切断,并拿走一半,测出剩余一半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受力面积有关。

老师说操作是错误的,原因是。

(5)该实验很难保证匀速,于是改进如图20丁,要测量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下方木板匀速。

(选填“必须”或“不必须”)

28.如图21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_。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__p'(选填“>”“<”或“=”)。

29.小强同学利用U型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前他注意到U型管两边的液面己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图22甲;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如图22乙所示的情景,则装置可能出现了的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如图22丙、丁,由此可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

(3)他又往烧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浓盐水,为了使探头与加盐水前的深度相同,应将探头位置(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并且观察到U型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变。

30.如图23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四个步骤∶

(1)丙步骤发现,从物体C接触水面开始直至浸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

据此某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_,原因是;

(2)通过分析甲和_步骤,可以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3)通过分析甲、丙、丁步骤还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

(4)物体C的体积是__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31.小红设计了如图24所示的实验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N。

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_。

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4)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ρ酒精=0.8×l03kg/m3),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____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填“甲”“乙”“丙"或“丁”)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绝境重生的372舰艇

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被称为“海中断崖"。

潜艇在水下航行中,如突遭海中断崖,会急剧掉向海底,称为“掉深",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有效潜深为300m,潜艇不受控制地掉到安全潜深以下时,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失事。

我军372潜艇一次远航战备巡逻中,当时海区情况比较复杂,以前也碰见“掉深”的情况,但这次潜艇掉的又快又深,潜艇的主机舱管路发生破损,艇长王红理瞬间条件反射式发出命令∶“损管警报!

向所有水柜供气!

"。

不到10秒钟,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1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闭∶2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

但“掉深"依然继续。

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深度计开始缓慢回升。

372潜艇闯过鬼门关,奋力自拔,化险为夷,创下了同类潜艇深度自拔的新纪录,创造了我军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1)“海中断崖”通常指潜艇遇到海水密度跃层,潜艇所处的海水密度突然变____(选填“大”或“小”),所受的浮力突然(选填“增大"或“减小"),失去平衡而急剧下沉的一种现象。

(2)“打开应急高压气阀门,向水柜供气!

”目的是排出水柜中的水,使潜水艇自身的重力(选填“增加”或“减少”)

(3)向所有水柜供气后,潜艇掉深有所减缓,但不会立即停止,这是因为潜艇具有。

五、计算题(共14分)

33.如图25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甲重100N,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20N,求∶

(1)水平地面对物体甲的支持力?

(要求对甲进行受力分析)

(2)物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3)若甲的底面积是400cm2,则甲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4.如图26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水,放置在一水平桌面上。

求∶(已知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g取10N/kg)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3)茶壶对桌面的压力

(4)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35.如图27所示,重为78N的实心合金球被轻细线钻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端,并没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8N。

己知图中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0.05m2.。

求∶

(己知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g取10N/kg)

(1)该合金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2)该合金球的密度是多大?

(3)与球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合金球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