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370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

《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docx

8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单位

葛沟中心校

主备人

张丽君

时间

12月2日

参与者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

这几篇课文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单元总体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会认写课本要求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字词,领悟科技带来的震撼。

二、发展性目标:

科技类课文,不仅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

如,教材中提示学生注意体会“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查阅工具书,区分两个词语字面的意思,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体会用词的准确。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写得好的句子,在细细品味中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字典自学生字词。

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识记字形。

词汇教学的重点是积累词语。

难点: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

【单元教学建议】:

(一)《呼风唤雨的世纪》

1、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学生就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

可采用“谈自己的理解-------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体会用词准确”

4、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二)《电脑住宅》

1、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

2、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

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

是怎样工作的?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4、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以后,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围绕“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进行交流、讨论。

(三)《飞向蓝天的恐龙》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作好知识储备。

2、学生初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3、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

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对比朗读等方法,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

4、语言准确是说明性文章最重要的特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找出自己认为表达的准确的语句,说说句子中的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再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四)《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1、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学生梳理线索。

3、再质疑问难,在交流中理解课文的意思。

【单元教学时间】:

29、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

30、电脑住宅(1课时)

31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课时)

语文园地八(4课时)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呼风唤雨的世纪》备课

单位:

葛沟中心小学

课型:

精读课

主备人:

张丽君

时间:

2011年12月2日

课题:

第八单元29第一课时

参与者:

一、教材简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

词语宝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一)揭题

1、板书:

“呼风唤雨”,读—写—说:

这个词语令你想到了什么?

(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海龙王等,一般指法力很大,能够支配自然)

2、板书:

世纪(这是纪年单位,指一百年,)

3、读课题(1——2名学生),本文中指的是哪个世纪?

(20世纪,即1900---1999年),告诉大家,你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第一句)读。

4、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但却用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

出示句子,齐读。

5、过渡语:

那么,这个世纪是神仙在呼风唤雨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1、让学生在读的当中初步体会课题的含义。

2、齐读课题。

3、读句子,初步理解句子含义。

通过读,写,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

 

1、一个世纪是多长时间?

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求答案。

 

边读边划,划出感触最深的句子。

并想一想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

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

用“  ”划出来。

1、学生在自学的情况下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领悟

 

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

(出示: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

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

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

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

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

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

(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

思考:

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

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1在疑问中学会理解课文。

2理解近义词有效的掌握课文句段的主要含义。

3学生合作,自主交流意见。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课上学习的积极性

1学会质疑,学会解决。

 

2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交流中可以获取更多知识,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己短处。

 

4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并引导学生结合对文中重点语句的体会。

 

5小练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理解。

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1、将(出示课件)删除。

2、将“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删除。

 

学生谈畅想时,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探知的欲望。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请畅想。

作业: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作业成果,互评互改。

彼此促进。

 

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总结概括,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在于同学交流小练笔时,课内课外有效的结合,充分激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 类

           ↙     ↖

           科技  → 发现和发明

简要概括了本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

再直接切入到课文的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20世纪有哪些科技成就,并借此进行拓展,让学生说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成就,学生即可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

教学这段时,我注重学生的感知,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再由此引导生联想过去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进一步学习文章的第3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

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伟大,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之后,便让学生带着骄傲,自豪的情感朗读本段。

建立此基础后,学生应该能明白是谁在“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体会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引出英国哲学家。

数学家波兰特罗素说的话,交流:

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

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使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最后出示一篇练笔,完成本次教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电脑住宅》备课

单位:

葛沟中心小学

课型:

略读课文

主备人:

张丽君

时间:

2011年12月7日

课题:

第八单元第30课《电脑住宅》

参与者:

一、教材简析

《电脑住宅》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亲切,浅显易懂。

全文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的有关情况。

第一自然段先总体说明了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第二至七自然段从住宅的周边设施、进入住宅的程序以及会客室的布置、厨房装备、卧室的使用、浴室的装置等几方面具体说明了电脑住宅中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功能。

这一部分是详写,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说明了电脑住宅中电脑设置隐蔽、各负其责、相互合作的特点。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读多思,教师不宜讲解过多,所以我计划用一课时的时间学习。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字词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一、预习探究

1、导入: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它给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

这节课,我们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

2、板书课题:

电脑住宅

3、你想了解这座电脑住宅吗?

请你自己读课文,读准课文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4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住宅的设施的?

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

用你的话谈谈你的感受。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借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在读中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介绍了电脑住宅的哪些方面?

你有什么感受?

二、合作交流

1、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并巩固生字和新词:

仓库、储存、烹调、烹饪、防盗、综合、判断

2、指名分段读课文,生评。

3、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住宅的设施的?

(空间转换)。

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

用你的话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交流认读生字词语,互相评价读书情况,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及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读准字音扫清读文障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三、品读体验

 

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朗读,自由说说读懂了什么,是概括说明还是具体介绍?

其实这段是概括说明住宅由电脑指挥。

(教师同时板书)

2、展示第二自然段的图与文,边读边悟边仔细看图。

思考:

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设施?

