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499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6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

《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8 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docx

专题08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上海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解析版

专题08情景图片题分析方法

目前上海市中考物理填空题的最后一道题是选拔性质的,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以及正确总结物理结论的能力。

也是拉开卷面得分、形成考分对比差异的“焦点”式题目,此类题有师生也叫“情景图片题”。

一、物理情景题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题目的取材比较广泛,可能是学过的物理知识、规律,也可能是课本上探究的实验,也可能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科技方面的现象等,题目提供的场景是几幅图片、图形,或数据表格等。

要求学生找出规律并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二、解答图片情景题的基本思路:

解题时注意对比图片的异同点,实验数据表格中的数据之间的规律,获取有用的信息,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探究题的结论大多情况下都是定性的,要注意应用控制变量(条件)法研究,明确找到研究量和变量的相关关系(规律)。

1、明确目的:

找出研究量和变量。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

A、如何控制实验条件(无关变量)。

B、如何实施变量的改变。

C、如何观察研究量、变量的变化。

3、分析比较各图片的异同:

找到研究量与变量的相关关系(规律)。

4、完整表述:

(依据)+条件+结果。

三、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以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试卷第16题为例:

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华同学选用弹簧A、B、C、D和测力计进行实验。

已知弹簧A、C由同种金属丝烧制而成,弹簧B、D由另一种金属丝烧制而成,A、B原来的长度均为L0,C、D原来的长度均为L0',且A、B、C、D的横截面均相同。

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ΔL1、ΔL2、ΔL3、ΔL4,如图6(a)、(b)、(c)、(d)所示。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6(a)和(b)或(c)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图6(a)和(c)或(b)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横截面积和原来长度均相同的弹簧,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其长度的增加量与绕制弹簧的金属丝的种类有关。

②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且横截面积相同的弹簧,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原来长度长的弹簧,其长度的增加量大。

【解析】

1、仔细审题,明确探究目的,找出研究量和变量,这是解题的基础。

本情景中,首先明确研究量是什么?

很明显,从研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可知,研究量就是“弹簧长度的增加量”。

那么变量呢?

变量就是“弹簧自身因素”。

具体讲,就是绕制弹簧的金属丝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等。

(在这里尽管学生没有学习胡可定律,也不知倔强系数,但从题目或其他途径中学生也不难理解,弹簧的增加量与拉力及弹簧的自身因素有关,亦即与绕制弹簧的金属丝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等有关)。

2、分析与比较:

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实验操作的过程,比较各图片的异同,找出各实验现象中的差异,运用控制变量(条件)法,找到研究量与变量的相关关系(规律)。

首先找出要控制的变量。

本题①问中控制的变量为:

外力、弹簧的原长与横截面积。

变量为:

绕制弹簧的金属丝的种类。

探究的是“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绕制弹簧的金属丝的种类”的关系。

而在②问中控制的变量为:

外力、绕制弹簧的金属丝的种类与横截面积。

变量为:

弹簧的原长。

探究的是“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原长”的关系。

 3、分析与综合,正确地归纳规律。

注意表述要正确、完整。

一定注意要找全所控制的变量(条件),然后找出研究量与变量间的关系。

 本题中①问的正确结论为:

分析比较(a)、(b)两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横截面积和原来长度均相同的弹簧,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其长度的增加量与绕制弹簧的金属丝的种类有关。

本题中②问的正确结论为:

分析比较(a)、(c)两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且横截面积相同的弹簧,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原来长度长的弹簧,其长度的增加量大。

4、常见错解

错解一:

不同材料制成的弹簧,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或材料相同的弹簧,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原长不同,伸长长度不同。

错因:

条件漏掉或不全,该结论漏掉“横截面积相同”。

错解二:

不同材料制成的弹簧,原长与横截面积相同,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不同。

错因:

没有分清“弹簧的长度”与“伸长的长度”。

错解三:

同一材料制成的弹簧,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原长大的伸长的长度也越大。

错因:

通过与这一次实验就得到定量的结论是不具有普遍意义的。

错解四:

当弹簧的原长与横截面积相同,受到的外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不同,制成的材料不同。

错因:

把探究量当作变量,因果关系颠倒。

错解五: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同物体受到相同外力的作用,其形变效果是不同的。

错因:

没有明确探究目的。

该题并不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

 

【本单元综合练习】

1.如图1所示是理论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示意图。

①如图1(a)所示,研究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在A点所处位置沿水平方向假想出一个受力面S,如

图1(b)所示。

可用受力面S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代替A点受到的液

体压强大小,其依据是。

②然后在受力面S上方假想出一段液柱,如图1(c)所示,即可用压强定义式p=F/S推导出p=ρgh。

这种运用假想液柱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被称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建立理想模型法”)

③小明猜想液体压强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大气压强。

他主要是依据气体与液体具有相似性:

A.都具有流动性;B.。

④小明在用公式p=ρgh计算大气压强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困难,其困难在于。

(请至少写出两条)

【答案】

①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

②建立理想模型。

③都受到重力。

④g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深度无法测量;密度不均匀。

(等等)

2.在“研究电池组的电压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若干节相同规格的干电池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2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电池连接方式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⑴分析比较图2中(a)和(b)两图中的电池节数、电池连接方式和电压表示数,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当相同电池正负极同向依次串接时,电源电压随串接电池节数的增加而______。

⑵分析比较图2中(b)和(c)两图中的电池节数、电池连接方式和电压表示数,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增大。

⑵当两节相同电池正负极反向依次串接时,电源电压将降为零。

3.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3所示的(a)、(b)、(c)、(d)、(e)五次实验.已知图(a)中液体是酒精,图(b)中液体是水,图(c)、(d)、(e)中液体是盐水,且

(1)比较实验(a)、(b)、(c)可知:

(2)比较实验(c)、(d)、(e)可知:

【答案】

(1)同一深度时,液体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增大

(2)同种液体时,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减小

4.某物理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

只有在两种不同导电材料(如铁丝和铜丝)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如图4所示,当两个接触点温度不同时(B端加热、A端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即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

根据图4所示,通过实验另测得某合金的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温度差关系的数据如下表:

两接触点间的

温度差/℃

0

1

100

200

300

500

电路中的电流

/10-1A

0.00

0.01

0.64

1.42

2.29

4.17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①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图4中的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选填“有”、“无”)电流。

②上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随着两接触点间温度差的增大而。

利用此规律可将电流表改制成温度计,该温度计的刻度是(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与实验室常用的水银温度计相比它具有的优点之一是。

【答案】

①无;②增大;不均匀;(合理即可)。

5.某充电宝铭牌上的参数如表所示:

①根据参数可知此充电宝输出的电流为安,当它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为瓦。

②根据民航对充电宝的规定:

a.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可带上飞机。

b.额定能量超过100Wh,小于160Wh的经航空公司批准后可以带上飞机。

c.超过160Wh严禁携带。

上述规定中,“Wh”是物理量的单位,请判断此充电宝(选填“能”或“不能”)被带上飞机。

【答案】

①2.4;12;②能量(电能);能。

6.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节目中曾验证过:

“无需吸气就能将球吸入水管”的说法。

做法是:

取一段自来水软管,如图6(a)所示一端对准小球,将另一端甩着转起来,小球就被吸入管内。

①这里蕴含的物理原理是:

图6(b)中水管B端转起来后,加快了B管口气体流动的速度,从而使管内气体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管内外的气体压强差使小球吸入管中。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由上述实验可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是:

②在下列情形中,能够运用上述结论解释的是。

(选填序号)

A.用洗衣机甩干衣服B.大风中的雨伞会被向上吸起来

C.巨大的飞机能升空飞行D.吸盘式挂钩被压在墙壁上

【答案】

①减小;流速越快,流体压强越小。

②B、C

7.为了研究当物块受斜向上拉力且处于静止时,影响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的因素。

某小组同学将相同物块分别置于电子压力计中央,用不同的拉力作用于物块,并改变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过程如图7所示。

A

①根据实验现象,请判断影响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  有关,写出判断依据  ;

②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影响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可能还会与  有关,为了验证你的想法,还需增加实验器材  。

【答案】

①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拉力大小;

分析(a)(b)(c)得:

用(斜向上)大小相同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物体静止时,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改变,物体对水平面压力改变。

分析(b)和(d)可知:

用(斜向上)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物体静止时,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相同,拉力大小改变,物体对水平面压力大小改变。

②物体质量/物体重力

不同质量的物体

8.如图8是汽车油量表及其工作原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其装置工作时,主要利用了物理学原理是;当油箱中汽油减少时,图8中电流表的示数(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大”).

