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587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docx

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材料doc

 

金山镇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生社团活动材料

 

学校中心小学

 

社团名称文苑漫步

指导教师

 

2012年9月

 

社团主要成员登记表

社团负责人(学生)

姓名

性别

班级

姓名

性别

班级

葛梦婷

(2)

刘文奂

(2)

吴英恺

(2)

刘旻峰

(2)

杨舒婷

(2)

杨金雪

(2)

张雪

(2)

徐修赫

(2)

王雪

(2)

韦宇豪

(2)

王文祥

(2)

王弘朕

(2)

刘慧文

(2)

郭德晟

(2)

范智涵

(2)

郑浩睿

(2)

孙安澜

(2)

吕丛杰

(2)

韦雨欣

(2)

夏戊龙

(2)

成丹丹

(2)

王鹏

(2)

王怡菲

(2)

徐海峰

(2)

顾彩萍

(2)

徐国伟

(2)

成妍

(2)

万军宝

(2)

成飞扬

(2)

刘欣欣

(2)

韦丽

(2)

赵忠正

(2)

谢孟芹

(2)

赵琪琦

(2)

王杜娟

(2)

崔雨杭

(2)

杨文豪

(2)

韦依晨

(2)

社团活动工作计划

学期活动目标

1、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活动形式概述

1、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小老师教读与老师讲故事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2、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

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活,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形式多样;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

学期

活动

计划

利用课间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

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0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诵读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校内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和班干负责,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校外主要由家长负责,指导同学的诵读。

倡导家长积极参与“父母孩子共读好书”活动。

以此为学生的诵读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进步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

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

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就适时介绍一些与课内阅读相适应的品位高、对学生有益的书刊,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把握艺术的构思、辨析人性的美丑善恶,学会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价,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全面提高鉴赏能力。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争取达到人人能背诵,班内一半以上的人吟诵如流。

(5)、要引导、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0分钟,与学生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学生进入国学的殿堂。

分周活动安排

周次

活动内容

指导教师

2

论语:

孝为根本

3

论语:

无违为孝

4

论语:

克已复礼

5

论语:

仁以为已任

6

国庆节

7

论语:

推已及人

8

论语:

9

论语:

10

论语:

11

论语:

12

论语:

安贫乐道

13

论语:

坚贞刚毅

14

论语:

君子风范

15

论语:

君子与小人

16

论语:

四海之类皆兄弟

17

论语:

乐多贤友

18

学期总结

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9月12日

活动地点

(2)班

活动内容

孝为根本

活动内容

摘要

一、师生问好,明确目的及任务:

论语《孝为根本》。

二、经典研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

2、对课文中疑难字词的意思作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表达特点和风格。

3、采取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灵活多样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要注意字音、语气、节奏和情感,特别要注意把握句子的停顿处。

4、课堂讨论:

(1)为什么说“能养”并不是真正的孝?

(2)让学生讲述自己孝敬父母的故事;讲述怎样与父母交流;当父母有错误时,如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都会以怎样的方式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

(3)现代社会,物质上的赡养已不难,但很多老人却不能得到真正的关心,这是为什么?

5、学生自由读,思考讨论的问题。

三、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孝为根本》你读懂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指导教师

点评

社团成员

活动感言

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10月17日

活动地点

(2)班

活动内容

推已及人

活动内容

摘要

一、师生问好,明确目的及任务:

论语中仁爱《推已及人》。

二、经典研读:

1、教学第一则,由于过长,教师多范读几遍,诵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把握好停顿和语气等问题。

2、采取范读、齐读、小组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诵读第二则和第三则。

3、让学生想象并表演当时的情景。

通过表演,学生对孔子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仁爱精神会有更加切身感受。

4、结合历史故事(参见“参考资料3”)或生活实例,让学生有更为具体,生动的理解。

5、学生自由读,思考讨论:

“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

三、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推已及人》你读懂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指导教师

