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482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docx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含考研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近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述略

第二节近百年中国新闻写作历史述略

第一章新闻采访——新闻报道的基础

第一节对新闻采访的诠释

新闻采访:

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第二节新闻采访的特点

新闻采访与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较的特点:

1,目的差异性

2,事件限制性

3,项目突发性

4,需要广泛性

5,知识全面性

6,活动艰辛性

第三节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

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

1,个别访问

2,开座谈会

3,现场观察:

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作用,对事物微观细察。

4,参加会议

5,蹲点

6,查阅资料

7,改写

8,问卷

9,电话采访。

准备要充分,提问要凝练,记录要及时

10,网络采访。

主要形式:

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ail,MSN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新闻采访从性质上分:

1,常驻采访,2,突击采访3,交叉采访4,巡回采访5,隐性采访6,异地采访

第四节新闻体裁

一,消息

消息,是以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体裁。

在中国,消息常常被习惯称为新闻,即狭义的新闻解释。

二,通讯

是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法,较详尽报道事件的新闻常用体裁。

三,消息与通讯的异同

1,表现对象不同

2,表现手法不同

3,人称不同

4,结构布局不同

5,篇幅长短不同

第五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活动的程序上,现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

2,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

3,活动的性质上,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

4,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第二章新闻报道策划

第一节新闻报道策划的缘起

第二节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

三个是,两个标志,三个有利于

三个是:

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是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

两个标志:

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

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有利于新闻导向正确。

第三节新闻报道策划的分类

第一类:

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第二类:

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它是在新闻事实发生之前或事实价值呈隐性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促成事实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

第四节新闻报道策划的流程

一,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工程

二,就媒介实践而言,新闻报道策划主要针对的题材

1,战役性,阶段性报道

2,重大新闻事件报道

3,人物典型报道

注意几点:

1,选题应准,选位应低,切口应小。

2,采访的时间、报道的密集度、时段的分布务必谋划有度

3,谨防过度介入

4,策划并非万能药,它只是一种手段,不能滥用到新闻报道活动的一切方面

5,策划必须符合实际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运作流程

目标锁定,制定方案,落实措施,目标校正

第三章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第一节新闻敏感的培养

新闻敏感:

即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一,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

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

3,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4,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5,迅速在对事件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二,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1,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

2,立足全局看问题

3,要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

4,知识广博助敏感

三,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的

第二节新闻价值的感知

新闻价值:

指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

新闻价值诸要素:

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

第三节新闻政策的遵循

新闻政策,指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

新进发生的某个试试能否报道,一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看其是否符合新闻政策。

第四节报道思想的明确

新闻采访的目的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报道思想,报道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

第五节新闻线索的获取

新闻线索:

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获取渠道:

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

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

3,通过记者的耳闻目睹

4,通过对日常情况的积累

5,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

运用新闻线索时注意事项

1,注重验证,不硬顺藤摸瓜

2,尊重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3,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

4,合理安排,不要齐头并进

第六节采访准备的周到

一,平时准备

1,理论的准备2,政策的准备3,情况的准备4,知识的准备

二,临时准备

1,收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相关资料

2,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

3,拟定采访计划和调差纲目

4,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第七节对方心理的明晰

第八节访问条件的创造

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

1,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

2,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3,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4,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5,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

6,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

7,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

第四章新闻采访中期活动

第一节提问技能的掌握

三种提问方式:

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

提问的注意事项:

提问宜简洁,具体,间接,深刻,自然,节制

第二节调查座谈的主持

座谈会的效果:

节省时间,互相启发,及时验证

主持座谈会的技能:

1,事先通知对方

2,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

3,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三五人或者六七人

4,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第三节现场观察的注重

现场观察是指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舍、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方式。

现场观察在采访中的具体功能

1,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2,能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3,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4,能为通俗地揭示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5,能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现场观察的注意事项:

明目地,多请教,抓特点,选地点,善用脑

第四节听觉功能的协调

1,悉心闻取线索2,实时调节音强3,着力训练听力

第五节当场笔录的强调

笔录内容的主要范围:

记要点,记易忘点,记疑问点,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记观察所得,记记者联想

第五章新闻采访后期活动

第一节深入采访的细致

悉心抓特点,抓本质

第二节验证材料的严密

验证方法:

投入记者智力,再直接通过采访实践

第三节笔记整理的迅速

第四节剩余材料的积累

第六章新闻写作的八大环节

第一节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指事实新闻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

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新闻主题与一般文章主题的概念基本相同,即指作品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等等。

选择新闻主题,倾向性是政治上重要,为受众注意,涉及最迫切问题三个基本原则。

提炼主题依据因素:

对全局的清晰度,对材料认真有序的综合分析。

提炼主题的具体注意事项:

不要强行硬化,不要分散空泛,不要雷同浅薄。

第二节新闻材料

新闻材料就是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原始情况、资料的总称。

包括第一手材料,第二手材料,第三手材料。

第三节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即指新闻事件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也即记者在充分明确报道思想和识别新闻事实价值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一个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侧面作为报道的切入点,从而完成整个事件的写作。

选择新闻角度:

一要比,二要小,三为异

第四节新闻语言

准确

1,叙述信息尽量量化

2,语言要有分寸感

3,新词使用要讲规范

通俗

1,多动词,少形容词

2,多细节,少议论

3,多比喻,少笼统

4,多解释,少晦涩

5,多白话,少文言

6,多具体,少抽象

间接

第五节新闻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即指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特点:

1,打破叙事常规。

不是根据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段落,而是依据事实的重要程度为段落顺序。

2,呈头重脚轻之势。

要求把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新闻事实放在消息的开端,然后以此类推。

时间顺序结构:

即指消息写作中按新闻事件发生、结局的原来时序和过程选择材料及安排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又称为编年体式结构。

悬念式结构:

即指消息写作中设置悬念及解剖悬念组合材料与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并列式结构:

即指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和段落为同一个主题服务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并列式结构在导语部分对事件或事实作出概述后,主体部分的各段落呈并列关系,并无主次和逻辑顺序之分,又称并蒂结构。

第六节新闻导语

导语是消息特有的概念和标志,是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议论组成新闻的开头段落。

第一代导语:

新闻诸要素俱全的导语。

第二代导语:

部分要素式导语。

第三代导语:

丰富型导语或延缓式导语。

第四代导语之说:

流线型导语,即在导语中突出事实中富有吸引力的一点,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与缩小,以一个轻松的段落组成一个戏剧性的开头。

类型

1,叙述型。

1)直叙式导语。

要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推出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无需刻意修饰,讲究明白无讳。

2)概括式导语。

即要求对新闻事件用简洁文字大笔勾勒,搞成“压缩饼干”,令读者一读新闻导语,便对整篇内容有大致了解。

事件较复杂、曲折的新闻报道一般用这种导语形式为宜。

2,描写型。

白描式描写手法,集中、简洁再现事件最有特色的现场情景,以增强新闻感染力和吸引人的导语形式。

3,议论型,指在概述新闻主要事实的基础上,记者直接出面予以评议的导语形式。

适用于政治性、政策性较强和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发现,重大成果类的题材。

导语写作要求:

实、简、活

第七节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即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

分类:

1,衬托型。

也称深度性背景材料。

即提供一些鲜为人知、更接近实物本质与真相的材料,与一般的现实材料作对比、衬托,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厚度。

2,解释型。

又称诠注型背景材料。

3,启示型,也称引发性背景材料。

第八节新闻结尾

好的结尾有两个要求:

1,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2,寓意深刻,回味无穷

第七章事实与政治类新闻的采访和写作

第一节政治新闻

1,立场坚定,头脑冷静

2,实事求是,保证真实

3,作风踏实,深入实际

4,宏观选题,微观选材

5,知识广博,善于社交

第二节外事新闻

1,依靠组织,熟悉情况

2,抓住战机,迅速成篇

3,亲临现场,捕捉细节

4,注重礼仪,遵守纪律

第三节会议新闻

改进会议新闻的意义:

会议新闻过多,报道手段、形式单调俗套

会议新闻的采写要求:

1,摸清会议宗旨,亲临现场采访

2,跳出会议程序,着眼新闻事实

3,坚持报道原则,讲究机动灵活

第四节军事新闻

1,时代转变,题材转移

2,明确原则,突出重点

3,讲求效应,注重节制

4,谨慎从事,严守机密

5,作风踏实,雷厉风行

第八章经济与科技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第一节经济新闻

如何采访?

