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567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

《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docx

金融衍生工具作业巴林银行案例分析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巴林银行倒闭案分析

1、试就本案例的关键节点,作出关于“日经股指期货”和“日本政府债券”的会计描述。

1.名词介绍:

(1)日经股指期货指数:

日经指数,原称为“日本经济新闻社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是由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制并公布的反映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变动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后改名为“日经平均股价指数”(简称日经指数)。

日经指数因延续时间较长,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成为考察日本股票市场股价长期演变及最新变动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指标,通常所说的日经指数就是指日经225。

日经225是以成交量最活跃、市场流通性最高的225只股票的股指为基础计算出来的。

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是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于1986年率先推出并获得成功的,而日本国内在两年后才由大阪证券交易所(OSE)推出日经225股指期货交易。

而本案例分析所指的“日经股指期货”就是巴林银行在SIMEX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日经225指数期货。

(2)日本政府债券:

日本政府债券是有日本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

1975年后,日本政府债券发行量急剧增加,加上大藏省放松了银行转售国债的限制,是的日本国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债市场。

这也为里森后来在市场上大量交易日本政府债券最终导致巴林银行倒闭提供了基础。

2.会计描述:

(1)起因

为了弥补错误账户“88888”中的损失,里森决定采用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想从此交易中专区期权权利金。

同时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里森错过了最佳止损时机。

(2)日经股指期货导致的亏损

自1994年下半年起,里森认为日本经济在经历了30个月的萧条之后已经开始复苏,他看好日本股市上涨,认为日经指数将稳定上涨并且不会低于19000点以下。

因此,尼克·里森看多日经股指,逐渐买入日经225期货指数,即:

借:

买入期货—日经225

贷:

应付期货—日经225

然而自1995本神户大地震后,日本股市反复下跌,里森的投资损失惨重。

里森认为股票市场对神户地震反映过激,股价将会回升,为弥补亏损,他一再加大投资,多次大规模建立多仓,以期翻本。

截止1995年2月23日,日经期货多头风险部位已达6万余口合约。

而这期间日经指数仍然持续下跌,由于里森采取的是跨式部位组合交易,当股价接近执行价格时,跨市组合就会有盈利,而股价与执行价格差距越大,亏损就越大,而这期间产生的损失全部被计入了“88888”错误账户。

1995年2月23日,日经指数急剧下挫,收报17885点,里森再也无力弥补损失。

(3)日本政府债券的空头期货合约

里森认为日本股票市场股价将会回升,而日本政府债券价格将会下跌,因此在1995年1月16日—24日大规模建日经225指数期货多仓同时,又卖出大量日本政府债券期货。

里森在“88888”帐户中未套期保值合约数从1月16日2050手多头合约转为1月24日的26079手空头合约,但1月17日关西大地震后,在日经225指数出现大跌同时,日本政府债券价格出现了普遍上升,使里森日本政府债券的空头期货合约也出现了较大亏损,在1月1日到2月27日期间就亏损1.9亿英镑。

(4)总结分析

通过对上述的交易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里森造成如此巨大的亏损原因之一便是他对当时形式的错误预期。

他原本以为日本经济走出衰退,日元坚挺,日本股市必大有可为。

日经指数将会在19000点以上浮动,如果跌破次位,一般说日本政府会出面干预,故想一赌日本股市劲升。

不聊日经指数从一月初起一路下滑,后又发生了日本神户大地震,股市因此暴跌,同时面对日本政府债券价格的一路上扬,巴林银行持有的空头合约也多达26000口。

总共造成的损失激增至令人咋舌的8.6亿英镑。

股市期货空头和债市期货多头的情况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虽然巴林案件已经成为了历史中的一粒尘埃,但是它却留给了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原本设计用于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会产生如此巨大的风险呢?

其实在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市场空前膨胀,而其发展原因在很大成都撒花姑娘并不是报纸和规避风险交易的推动,而是投机的刺激,只有少数投资者以实物为基础来操作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避险,更多的是为了追逐利益而进行风险很高的资金合约炒买炒卖。

而巴林银行惨案就是因为投机行为而导致的。

但是如果因为巴林事件而否定了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价值,那也片面的。

因为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造成如此巨大风险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工具本身,而是来自认为的因素,是巴林银行管理存在缺陷而导致的。

就像里森进行的日经指数交易,他本是经验丰富的交易员,但是仅仅凭着对日本经济形式好的重观预期进行投机,却不做一旦出现逆转局势如何对策的思想准备。

结果股市一路下跌,造成巨大亏损。

如果此时他不是继续买进日经指数期货而是果断进行平仓的话,巴林银行虽然会遭受损失,但是肯定不至于落到破产的境地,所以归根结底,这一切悲剧的下场还是由于人为结果以及管理制度缺陷导致的。

巴林银行事件也给予了我们很多探讨空间,也让我们对衍生金融产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部分我们组就衍生金融工具来结合本案例进行谈谈我们的认识和理解。

 

2、结合案例和相关金融期货基本理论内容,阐述你对金融期货产品的深层认识?

