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961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江苏省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

专题04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初,元昊围麟州二十七日。

知州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

王吉应募。

知州问:

“须几人从行?

”吉曰:

“今虏骑百重,无所用众。

”请秃发,衣胡服,挟弓矢,赍①粮饷,为胡人。

夜缒②而出,遇虏问,则为胡语答之。

两昼夜,然后出虏寨之外,走诣府州告急。

府州遣将兵救之,吉复间道入城,城中皆呼万岁。

吉尝从都监王凯及中贵人③将兵数千人,猝遇虏数万骑。

中贵人惶恐,以手帛自经④,吉曰:

“官何患不死?

何不且令王吉与虏战?

若吉不胜,死未晚也。

”因使其左右数人守中贵人,曰:

“贵人有不虞⑤,当尽斩若属⑥。

”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虏众大奔,众军乘之,虏坠崖死者万余人。

吉每与虏战,所发不过一矢,即舍弓肉袒而入,手杀数人,然后反,曰:

“及其张弓挟矢之时,直往抱之,使彼仓卒无以拒吾,而成擒矣。

吾前后数入其阵,未尝发两矢也。

时又有张节,与吉齐名,皆不至显官而卒。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有删改)

(注释)①赍(jī):

携带。

②缒(zhuì);用绳子栓着人、物从高处往下送。

③中贵人:

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④经:

上吊。

⑤虞:

意料,预料。

⑥若属:

你们这些人。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请秃发,衣胡服(_______)

②走诣府州告急(_______)

③因将所部先登(_______)

④手杀数人,然后反(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知州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

②官何患不死?

24.王吉智勇双全,他的“智”表现在哪里?

请概括。

25.最后一段蕴含作者怎样的褒贬?

褒:

贬:

【答案】

22.①穿②到③率领④通“返”,返回

23.①知州招募能够出外送信请求增援的官吏和百姓。

②大人为什么担心死不掉呢?

24.

(1)乔装求援;

(2)率部先登,射杀敌军大将(或“擒贼先擒王”);(3)以快制敌,敌军无法应对。

25.褒:

对王吉功高的赞美(或“欣赏”,或“充分肯定”)。

贬:

对朝廷没有重用王吉的批评(或“不满”)。

【分析】

22.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衣”是名词用作动词,“穿”的意思;“诣”是本义,“到”的意思;“将”是古今异义词,“率领”的意思;“反”是通假字,“返回”的意思。

2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1)句中的“募(招募)、求援(请求救援)、于(向)”几个词是重点词语;“通信求援于外者”是“于外通信求援者”的倒装,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

(2)句中的“何(为什么)、患(担心)”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这是一个反问句,注意翻译时保留反问句式。

2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分析概括。

本题要求从知“智”的角度来概括,从文章第1段叙写的王吉应募,乔装求援表现其“智”;从第2段叙写“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可以看出,王吉先射杀敌军大将,使敌大乱而破敌,采用“擒贼先擒王”的策略,足见其“智”;从第3段叙写“及其张弓挟矢之时,直往抱之,使彼仓卒无以拒吾,而成擒矣”可以看出,王吉采用“以快制敌”方法杀敌,使敌军无法应对,也可以见其“智”。

据此概括作答。

2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最后一段“时又有张节,与吉齐名,皆不至显官而卒”的意思是:

当时还有张节,与王吉齐名,(他们)都没有升迁到显赫的官位就去世了。

总结概括了王吉的功高,表达了作者对王吉的褒扬;同时,也对当时朝廷不重用王吉和张节等有功之人的批评和不满。

据此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庆历初年,元昊(的军队)围困麟州二十七天。

知州招募能够出外送信请求增援的官吏和百姓。

王吉响应招募。

知州问(王吉):

“需要几个人跟你一起去?