大门外的风向标怎样工作,有何功能?

(这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点拨填写表格。

3、让学生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A、自由读课文找设施。

B、该设施怎样工作。

C、该设施有何功能。

4、运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至七自然段,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只作简单的点拨。

并对学生给予肯定或否定,对答得对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

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同时板书)

5、简要学习第8自然段,说说读明白了什么,是作总结概括说明还是具体介绍。

其实这是总述电脑住宅由电脑判断,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同时板书)   

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朗读第一自然段,自由交流读懂了什么。

 

学生边读第二自然段边悟边仔细看图。

思考问题,汇报。

学生讨论总结汇报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自学第三至七自然段,完成表格的填写。

这样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第八自然段介绍了电脑住宅的特点,让学生总结其特点。

 

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将畅想变成现实。

 

四、巩固延伸

1、让学生扮演电脑住宅主人的角色进行介绍电脑住宅的设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

2、我们也来当回设计师:

   假如我们的学校也都是由电脑控制的,会是怎么样的?

……想一想,看谁的设计能给我们带来最舒适、最方便的享受。

让学生自由说。

(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设计,仿写一段话。

1、生表演

2、学生自由交流后,再整理写下来

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五、板书设计

电脑住宅

   大门——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

   舒适节能快捷方便安全

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及课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我觉得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条理清楚,有针对性,学生一目了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

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

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

是怎样工作的?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

如,填写表格,将电脑住宅的具体设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等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或按照课文的讲述顺序画出电子住宅的示意图,根据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备课

时间

2012年12月9日

单位 

葛沟中心小学

主备人

张丽君

课题

第八单元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参入集体备

课人员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

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达特点。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并利用课间组织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2、《与龙同行》DVD光碟;

3、生词卡片,合作学习表格数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出示预习要求:

1、认真读课文,能认识并正确书写13个生字及相应的词语

 2、查阅恐龙的资料。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主学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大意。

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质疑解疑的能力。

二、合作交流

 1、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

(出示恐龙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关于恐龙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恐龙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

 2、交流预习的收获

 师: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请五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通过读课文,你又知道了什么?

 3、师: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写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

 

 

1、学生齐读课题。

交流有关恐龙的资料引导质疑。

2、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3、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收获。

从课题入手,以疑激趣,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听同学们读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发挥学生的想象,畅所欲言。

 

 

  师: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

其中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在,大家再来细细的读读课文,把有关的段落画下来

师巡视指导。

汇报学习结果

  

(1)最早恐龙是什么样子?

引导学生概括回答(相机板书:

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大小似狗,形似鸵鸟)

两亿三千万年前,离我们十分遥远,科学家们是怎么知道这一时间的?

(引导学生体会“大约”在句中用准确)

再读句子,想一想和你脑海中得恐龙形象有何不同?

(2)了解恐龙的繁衍生息情况

过渡:

接着,又经过了多长的时间,恐龙繁衍生息情况如何呢?

观看插图,训练学生用“有些……有些……对比练习说话,进一步想象庞大的恐龙家族。

师生共背,积累语言,鼓励学生多读多背(相机板书:

数千万年后,形态异家族有些……)

(3)了解恐龙是怎样一步步飞向蓝天的?

  a、读句子,找出是哪种恐龙飞向蓝天的?

(猎食性恐龙)

  b、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用词的准确。

“一些、逐渐”等词。

C、文章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4)复述演化过程。

 

生边读边画

在学生自能读书的基础上,四人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仔细研读第4自然段,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

繁衍生息的情况

它们的特点(在书上划出相关语句)

生读句子:

它何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男女生对比读。

引导学生感受这句话从习性、形态、性情等方面来描写恐龙家族的形态各异。

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使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在读中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恐龙向蓝天的演化过程,通过指导学生背诵感兴趣的部分,拓展说话训练,复述演化过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内化语言,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为读懂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恐龙飞向蓝天的条件是什么?

 1、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家族。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你认为有没有这种可能?

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答。

师总结:

同学们对未来寄予了厚望,你们说得好,随着越来越多恐龙化石的发现,给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他们不断探索,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现在已经能够形象直观地再现恐龙生活的画面、演化的过程、灭绝的原因。

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世界去感受科技的魅力吧。

播放DVD《与龙同行》片

2、关于恐龙,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课后我们再开一个“恐龙知识会”吧!

可以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展示。

 

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恐龙是怎样长出羽毛的?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

将红色部分删除。

板书设计

身体逐渐变小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恐龙     

(鸟)            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简洁明了,使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反思

学习课文的前面两段,体会科学的研究从猜测到证实这当中的困难和欣喜。

这里还是过于匆忙的,学生对于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不够深入。

也没有课外的材料补充。

教了这课。

我觉得语文课文的教学还是要大量的补充课外阅读资料,让课文有关的内容和信息尽量地丰满起来。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尽可能多的书面资料。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备课

时间

2011年12月12日

单位 

葛沟中心小学

主备人

张丽君

课题

第八单元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参入集体备

课人员

 

教材简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