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323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

1、 注音写字(4分)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zhòu然一亮,出现一hóng水潭。

它叫姊妹潭,传说曾有两姊妹一起在此投水xùn情而亡。

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qiàn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2、 字型纠正(4分)

离开罗马刚刚一个小时,道格拉斯G型客机就缓缓地向低空府冲,我从弦窗向外眺望,一片尉蓝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

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辍着一簇簇的村落……

错别字

 

 

 

 

订正

 

 

 

 

3、 标点修改(3分)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有三处使用不正确,请找出来并改正。

影片“泰坦尼克号”在芝加哥首映时,一位幸存者激动地说:

“我对沉船惨景记忆犹新;在救生船下高举起求救的千百双手至今历历在目。

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那时候更可怕?

(1)改为

(2)改为(3)改为

4、 忆海拾贝(10分)

(3),乌蒙磅礴走泥丸。

(4)荡胸生曾云,。

(5),,盖组竹柏影也。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诗人维护中央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的诗句是“,。

(7)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翼的名句是“,。

5、 经典回放(4分)

在21世纪的今天,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什么意义?

你认为保尔·柯察金和比尔·盖茨谁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的英雄?

为什么?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汲取到什么精神?

6、 美句仿写(4分)

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例句:

我喜欢婉约中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

仿句:

我喜欢

仿句:

我喜欢

7、 成语运用(2分)

请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①的勇气。

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

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②。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③。

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敢的不断向前奋进④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①②③④

8、 语病诊室(2分)

为了成功地举办这次晚会,我们请来了①歌舞团的几位青年舞蹈演员,她们都是②德高望重,演技精湛的演员,她们的积极参与,激情演出,③将是这次晚会成败的关键。

相信,这次晚会一定能圆满结束。

第处,改为

第处,改为

9、 图表解读(3分)

下表是对某中学204名学生调查的结果,根据表内资料,回答问题。

兴趣

对象

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对文学

148

72.55

44

21.57

12

5.88

对语文课

32

15.69

78

38.24

94

47.08

①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②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0、口语交际(4分)

水乡兴化河水污染严重,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人将未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中……为此,顾庄中学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假如你是参加此项调查的顾庄中学的一名学生,要采访下列人员,你将如何向他们明白得体地提出问题?

(1)采访一位在护城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象的看法。

(2)访问市环保局局长,向他了解环保部门对护城河污染问题采取的措施。

11、探究王国(6分)

为了迎接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学校组织一次调查社会上常见错别字的“啄木鸟行动”,假定你是这次活动中一个调查小组的负责人。

(1)你准备怎样带领你的小组开展调查活动?

请你写出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

(2分)

(2)你们小组调查得出来的错别字,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2分)

①锦上天花()②监定书()③孤注一置()④相形见拙()

(3)请你用分类说明的方法,对造成错别字的原因作一个简要分析。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荒dàn()喧xiāo()华裔()编撰()

2.改正下列错别字。

(4分)

围追堵截辗转反侧杯盘狼藉人迹罕致英姿飒爽别俱匠心

莫名其妙恍如隔世受益非浅闲情逸致无暇顾及风糜全国

错误字

正确字

3.默写。

(共10分)

(1),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一览众山小。

(杜甫《》)

(4),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5),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7)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8)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4.下边语段在语序上存在着一处问题,请指出修改意见,并说明原因(3分)

①侧重文化建设的上海市黄浦区“OT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②人民广场的周边区域和福州路、西藏路分别构成了这个规划中的“O”和“T”。

③沪上著名的文化街福州路上,除了将崛起一座现代化的“书城”外,还会涌现一批娱乐设施。

④黄浦区抓住人民广场综合改造的机遇,周边原有的24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设施目前都在改造中。

⑤未来的人民广场还将成为沪上最大的“绝色乐园”。

⑥西藏路作为一条旅行社高度集中的特色街,今后将更加突出“游”的特点。

修改意见:

把句移到_________句的后面(填序号)

这样修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4分)

B

A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不可知其源天涯若比邻

D

C

其岸势犬牙差互以其境过清

势有曲直过故人庄

E

似与游者相乐

相与步与中庭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欣赏哪一句?

请写出理由。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10~12题(4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

“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10.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这是哪一句话?

(1分)

答:

11.“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1分)

答:

12.你能理解韩麦尔先生“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一动作表情吗?

谈谈你的看法。

(2分)

答: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13~17题(10分)

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

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

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

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

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

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

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

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

然而一股幽香蓦地甲(扑进  闯入 传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乙(闯入 袭入传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13.在文中甲乙两处选择合适词填在下面。

(2分)

甲:

乙:

14.文章说“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最有特色”表现在哪儿?