②在今年第三次成品油调价中,国家规定汽油价格下调250元/吨,柴油价格下调235元/吨.但细心的小明发现,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下调0.18元/升,柴油价格下调0.20元/升,每升柴油价格反而比汽油下调得多,小明认为加油站的下调油价定价搞错了,你认为加油站的下调油价是(选填“错误”、“正确”、“合理不正确”或“正确不合理”),你判断的理由是:

【答案】

①杠杆平衡原理(或欧姆定律);减少。

②正确;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柴油的密度小。

9.图9所示是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翼载达500千克/米2(翼载是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积的比值),翼展(飞机的最大宽度)约为36米。

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1米3的质量为5千克。

下表是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1)飞机在气压为2.5×104帕左右的万米高空时,机体1米2面积上承受内外气体的压力差约为牛,方向指向(选填“舱内”或“舱外”)。

(2)关于客机C9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材料“超细航空级玻璃棉”的密度比水大

B该飞机在空中水平巡航时,发动机的功率约为9×106瓦特

C该飞机机翼与机身连接处的宽度约为3米

【答案】

(1))5.5×104;舱外;

(2)B。

10.原子非常微小,星系极其宏大,但两者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

某同学搜集了碳原子和太阳系的一些信息,整理在下表中。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

原子

星系

原子直径约10-10米

太阳系直径约1016米

原子核体积约占原子总体积的1/1013

太阳体积约占太阳系总体积的1/1021

原子核质量占原子总质量的99.97%

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

(1)原子内部的场景可类比为星系中行星绕着恒星运转。

(2)原子核或恒星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极小,。

【答案】

(1)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

(2)但原子核或恒星的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却极大

11.小伟查得4℃时均为1厘米3的三种液体在不同温度时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①4℃时1厘米3的丙液体在48℃时的体积为厘米3。

乙液体的体积大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一定质量的乙液体,。

②小伟认为甲液体比乙和丙更适合作为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感温液,请你帮他写出选择甲液体的依据。

【答案】

①1.600;

②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均匀增大,而丙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增大的体积不相同;升高相同温度甲液体的体积变化比乙大。

12.小明看到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工人要将油桶搬运上汽车,常常用如图12的方法。

小明想:

为什么不直接将油桶抬上车呢?

难道这样做可以省力吗?

如果能省力那么推力的大小与斜面长度有关吗?

为了探究推力大小与斜面长度的关系,小明选用弹簧秤、4牛的重物和长分别为0.4m、0.8m、1m的木板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斜面的高度均为0.2m。

测得沿斜面方向向上的拉力大小分别如下图12所示。

(假设斜面很光滑,不计摩擦)

(1)初步比较图12中甲、乙、丙及相关条件可知:

(2)全面比较图12中甲、乙、丙及相关条件,可知拉力F与斜面长度L的关系是。

【答案】

(1)搬运相同的物体到相同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

(2)(搬运相同的物体到相同高度,)拉力大小与斜面长度成反比。

13.如图13(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13(b)所示。

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13(c)和(d)所示。

①由图13(a)、(b)或图13(c)、(d)可知:

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______________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②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答案】

①小车向左加速或小车向右减速;②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14.为了研究薄膜形变与该薄膜表面气压的关系,小陈同学先用一根细绳将一块材质均匀的橡胶薄膜紧紧地扎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如图14(a)所示,然后用打气机在另一端向管内打气增压(或用抽气机在另一端从管内抽气减压),发现橡皮薄膜的形变情况如图14(b)、(c)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形变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⑴比较[(a)(b)]两图或[(a)(c)]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a)(b)]两图和[(a)(c)]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薄膜表面两侧气压值不等时,薄膜就会发生形变;

(2)薄膜表面两侧气压值不等时,薄膜就会向气压值低的一侧凹陷。

15.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特点。

现有器材为:

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线等。

图15(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①应根据图15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②图15(c)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F1和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t)。