抓问题,抓事实,抓角度,抓趣味,抓通俗(多进行形象比喻,多进行解读说明,多采用数字换算法,多穿插人物活动与具体场景)

第二节科技新闻

1,深入采访,力求真实

2,虚心求教,正确认识

3,长期积累,密切联系

4,慎重评价,切忌溢美

5,讲求效应,掌握时机

6,突出个人,兼顾群体

7,注重解释,巧用修辞

第九章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第一节人物新闻

特点:

短,快,活,强

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第二节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即指较详尽反映新闻人物活动与思想的通讯体裁。

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二类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有争议的,甚至是后进与反面的典型,三类是反面文章,反面人物正面做的报道。

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第三节专访

特点:

针对性,代表性,适合性

采写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2,准确把握时机

3,合理安排观察

4,注意谈话纪实

5,控制访谈方向

第四节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即指较详尽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体裁。

分类:

一种是以表扬歌颂为题材,用以反映重大事件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和人们的思想境界及道德水准;一种是以批评、揭露为题材,用以触及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弊端,起催人猛醒,驱邪扶正等作用;再一种是介于表现、歌颂与批评、揭露之间,即通过报道某一事件,揭示现实社会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矛盾热点或意义,起活跃思想,启发思路等作用。

注意事项:

1,典型性强,要精心选材

2,突发性强,要闻风而动

3,思想性强,要深入挖掘

4,具体性强,要破题细问

5,政策性强,要注意分寸

6,延续性强,要追踪追击

第五节连续性报道

延续性报道即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

一般用于重大题材或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过程的进展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收到集中、突出的宣传效果,以形成舆论和引起受众的关注。

注意事项

1,注意优化组合。

反对简单相加,掌握报道节奏,讲究善始善终

2,注意传统思维

3,注意反馈失调。

僵化和反馈过度

第一十章教卫与文体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第一节教育新闻

知识广博,见多识广

密切联系,善交朋友

视野开阔,面向社会

第二节卫生新闻

1,作风踏实,虚心求教

2,微观细察,力求通俗

3,客观公正,力求真实

4,报道有度,善唱和声

第三节文艺新闻

1,体现特点,明确职责

2,亲临现场,认真观察

3,实事求是,准确评价

4,穿插背景,增强深度

5,常来常往,成为知音

6,心系群众,贴近生活

第四节体育新闻

1、以快制快,分秒必争

2、熟悉情况,深刻准确

3、强化观察,伺机提问

4、掌握分寸,切忌偏激

5、提高认识,开阔视野

6、控制情感,迅速发稿

第一十一章社会与生活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第一节社会新闻

特点:

广泛性,知识性,趣味性,突发性,思想性

采写要求:

1,闻风而动,刻不容缓

2,利用空闲,捕捉线索

3,研究社会,多思好奇

4,广交朋友,建立热线

5,讲究趣味,反对庸俗

6,力求辩证,客观全面

7,注重导向,提升品位

第二节灾害新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热情讴歌,正确导向

融入情感,弘扬人性

科学普及,常抓不懈

注意报道的因素:

死伤情况,财产报失情况,原因,救护、救济情况,灾区灾后情况

第三节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

即指着重反映社会变化及风土人情的通讯体裁。

一般用于反映某个地区、单位发展变化中的新貌,从而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1,强调一个跑字

2,围绕一个变字

3,融进一个情字

4,兼顾一个识字

第四节新闻小故事

1,取材范围要小

2,人物事件要真

3,故事情节要奇

4,涉及褒贬要慎

5,表现形式要活

6,语言文字要实。

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遣词造句尽可能具体。

第五节特写

特写,是指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对能反映人和事本质、特点的某个细节或者片段,作形象化的放大和再现处理的一种新闻文体。

1,观察须严细

2,选材须精当

3,结构须紧凑

4,篇幅须短小

5,角度须奇异

6,表达须艺术

第六节批评性报道

批评性报道的意义:

1,积极开展批评,是传播媒介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职能。

2,积极开展批评,是当前新闻改革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3,积极开展批评,是党和政府有力量的体现

4,积极开展批评,是人民群众民主管理国家的主人翁精神的生动体现。

注意事项:

1,深查细访,捕捉细节

2,反复核实,务求准确

3,语言质朴,巧用含蓄

4,分寸得当,褒贬有致

第一十二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坚持真实性

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

2,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

3,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确切无误

4,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5,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1,初步接触,不明要求

2,作风浮夸,粗枝大叶

3,知识不足,真假难辨

4,道听途说,不经核实

5,追求生动,合理想象

6,急功近利,夸大事实

7,移花接木,牵强附会

8,沽名钓誉,胡编乱造

第二节坚持思想性

传播信息,抓准问题,增强可读性

抓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抓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如何增强可读性?

1,引而不发,含而不露

2,借用知识,纠正偏见

3,增强趣味,寓教于乐

第三节坚持时间性

1,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强化

2,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修养要增强

3,采编人员的分工不宜过细

4,先简后详地搞连续报道

5,简化审稿制度

6,尽可能更新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

7,组织强有力的多渠道发行网

第四节坚持用事实说话

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怎样用事实说话?

精选事实;多细节,少议论;多解释,少晦涩;插叙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

第一十三章记者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