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542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

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

考点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ⅩⅩ考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汉代儒学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考试说明解读】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①时间:

春秋战国

②代表学派和人物:

a、道家:

老子和庄子;b、儒家:

孔子、孟子和荀子;c、墨家:

墨子;d、法家:

韩非子——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③影响:

a、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①孔子:

a、思想家:

“仁”(核心);“克己复礼”;为政以德;b、教育家:

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③荀子:

“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①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为了加强君权: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③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三纲五常”

(2)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

(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原因:

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

3、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

a、北宋:

二程;b、南宋: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②主要观点: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b、天理是伦理道德(“存天理,灭人欲”——朱熹);c、格物致知(目的:

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2)王阳明的心学

①代表人物:

明,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②主要观点:

a、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b、致良知、知行合一

4、明清儒学的发展——批判与继承

(1)李贽(“异端”):

①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作为标准;②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穿衣吃饭,人伦物理”)

(2)黄宗羲:

①著作:

《明夷待访录》;②观点:

反对君主专制(“君主专制乃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

(3)顾炎武:

①著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②观点:

经世致用;实践出真知;“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发展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王夫之:

唯物主义

(5)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批判与继承的经济根源: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考点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ⅩⅩ考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汉字与中国书画

了解汉字的演变

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中国的戏剧艺术

了解京剧的产生

【考试说明解读】

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①四大发明:

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②产生及外传:

a、造纸术: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c、火药:

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唐末,广泛使用是在宋朝;d、指南针:

应用于航海是在北宋;e外传:

经阿拉伯人传入外国

②影响:

a、总体:

使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b、分: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传播;火药把骑士阶层炸个粉碎;指南针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中国古代文学

(1)春秋——《诗经》: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2)战国——楚辞:

a、代表:

屈原《离骚》;b、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基础

(3)汉代——赋:

a、代表:

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4)唐代——诗歌:

a、诗仙(李白——浪漫主义);b、诗圣(杜甫——现实主义);c、白居易,讽喻诗(“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5)宋——词(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a、婉约派:

北宋刘永,两宋之交李清照;b、豪放派: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6)元——元曲(元杂剧+散曲):

a、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明清社会政经变化,市民阶层扩大):

四大名著(《红楼梦》成就最高,现实主义;《西游记》,浪漫主义)

3、汉字与中国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①成熟:

商朝,甲骨文

②演变(由繁到简):

甲、金、篆、隶、楷

(2)中国书法

①楷书(规范,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②草书(流畅纵情,审美价值):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张旭、怀素;

③行书(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书圣;)

4、中国的戏剧艺术

(1)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①产生:

乾隆年间,徽剧进京;道光年间,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

②成熟:

同光年间,“同光十三绝”

③走向全国:

清代末年

④走向世界:

民国以后

考点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ⅩⅩ考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考试说明解读】

1、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1)新思想的萌发

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魏源——《海国图志》(主要观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思想

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实质: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2)维新思想

①康有为:

a、著作: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b、主要思想:

将儒家思想与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提出“三世说”

②梁启超:

a、著作:

《变法通议》;b、主要思想:

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③严复:

a、著作:

《天演论》b、民主君仆,主权在民

④维新思想特点:

将儒家学说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⑤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2、新文化运动

(1)直接原因: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

(2)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①陈独秀:

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文学革命论》;

②蔡元培:

北大校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③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④鲁迅:

《孔乙己》《狂人日记》(把白话文与反封建内容结合)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①前期:

a、提倡民主与科学(核心),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性质:

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②积极: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最重要)b、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c、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基;d、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消极:

处理东西方文化问题上,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东方文化绝对否定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

①开始:

1918年《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第一次在中国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②广泛:

五四运动后(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4、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向西方学习

5、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考点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ⅩⅩ考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理解新三民主义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原为“国民”)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邓小平理论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考试说明解读】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①内容: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清王朝统治

民权(核心)——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②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没有明确反帝,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③作用:

成为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2)新三民主义——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①地位: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内容:

总体上:

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分:

民族:

明确了反帝(最主要的变化),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

国家权力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③作用: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到来

2、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论著及主张

①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初步形成,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A、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观点: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抗日战争(1937~1945)——成熟,形成完整体系,写进党章

A、文章: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B、观点:

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认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C、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解放战争(1946~1949)

A、文章:

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

B、观点:

工作重心转移(乡村到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到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