(2分)

答:

15.“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给我们展示了藤萝的色彩美,请你写出两句能体现景或物色彩美的诗句。

(2分)

答:

16.作者说“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是否是说作者在以前不知道古藤的存在,谈谈你的看法,并说说为什么?

(2分)

答:

17.作者为什么说“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

你喜爱藤萝吗?

说说为什么。

答: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juàn恋

毛骨sǒng()然

绵亘() 

风靡()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学校开展的“当一日校工”体验活动,包括巡查校园、分报递信、清除杂草……等内容。

B.今天下午,同学们都要去看《天下无贼》的电影,你去呢?

还是不去呢?

C.“我们只要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

”宋楚瑜充满深情地说,“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奋斗!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修改。

(2分)

①驿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

 

②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3.古诗文默写(10分)

①造化钟神秀,.

②,甲光向日金鳞开.

③夏完淳的《别云间》中抒发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之情的一联是,

④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诗句是“,”从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⑤“,”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此中虽未有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请你再写出所积累的古诗中写“月”的诗句:

,。

4.请你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读后感悟两方面谈谈你阅读文学名著后的收获。

(5分)

[备选书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爱的教育》。

]

书名

作者

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任选一方面)

读后感悟

5、仔细揣摩下面两段文字,按照其内容和形式再仿写一段话。

(2分)

例句: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

父爱是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

(3分)

“座右铭”出现的历史比较久远。

东汉书法家崔瑗(yuàn)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

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

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惹了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勉励自己、鞭策自己、约束自己的警言称为“座右铭”。

(1)根据上述内容拟一个标题。

(1分)

(2)引用名人格言或自拟警句是常见的座右铭形式。

请写一条警示或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2分)

二.综合性学习。

(10分)

7、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分)

 

(2)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写一封简短的建议书。

(格式正确4分,建议内容与语言2分,共6分)

(3)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

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2分)

三、阅读(35分)

(一)⑴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a.不禁ss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⑵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

  ⑶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⑷我说道:

“爸爸,你走吧。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俯、探)身下去,尚不太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抓)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抬);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斜、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b.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

c.我的眼泪又来了。

(10分)

8、以上语段选自课文《》,是先生的一篇散文。

(2分)

9.选文第⑶段中“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它有什么含义?

(2分)

10.请按原文内容,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横线上,并写出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2分)

11.选文第⑷段中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详略却不一样,请说说这样写有何好处?

(2分)

12.选文中有三处写“我”流下了眼泪,请以一、二处为例,谈谈流泪的不同原因及表达的感情。

(2分)

  第一处流泪

  第二处流泪

(三)、古诗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18-22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何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于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回: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日: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

齐国国君。

③霁(jì):

天放晴。

③被:

同“披”。

④陛:

皇宫的台阶。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3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②晏子避席对曰()

③齐人固善盗乎()④叶徒相似()

⑤天不寒乎?

()⑤逸而知人之劳()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③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译文:

20.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

请简要回答。

(2分)

答:

21.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2分)

22.品读下边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3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2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

(4分)

你的价值,决定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你自己,开tuò你自己。

你是平平淡淡,抑或轰轰烈烈,只在于你如何去选择;你是停zhì沉寂,还是奔téng呼啸,只在于你怎样去拼bó。

(王安雄《生命之琴》)

2.改正下列错别字。

(4分)

千锤百炼万籁俱寂惊惶失措如数俸还心弛神往鳞次节比

因地自宜退避三舍清描淡写相安无事可见一斑肆无忌惮

正确字

错别字

3.默写。

(9分)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甫之任蜀川》)

(4),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5)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7),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4.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过零丁洋            别云间

文天祥      夏完淳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过零了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

B.《过》诗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而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别》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被捕,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蒙。

5.右图是在第45届戛纳国际广告节上获铜狮奖的一则公益广告,画面上是两棵树,标题是《热带雨林》。

请仔细观察,合理想像,为这则公益广告拟一条简明的广告词。

希望你的广告词富有创意。

(3分)

答:

阅读下列选文,做6~9题。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6.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

()(2分)

B

A

非相度不得其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怡然自得如好逸恶劳

C

D

未尝横索一钱可以为师矣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7.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2分)

A.治水/必躬亲  B.泥于/掌故

C.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翻译:

9.在你心目中,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请联系选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对海瑞作出尽可能全面的评价。

(2分)

“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海瑞所题自勉对联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

”--海瑞墓园对联(为海瑞手书)

答:

阅读下列选文,做10~12题。

(6分)

  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

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

他好像又看到:

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条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

他愣怔着,不知如何办才好。

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

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

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

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掏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

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

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

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志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

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

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

那泥土,甜丝丝的。

10.王小亮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请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什么王小亮摸着舍不得吃的糖,又有“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

(2分)

答:

12.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说明其在表现人物遭遇、凸现文章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