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518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5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docx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浙教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浙江教育出版社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4个主题,各单元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

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

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

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

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

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

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

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

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白框:

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

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

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三、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第1周

从问题开始

第二周

创造的快乐

第三周

让田野告诉你

第四周

走进车间

第五周

插上科技的翅膀

第六周

坐在家里看世界

第七周

沟通无极限

第八周

我的信息生活

第九周

灿烂的古代文明

第十周

伟大的科学成就

第十一周

绚丽的文学艺术

第十二周

文明遗产知多少

第十三周

地球有多大

第十四周

飞越太平洋

第十五周

和非洲朋友共舞

第十六周

迷人的欧洲风情

第十七周

世界真奇妙

第十八周

复习

第十九周

考试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一单元从小学创造

一、单元目标及课时划分

○活动目标

1.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2.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4.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5.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课时分配

根据活动目标与各校的实际情况,课时内容有多种分配方案。

下面的方案可供参考:

从小学创造(7课时)

1.从问题开始(3课时)

a.你有好奇心吗(1课时)

b.展开想象的翅膀(2课时)

2.创造的快乐(4课时)

a.我也能创造(2课时)

b.失败是成功之母(2课时)

你有好奇心吗

活动目标:

1.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驱动力。

2.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1—2位自己喜欢的,讲述科学家有好奇心的故事。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苹果”游戏,认识好奇心

1、老师请学生上台来切一个苹果。

2、我们都习惯于竖着切苹果,下面老师横着切,将苹果一分为二,说说你的发现。

3、“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个看似简单却从不被人所知的秘密?

4、小结:

他有着宝贵的好奇心。

(板书:

好奇心)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抢答赛,一起来了解了解。

二、小小抢答赛,感受好奇心

1、以大组(小组)为单位开展抢答赛。

下面的问题是哪位科学家或发明家提出来的;

⑴人类可以飞上天吗?

(冯特兄弟)

⑵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

(爱迪生)

⑶奔驰着的马,它的四蹄是否同时着地呢?

(麦布里奇)

⑷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么样?

(摩尔根)

⑸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

(鲁班)

⑹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

(李四光)

……

2、评出优胜组。

小结:

科学家、发明家们就是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迈开了发明创造的第一步。

三、问题手册

1.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你有好奇心吗?

(补充完整课题)现实生活中,你对什么产生过好奇心呢?

赶快和伙伴们交流交流吧!

2.小组交流各自好奇的问题,并记录在各自的卡片上。

如:

毛毛虫有眼睛吗?

草原上为什么没有树?

我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

蘑菇是怎样繁殖的?

小猫为什么从搞处摔下来会安然无恙?

……

3.全班交流。

4.小结:

今后,请大家经常将你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写在小卡片上,制作成问题手册,挂在你学习的地方,它会提醒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中间一定也会产生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

四、故事会

1.在抢答赛中我们提到了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谁能讲讲他的故事?

2.学生讲麦布里奇的故事。

3.老师讲教科书第四页“算术能不能从高位算起的”故事。

4.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5.小结:

有了好奇心,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五、好奇总动员

1、老师每天用黑板刷,发现了许多问题(课件呈现):

⑴黑板刷能不能制作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呢?

⑵刷黑板时,黑板刷能否将粉尘吸进去呢?

⑶黑板刷经常掉到地上,能不能设计出粘在黑板上的黑板刷呢?

⑷黑板刷里的刷片是不是可以替换呢?

……

2、请大家象老师一样,选取身边的某一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就它的外观设计、运用性等方面,提出你们的问题。

3、学生先各自写下来,再集体交流。

4、小结:

希望大家带着我们思考的问题去实践、探索,我们中间肯定会有不少的“小小发明家”。

六、课后延伸

1、看一看:

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2、做一做:

将自己好奇的问题坚持写在问题卡上。

板书设计:

展开想象的翅膀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用人类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事例,感受想象的快乐与重要。

2.了解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由想象力带来的发明创造的故事。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

有一样东西,拥有它的人,眼里的太阳是多彩的,心中的世界是迷人的;有它的人,能上天入地,能穿越时间,能回到过去,能奔向未来……你有吗?

你想有吗?

你想有,就一定能有!

那就是一对想象的翅膀!

(揭示课题)

二、小小展厅

1.教师:

想象曾给人类带来一次又一次惊喜,你课前找到了哪些故事呢?

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

老师相机课件展示:

人类如何发明飞机、潜水艇、蒸汽机、青霉素等内容。

4.小结:

人类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有了创造,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啊!

难怪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呀!

三、想象探秘

1.教师:

想象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奇妙,如此多姿多彩,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呢?