金融期货(FinancialFutures)是指交易双方在金融市场上,以约定的时间和价格,买卖某种金融工具的具有约束力的标准化合约。

以金融工具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

金融期货一般分为三类,货币期货、利率期货和指数期货。

金融期货作为期货中的一种,具有期货的一般特点,但与商品期货相比较,其合约标的物不是实物商品,而是传统的金融商品,如证券、货币、利率等。

(一)金融期货分类

金融期货有三个种类:

货币期货、利率期货、指数期货。

其在各交易所上市的品种主要有:

1.货币期货:

主要有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加元、澳元、新西兰元、日元、人民币等期货合约。

主要交易场所: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分部、中美商品交易所、费城期货交易所等。

2.利率期货:

美国短期国库券期货、美国中期国库券期货、美国长期国库券期货、市政债券、抵押担保有价证券等。

主要交易场所: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分部、中美商品交易所。

3.股票指数期货:

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综合指数(S&P500),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NYCEComposite),主要市场指数(MMI),价值线综合股票价格平均指数(ValueLineComPositeIndex),此外日本的日经指数(NIKI),香港的恒生指数(香港期货交易所)。

主要交易场所: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

(二)金融期货职能

金融期货交易的重要职能在于提供套期保值的手段。

1.卖出套期保值

该保值又叫空头期货保值,它是指利用利率期货交易避免将来利率上升引起的持有债券的价值下跌或预定的借款费用上升的风险;或者指利用外汇期货交易避免将来外汇汇率下跌引起持有外币资产的价值下跌,以及将来的外汇收入的价值减少的风险。

2.买入套期保值

也称多头期货保值,是指利用利率期货交易避免将来利率下跌引起的债券投资的预定利益减少(债券的购入价格上升)的风险;或者指利用外汇期货交易避免将来外汇汇率上升引起以本币计价的预定外汇支付额增加的风险(即要多付出本币)。

3.直接保值

是指利用与需要保值的现货相同的商品避免风险。

4.相互保值

是指期货市场上没有与需要保值的现货相同的商品,就利用利率联动关系最密切的商品避免风险。

上述职能由于期货市场上交易的标准化,实际中难以充分实现,为此就须注意两种风险:

第一,基准风险。

这是由直接保值与相互保值产生的风险,只是前者风险较小些,后者风险较大些。

第二,收益曲线风险。

这是因收付期不完全一致、收益曲线的变化产生的风险。

五、价格发现功能

是指在一个公开、公平、高效、竞争的期货市场中,通过集中竞价形成期货价格的功能。

(三)金融期货交易的特点和作用

期货交易的四大特点是合约标准化、见钱不见物、高杠杆作用和独特的结算方式。

可以说,这四大特点金融期货交易中体现得最充分。

首先,合约标准化。

金融期货交易解决了期货合约标准化中的一个最大难题:

交易商品的同质性,因为一般商品无论品质多么相近,但总有差别。

为此,许多具体的商品还要作一些特点说明。

但金融商品均是同一种完全一样的商品,如股票指数期货,在交易时,大家只认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某秒的一个指数水平。

在其他商品合约中必须明确的质量、交货时间和地点,在这里很容易解决。

这样,就提高了合约的互换性和流动性,改善了合约交易的环境。

其次。

见钱不见物。

再次,高杠杆效应。

以股票指数交易为例。

比方说,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为200,按每份合同为500X指数公式计算。

每份合同价值达到100000美元,但客户只需向期货经纪公司交纳5000美元的保证金。

保证金比例仅为5%。

换言之,即需交5美元。

就可以买进或卖出100美元的指数期货。

进一步讲,由于日价格限制为士500点(这里指基点,每个基点为0.01),每点为5美元。

若买进指数期货之后出现上升500点,则该投资者购买一份合约的盈利达到2500美元(未扣除应付给经纪公司的佣金),则投资者一天投资的回报率达到50线。

同理,如果投资者预期发生偏差,市场指数不升反而下降500点,则亏损2500美元。

其次期货交易拥有独特的结算方式。

期货投资大亏大赚,均在转瞬之间完成,如果没有严格的保证金制度和结算制度,是无法想象的。

保证金制度要求所以期货投资者预先在经纪公司或结算所存入一笔保证金,才能进行期货交易,并且每个投资者能够入市买卖的合约数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同时,经纪公司的客户代理人对客户帐面上的头寸都十分清楚,并严格掌握客户下单的数量,杜绝了过度投机和无法履约情况的出现。