”王吉说:

“现在敌军骑兵重重包围,人多了没有用。

”(于是)请求剃光了头发,穿上胡人的服装,带着弓箭,携带钱粮,扮成胡人。

晚上,让人用绳子绑着自己从城墙上放下,逃出城,遇到胡人盘问,就用胡人的话回答。

花了两天两夜,才出了敌人的营寨,跑到府州报告了紧急情况。

府州派人率领大军前往救援,王吉又从小路进城,城里的人都高呼万岁。

王吉曾经跟从都监王凯和中贵人,带领一支几千人军队,突然遇到几万人的敌军骑兵。

中贵人惊慌恐惧,用手撕开布帛,上吊自杀,王吉说:

“大人为什么担心死不掉呢?

为什么不暂且让我与敌人打一仗?

如果我没有胜利,(您)再死也不迟。

”(他)就让自己身边的几个人保护中贵人,说:

“如果大人有不测,就把你们全杀了。

”于是率领自己部队抢先进攻,射杀了敌人的首领,敌军溃逃,众人乘胜追击,坠崖而死的敌军就有一万多人。

王吉每次对敌作战,射箭不超过一支,就放下弓赤膊冲入敌阵,亲手杀死多人,然后返回,说:

“等到敌人张弓搭箭的时候,直接去抱住他,让他在仓猝之间无法抵御我,就成了我的俘虏。

我前前后后多次冲入敌阵,不曾放过两支箭。

当时还有张节,与王吉齐名,(他们)都没有升迁到显赫的官位就去世了。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渲渊①,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

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

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

故水至而民不恐。

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者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雨昼夜不止。

子瞻衣制履展,庐于城上,调急夫、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

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

方水之淫也,汗漫千余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

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样、载糗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

水既涸,朝廷方塞澶渊,未暇及徐。

子瞻曰:

“澶渊诚塞,徐则无害。

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②其患。

”乃请增筑徐城,相水之冲,以木堤捍之,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

故水既去,而民益亲。

于是即城之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曰:

“土实胜水”。

徐人相劝成之。

辙方从事于宋,将登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乃作黄楼之赋。

(选自苏辙《黄楼赋并叙》)

注:

①澶渊:

古湖泊名。

②被:

遭受,蒙受。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

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①使民具畚锸②此人——为具言所闻

C.方水之淫也②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D.①水虽复至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1)澶渊诚塞,徐则无害。

(2)故水既去,而民益亲。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熙宁十年,黄河决堤,滔滔洪水抵达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徐州面临灭顶之灾。

苏轼带领徐州军民,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洪的胜利。

B.抗洪中,苏轼“水未至”就未雨绸缪,准备充分,所以大水到来,城内百姓并未逃散。

他还赈济灾民,使无数受灾百姓获救。

C.水灾过后,苏轼请苏辙在徐州城东门建楼作赋以作纪念。

楼上涂上黄土,取名“黄楼”,寓土能克水之意,表达驱除水患、永保徐州平安的美好愿望。

D.选文描述了黄河泛滥徐州受灾的情景,记述了苏轼不辞劳苦抗洪救灾的政绩,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史料价值。

【答案】

5.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

6.A

7.

(1)澶渊如果(果真)堵住了,徐州城就没有危险了。

(2)因此大水退去之后(已经退去),百姓们更加亲密(团结、友爱、亲近)。

8.C

【分析】

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该句大意为“亲自率领军民守城,表示与城共存亡,因此洪水暴涨城池的百姓也没有溃逃”,故可断句为“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

6.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和用法。

A.均为“做,担任”的意思;

B.准备/详细;

C.正当/土地方圆;

D.即使/虽然;

故选A。

7.本题考查语句翻译。

重点词语:

(1)诚:

如果,果真;塞:

堵住;则:

就;害:

灾害,危险。

(2)故:

所以;既:

已经;去:

退去;益:

更加;亲:

亲近。

8.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C项“苏轼请苏辙在徐州城东门建楼作赋以作纪念”判断错误,是苏辙在饱览山川,凭吊水的遗迹之后,主动写作的本文。

故选C。

【参考译文】:

熙宁十年七月四日,黄河决堤于澶渊,往东流入巨野,北溢出到济南,向南溢出到泗水。

八月戊戌日,水到彭城边,我哥哥子瞻恰好为彭城守。

水没到的时候,他就让百姓准备畚箕铁锹,集聚土石,准备好牛马的饲料,堵塞空隙,为抵挡洪水做准备。

所以洪水到来,百姓也不担心。

自戊戌日至九月十五日,水到城下的有二丈八尺,堵住了东面西面北面的门,水从城边到山边,大雨昼夜不停。

子瞻身穿制衣,脚踏草鞋,搭帐篷临时住在城上。

紧急征调民工和禁卒来进行防御,让百姓不得私下出去避水。

亲自率领军民守城,表示与城共存亡,因此洪水暴涨城池的百姓也没有溃逃。

当洪水正盛的时候,漫无边际千余里,冲走房屋,毁坏坟墓,老弱被洪水冲走,强壮的狂跑,没有食物,最后干死在丘陵上的树木之上。

子瞻使熟悉水性的人驾浮船,装载食物来帮助这些人,因而得以脱困的人无数。

水已经干涸,朝廷正堵塞澶渊,没有时间顾及徐州。

子瞻说:

“澶渊如果真堵住了,那么徐州就没有危险了。

堵住堵不住,是天意,但不可以让徐州百姓再受洪水的灾害。

”于是请求增筑徐州城,阻挡洪水的冲击,用木头堤保护的,洪水虽然又到,不能再危害徐州。

因此,洪水退去后,百姓更加亲近。

于是在城的东门修建大楼,用黄土粉刷,说:

“土克水。

”徐人互相鼓励。

我刚刚入朝为官,登上这座黄楼,饱览山川,凭吊水的遗迹,于是写下这篇黄楼赋。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云球①,宇文玉,居虎丘。

母董如兰,通文艺,云球幼禀风慧,年十三为县学生,父殁,家坠丧乱,常卖药得资以供母。

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

尝以意造自然晷,定昼夜,晷刻不违分秒。

又用水晶创为眼镜,以佐人目力。

有老少花、远近光之类,随目对镜不爽毫发,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

天台文康奇患短视,云球出千里镜相赠,因偕登虎丘试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②诸峰崚嶒苍翠,万象毕见,乃大诧且喜曰:

“神哉,技至此乎。

”云球笑曰:

“此未足以尽吾奇也。

”又出数十镜示之。

如存目镜,百倍光明,无微不瞩;万花镜,能视一物化为数十;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种种,神明不可思议。

著《镜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

其母序之日:

“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

(选自《吴县志》,有删改)

(注)①孙云球(约1630-1662),苏州人。

②天平、灵岩、弯窿都是苏州的山名。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禀夙慧(具有)B.不爽毫发(差错)

C.万象毕见(完成)D.无微不瞩(看见)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去世后,卖药、制镜成了孙云球维持生计的手段。

B.孙云球的千里镜效果好,用来望远,景物清晰如在眼前。

C.“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

D.孙云球的《镜史》,对制镜行业的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

(2)神哉,技至此乎。

14.孙云球母亲说“岂吾子之初心哉”,孙云球的“初心”是什么?

请联系全文回答。

15.在“中国智造”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同学写道,“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

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随后他以孙云球和《核舟记》中王叔远的“奇巧”为论据来证明观点。

这两个论据的选择是否妥当?

为什么?

 

【答案】

11.C

12.C

13.

(1)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

(2)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

14.古代读书人的心愿(理想)。

15.孙云球的发明,主要是对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有科技含量,以他为例证明“中国智造”是妥当的。

王叔远的核雕虽也充满智慧,但属于艺术创造,以他为例不恰当。

【分析】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C.“万象毕见(完成)”解释错误,句子意思是:

万物都看的清清楚楚。

“毕”在此处意思是“全、都”。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说法错误,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是因为“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是出于自身的喜好,“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只是说明孙云球研制眼镜的技艺高超。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赋分点:

(1)“凡”,凡是;“所制造”,所制造的东西;“服”,佩服。

(2)“神”,神奇;“至”,到了;“此”,这种地步。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结合人物的言行分析。