2.小组探讨。

3.集体交流。

(多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设想一切都是可能的;做白日梦,让思想自由飞翔;多提“假如……将会……”的问题)

4.学生将教科书第6页的小卡片填完整。

5.小结:

大家的方法各有千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快乐吧!

四、有趣的想象树

1.教师板画一滴水,以“水的自述”的形式导入游戏。

大家好,我是生命之泉—水,我孕育文明,浸润生命,滋养历史,点化自然,我与宇宙中的各种事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聪明的孩子们,由我你们能联想到哪些事物呢?

2.师生合作完成“水的分支图”

3.板画若干棵想象树,写上“鸟”“天”“木”等词语。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想象树,合作完成分支图。

4.汇报交流。

五、小结:

多有趣的游戏呀。

让我们经常放飞想象的翅膀,这会让我们更富有创造力。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2.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1、《E.T外星人》的电影片段。

2、设计卡

活动过程:

一、课件演示,激趣导入

1、教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电影片段,我们来看看。

(播放《E.T外星人》的片段)

2、影片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3、这部影片的导演是美国人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为什么能创造出这样一个让全世界人们都着迷的外星人呢?

4、小结:

有幻想,做白日梦就是创造的开始呀!

二、异想天开

1、课件: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的一些精彩片断。

2、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你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

3、创设情境: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的直播现场,愿意把你的奇思妙想告诉全国的少年朋友吗?

4、学生各抒己见。

5、评选想象之星。

三、小小设计师

1、创设情境:

现在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来到了“未来世界”,你们看到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子呢?

2、学生交流。

3、和好朋友合作设计自己最喜欢的任何东西,可以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看谁的创意更合理,更新颖。

4、展示创意,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设计?

它的优势在哪?

5、师生评价,颁发最具创意奖。

四、总结

昨天的幻想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幻想是明天的希望,我们的幻想通过创造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板书设计:

我也能创造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2、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能力。

4.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切合实际的“金点子计划表

活动准备:

1.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发明创造的各种资料。

2.制作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的专题短片。

3.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录象。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智力大比拼

1、我们首先来一次智力大比拼,做两节“健脑操”吧,看谁最爱动脑筋。

⑴一个盒子里有六个梨,要把它分给六位同学,使每人得到一个梨,但纸盒里还必须留下一个梨。

你看如何分?

⑵用两根火柴棍,不准把它们折断和弄弯,摆成一个正方形。

(附答案:

给5名学生每人一个梨,留下一个连盒子一起给第6名学生;使桌边充当正方形的两个边,另外两个边由火柴充当。

2.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3、小结:

是啊,打破常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

那在你眼中,创造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敢于提问;找到一种学习方法;我的新发现;我用自己的办法战胜困难;探索没走过的路……。

4、瞧,其实我们也能创造!

(板书:

我也能创造)

二、创造的意义

1.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创造史,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播放课件,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

如:

弓箭的发明;制造石器和陶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近代蒸汽机的发明以及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火车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电灯、汽车、飞机的发明;信息技术的发明,如电子计算机等;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标志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发明。

3、活动:

“人类历史上的发明创造”知识抢答赛。

4、教师小结。

三、创造在身边

1.看教科书第10页中的六个发明创造图片,学生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发明了什么?

2.小组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发明创造,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小结:

其实,创造并不只是那些绝顶聪明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不管是小学生,还是普通工人、家庭妇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

(1)你发现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吗?

(2)集体交流。

(3)小结:

他们对生活观察细致,深入生活,善于思考,能找到生活中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它,创造它。

如果向他们学习,那我们也能创造。

四、我也能创造

1.看教科书第11页11岁儿童发明冲气雨衣的全过程和第12页爬楼梯车和椭圆形保温瓶的发明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

2.讲讲自己同龄人或自己身边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3.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

发明源于生活,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用品。

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创造。

大发明是创造,小发明也是创造。

注意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坚持不懈,我们也能创造。

5、让我们一起大声说:

“我也能创造!

”(师生一齐)

五、指导实践,拓展活动

试着从家务劳动中发现创造的机会,并将“我的新点子”记下来,下节课交流。

我的新点子

名称

用途

1挂盆器

方便、安全地挂各式各样的盆

2给油瓶戴“围巾”

油瓶用完后,油再不会沿瓶子外壁流下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造的快乐

1.人们常说,把快乐的事告诉朋友,快乐便会变成双份。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他叫王超,他希望我们能一起来分享他的快乐。

2.读教科书第13页的日记。

3、讨论:

王超的快乐,你曾经有过吗?

在你的创造实践中,什么让你觉得快乐?

