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247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2

第二章现状概述2

第一节自然条件2

第二节社会经济2

第三节村庄建设情况2

第四节主要存在的问题3

第三章规划总则3

第一节规划依据3

第二节规划范围4

第三节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4

第四节规划目标4

第五节规划重点4

第四章村域发展规划5

第一节村域产业发展规划5

第二节村域居民点布局规划5

第三节村域公共设施规划6

第四节村域道路交通规划6

第五章中心村详细规划7

第一节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7

第二节规划构思与布局结构8

第三节规划用地布局8

第四节道路交通规划8

第五节绿地景观规划8

第六节建筑设计9

第七节技术指标和投资估算10

 

第八节近期建设规划10

第六章整治规划11

第一节整治期限和整治范围11

第二节整治目标11

第三节整治思路11

第七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2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12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12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13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13

第五节环卫设施规划13

第六节综合防灾规划13

第八章规划措施与建议14

 

第一章前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镇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在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湖州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目标,逐步完善“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1383”行动的计划工程,在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新型农民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

特别是实现了“输血”向“造血”的思路切换,挖掘村庄个性、打造特色品牌,不仅使村名从中得到了实惠,而且为长效开展村庄建设整治注入了持久活力。

2008年,吴兴区将出台一系列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新政策,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

为了推进环渚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受湖州市吴兴区城交局的委托,本单位于2008年4月接受大钱村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委托,经过现场调研、分析、论证等多方面工作,初步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以供初步审查使用。

第二章现状概述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大钱村位于环渚乡的东北角,东邻双丰村,南与中东村,西连荣丰,北与太湖接壤,紧靠高速连接线,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二、气候特征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垂直气候差异明显,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在224-24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1850㎜。

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风和东南风,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易受夏季台风暴雨、冬春低温寒潮、盛夏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三、地形地貌

本村属于低平原水乡型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

村域东、西、北三面环山,大钱港南北向从中穿越,另有大面积的养殖水体。

村域内植物资源丰富,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二节社会经济

大钱村现有10个自然村,共766户,总人口2620人,劳动力448人。

村域总面积约为37.5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599亩,园地面积约503亩,内塘面积36亩。

大钱村目前经济比较薄弱,以二产为主,2007年全村生产总值为7731万元,其中一、二、三产的产值分别为2023.9万元、4751.6万元、955.5万元。

一产产业主要有水稻、桑树、大棚蔬菜等作物种植,养殖湖蟹、特种水产等经济效益明显,其中2007年河蟹产值约80万元,黑鱼产值约112万元。

村级个体企业12家,发展形势较好,为全村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为服装加工,化纤织物等产业类型,目前全村约有130人村民在企业中就业。

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060元,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837元,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为8898元。

第三节村庄建设情况

大钱村地势相对平坦,山林少平地多,现状村庄分布较散,主要沿路、沿河分布。

大钱自然村规模最大,集中分布在村域中部;薛家港集中在村域中部偏南,其余几个自然村规模较小,且交通不方便,分布十分分散。

现状各自然村人均建设用地普遍较大,详见下表。

表1现状各自然村建设用地情况(2007年)

村名

现状户数(户)

现状人口(人)

现状用地(ha)

打铁兜

67

257

4.59

薛家港

29

94

1.46

横街

40

130

12.78

南浜

38

109

中街

36

77

中浜

68

217

北街

64

187

祥后

32

112

铜钿眼

35

106

陆家门前

15

48

赵家舍

26

97

1.22

唐家浒

92

332

4.33

丁家南头

21

82

1.75

田下

49

177

2.45

石家浒

55

216

3.02

张家浒

75

291

4.51

泥桥港

24

88

1.45

总计

766

2620

37.56

村域中部有湖薛公路,现状宽度6米,沥青路面,路况较好。

通村公路向东延伸至双丰村,向西延伸至户湖州。

村委会位于村域的薛家浒自然村中部,村委会建筑较破旧,规划新建。

大钱自然村内由原小学改造的幼儿园,内有4个班。

在湖薛公路北侧建有大钱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同时服务周边几个村。

村域中张家浒和唐家浒中都设有一座公共厕所,菜市场位于大钱的老街内,菜肉买卖沿马路设摊,影响过往交通和村庄环境。

第四节主要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大钱村逐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设有垃圾收集设施等,使垃圾乱扔乱堆现象得以有效的控制,但总体建设情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村庄建设方面

由于缺乏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村庄建设无序,新老建筑参差不齐,与村庄整体格局不协调,新建建筑布局凌乱,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

村内随意搭建构筑物的现象较多,老村部分建筑布局过于紧凑,进出不便,影响采光与通风,消防间距不足。

现状道路不成体系,路况较差,部分道路不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

村内多处宅间空地未有效利用或绿化,种植东西杂,荒废弃置的较多。

村内排水、消防等基础设施滞后,文化娱乐等社会服务设施配备不全,缺乏体育设施。

村庄景观风貌较差:

“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总体建筑形式较乱,乡村特色不突出,缺乏景观亮点;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河道淤积及水草丛生现象严重,河流需要进一步整治。

二、产业发展方面

从目前农业生产结构来看,全村以粮食作物、桑树、大棚蔬菜种植为主,农业主导产业不突出,未形成产业优势,生产力标准化水平低,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

由于人均耕地不多,村内有12家个体私营企业,有近130人的村民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

第三章规划总则

第一节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镇规划标准》

(3)《村镇规划标准》

(4)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5)浙江省建设厅《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6)《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考核验收标准及办法》

(7)《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8)《湖州市区村庄布局规划》

(9)《环渚乡城镇总体规划》

(10)《环渚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湖州市新农村建设村庄消防规划编制要点》湖公通[2006]100号

(12)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

第二节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次,包含三个规划,即村域发展规划、中心村详细规划和整治规划。

针对不同规划的建设要求,采取相应的规划措施,增强村庄建设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村域发展规划:

以大钱村行政管辖区域为规划范围,面积为332.79公顷。

该层次规划确定村域内村庄布局、村域产业发展方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布局。

中心村详细规划:

结合旧村整治进行新村建设,总用地面积28.22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18.08公顷。

此层面对旧村道路、建筑和环境进行梳理、整治,确定中心村总平面设计、市政工程规划、住宅建筑设计、近期建设及相应的经济分析。

整治规划:

规划范围包含现有的各个自然村建成区。

本层面主要提出中心村、保留村和撤并村等类型的整治思路,对中心村提出建筑、道路、环境等方面更为详细的整治意见和改造意向。

第三节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民最关切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构建集生产、生活与服务于一体的功能结构及相应的规划组织模式。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处理好旧村整治与新村建设、近期建设和远期建设、中心村和一般自然村的关系,使村庄的建设规模、速度、标准及开发模式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需求相适应。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大钱村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等,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引导私营企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挖掘村庄特色,实现“一村一品”。

以人为本、适度超前。

规划以民意调查卷的形式,征求农民意见,并进行充分论证,营造适合人居住、工作和发展的空间环境,构建和谐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规划必须高起点、高标准。

保护环境、集约土地。

充分尊重地域内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环境,加强对河流水系、基本农田的保护。

坚持“建新必须拆旧的原则,加强土地整理和复垦,有效集约土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第四节规划目标

规划结合大钱村实际,按照新农村建设分近期、远期“两步走”的实施步骤,。

近期目标: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即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村庄整治力度,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完善道路交通,合理布局用地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

远期目标:

优化用地功能布局,使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相得益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农村新社区。

即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健全城乡公交、公共设施服务、污水处理网络等,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概念,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设施,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五节规划重点

结合湖州市村庄布局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村域范围内合理布置村民点,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聚。

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对村域内产业发展作合理规划,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整合村庄建设用地,缩小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加强村庄河道、建筑、环境整治,优化中心村用地布局,使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相协调。

完善村庄道路系统,改善沿溪、沿路及节点绿化,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根据城郊结合部的特点,深入实施“三延伸”发展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第四章村域发展规划

第一节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把农村产业做强做大,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目前大钱村农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耕地水产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规划充分利用大钱村临近太湖和大钱港的有利位置,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产业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着眼经济效益提高,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效益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以工业化的理念组织农民生产,扩大特色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扶持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

二、产业发展重点

农业——近年来,大钱村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村级经济增长为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发展效益农业。

目前该村水产养殖业效益良好,今后应积极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蔬菜基地带动农户的效益农业发展之路,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制定支农惠农的政策,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种养大户进行积极引导,并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扩大农业专业户的生产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工业——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不考虑发展工业。

旅游业——大钱村地处城郊,南邻白鹭谷景区,本村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规划应充分利用便捷的交通优势和山水环境,适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如生态农业观光、水上垂钓渔家乐、果蔬采摘等,打造城市近郊周末休闲游乐的场所。

三、产业实施措施

1.正确处理群众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坚持统分结合搞好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到户“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但也要防止农户在产业门类的选择上过于散而乱,否则产业就难以走上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路子。

在帮助农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既要结合群众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自下而上来科学布置,又要积极引导农民围绕村主导产业来选择,实现统与分的有机结合。

2.强化后续跟踪服务,使产业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把农村产业规落实到户,如果后续服务跟不上,农民在发展产业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无人问津,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就会受挫,产业规划就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和新的形式主义。

在为农民提供全方位、链条式的全程跟踪服务时,要重点解决好资金、技术、销售等重要问题。

3.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加快建立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主增长机制。