请依据相关信息,写出两条结论。

(A)。

(B)。

【答案】

①(b);

②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间相互的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等。

16.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完“大气压强”之后,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知道:

在海拨2千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强约减小100帕。

还查阅到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高度之间关系时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海拔高度h/km

0

1

3

6

9

水的沸点t/℃

100

97

91

80

70

根据对资料中信息的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

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

②若某校操场处的大气压强为p0帕,该校实验楼的高度为H米,则该实验楼楼顶的大气压强为帕。

【答案】

①71(70-72均可);大气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

②p0-10H

17.下表记录了声波在五种气体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播速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温度为20℃时,声波在氢气中的传播速度为米/秒。

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最大飞行速度一定的飞机要在空气中实现超音速飞行,在温度的条件下更容易成功。

(选填“较高”或“较低”)

【答案】

①1306;

②在同种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气体温度升高变快;

③较低。

18.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长方体甲、圆柱体乙、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的木板(粗糙程度相同)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后以平放、侧放的方式改变长方体与木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如图18(a)、(b)所示;然后将圆柱体乙叠放在长方体甲上以改变木板受到的压力大小,如图18(c)所示。

实验过程中始终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18(a)与(b)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分析比较图18(a)与(c)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

(1)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大小无关;

(2)当接触面的大小和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大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

19.小华和小鹏同学研究物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图19所示的实验。

他们先把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如图19(a)所示。

然后把圆柱体慢慢地浸在水中不同位置处,如图9(b)、(c)、(d)所示,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2、F3和F4,且F4<F3<F2<F1。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归纳结论。

(1)分析比较图19(a)、(b)或(a)、(c)或(a)、(d)可得:

          。

(2)分析比较图19(a)、(b)、(c)和(d)可得:

              。

(3)接着小华同学提出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为了验证此猜想,他们选取材料、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的物块进行研究,实验发现测力计挂着不同物块在空气中与浸没在水中时的示数之差都是相等的,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2)物体浸入水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20.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后,从实验室中找到一个热敏电阻继续实验,他们测量了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并记录在下表的表格中。

温度t(℃)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电阻R(KΩ)

4.13

2.87

2.03

1.47

1.07

0.80

0.60

0.45

 

(1)由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温度为60℃时,该热敏电阻的阻值是欧,该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是。

(2)他们又找来稳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R0、开关和一些导线,准备将电压表或电流表改装成一个指针式温度计,且满足温度升高指针偏转角度变大的要求。

他们设计了如图20(a)、(b)和(c)的电路图,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答案】

(1)1470;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越小。

(2)(b)和(c)。

21.阅读干燥空气的密度表(部分),并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①当温度为10℃、气压为101000帕时,干燥空气的密度值为千克/米3。

②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答案】

①1.25;

②气压一定时,干燥空气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且等差变化。

22.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

小李同学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以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水面的高度并不相同,实验现象如图22(a)所示。

接着,小李同学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观察测力计示数,如图(b)所示,在机翼模型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①由图(a)所示的实验现象,可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的初步结论是:

      。

②在图(b)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原因是:

机翼上凸下平,上方气流速度比下方大,造成机翼上方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压强,所以机翼获得向上的升力,使测力计读数变小。

③在下列情形中,能够运用上述结论进行解释的是      。

(选填序号)

A.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

B.大风吹过,未插住插销的窗户向外推开

C.直升飞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

D.地铁站台上,人必须在警戒线外候车.

【答案】

①流体密度相同时,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

②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力差,所以测力计示数减小。

③B、C

23.学习了压强知识后,某物理兴趣小组选取一定质量的空气密封起来,改变它的温度和体积,用压强传感器测出了它的压强,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当该一定质量的密封空气,温度为40℃,体积为20L时,它的压强为kpa。

(2)当该一定质量的密封空气,体积一定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是: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

当温度为20℃,该密封空气受到挤压后体积变为10L时它的压强约为

kpa。

【答案】

(1)128;

(2)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3)240。

24.液体密度计常用来测定啤酒、牛奶等液体的密度,从而判定其中的含水量。

如图24所示是将一支密度计放入牛奶中的情景。

请仔细观察图中密度计上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