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541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5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aOHB.CH3COOHC.CO2D.NH4Cl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裂化学键会释放能量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所放出的热量相同

3.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含有H+离子的溶液B.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c(OH-)<c(H+)的溶液D.pH小于7的溶液

4.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硅太阳能电池B.

锂离子电池

C.

太阳能集热器D.

燃气灶

5.下图所示各种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6.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氨水显碱性:

NH3·H2O

NH4++OH-

B.醋酸溶液显酸性:

CH3COOH=CH3COO-+H+

C.NaHCO3溶液显碱性:

HCO3-+H2O

CO32-+OH-

D.铁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的负极反应:

Fe-3e-=Fe3+

7.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

B.KNO3的溶解度S

C.化学平衡常数K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8.反应C+CO2

2CO

H>0。

升高温度,关于该反应v正和v逆的说法正确的是

A.v正增大,v逆减小B.v正增大,v逆不变

C.同时减小D.同时增大

9.如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K+向Cu片移动

B.电子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

C.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

D.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实质与电解水一致的是()

A.NaClB.CuCl2C.CuSO4D.NaOH

11.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

2SO2(g)+O2(g)

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煅烧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可获得SO2,将矿石粉碎成细小颗粒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B.已知该催化氧化反应K(300℃)>K(350℃),则该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加入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D.保持温度不变,平衡后增大O2的浓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不变

12.25℃时,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2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水的电离被促进

B.该溶液的pH一定为12

C.该溶液中K+、Na+、Cl-、NO3-可以大量共存

D.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13.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

下列有关丙烯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C3H6

B.结构简式CH2=CHCH3

C.球棍模型

D.聚合后的结构简式

14.下列变化与盐类水解平衡无关的是

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制胶体

C.热的纯碱溶液除油污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少量硫酸

15.25℃时,下列有关0.1mol·L-1醋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1

B.c(H+)=c(CH3COO-)

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D.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

16.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属于不饱和烃,乙烷属于饱和烃

B.乙烯和乙烷互为同系物

C.乙烷在光照条件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则不能

D.乙烯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乙烷则不能

17.2SO2(g)+O2(g)

2SO3(g)

H=akJ·moL-1,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0

B.过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18.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35Cl与37Cl

B.

C.

与CH3(CH2)2CH3

D.

19.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足量AgCl固体置于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两溶液中银离子浓度相同

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c(Na+)>c(CH3COO-)

20.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l,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4HCl(g)+O2(g)

2Cl2(g)+2H2O(g)ΔH=-115.6kJ·mol-1。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C.断开4molH—Cl键的同时生成4molH—O键

D.n(HCl)∶n(O2)∶n(Cl2)∶n(H2O)=4∶1∶2∶2

21.由乙炔为原料制取CHClBr-CH2Br,下列方法中,最可行的是

A.先与HBr加成后,再与HCl加成

B.先与H2完全加成后,再与Cl2、Br2取代

C.先与HCl加成后,再与Br2加成

D.先与Cl2加成后,再与HBr加成

22.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电池总反应为:

Pb+PbO2+2H2S4

2Pb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

B.充电时铅蓄电池的正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C.放电时PbO2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为PbSO4+2H2O-2e-=PbO2+SO42-+4H+

23.下列图示与文字叙述相符合的是

A

B

12g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kJ

热水浴的烧瓶中气体颜色较浅

C

D

验证AgCl溶解度大于Ag2S

钢闸门作为阴极而受到保护

A.AB.BC.CD.D

24.已知氯水中存在反应:

Cl2+H2O

H++Cl-+HClO,取5mL饱和氯水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5mL水,c(H+)增大

B.加少量NaCl固体,c(H+)不变

C.加少量碳酸钙粉末,c(HClO)升高

D.加少量Na2SO3固体,溶液pH升高

25.将0.2mol·L-1的KI溶液和0.05mol·L-1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

2Fe2++I2”的是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滴入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滴入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A.①和②B.②和④C.③和④D.①和③