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必需提供帮扶服务,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政府则逐步剥离其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对社会服务事业的管理和提供社会化服务上来。

4.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对河道进行经常性的清淤和环卫保洁,减少水面污染,改善河道功能和水环境,加强村庄绿化,提升村庄环境质量和建设品味。

第二节村域居民点布局规划

一、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预测

从历年村域总人口变化来看,村域内住户相对稳定,人口有缓慢减少趋势。

同时由于受湖州市区和环渚乡区的中心吸引作用,村域人口将进一步减少。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规划确定本村人口综合增长率为0.7%,则到2010年和2020年人口如下:

P2010=2620×(1+0.7%)3≈2699人;

P2020=2620×(1+0.7%)13≈2869人。

2.用地规模预测

现状村域内建设用地面积为37.5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43平方米。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浙土资发〔2005〕94号)和村庄发展的需要,远期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按以下标准进行控制:

中心村人均建设用地为90平方米/人,自然村为60平方米/人。

因此,至规划期末(2020年)全村村庄总建设用地为24.48公顷,整个行政村人均建设用地约85平方米/人。

通过对居民点的集中布置和引导,缩减居住用地,至规划期末共可减少村庄建设用地13.08公顷。

缩减的建设用地根据土质进行相应的梳理,或者进行土地复垦,或者改造为家庭经济园地,或者进行生态绿地等多种方式。

二、村庄规划布局

根据《湖州市区村庄布局规划》,大钱村为环渚乡北部一般村,规划大钱村采用地村级中心村——基层村二级结构。

第一级中心村是全村范围的公共中心。

大钱自然规划规模较大,居住相对密集,交通便捷,规划将其整治改造成村级中心村,吸引周边小散的居民点向中心村集聚。

规划鼓励和引导中心村建设和发展,使其更好地为村域内各基层村服务,并为村庄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级一般农居点。

规划对村域内现状规模较大、发展较好、交通便利的、田下、s石家浒和张家浒进行保留和整治;将唐家浒和丁家南头合并并保留整治。

将保留四个自然村控制为限制建设区域,村庄建设时,首先要进行土地整理,留出部分周转建设用地,满足村民近期建房需要;其次,加强环境整治和道路改造,改善村庄环境,完善设施配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表2规划期内大钱村各村人口及用地规模情况表

村名

现状户数(户)

现状人口(人)

现状用地(ha)

规划人口(人)

规划用地(ha)

备注

打铁兜

67

257

4.59

2009

18.08

并入中心村

薛家港

29

94

1.46

并入中心村

横街

40

130

12.78

并入中心村

南浜

38

109

中心村

中街

36

77

中浜

68

217

北街

64

187

祥后

32

112

并入中心村

铜钿眼

35

106

并入中心村

陆家门前

15

48

并入中心村

赵家舍

26

97

1.22

迁入中心村

唐家浒

92

332

4.33

300

1.80

合并保留整治

丁家南头

21

82

1.75

田下

49

177

2.45

140

0.84

保留并整治

石家浒

55

216

3.02

170

1.02

保留并整治

张家浒

75

291

4.51

250

1.50

保留并整治

泥桥港

24

88

1.45

0

0

迁入张家浒

总计

766

2620

37.56

2869

24.48

 

第三节村域公共设施规划

规划进行在卫生服务站西边新建村委会,将原小学改造成幼儿园,以营造更好办公环境和幼儿活动环境。

在中心村中部北侧规划设置老年活动室,中部南侧设置文化活动室并布置标准篮球场,满足村民的文体活动需要,同时空间上也更加开阔。

保护现有的宗教建筑、古街、古桥和节孝牌坊,并对其周边进行环境整治。

保留现有的大钱社区卫生服务站,沿通村路西侧考虑部分商住建筑,满足村民日常用品的购买需要。

同时按照村庄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标准,在中心村及一般自然村内设置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公共厕所结合绿地或公共建筑设置,垃圾收集点布置应有利于村庄垃圾的堆放和垃圾车的转运,合理安排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实现社会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

保留整治的4个自然村根据需要设置简易商铺和公共厕所。

第四节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本村对外交通道路为湖薛公路、环太湖风情大道及申苏浙皖连接线,其道路控制由上位规划确定。

为方便今后村民出行和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规划形成“一纵一环多联”的道路框架。