(学生可能会说:

当我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了生字时,我快乐;当我做出了一道难题时,我快乐;当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游戏方法时,我快乐;当我改进了生活中的不方便时,我快乐;当我在进行小制作,攻克了一个难关时,我快乐……)

4.小结:

是呀,历经磨难,看到自己创造的成果,那种快乐的心情,只有创造者才能体会到。

怪不得有位名人说: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世人没有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二、交流新点子

1.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事,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

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回家记录下自己在家务劳动中发现的新点子,我们现在来交流交流吧!

2.讨论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或新点子。

三、指导制定“金点子计划表”

1.创造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

当我们的脑子里突然有了好主意,就要抓住不放。

在动手行动之前,及时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计划表,既可以留住稍纵即逝的灵感,也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使我们的行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

2.播放课件<<乐乐的“金点子计划表”>>

金点子计划表

名称:

乐乐牌振动枕头

作用:

可在指定时间产生连续振动,达到提醒人起床的目的,同时具有按摩保健功能。

准备材料:

微型振动器、枕头、拉链、针线

实施步骤:

1购买微型振动器2准备带拉链的枕头3将振动器放入枕头内

4反复调试,达到最佳效果

3.教师发“金点子计划表”,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合作填写。

4.选样呈现,交流指导。

四、拓展活动

同学们,创造绝不是纸上谈兵,它必须靠行动去实现。

任何创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成功。

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请教专家,要注意积累大家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

我们在下个月进行一次小创造展示,评选出班上的“创造之星”,一起分享创造的快乐,好吗?

板书设计:

失败是成功之母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2.懂得创造中会遇到困难,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活动准备:

搜集创造发明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还记得《充气雨衣的故事》吗?

创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们现在有这样方便、舒适的生活,都源于人类的发明创造。

创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会。

二、体验活动:

一笔完成。

1、我们先来画一幅图,同学们数一数,老师一共用了几笔完成这幅图?

(老师画图,学生数笔画。

2、提出要求:

有人能只用一笔完成这幅图,你能想出好办法用一笔来完成它吗?

注意笔画不能重复。

3、学生尝试用一笔完成黑板上的图。

⑴两分钟后,请学生停下来,学生说一说在画图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办法,不能一笔画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可能是:

a四个圈各不相连

b圈与直线不相连

……

⑵找到一笔画不成功的原因,想一想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继续想办法,一笔画出图形。

4、交流:

没有成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还想了哪些办法,为什么没成功;成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到用这个好办法,成功地一笔完成图形的。

5、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并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际,从中发现问题,找到不成功的原因,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揭示课题

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经历了不同次数的失败,在失败中探索,找到原因,终于成功了,如果没有前几次的失败,也许你就无法成功,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板书)

四、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

1.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失败是重要的,在创造过程中,失败尤为重要。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大王,他就是在失败中获得成功的。

2.听故事,谈感受。

①教师讲述爱迪生的故事

②学生谈感受

③学生讲自己收集的故事

④读爱迪生的名言

a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

b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

五、实践活动,体验失败与成功

1、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惟有能挺过失败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2、教师:

想亲自体验一下失败与成功吗?

我这有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我解决。

⑴我们的钢笔经常需要加墨水,挺麻烦的,有时忘了加,更是令人着急,天天带着墨水瓶,又怕不小心砸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人提议用“双胆钢笔”,你认为这个办法好吗?

你能设计一个“双胆钢笔”吗?

⑵学生讨论。

⑶学生学写备忘录。

有个小朋友,设计制作了“警用凉爽型太阳伞”,还写了备忘录呢!

我们来看一看吧。

{读教科书第16页的学生作品}

写备忘录可以把我们的设计制作过程记下来“双胆钢笔”,便于进行总结经验,更好地改进,它也是我们克服困难的见证。

⑷激发学生制作设计“双胆钢笔”的兴趣。

一个孩子用半年多的时间专心做一件事情,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他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正是创造所需要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留下这样的备忘录,留下我们创造的痕迹。

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怕困难和失败,我们都可以创造,要勇于尝试创造;要知道在创造中困难与欢乐同在,汗水与笑声齐飞。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双胆钢笔”的设计与制作吗?

祝你们成功!

六、活动延伸

设计制作“双胆钢笔”,并写好备忘录。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小小发明家刘晓梦》的故事。

2、听了她的故事,你感悟到了什么?

二、创造广场,实践导行

1、教师:

同学们,你们做过“鸡蛋撞地球”的游戏吗?

“鸡蛋撞地球”就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将鸡蛋包装后让其从三层楼高处落下,以鸡蛋不碎者为赢。

制作材料:

生鸡蛋一只,包装材料不限。

包装要求:

鸡蛋必须有二分之一以上部分暴露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