26.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气体C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电极a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C.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

D.该装置中每生成1molCO,同时生成1molO2

27.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

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时,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总反应为N2H4+2O2=2NO+2H2O

B.电池内的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C.电极乙上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O2+2e-=O2-

D.电池外电路的电子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28.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830℃时,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的A和0.8mol的B,反应初始4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0.005mol/(L·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s时c(B)为0.38mol/L

B.830℃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为0.4

29.密闭容器中,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CH3OCH3),其过程包含以下反应:

i.CO(g)+2H2(g)

CH3OH(g)

H1=-90.1kJ·mol-1

ii.2CH3OH(g)

CH3OCH3(g)+H2O(g)

H2=-24.5kJ·mol-1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中,CO平衡转化率随条件X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条件X为压强

C.X增大,二甲醚的产率一定增大

D.X增大,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减小

30.工业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常用Na2CO3或NaHCO3溶液处理铅膏(主要成分PbSO4)获得PbCO3:

PbSO4(s)+CO32-(aq)

PbCO3(s)+SO42-(aq)K=2.2×105。

经处理得到的PbCO3灼烧后获得PbO,PbO再经一步转变为P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bSO4的溶解度小于PbCO3

B.处理PbSO4后,Na2CO3或NaHCO3溶液的pH升高

C.整个过程涉及一个复分解反应和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D.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处理PbSO4,Na2CO3溶液中的PbSO4转化率较大

31.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

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充电时“呼出”CO2。

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吸收的全部CO2中,有

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入”CO2时,钠箔为正极

B.“吸入”CO2时的正极反应:

4Na++3CO2+4e-=2Na2CO3+C

C.“呼出”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

D.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LCO2,转移电子数为0.75mol

二、填空题

32.

(1)将Mg条放入浓NH4Cl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Mg(OH)2浊液中存在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若向此浊液中加入浓的NH4Cl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3.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研究,现已有多种方法。

(方法一)

1918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发明工业合成氨的方法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1)若将1molN2和3molH2放入1L的密闭容器中,5min后N2的浓度为0.8mol/L,这段时间内用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

(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

a.υ(N2)正=3υ(H2)逆

b.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3)若1molN2完全转化为NH3的反应热为

H=-92kJ/mol,拆开1molH—H键和1molN

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和946kJ,则拆开1molN—H键需要的能量是__________kJ。

(4)合成氨反应的生产条件选择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使用催化剂②高温③高压④及时将氨气液化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方法二)

1998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新思路:

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实现了高温(570℃)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转化率可达到78%,装置如下图:

钯电极A是电解池的________极(填“阳”或“阴”),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

最新的“人工固氮”研究报道:

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直接生成氨气和氧气:

已知:

N2(g)+3H2(g)

2NH3(g)

H=-92kJ/mol

2H2(g)+O2(g)=2H2O

(1)

H=-571.6kJ/mol

写出上述固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1)

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写出正戊烷CH3(CH2)3CH3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和名称(系统命名法):

①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名称:

_____________

②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名称:

_____________。

(3)某一氯代烷烃分子中有2个“-CH3”、2个“-CH2-”、1个“

”和1个“-Cl”,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共四种,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

35.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宝库,同时海水具有强大的自然调节能力,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①已知不同pH条件下,水溶液中碳元素的存在形态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pH=8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主要是HCO3-

b.A点,溶液中H2CO3和HCO3-浓度相同

c.当c(HCO3-)=c(CO32-)时,c(H+)>c(OH-)

②向上述pH=8.4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海水pH稳定在7.9~8.4之间,可用于烟道气中CO2和SO2的吸收剂。

①海水中含有的OH-可以吸收烟道气中的CO2,同时为海水脱钙,生产CaCO3。

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

②已知:

25℃时,H2CO3电离平衡常数K1=4.3×10-7K2=5.6×10-11

H2SO3电离平衡常数K1=1.5×10-2K2=6.0×10-8

海水中含有的HCO3-可用于吸收SO2,该过程产物中有CO2和_____________。

(3)洗涤烟气后的海水呈酸性,需处理后再行排放。

与新鲜海水混合同时鼓入大量空气排出部分CO2,是一种处理的有效方式。

①通入O2可将酸性海水中的硫(IV)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上述方式使处理后海水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6.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溶液A的溶质是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_______。

(4)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4+、SO42-[c(SO42-)>c(Ca2+)]。

精制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自电解池):

①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过程I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③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的小。

过程II中除去的离子有________。

④过程III中Na2SO3的作用是除去盐水b中的NaClO,参加反应的Na2SO3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

37.乙醇(C2H5OH)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图给出了乙醇的结构式和球棍模型。

I.乙醇燃料电池(DEFC)具有很多优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现有以下三种乙醇燃料电池。

碱性乙醇燃料电池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

(1)三种乙醇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_______。

(填化学式)

(2)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使用空气代替氧气,电池工作过程中碱性会不断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_______(填“a”或“b”)移动。

II.已知气相直接水合法可以制取乙醇:

H2O(g)+C2H4(g)

CH3CH2OH(g)。

当n(H2O):

n(C2H4)=1:

1时,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

(1)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理由是:

_______。

(2)气相直接水合法采用的工艺条件为:

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压强6.9MPa,n(H2O):

n(C2H4)=0.6:

1。

该条件下乙烯的转化率为5%。

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38.为探究FeCl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和离子反应,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50mL1.0mol·L−1的FeCl3溶液,测其pH约为0.7,即c(H+)=0.2mol·L−1。

①用化学用语解释Fe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使FeCl3溶液pH升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水稀释b.加入FeCl3固体

c.滴加浓KSCN溶液d.加入NaHCO3固体

(2)小组同学利用上述FeCl3溶液探究其与足量锌粉的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操作

现象

向反应瓶中加入6.5g锌粉,然后加入50mL1.0mol·L−1的FeCl3溶液,搅拌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稍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静置,上层溶液为浅绿色,反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

收集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集气管口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已知:

Zn的性质与Al相似,能发生反应:

Zn+2NaOH=Na2ZnO2+H2↑

①结合实验现象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离出黑色固体,经下列实验证实了其中含有的主要物质。

i.黑色固体可以被磁铁吸引;

ii.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泡;

iii.将ii中剩余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iv.向iii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

a.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无法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Fe3O4,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上述1.0mol·L−1FeCl3溶液中Fe3+和H+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继续实验并观察到反应开始时现象如下:

操作

现象

将5mL1.0mol·L−1的FeCl3溶液与0.65g锌粉混合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开始时几乎没有气泡

将___与0.65g锌粉混合

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小组同学得出结论:

在1.0mol·L−1FeCl3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H+更强。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NaOH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故A错误;

B.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一元弱酸,故为弱电解质,故B正确;

C.CO2本身不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故其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NH4Cl为铵盐,在水溶中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2.D

【解析】

【详解】

A.由于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能量变化,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错误;

B.断裂化学键会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B错误;

C.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或吸热没有关系,C错误;

D.由于反应热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则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所放出的热量相同,D正确。

答案选D。

3.C

【详解】

A、酸、碱、盐溶液中同时存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含有H+的溶液不一定为酸性溶液,选项A错误;

B、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酚酞显无色的溶液不一定为酸性溶液,选项B错误;

C、溶液的酸碱性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如果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该溶液一定呈酸性,选项C正确;

D、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的,而不在于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浓度绝对值大小,即pH值大小,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选项D易错,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的,而不在于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浓度绝对值大小。

4.D

【详解】

A.硅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B.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

C.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

D.燃气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

答案选D。

5.C

【详解】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

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装置①③⑤具备这四个条件,为原电池;②中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④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⑥中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

答案选C。

6.A

【解析】

【详解】

A.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A正确;

B.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故B错误;C.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水解生成H2CO3和OH-,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故C错误;

D.铁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的负极反应:

Fe-2e-=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