点评

社团成员

活动感言

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10月31日

活动地点

(2)班

活动内容

忠、信

活动内容

摘要

一、师生问好,明确目的及任务:

论语《忠》、《信》。

二、研读《忠》:

1、播放屠洪刚《精忠报国》,对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的事迹介绍,从而导入课题;

2、齐读第一则,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从而体现曾子反省的态度和神情;

3、第二则让学生分角色读,第三则注意读出其中的反问语气。

(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把握好节奏、停顿)。

4、结合历史故事或者以现实生活的实际例子,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践行“忠”的思想。

三、研读《信》

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主题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活中贯彻、实践“信”这一美德。

四、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

“信”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五、作业布置:

指导教师

点评

社团成员

活动感言

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11月14日

活动地点

(2)班

活动内容

宽、恕

活动内容

摘要

一、师生问好,明确目的及任务:

论语《宽》、《恕》。

二、研读《宽》:

1、教师领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2、齐读第一则,思考;

3、教师提示:

第一则句末反问句注意读出孔子失望的情绪。

在朗读时,要着重注意各则的诵读节奏、停顿。

4、准确理解课文疑难字词的意思、特殊句法,感受古今汉语表达方式的不同,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三、研读《恕》

联系学生的具体生活实例,让学生对:

“恕”的思想有具体、形象的把握。

四、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

“恕”的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五、作业布置:

有个同学经常嘲笑你,让你很反感。

这一次他考试不及格,很怕你嘲笑,你会怎么做呢?

指导教师

点评

社团成员

活动感言

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11月28日

活动地点

(2)班

活动内容

坚贞刚毅

活动内容

摘要

一、明确目的及任务:

论语《坚贞刚毅》,君子应具备坚贞刚毅的品格。

二、经典研读:

1、对课文中疑难字词的意思作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表达特点和风格。

2、整体把握:

《论语》中对君子的标准多有论述。

儒家认为,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才能出众,而且要德行高尚,可以委以军国大任,独挡一面,能担当道义,有为于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贞刚毅》主要论述了儒家对君子应具备坚贞刚毅的品格的思想追求。

3、采取自由读、齐读、等方式,读出气势,读出大丈夫的气概,同时,需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恰当。

4、课堂讨论:

(1)你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子的?

(2)你希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5、学生自由读,思考讨论的问题。

三、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坚贞刚毅》你有什么改变?

这次活动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作业布置:

了解“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并说明其象征的品质。

指导教师

点评

社团成员

活动感言

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12月12日

活动地点

(2)班

活动内容

君子与小人

活动内容

摘要

一、师生问好,明确目的及任务:

论语《君子与小人》。

二、经典研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

2、对课文中疑难字词的意思作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表达特点和风格。

3、采取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灵活多样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要注意字音、语气、节奏和情感,特别要注意把握句子的停顿处。

4、问题研究:

(1)如何看待:

“君子与小人”之辨?

(2)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轻重问题?

学生自由读,思考讨论的问题。

5、诗歌赏读:

(1)向学生讲解诗句意思,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夸张等;

(2)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在诵读中感受王安石不畏奸邪、高瞻远瞩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三、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君子与小人》你读懂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指导教师

点评

社团成员

活动感言

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12月26日

活动地点

(2)班

活动内容

四海之类皆兄弟

活动内容

摘要

一、师生问好,明确目的及任务:

论语《四海之类皆兄弟》。

二、经典研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

2、对课文中疑难字词的意思作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表达特点和风格。

3、采取自由读、齐读、领读等方式,灵活多样地朗读课文。

增强经典诵读的趣味性。

4、分角色读司马牛、子夏两种角色,注意读出司马牛的忧愁、子夏的热忱,从而体现儒家仁厚博大的精神,教师注意把握好停顿和语气。

5、思考讨论问题:

“你的交友原则是什么?

怎么样看待朋友的优缺点?

三、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四海之类皆兄弟》你读懂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指导教师

点评

社团成员

活动感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