结合“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可知,孙云球母亲认为人有苦心,常常不敢让人知晓,甚至有不想被人知道的,这种不敢让人知晓的苦心应该是他现在没有从事的事业,也就不是制作的手艺。

母亲认为没有恒产却有恒心的人,只有读书人的才可以做到,由此可知孙云球身上有读书人的毅力和品质。

结合“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可知,她认为现在的儿子是不得已,依托一门手艺来赚取一些钱财,这并不是儿子的初心,由此推测孙云球的初心是古代读书人的心愿(理想)。

15.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事例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题目要求是能体现“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

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的观点,事例应该是能体现科技的使用与创新才可以。

然后具体分析两则事例,孙云球的发明,主要是对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有科技含量,能体现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以他为例证明“中国智造”是妥当的。

王叔远的核雕,是能于桃核上雕镌种种,细如毫发,技艺精湛,虽也充满智慧,但属于艺术创造,以他为例不能体现科技的使用与创新,所以事例不恰当。

【译文】:

孙云球,宇文玉,居住在虎丘。

母亲董如兰,通晓文学艺术,云球幼年时候性格就洒脱聪慧,十三岁成为县学学生,父亲去世以后,家庭经乱没落,常卖药取得钱财来供养母亲。

云球对测量很精通,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

他曾经通过自己的想法造出了自然晷,定出昼夜,晷上的时刻不差分秒。

又用水晶制造了眼镜,来帮助人眼睛更好地看东西。

有老少花眼、远近光之类的毛病,随着眼睛的状况校对镜子,一点差错也没有,听说的人不惜出高价购买。

天台文康奇患有短视,云球拿出千里镜赠送给他,于是他拿着它登上虎丘试验,远远地看见城中的楼台高塔庭院好像就在眼前,天平、灵岩、穹窿各个山峰棱角分明、苍翠可见,万物都看的清清楚楚,于是非常惊诧大喜地说:

“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

”云球笑着说:

“这还不足以展现我技艺的奇特啊。

”又拿出数十个镜给他看。

像存目镜,有百倍的光明,任何细小的东西都可以看见;万花镜,能看一个东西时化为数十个;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等等,出神入化不可思议。

他著有《镜史》一卷,现在坊市的人依照其中的方法制造,于是在当时广泛盛行。

他的母亲为他写序说:

”人有苦心,常常不敢让人知晓,甚至有不想被人知道的,所以没有恒产却有恒心的人,只有读书人的才可以做到。

现在我的儿子不得已,依托一门手艺来赚取一些钱财,难道这是我儿子的初心吗。

 

【江苏省扬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

贺铸,字方回,卫州人。

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①,皆为新奇。

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

”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

铸廉②得盗工作物,摒待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

“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意人子惶骇,谢:

“有之。

”铸曰:

“能从吾治,免白发③。

”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

自是诸挟气力颉颃④者,皆侧目不敢仰视。

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隐括:

润色修改。

②廉:

查访,侦查。

③白发:

告发。

④颉颃(xiéháng);倔强,自做。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少加隐括(_____)

(2)奔命不暇(_____)

(3)杖之数下(_____)(4)大笑释去(_____)

1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14.翻译句子。

(1)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2)贵人子惶骇,谢:

“有之。

15.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

 

【答案】

12.稍微空闲用杖打释放

13.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14.

(1)贺铸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

(2)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

“有这些事。

15.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

(或答原文“自是诸挟气力颉颃者,皆侧目不敢仰视。

”)也可答“豪强都怕他”

【分析】

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1)句意为:

稍加润色修改。

少:

稍微。

(2)句意为:

使他们不停地奔命。

暇:

空闲。

(3)句意为:

用杖打了几下。

杖:

用杖打

(4)句意为:

大笑着释放了贵族子弟。

释:

释放。

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句意为:

有亏欠人家的,便拿地契房券等给人家抵押,丝毫不向别人乞讨。

据此,在“者”和“之”的后面应有停顿。

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1)重点词语:

记:

通“志”,记忆。

工:

擅长。

(2)重点词语:

谢:

认错,道歉。

之:

代词,这些事。

1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文中惩罚“贵人子”后,只有一句话——自是诸挟气力颉颃者,皆侧目不敢仰视。

说明豪强都惧怕他。

【参考译文】

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

贺铸尤其擅长作曲,常常把别人丢掉的曲子搜集起来,稍加润色修改,便成了新奇的曲子。

他曾经说:

“我在笔下驱使着李商隐、温庭筠,常常使他们不停地奔命。

”隋朝建国初,监太原工作。

有一个贵族子弟和贺铸是同事,这个人骄纵傲慢,目中无人,贺铸经过察访,了解他偷盗公物,于是把仆役和公差们屏退后,把这个贵族子弟关在密室里,贺铸手里拿着刑杖数落说:

“过来,你在某时盗窃某物去作某用,又某时盗窃某物拿回自己家中,是这样吗?

”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

“有这些事。

”贺铸说:

“如果让我处罚你,就不告发你了。

”贵族子弟于是站起来,自己脱去衣服露出肌肤,他就用杖打了几下,贵族子弟叩首哀告祈求,贺铸便大笑着释放了贵族子弟。

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

贺铸家境贫困,经常靠借高利贷维持生活,有亏欠人家的,便拿地契房券等给人家抵押,丝毫不向别人乞讨。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①,料量平②;尝为司职吏③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

“可以速矣。

”孔子曰: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太史公曰:

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④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舍《六艺》者折中⑤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减)

(注释)①季氏史:

仓库管理员。

②料量平:

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

③司职吏:

管理牧场的职务。

④祗回:

相当于“低回”。

流连,盘桓。

祗,恭敬。

⑤折中:

调和取证。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尝为季氏史_____

(2)齐人称之______

(3)高山仰止______

(4)诸生以时习礼其家____

1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2)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15.孔子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2.曾经称道称赞仰慕敬仰按照

13.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14.

(1)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昭子结识景公。

(2)孔子是一介平民百姓,(他的思想)流传了十几代,求学的人都很尊敬推崇他。

15.①做事认真尽忠职守;②学习专注而深入;③处变不惊有定力;④思想学说影响深远。

【分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1)“尝为季氏史”的意思是(孔子)曾经担任过仓库管理员。

尝:

曾经。

(2)“齐人称之”的意思是齐人都很称道这件事。

称:

称道,称赞。

(3)“高山仰止”的意思是巍峨的高山让我仰慕。

仰:

仰慕,敬仰。

(4)“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的意思是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

以:

按照。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的意思是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有很多。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作主语,“众”作谓语,“矣”作语气词“了”将,置于句末,故应在“矣”后停顿,句中不停顿。

“当时则荣没则已焉”的意思是(他们大多是)当时很荣耀,死了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则荣”与“则已”句式对称,故应在“当时则荣”之后停顿。

该句断句为: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疏通语意为: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有很多,(他们大多是)当时很荣耀,死了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句得分点为:

“适”,到;“为”,做;“通”,结识。

(2)句得分点为:

“布衣”,平民;“传十余世”的主语是“他的思想”;“学者”,求学的人;“宗”,推崇。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概括为:

孔子做事认真,尽忠职守。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概括为:

孔子学习专注而深入。

“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

‘可以速矣。

’孔子曰: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概括为:

孔子处变不惊,有定力。

“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舍《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概括为:

孔子思想学说影响深远。

【参考译文】:

孔子(早年生活)既穷苦又没地位。

等到成年以后,曾经担任过仓库管理员,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曾经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职务,而场中牲口就越养越多。

因此他出任主管营建的司空。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动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助高昭子结识景公。

孔子和齐国的乐官之长讨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专心地把它学起来,三个月期间,吃饭时连肉味都觉不出来了,齐人都很称道这件事。

孔子离开曹国,来到宋国。

一天和弟子们在大树下讲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