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565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docx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

吉林华正农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吉林华正农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本项目的实施单位。

公司座落在吉林省农安县境内,成立于1998年,是以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肉类销售、养殖研究、带户经营于一体的股份制公司。

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央储备肉生猪活体储备及冻肉储备基地;国家级肉猪养殖、加工标准化示范区企业。

公司总占地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资产总值8.85亿元,注册资金16000万元,银行信用等级AA级。

员工13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6人,占员工总数20.5%。

公司下设八个猪场,一个饲料加工企业,两个屠宰加工企业,形成180万头生猪繁育能力和屠宰加工能力,打造一条完整的生猪产业链条。

公司内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养殖技术研究所、饲料研究所、肉类加工研究所、食品研究所和中心化验室,围绕种猪繁育、推广以及屠宰加工等领域进行研究,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狠抓产品质量,通过了ISO9001:

2000国际质量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认证,强化了质量体系建设。

在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中,引进了PIC五元杂交品种猪,建立起繁育体系,生猪生产性能及品质为国际一流。

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科学养殖,健康养殖。

实现了种猪繁育工厂化,饲养管理现代化,场区建设园林化,具有先进管理水平。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工艺设备先进。

全套引进荷兰施托克生猪屠宰加工设备,生产华正牌冷却保鲜猪肉和冷冻分割肉,产品质量可靠。

公司实行生猪产业化经营方式,充分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

通过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起周边1.1万户农民发展养猪,促进了我省养猪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

2009年,公司共繁育种猪8万头,商品猪养殖3万头,饲料生产1.6万吨,生猪收购、屠宰加工72万头,实现肉类产量5.4万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7亿元,利润2600万元,上缴税金万元。

公司经过十年的努力和奋斗,生猪产业链的整合功能不断得到了加强,使猪系列产品的产销有效衔接,推进我省生猪产业化进程。

2006年,公司被评为全国畜牧行业优秀企业;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优秀帮扶单位;2008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强势企业,2009年,公司被吉林省肉类协会评为诚信经营示范企业;2010年,公司被评为全国养猪行业百强优秀企业。

二、项目实施报告

(一)项目的由来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生猪养加销一体化、牧工商一条龙而全面展开的,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不断进取,初步创造了生猪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2005年,公司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发展契机,不断向生猪产业化纵深领域延伸。

投资3.6亿元实施了猪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把生猪一体化项目做大,把生猪产业链做长。

达到了年屠宰生猪180万头、分割156万头、熟肉食品加工1万吨、冷藏肉品5000吨的生产能力。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农产品加工发展方向,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明显。

产业链的前端生猪养殖用的饲料可由玉米转化,实现“粮变肉”的过腹转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养猪致富效益显著。

但是,经过几年的生产运作,生猪产业化实施中的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

主要体现在:

1、公司经营生猪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养猪农民的需求。

本公司仅饲养繁育PIC生猪品种,而其它三元品种猪仍有较大需求市场,影响公司生猪产量的提高。

2、猪肉深加工比重较小,影响屠宰加工能力的提高。

本公司熟肉制品深加工能力仅为1万吨,与国内知名屠宰加工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市场销售的需要。

3、冷链物流系统应进一步完善,产销衔接需强化。

目前,公司冷藏车辆少,配送能力弱。

公司肉品销售以连锁店和加盟店为主,自营比重小,影响肉品销售质量和服务质量。

4、建立肉品可追溯体系,保证肉品质量安全。

上述存在的问题,公司极力解决。

本项目的提出,将会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建设,生猪产业链的整合功能进一步加强,销售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企业带动能力,以达到农民致富,企业盈利,政府满意,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项目建设的内容

1、引进“杜长约”三元原种猪,增加生猪饲养品种,提高养殖技术。

计划投资440万元从国外引进“杜长约”原种猪220头进行繁育推广,增加生猪品种,满足我省生猪市场的需要。

新品种的引进,向农民提供优质生猪品种,是推广先进养殖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健康养殖的重要举措。

新品种的引进,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投资20万元购置成套授精设备、育种设备,购置妊娠诊断仪和背膘测定仪等精密仪器,加强硬件建设,提高繁育能力。

新购面包车、电脑、投影仪各一台,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农户,培训服务,推广养猪先进技术。

2、投资1170万元对肉制品加工设备更新改造,实现熟肉制品升级扩能。

针对熟肉制品产能过低的问题,公司计划新购绞肉机、搅拌机、灌肠机等设备30台(套),完善加工设备,增加花色品种,提高生产效能,达到生产加工熟肉制品能力由1万吨增加到2万吨,促进肉品的销量和生猪的饲养量的提高。

3、投资230万元进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华正牌冷鲜肉由于采用了两段式冷却技术,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对冷链配送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保证配送车辆在配送过程中能保证冷鲜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本项目拟在原有24台冷藏车基础上新购置10台冷藏车。

新配备的车辆采用先进的温度自控系统,科学有效的保证了车体内温度。

提高了产品配送质量。

4、投资100万元进行销售终端体系建设

华正冷鲜肉营销体系由自营店、加盟店、销售专柜组成。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网络,项目拟在公司原有11家自营店基础上,新建10家自营店。

自营店由公司管理部门直接管理,采取统一VI设计、统一员工着装、统一冷链配送的运营模式,每家自营店均配备冷柜、冰床、绞肉机、电子秤等设备,打造华正冷鲜肉高端品牌形象。

项目建成后使公司自营店规模达到21家。

通过自营店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业户加盟,以最快速度扩大华正冷鲜肉营销体系规模,占得市场先机,依照自营店、加盟店、销售专柜三者相结合的原则,依本地区情况进行资源配置,全方位建设华正冷鲜肉营销体系。