“一纵”为湖薛公路至沈店的通村路,“一环”为杨家山外围的环路,将中心村、范坞、沈店和郎村串联起来,“多联”为“一纵”与“一环”的联接道路。

规划对村域内现有道路进行整治与改造,并进行适当拓宽,村域道路宽分12米和9米两个等级控制,逐步实现硬化和黑化。

完善基层村之间的交通路网,加强中心村与基层村的联系,使村落之间形成便捷、畅通的交通体系,并加强道路两侧绿化,村级公路应达到三级标准。

对村庄内部道路进行有机梳理,适当拓宽道路,以满足消防通道标准。

完善步行系统,加强道路绿化,并结合公建、公共绿地等设置公共停车场。

规划保留现有的公交停靠站。

第五章中心村详细规划

第一节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

一、现状用地

现状规划区范围内主要为村民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农林种植地等,具体见下表。

表3中心村现状用地构成表

用地名称

类别代码

用地面积(ha)

居住建筑用地

R

16.79

公共建筑用地

C

2.16

道路用地

S

2.50

农林种植用地

E2

3.60

水域与其他

E1

3.17

合计

28.22

二、现状建筑

1、居住建筑

现状住宅建筑基本为村民自建房,建筑物建造时间参差不齐,建筑质量总体水平较差,沿东西向通村路两侧相对较好。

现状建筑朝向多为朝南,建筑多为1~2层,主住宅周边搭建的建构筑物较多,局部建筑较为密集,采光和通风条件不佳。

建筑户型多为短进深大面宽,建筑结构多为砖结构或砖混结构。

2、公共建筑

规划区内公共建筑主要有村委办公楼、老年活动室、卫生服务站、幼儿园、宗教建筑等,村委办公楼规划新建,老年活动室规划重建。

三、现状场地特点

场地呈南北狭长型,南北长约750米,东西宽约120米,空间上由西向东呈“村、路、河、田”分层状的空间形态,北临太湖,东侧河道曲曲折折,水声潺潺,生态环境优美。

区块整体地势较为平坦,略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趋势,地面标高在黄海高程3.8~7.3米之间,现状老村建筑布局较为集中。

第二节规划构思与布局结构

一、规划构思

规划布局强化中心村“村、路、河、田”的自然特色,在整体布局中强化周边山水和田园风光对村落的辐射和影响,充分利用何家埠河,拆除主干路东侧现有建筑,敞开滨水空间,使河道成为美化和活跃景观的重要元素,同时在村庄中部设置东西向景观视廊,将山景和水景呼应起来,并引入到村庄建设之中,加强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和有机联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规划注重旧村脉络的延续,除满足部分改建、迁建外,中心村旧村部分维持旧有格局,整治建筑风貌,修旧成新,改善村庄环境,并利用空隙底新建部分农民住宅,以节约用地。

利用南北两块建设用地对老村进行的整治更新,同时通过道路网络的构建,公共配套和绿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使旧村整治与新村建设完全有机结合起来。

二、规划结构

规划按照有序、高效、集约化发展的原则,采用组团式布局,中心村整体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四点六组团”。

“一心”为老街为主的核心区,位于地块中部,包括村老街、明代古桥、600年历史的古银杏树、清代牌坊等古建筑。

“两轴”分别为东西向通村公路及位于中心村种部的南北向道路,是中心村建设发展轴,也是村内主要的景观轴,联系各个组团。

“四点”指的是四个服务点,包含幼儿园、村委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和庙宇,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六组团”指以主要道路分隔形成的6个居住组团。

第三节规划用地布局

中心村总建设用地为18.08公顷,其中住宅用地13.96公顷,公建用地0.97公顷,道路用地1.92公顷,公共绿地1.23公顷。

表4中心村规划用地构成表

项目

面积(公顷)

所占比例(%)

人均面积(m2/人)

住宅用地

13.96

77.2

69.5

公建用地

0.97

5.4

4.8

道路用地

1.92

10.6

9.6

公共绿地

1.23

6.8

6.1

建设用地

18.08

100

90.0

总用地

28.22

(一)住宅建筑布局

规划中心村以旧村整治为主,利用旧村内的空隙地穿插部分新住宅,新村建设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

旧村内建筑分布较散,规划充分利用空隙地和废弃地,穿插新住宅。

新村结合旧村进行建设,并在旧村内穿插部分新住宅,改变建筑布局散乱的现状,形成新旧结合的整体。

综合考虑规划区块内的现有建筑,规划对较好建筑基本保留,对一般建筑近期进行保留、整治,远期进行更新,对较差建筑进行拆除。

考虑到村民的居住习惯,规划新建建筑采用多户联建、行列式布置,建筑为2.5层,朝南布置,前后向间距按11~12米控制,日照间距到达1:

1.2。

重点突出整体环境的设计,构成点线面结合、空间收放有序的序列空间,塑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二)公共建筑布局

公共设施建设强调集中与共享,规划从步行距离及建设基础等多方面考虑,村中心选择规划区中部,集中安排村委、卫生所、活动室、幼儿园、篮球场、公园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加强综合服务功能,创造和谐、安全、完善、便捷的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