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912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docx

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一、辨析题: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洋务运动是一场由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社会变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而且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5、孙中山“三民主义”纲领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6、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

7、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8、1928年有人主张,既然中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那么革命本身就是无产阶级革命。

9、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10、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1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12、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13、从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的社会基础看,他们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1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17、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18、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1、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二、论述题:

1、《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

结合其主要内容,简要评述其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析陈独秀“二次革命论”与毛泽东“两步走”思想及其异同,并阐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历史经验。

3、国共两党在20世纪20—40年代,进行了两次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取得了哪些成果?

对中国革命进程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试就两次国共合作谈谈你的认识。

4、2011年是中共成立90周年。

请结合中共成立到新中国建立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党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

5、试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6、试分析概括1949年至1956年,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社会各领域“过渡性”的具体表现。

在这一过渡过程中,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有何特色?

为什么?

并驳斥在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关系问题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的论调。

7、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8、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两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概括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作用。

三、材料题:

第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

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2 

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贵义贱利”,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但是,晚清社会发展却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的价值观,“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持久的社会思潮,而且也改变了清王朝的国策,由“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

表现在社会风尚方面,……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在绅与商的交互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

材料3 

受西方民主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

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等级”、“身份”的界线也开始趋于模糊。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习俗中所表现出的社会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第2题:

有人把19世纪中期在相似机遇面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比作“中日洋务运动竞赛”,竞赛的结果是中败日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

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曾说: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认识到: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强”。

于是,他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

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2

李鸿章认为:

“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

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梁启超《论李鸿章》

材料3

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

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

其势日张,其志不小。

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台湾之举。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归纳李鸿章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工业化道路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2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3,简要评析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错过这次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

第3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

就在俄罗斯十月革命6年前,中国爆发了一次革命,推翻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统治,宣布成立中华民国。

中国革命这一较早阶段里最重要的组织是1905年8月20日在流亡地东京建立的中国同盟会,意译“中国革命联盟”。

其第一任会长(称总理)和最重要的思想家是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澳门北面的香山县(后改称中山县)的贫农之子孙中山,无论是国民党还是中国共产党,不管是华侨或是其他政治团体都将他视为“中国革命之父”、“中华民国的缔造者。

----[德]戈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亚崛起1840-2000》

材料2

孙中山在中国及东亚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由于他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及领导才能,而且也源于他的世界观体系。

孙中山思想最终形成于1924年1月至8月期间他在广州发表一系列讲话中,几个月后在北京临终前的病榻上,他重申的这些思想成为留给国民党及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

——同上

请回答:

(1)材料1所指的“中国爆发了一次革命”是一场什么革命?

如何评价这场革命?

(2)如何评价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材料2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生活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3

(一)民族主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

第一方面,国民党之民族主义。

其目的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第二方面,…则国内诸民族宜可得平等之结合。

…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治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

(二)民权主义。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压迫平民之工具。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

(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

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

故当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

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此则平均地权之要旨也。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材料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

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引导工人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

请回答:

(1)材料1中表明了当时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2)材料2中, 孙中山为什么说中国革命“仍失败”?

造成当时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俄国革命和当时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3)对比材料3和4,说明新三民主义为什么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并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

第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瞿秋白说:

“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

然而究竟如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

材料2

李大钊说:

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分析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对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出现“隔着纱窗看晓雾”的情况?

他们当时是怎样做的?

(2)根据材料2请回答十月革命给予五四时期中国社会及其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哪些思想启示?

第6题:

下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关党的土地政策的一组材料。

材料1:

(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

(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三)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公众的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

(四)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五)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 《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

材料2

(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的农民耕种使用。

(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三)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四)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兴国土地法》(1929年4月)

材料3

苏(维埃政府)应该通过各地各级政府,要各地政府录令布告,推促农民耕种,在令上要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了的),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

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

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

吃不完的,任凭自己出卖,得了钱来供给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储蓄起来,或改田地,或经营商业,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

……农民一家缺少劳力耕田不完,或全无劳力一点不能自耕的,准许出租。

租金多少,以两不吃亏为原则,由各处议定。

——摘自毛泽东:

《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1931年2月)

请回答:

(1)材料1《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有何意义?

条文中尚有哪些不适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政策规定?

 

(2)比较材料2与材料1,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则的修正?

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正?

(3)比较材料3与材料1,土地政策又有哪些原则的修正?

为什么做这些修正?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调整中可以获得什么教益?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

“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2 

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

……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

请回答:

(1)简要分析材料1所述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提出的背景。

这种作战方针是否具有正确性?

为什么?

(2)毛泽东所说“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试从国共两个方面的抗战加以说明。

(3)结合九一八事变以来的有关史实,简要说明“全国伟大的团结”是怎样实现的?

第8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1936年)

材料2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

把它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进行曲》─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1937年)

材料3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

东北人民是何时“回到可爱的家乡,欢聚一堂”的?

(2)材料2歌曲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与哪一重大事件的解决有直接关系?

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在今天,当我们重温以上经典歌曲,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2

中国(政府)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

“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以上两段材料均选自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在当时报纸上的两个文件,你能否说出其中哪一个是共产党发表的?

哪一个是国民党发表的?

依据是什么?

第10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材料2材料3

1958—1963年我国1955—1961年我国1976—1987年我国

农业国民收入示意图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1958年—1960年、1960—1963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

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2、3说明1956—1960年、1960—1961年、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

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原因。

第1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

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2: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这种提法是有害的。

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

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

要“确立”是很难的哩!

……我们现在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

这是要指导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毛泽东在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结合有关知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它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材料2中,毛泽东为什么认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

第1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

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年9月)

材料2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

(1958年5月)

材料3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在本质上,依然是政权问题,就是资产阶级要推翻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则要大力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最重要的,是要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人民日报社论《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1967年11月6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影响如何?

(2)据材料2、3,从八大二次会议到“文革”,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又有哪些变化?

在实践上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第13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不到总投资的8%。

一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到工业,其中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

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小部分工业投资(3%),证明五年计划(注:

指一五计划)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

摘自《剑桥中国史》

材料2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

材料3

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比较有规模的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

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等信息通信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9%至一倍。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2、3,指出我国现今的工业化道路以及建设的新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