在这种条件下,结算所成为所有买方的卖方,同时,又作为所有卖方的买方,负责每一笔交易的清算和结算。

具体而言,一旦客户的交易指令得到确认。

则结算所自动承担起履约责任。

期货交易者不必担心对方履约问题。

金融期货市场的作用:

第一金融期货交易是一个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市场,它将众多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集中于交易场内,并通过公开竞价,使这些因素转化为一个统一的交易价格,从而,可以说金融期货市场起到了一个价格睛雨表的作用。

第二。

金融期货交易可以提供整期保值和投机服务,中和或转移价格风险。

第三。

为投资者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机会,可以吸引许多中小投资者入市操作,避免价格风险。

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增加投资,减少消费,并培养出一批熟悉金融,了解市场交易规则和交易技巧的投资者,从而可以培养出一批熟悉国际期货交易惯例的专门人才,为发展我国商品经济和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服务。

(四)结合案例

巴林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是由里森买入价值70亿美元的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并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上进行涉及200亿美元的空头投机,最终以超过其资本和储蓄之和的10亿美元损失即引起的。

在这一案件中,里森所经营的日经指数期权和期货,均属金融衍生工具。

那么应当如何认识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及其所存在的风险性呢?

巴林案件结束了,却留给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能在短期内引发出如此巨大的风险呢?

从理论上讲。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并不增加市场的总风险,但是在特定的交易过程中,若无视潜在的交易风险,以致当市场风险转变成信用风险时,其危害性便突出出来。

与其说作为金融投资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系数极高的投资,倒不如说近年来由于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投资的盲目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银行体制和交易规则,导致金融市场空前膨胀,从而加剧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从金融市场急剧膨胀的形势来看,其发展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保值和规避风险交易的推动,而是投机的刺激。

只有少数投资者以实物为基础来操作衍生金融交易进行避险。

更多的是为了追逐利润而进行风险很高的资金合约炒买炒卖。

从事衍生金融交易可能获得的巨额利润使得这种交易的投机性比重远远超出其实物性比重,且投机的出现越来越频繁1992年全球外汇衍生交易日平均交易量为6919亿美元,1994年更增长至日均1万亿美元,而显示实物经济的世界进出口总额每年仅为8万亿美元。

1986年,外汇衍生交易额为世界贸易额的17倍,1989年为28倍,1994年竟达45倍。

这就使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进一步偏离,造成了投机蔓延。

这时如果发生损害人们交易信心的事件,金融机构如果失去公众的信任,就很可能使脆弱的世界金融体系崩溃,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这次巴林银行的倒闭之所以震惊世界金融市场,原因也正在于此。

但是,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造成如此之大的风险,主要原因不在于其本身,最大的风险其实是来自人为的因素,即管理不善。

巴林银行倒闭后,传媒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反面作用进行了大量报道,这实际只是一种主导。

从本质上讲,创造金融衍生工具的初衷是用来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实际上也确实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

但是,金融衍生工具由于其所具有的特性,反而成为一些冒险家和投机家作为投机赌博的利用工具。

金融投机和赌博一样,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输与赢不仅要依据主观的眼光和科学的判断,而且受许多难于预测的客观条件变化的制约。

就像这次里森进行的日经指数交易,他本是经验丰富的交易员,但仅凭着对日本经济形势好的重观预期。

进行投机,却不做如何应对不利状况的思想准备。

结果,不料日本发生地震,致使股市一路下跌。

造成巨大亏损。

如果里森不是继续买进日经指数期权而是果断进行平仓的话,巴林银行虽会遭受损失,但肯定不至于落到破产的境地。

这就暴露了银行内部管理体制的缺陷。

 

3、试分析巴林银行倒闭案的成因?

