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442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

《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docx

教师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

2011年教室招考政治理论知识讲义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哲学绪论

二、辩证唯物论

三、唯物辩证法

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五、历史唯物论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三、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四、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三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思想精髓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九、国家统一构想与外交战略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领导者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哲学绪论

(一)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看法;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包含、决定着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影响着世界观。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两者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第一,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第二,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依据,也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本前提;第三,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人们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条根本原则。

3.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三)哲学的基本形态

1.哲学的党派性

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反之是唯心主义。

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与斗争,这是哲学的党派性。

2.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一般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但却是直观的猜测的。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依据自然科学,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但又存在着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和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三个根本缺陷。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世界的本原。

如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的“心外无物”等。

(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神化了的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

如柏拉图的“理念创造一切”、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外化为万事万物”、老子的“道生万物”、朱熹的“理在事先”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不是偶然的。

第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第二,19世纪上半期,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三大自然科学发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第三,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实现的伟大变革

(1)研究对象上,旧哲学是“知识总汇”、“科学之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2)理论内容上,旧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社会作用上,旧哲学只是解释世界的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使命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一是集中体现在它对旧世界的彻底批判精神;二是公开声明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于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相结合,使之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有相通之处。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其中,后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辩证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核心范畴)。

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实物);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结构(原子)。

两者都缺乏辩证思维,把物质和物质形态混为一谈。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物质定义上: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客观实在。

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这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二,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意识却是依赖于物质的,这坚持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各种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客观实在,把物质与物质形态区分开来,这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1.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担当者。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

2.运动与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有两种情形:

一是相对于某个参考系而言,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处在量变阶段。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也是理解和衡量事物运动的尺度。

运动与静止辩证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讲运动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只讲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动论。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是一维的;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是三维的。

(2)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时空也是客观的(时空的绝对性);物质运动的状态是变化的,时空的具体特性也是变化的(时空的相对性)。

否认时空的绝对性,是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1.意识的产生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它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

第一,由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主要是因为: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促进了意识的生理器官——人脑的形成,推动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的产生,丰富和完善了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2.意识的本质

从产生机制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从反映内容来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把意识说成是纯主观的,是唯心主义;否认意识的主观性特征,把意识说成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

3.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

(2)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一是反映客观世界(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观创造性),二是改造客观世界(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三是调节人的生理过程。

(3)实现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前提条件是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并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又承认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而机械唯物主义是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则是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四)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和精神,表面上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归根到底还是唯心主义;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第三,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旧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

2.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实践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思想保证。

三、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概述

1.唯物辩证法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其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列宁语),其对立是:

第一,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第二,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第三,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存在,而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其中,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规律。

这是因为:

第一,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第二,它说明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既区别又联系。

而相对主义诡辩论和形而上学却各执一端,前者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后者否认事物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基本属性

第一,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第二,联系的普遍性(通过中介,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第三,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3.系统及其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整体性是系统最主要的特征。

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实质上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一,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第二,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

第三,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普遍联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

这一原理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法论之一,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三)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新、旧事物区分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内容和实质符合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2.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必然性

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二,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第三,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最终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3.永恒发展原理的实践意义

永恒发展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和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支持和扶植新生产物,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

(四)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或改造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从层次来看,规律有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之分;从存在领域来看,规律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分。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规律,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自然规律不依赖于人的自觉活动,社会规律却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2.矛盾规律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同一性包含着斗争性,两者不可分割。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为矛盾双方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场所,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共同发展,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总之,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哲学基础。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一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二是指同类事物的矛盾有共同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方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第一,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第二,特殊包含着普遍,普遍寓于特殊之中;第三,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5)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在事物的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一系列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在一个矛盾内部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它们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

3.质量互变规律

(1)事物的质、量、度。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基础。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规定性;量与事物不直接同一;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量的限度;坚持适度原则,是认识事物度的方法论要求。

(2)事物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其基本形式有数量增减与结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其基本形式有爆发式飞跃与非爆发式飞跃。

量变和质变区分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和质变又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意义:

第一,理论上,要批判庸俗进化论(片面夸大量变)和激变论(片面夸大质变);第二,实践上,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以及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4.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

肯定和否定是同一事物内的两个相反方面,肯定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当肯定占主导地位,事物保持其原有状态;当否定占主导地位,事物改变存在。

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事物自我发展的内在基础。

(2)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根本对立的。

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根本对立的。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应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事物的发展历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

循环论(否认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和直线论(否认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都是片面的、有害的。

(五)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时间上的前后相继,内容上的彼此制约,是构成因果联系的两个显著特征。

因果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

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在特定的因果关系中,一种现象是因还是果,其区分是确定的;在因果链条中,“原因与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其区分又是不确定的。

研究因果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预见未来,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既对立又统一,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是科学认识的基本要求。

3.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者关系的一对范畴。

可能性是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有无现实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根据是否充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和小的可能性(或然率的大小)。

可能性和现实性既相区别,又相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人们在制定计划、方案时,要从现实出发,认识可能的复杂性,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办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

4.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方式。

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

第一,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第二,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第三,两者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形式主义(片面夸大形式),又要反对形式虚无主义(根本否认形式),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

5.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外部联系与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两者都是本质的表现。

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第一,现象为感官感知,本质为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稳定。

第二,事物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现象与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概述

1.认识论上的对立

(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可知论;不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康德)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

恩格斯指出,实践是批判不可知论的最有力武器。

(2)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前者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后者主张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是先验论。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直观反映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把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并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强调认识论本质上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论。

第一,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第二,认识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简单摹写,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作用

1.实践的基本涵义

实践是人能动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一是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三是科学实验。

2.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是就人类总体而言,而个人知识结构中则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分,两者是源与流的关系。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这体现在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认识工具、积累感性材料和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

(1)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两者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理论和经验论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前者片面夸大理性认识,根本否认感性认识;后者片面夸大感性认识,根本否认理性认识。

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则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2.认识的两次飞跃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①必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