5、投资498万元进行华正肉品可追溯与可控制系统建设

目前,我公司出口优质肉品安全追溯体系还不完善,依然存在法律法规无法得到正确有效的实施,体系建设无法全面推广等众多问题。

为了提高出口肉品质量,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增加出口创汇,公司决定在原有追溯体系基础上通过养殖前端的信息系统、屠宰加工环节系统、连锁销售终端互联系统的有效衔接,完善华正肉品可控制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从养殖到加工屠宰到销售的全程可控制与可追溯。

实现从饲养到餐桌的全程跟踪管理。

(1)养殖基地可控制与可追溯体系建设

养殖基地可控制与可追溯体系由二维码耳标标识体系、养殖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养殖管理监控体系组成。

二维码畜禽标识分为两个部分:

二维码和编码。

二维码是采用加密技术的行业专用码,具有防伪功能;编码部分的设计采用动物种类+区划编码+表示顺序号共15位数字,二维码具有唯一性。

国际上普遍采用二维码耳标标识记录生猪的个体信息(父母系、品种品系、出生日期、出栏日期)、用药记录、免疫信息、销售信息,每个耳标将唯一标识一头生猪,从而实现生猪的个体追溯。

华正养殖分公司已建立了肉猪免疫标识体系并实行养殖档案管理。

但目前仅对种猪采用耳标标识,为进一步完善二维码标识体系建设,项目拟通过购进耳标刺青器、移动智能读识器、追溯系统软件实现对所有猪只打耳标或耳刺,利用追溯系统软件对每一头生猪的个体信息进行储存管理,为生猪建立电子档案。

养殖基地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记录生猪在养殖场中生长发育的过程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追溯系统的下一个环节。

生猪生长批次信息、生猪个体信息、生猪防疫信息和生猪销售信息的储存与跟踪是实现养殖前端可追溯的关键。

项目通过在养殖分公司建立信息中心,将养殖信息中心追溯系统与公司ERP系统进行连接,使公司能准确掌握待宰猪只的个体信息,大大提高了公司对养殖前端的可控制与可追溯能力,提高了猪肉产品安全性。

为完善养殖管理监控体系,提高对饲养环节及猪场内部的监控,项目将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在监控猪场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在猪舍内安装监控设备,实现对生猪猪的24小时全天监控。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猪只的死亡率。

(2)屠宰加工环节及销售环节可控制与可追溯体系建设

2005年我公司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荷兰斯托克屠宰设备并和ERP管理系统衔接,保证了生猪屠宰过程中的全程可控制与可追溯。

目前经我公司进行屠宰的生猪可做到对每头生猪屠宰后的白条肉全部追踪、对每家农户进行屠宰的生猪以户为单位进行追踪、对分割肉产品进行批次追踪。

但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国际上对于进口生肉制品的严格限制,我公司必须完善屠宰加工环节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进提高食品安全。

项目通过引进电子轨道秤、冷间温度自控系统等设备,改进待宰与屠宰自动验等验质系统、低压麻电晕技术、隧道烫毛工艺、猪内容物真空吹送系统、红白脏同步检验技术、在线自动清洗技术、扁担钩自动回空技术、冷链配送自动分拣技术等技术和设备,依靠ERP系统和条形码识别技术,提高肉品生产可控制与可追溯能力。

为提高肉品销售的可控制与可追溯能力,项目新增46台业务员手持机、200台客户手持机,将终端手持机与ERP信息系统相连接,使销售信息及时反馈到公司销售中心,实现销售中心、分拣系统、冷链配送、专卖店信息的互联,通过在所有专卖店配置安装产品条码自动识别与分级系统,实现产品与猪胴体的一一对应。

(三)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从2009年开始实施,2011年结束,建设期为三年。

(四)项目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1、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2478万元,其中: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480万元(引种440万元、带户培训40万元)

屠宰加工设备更新改造建设:

1170万元

强化冷链物流及销售体系建设:

330万元(冷链230万元、销售100万元)

建立华正肉品可追溯与可控制系统:

498万元

2、经济效益分析

(1)产值

项目建成后年创产值可达到7.33亿元。

其中:

养殖体系建设:

2064.48万元(引种187头曾祖代母猪,产父母代种猪2244头,年产商品猪44800头,每头父母代种猪产值9000元,每头商品代猪产值1000元)

屠宰加工环节:

5.5亿元(2.5万元/吨,年产2万吨熟食;屠宰44800头商品猪产值4928万,1100/头屠宰)

冷链物流及销售体系:

6300万元(销售每店年销售300万元,共21家店)

华正肉品可追溯与可控制系统:

1亿元(增加的)

注:

以上未算农户养殖部分及培训部分

(2)利润

项目建成后年创利润6932.9万元其中:

养殖体系建设:

595万元(2244父母代种猪利润371万,44800头商品猪利润224万元,每头父母代种猪利润1655元,每头商品代猪利润50元)

屠宰加工环节:

5573.9万元(熟食5500万元,2750元/吨,年产2万吨;屠宰73.9万元,16.5元/头,44800头)

冷链物流及销售体系:

504万元(销售每店利润率8%)

华正肉品可追溯与可控制系统:

260万元(增加的)

(3)税金

根据国家现行税收政策,除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养殖环节和初加工环节享受有关减免税优惠外,在其他环节可实现以下税金:

所得税(肉制品加工环节)1375万元;(税率25%)

增值税(肉制品加工环节)3000万元。

(税率6%)

总计4375万元

3、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良种猪繁育养殖体系可过腹转化粮食1万吨,推进“粮变肉工程”建设。

本项目生态效益显著。

本项目的所有建设均要遵循节能减排,生态循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而实施。

本项目促进了企业生猪产量和收购能力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企业的带动能力,将会有更多的农民投身到养猪事业,加快我省生猪产业化的建设步伐。

 

2010年9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