重新思考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巴林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内部原因:

(1)巴林集团管理层的失职

早在1994年末和1995年初,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曾发现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交易中存在若干异常,并向巴林集团提出了一些关于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征询。

这些原本是可能促成较早发现里森活动的。

根据官委清盘人的观点,如果巴林集团的管理层适当检讨并理解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在致该集团的信中所表述的忧虑,那么倒闭是可能挽回的。

官委清盘人认为巴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第二封信的态度尤其应该受到严厉指责,该回信向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作出许多毫;基础的错误保证。

同样,琼斯对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两封信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问题掉以轻心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我们无法理解,琼斯作为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财务董事,何以未经独立地详细了解整个事件,就在里森草拟的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所征询里森交易活动的复函上签字。

(2)松散的内部控制

从巴林破产的整个过程看,无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或国际金融组织都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而巴林的内部控制却是非常松散的。

据报载,在2月26日悲剧发生之前,巴林银行的证券投资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性,但竟未引起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警惕。

破产前的巴林运作机构,里森主要是与巴林公司的伦敦总部、东京分部及香港分部交易。

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仅有少数客户,其中三个为巴林分支,另一个是巴黎国家银行,每笔交易都会经过一家巴林分支,因此,巴林主管完全不知晓里森所作所为是不可能的。

里森后来在狱中感慨:

“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置信。

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却仍旧支付这些钱。

”巴林银行的倒闭看起来像是因为个人的越权行为导致,实际不然,巴林银行事件反映出现代跨国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体制的缺陷。

巴林银行的管理层可谓在各个层面、各个步骤都存在失职现象,外部审计师和监管者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巴林事件的原因并不在衍生业务的复杂性,而主要在于业务人员的行为超出了管理层的控制范围。

外部审计师的行为准则在英国审计业务委员会的相关规则中有明确规定,其中包括了对银行审计师的特殊要求。

但其中缺乏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工作关系的标准和要求,造成实践中内外审计的脱节,内外审计师之间无法实现重大审计信息的有效沟通。

(3)业务交易部门与行政财务管理部门职责不明

在巴林新加坡分部,尼克•里森本人就是制度。

他分管交易和结算,这种做法给了里森许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

作为总经理,他除了负责交易外,还集以下四种权力于一身:

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签发支票;负责把关与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交易活动的对账调节,以及负责把关与银行的对账调节。

行政财务管理部门保留各种交易记录并负责付款。

虽然公司总部对他的职责非常清楚,却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他们生怕因得罪他而失去了这个“星级交易员”。

他既负责前台交易又从事行政财务管理,就像一个人既看管仓库又负责收款。

由于工作便利,尼克'里森的代号为88888的错误账号用了1年多,直到1995年2月23日他辞职时才被发现。

巴林银行之所以倒闭,是由于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让里森既直接从事交易又担任交易负责人,两种职能未能完全分开。

而监督巴林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却没有发现这个致命的弱点,这是巴林银行倒闭的一个核心因素。

(4)代客交易部门与自营交易部门划分不清

尼克•里森所做的交易也曾受到巴林新加坡期货部同行们的质询,但是他总是说自己是代客户交易。

也有人提出尼克•里森在对巴林撒谎,因为代客户垫付期货合同的维持金是非常少有的事。

代客户交易与自营交易混淆不清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只有把两者划分清楚,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5)奖金结构与风险参数比例失当

许多公司为鼓励员工辛勤工作,采取发放奖金的办法。

一般根据员工的职务、工作经验、工作成绩以及其他诸多因素来确定,各个公司规定不一。

当然,表彰工作成绩是一回事,根据交易所得利润支付大笔奖金,而不考虑公司的风险参数或公司的长期策略,则是另一回事。

巴林一直将公司50%的毛利作为奖金发给雇员。

这个百分数比绝大多数公司的高。

巴林1994年的1亿英镑(1.61亿美元)奖金在公司倒闭前几天刚刚宣布分配。

几个主要总裁可望拿到11210多万英镑。

奖金时常是根据一个小组或个人在前一年所赚利润决定的。

这种把交易员的收入与他的交易利润挂钩的奖励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刺激了交易员的贪利投机,高额的奖金使得雇员急于赚钱而很少考虑公司所承担的风险。

(6)缺乏全球性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据金融时报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埃迪•乔治1995年4月5日曾对公共财政部和内务委员会中的国会成员讲,巴林在未通知英格兰银行的情况下,擅自将7.6亿英镑的资金汇到新加坡。