(2)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以及思想主张

①时间: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②著作: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③观点:

关于两类矛盾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学说

(3)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①精髓: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②地位:

a、毛泽东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突破;b、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源泉;c、毛泽东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①酝酿: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内容: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实行改革开放

②初步形成:

A、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发展与完善:

A、1992年,南方谈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

B、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C、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邓小平思想的地位

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②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源泉;

③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基本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三个代表”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档、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5、20世纪以来重大理论成果有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中国成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点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ⅩⅩ考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了解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

【考试说明解读】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1)“两弹一星”

①原子弹(1964年)

②导弹(20世纪60年代)

③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东方红一号——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神五”杨利伟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4)袁隆平的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南优二号”

意义: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还解决了世界上粮食短缺问题问题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提出:

1956年,毛泽东

(2)内容:

“百花齐放”——艺术问题;“百家争鸣”——学术问题

(3)贯彻“双百”方针后的优秀作品:

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

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

(2)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①“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颁布《义务教育法》——时间:

20世纪80年代;目的: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③“科教兴国”战略——时间:

改革开放后

考点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ⅩⅩ考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了解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删除“了解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欧洲启蒙运动

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

探讨启蒙运动的重要影响(删除“探讨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考试说明解读】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古希腊智者学派

①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

①观点: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背景:

智者学派忽视伦理道德);b、“知识即美德”(核心)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

①核心:

人文主义(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基础上,批判封建神权统治,倡导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

②文学三杰:

a、但丁:

《神曲》;b、薄伽丘:

《十日谈》;c、彼特拉克:

《歌集》,“人文主义之父”(首次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2)宗教改革

①开始标志: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②主要内容:

a、因信称义(核心);b、坚持《圣经》高于教于教会、教皇,每个人都有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c、简化宗教仪式;d、坚持王权高于教权(有利于获得封建王权的支持)

③影响:

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启蒙运动(17世纪产生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到达高潮,后影响全世界)

(1)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

①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

a、代表作: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b、主要观点:

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孟德斯鸠:

a、著作:

《论法的精神》;b、主要观点:

三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③卢梭:

a、著作:

《社会契约论》;b、主要观点:

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财产的私有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但不反对财产似有)

④康德(德意志)——启蒙运动总结:

a、著作:

《纯粹的理性批判》;b、主要观点: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独立思考,理性批判;人民主权;天赋人权;要自由也要自律

(2)核心:

理性主义

(3)启蒙运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影响)

①是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使自由、平等观念广泛传播

③为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④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精神财富。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智者学派,发展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高潮时启蒙运动

考点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ⅩⅩ考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近代物理学

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进化论

了解《物种起源》

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考试说明解读】

1、近代物理学

(1)伽利略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奠基(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2)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建立

①创立: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主要贡献: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适用范围:

物体宏观运动)

③特点:

以实验为方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④实践:

发现冥王星和海王星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0世纪初)——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4)量子论的提出与发展(20世纪初)——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5)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①量子论与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②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③开阔了人们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生物进化论

(1)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1859年《物种起源》

(2)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①规律:

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②理论:

“物竞天择、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3、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1)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时代”

①1785年英国人瓦特“万能蒸汽机”——使机器生产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

②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电气时代”

①理论基础:

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②过程:

20世纪初电力成为工业主要动力

(3)现代信息技术

(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①1946年,美国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基

②1969年,美国出现互联网

③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信息时代到来(原因:

个人电脑普及)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促进了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考点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ⅩⅩ考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

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

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考试说明解读】

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①背景:

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所构建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②代表作:

法国: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英国: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德意志: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

①背景:

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尖锐

②代表作:

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挪威易卜生马克吐温安徒生

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3)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以后)

①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

②代表作: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

(4)苏联文学

高尔基《母亲》——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亚洲、拉美文学

泰戈尔(印度)、鲁迅(中国)、马尔克斯(哥伦比亚)、索卡因(尼日利亚)

2、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浪漫主义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2)现实主义美术

法国米勒《拾穗者》《播种者》

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画派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印象画派由此得名)

荷兰梵高《向日葵》(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法国塞尚《樱桃和桃子》(现代绘画之父)

(4)现代主义美术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

①“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德意志贝多芬

②“圆舞曲之王”——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代表作《蓝色多瑙河》

(2)欧洲歌剧代表——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法国比才《卡门》(表现了浪漫主义色彩)

(3)民族乐派代表——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