而1987年英国银行法规定任何银行如需将大于其资产25%的资金汇到海外分支,必须事先通知英格兰银行。

至1995年2月23日,巴林总共汇去了7.6亿英镑以垫付里森的交易,而这个数将近巴林资本的两倍。

虽然金融市场特别是衍生产品市场已越来越全球化了,但是其法规大多数仍由各个国家自己制定,而且实施范围亦不超出本国国界。

巴林破产案中,巴林总部由英格兰银行及证券期货管理局管理,巴林新加坡期货部则受制于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的上级为新加坡货币局)。

而东京股票交易所(TSE)、大阪股票交易所(OSE)及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中心(TIFFE)却受制于日本银行(中央银行)。

这三个国家的管理者并没有义务去沟通管理信息,而其中的一些组织如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和大阪股票交易所在日经指数衍生产品方面又一直是竞争对手。

显然,缺乏全球性的协调及信息互不沟通也是未能阻止巴林破产的又一主要原因。

外部原因:

(1)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

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所持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三分之一。

单一的经纪行为占有如此大的市场比重,新加坡交易所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明显存在监管漏洞.稳健经营的机构,都应严格控制衍生产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

许多投资衍生产品遭受灭顶之灾的,都与超出自身财务承受能力从事过度投机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巴林事件的发生也是OSE与SIMEX市场竞争的结果。

为了争夺OSE的市场份额,SIMEX不惜放松对市场的监控,在巴林银行持仓已明显偏高的情况下,不做及时的处理,直接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巨额亏损。

如果SIMEX采取有效办法展开市场竞争,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那幺新加坡完全有可能在日经225指数期货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保证金交易杠杆效应的潜在风险

外汇交易中最常被提到的两个特点,就是杠杆比例和保证金。

的确,杠杆式交易自产生以来,一直改变着交易世界,至今依然如此。

然而,杠杆式交易有着非常高的风险。

保证金交易所产生的杠杆效应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来操纵100倍的资金总额,不需占用大量资金,只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作为实物交割时的担保,这种交易手段减轻了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压力。

一方面,这个杠杆也意味着你一旦损失也会由这个杠杆因素使你损失巨大。

巴林银行的倒闭,还在于里森下注的不是一般的金融产品,而是金融衍生品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在于能够用少量的保证金做大笔交易,若运用得当,能够获取高收益。

运用不当,将损失惨重。

金融衍生产品本身没有错,然而参与其中必须有严格的授权和制度约束。

里森参与金融衍生产品炒作,就是在XX和缺乏监督的状态下进行的。

据说,里森曾被英国银行界誉为“金融界”的骄子,是年轻有为的代表,但正是这些头脑灵活、锐气十足的年轻人为了取得超额的利润和奖金,变得贪婪无比,投身到金融衍生产品中去。

事实证明,在银行经营中,人是关键的,然而制度更关键。

(3)日本大地震对股市的影响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

1995年1月份,日本经济呈现复苏势头,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进大量期货合同,希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

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1月17日突发的日本阪神地震打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

巴林银行因此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这几乎是巴林银行当时的所有资产,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就此倒塌。

巴林银行集团破产的消息震动了国际金融市场,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英镑汇率急剧下跌,对马克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巴林银行事件对于欧美金融业的隐性影响不可估量。

(二)“巴林银行事件”对会计研究的启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日益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越加完善,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监督职能更为重要。

在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深刻理解会计监督的意义,重新分析会计监督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

由目前会计信息出现很多失真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会计监督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国家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治理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将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必须建立衍生工具交易严密的内部监管制度,尤其是会计监管制度。

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来看,衍生工具一旦脱离了贸易保值的初衷而成为投机手段时,风险是极大的,尤其是当交易员孤注一掷时,可能会招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银行管理层应当建立起严密的风险防范机制,经常审查资产负债表中的表内及表外业务,及早发现问题,堵塞漏洞。

2、“巴林银行事件”给传统的会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对会计要素定义的冲击。

现行会计理论只对已发生的交易活动进行确认,而不对未来发生的财务活动进行反映;而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一种待执行合约,在签订合约时交易双方除支付少量的交易费用以外,并无实际交易发生,其立足点不在于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在于未来合约的履行情况。

因此,衍生金融工具并不符合传统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无法确认计入财务报表,只能在表外披露。

  

(2)对确认标准的冲击。

在会计系统中确认未来的交易。

传统财务会计是对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交易进行确认,而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未来结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