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900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

《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docx

洛阳市第27中学三年创优发展规划最终稿

洛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创建优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09年-2012年)

学校现状

一、学校概况

我校位于市中心区西工区体育场路31号院,座落在九都路和体育场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占地13000平方米,拥有两幢教学楼,一幢综合办公楼(办公、实验、图书、阅览在一起)。

现有23个教学班(含3个体育班),1065名学生,在职教工82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26人,中学一级教师40人,洛阳市名师3人,兼职教研员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省级骨干教师7人。

我校始建于1969年9月,原为一所完全制中学(初中、高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教学体制改革和调整,我校高中部一度调整为职业高中,结果职业高中没能办成,普通高中也丢掉了。

1996年学校成为普通初级中学。

同时由于政策的倾斜,初中出现了重点学校、特色学校,如实验中学、外语学校、26中等。

优秀学生纷纷进入重点学校,一般的和大批较差的学生进入27中,1999年学生不过800人,期间部分优秀教师流失,学校教学质量跌入低谷,成为省级薄弱学校。

在办学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广大教师仍发扬敬业奉献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忘我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

2005年我校杜佳奇、杨金豫两位同学参加全国“争当小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竞赛,分别取得国家级金奖和铜奖。

2006年中招考试中12名同学考入省示范性高中,2006年进入我校就读的初一学生人数近500人,创出了新高。

近年来,我校获得国家、省、市级的各项奖励师生达129人次,学校先后被教育局命名为“文明学校”、“五好党支部”、“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办学传统和优势

一是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

韩国延、丁冬琴两位教师被评为第一批洛阳市名师,青年教师王璐梅2004年被团市委授予“洛阳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2006年被市政府评为第二届洛阳市名师;青年教师周建萍2005年被团市委授予“洛阳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2006年被市政府授予“洛阳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青年教师曹靖杰2006年被团市委授予“洛阳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担任年级组长多年,工作兢兢业业,深受教职工好评;青年教师许建峰连续两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小小科学家”科学体验活动均荣获金奖,2007年被团市委授予“洛阳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青年教师李伟2004年参加全国数学教师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青年教师梁玉书、冯慧娟参加省、市教育工会组织的教学技能比赛均荣获洛阳市第一名、河南省一等奖,并被授予“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校团委书记孙少辉同志2003年以来先后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中小学电脑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及软件作品50余件;2004年、2007年参加洛阳市物理教学大奖赛均荣获一等奖。

2003年至今,我校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大奖赛,累计获得洛阳市一等奖54人次,省级奖项38人次,物理组5位教师在连续5届市级教学大奖赛中均荣获一等奖。

二是学校体育、劳技教育有特色:

近几年学校体育代表队和航模兴趣小组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取得突出成绩。

并于2007年和体育局联合成立体育教学基地。

三是学校拥有6个省级标准理化生实验室,新建操场面积6000m2,亮化、美化到位,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硬件有所改观。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是连续多年生源流失率高达70%左右,学生数量严重不足且质量差,现有学生中外来务工者子女、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学生较多,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关注不够;

表一:

近三年我校招生及生源流失情况统计表

年份

西工区教育局

分配学生数

分配名册中

实际报到学生数

新生流失数

新生流失率

2006

578

172

406

70%

2007

598

160

438

73%

2008

483

155

328

68%

二是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教师年龄结构严重失衡,性别及学科结构不甚合理,教师队伍尚待优化(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2008年9月前我校连续9年未进新教师,教师年龄结构严重失衡,性别及学科结构不甚合理,导致在学校总编制超员的情况下,岗位上教师不够用,被迫返聘、外聘教师4-8人,每年需额外支出代课费3-5万元,学校经济压力增大,教师队伍不稳定。

)。

 

表二:

我校教师年龄分布情况统计表

年龄段

35岁以下

50岁以上

5年内退休人数

3年内退休人数

人数

6

35

22

13

所占比例

7.3%

42.7%

26.8%

15.9%

三是办学条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设备还要进一步完善;如:

建于2001年4月的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设备陈旧,已经不能满足正常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的需求,教师办公室无力配置办公电脑和宽带网络,而与此同时,周边各兄弟学校的校园网早已投入使用,部分兄弟学校逐渐将教室改造为多媒体教室,硬件陈旧已经严重制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四是学校周边的都市乡村人员结构复杂,常有社会青年在周边骚扰,加上种种历史原因,社会对学校的认可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由于政策调整和历史原因,部分优秀中青年教师职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工作积极性。

表三:

近三年我校参评教师数及晋升指标分配情况统计

年份

中级

高级

参评人数

指标数

参评人数

指标数

2006

9

0

6

1

2007

9

1

10

0

2008

9

1

11

0

六是五年来学校校长不断更换,学校发展目标定位比较模糊,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规章制度没有完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教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部分教师中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缺乏危机感、责任感和事业心,部分优秀教师强烈要求调离。

在学生管理上,由于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部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管理,对老师的管理产生很大的对立和抵触情绪和报复心理,时而出现一些破坏行为,部分流失出去的学生勾结社会青年在校园周边寻衅滋事。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观念淡薄,厌学情绪大。

七是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未能为师生的发展搭建积极向上的平台。

 

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和谐发展为己任,以素质教育为重心,以“创建优质初中”为动力,坚持一个中心——教育教学为中心;抓住两个重点——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内练硬功,外树形象,强化管理,争创一流,努力将学校办成管理科学、基础扎实、人文气息浓郁、校园环境高雅,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为特色的微型精品学校;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健康身心素养、高雅审美情趣,有一定创新发展潜质的优秀初中毕业生。

二、分项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干部队伍建设:

总体目标:

打造一支敬业奉献,理念新颖,业务精良,工作踏实,团结和谐,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

起始目标(2009年):

通过培养,学会管理

主要措施:

1、对班子成员分工进行优化、调整,做到责任、权力、目标明确。

2、强化干部队伍的示范作用。

增强干部的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教代会制度、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考核制度。

每位干部必须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主持一项课题研究,参与一个学科组建设,按规定要求代课,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专家型领导的转变。

3、加强对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

将思想品质好,业务素质精,协调能力较强的一线中青年教师充实到中层干部队伍中,在短时期内建立起一支团结和谐、精明强干具有战斗力和向心力的干部队伍。

递进目标(2010年):

通过实践,懂得管理

主要措施:

1、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提高个人素质。

2、在工作中有岗位意识,责任心强,学会用先进的理念制定工作计划,能正确贯彻各级领导部门下达的有关政策、方针、意见,并能熟练地开展管理工作。

3、在管理工作中,学会合作,能协调好、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乐意为全体师生服务,得到广大师生好评。

 

终端目标(2011年):

通过学习,优化管理

主要措施:

1、不断学习,让干部具备较强的业务、政策水平,懂得顾大局,识大体。

2、不断实践,能够正确把握校情,运用先进理念、科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二)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有新的教育理念,有科研意识,有创新精神,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

起始目标(2009年):

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加以实施。

1、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个人发展目标,提高获取信息、接受和传播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用党风带动“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塑造良好的师德风范。

持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要求党员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能成为广大师生的楷模,用党风带动学校的“三风”建设。

学校将继续在教师中开展“今天怎样当一名好老师”的学习和讨论,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和丰富学识去影响学生,引导教师在工作中比干劲,比实绩。

3、开展“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学校积极搭建中青年骨干教师发展平台,努力打造一支教师精英团队,促成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向科研型方面发展,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4、以师德标兵评选为平台强化师德建设,开展树立教师形象工程活动,要求教师做到:

内在涵养——气质高雅而不标榜自己,淡薄名利而不自弃,悦纳自己而不自夸,举止得体而不轻浮;业务水平——业务精湛而不固步,多才多艺而不陶醉,学识渊博而不自封,追求发展而不满足;待人处事——言语文明而不过份,为人真诚而不虚伪,交友大度而不随意,宽容忍让而不糊涂;工作态度——踏实而不草率,讲究实效而不投机,善于获取而不迷信,探索创新而不空想。

5、聘请专家到校开设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专题讲座,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选派老师外出交流学习,充实提高。

6、积极创造条件让所有老师参加各种职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素质;

7、调整业务考核相关内容,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校本研修,对教研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充分肯定和大力表彰。

递进目标(2010年):

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主要措施:

1、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通过不断的学习,使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日趋清晰,爱岗敬业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坚定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进一步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并自觉内化为正确的教育行为。

2、科研意识不断增强。

每位教师都能够围绕全校“兴趣乐学”主题开展个案研究,通过备课组、教研组、课题组的形式不断强化科研意识,提升科研水平。

3、加强培训,促进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学科整合。

学校对不同层面的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针对性培训,力争让50岁以下老师能够较熟练地使用电脑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教学,40岁以下教师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不断促进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以人为本,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流动,引进,自培,提高,使我校100%的教师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20%的教师一专多能。

终端目标(2011年):

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培养初见成效。

主要措施:

1、广大教师在课改第一线能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有一定的教育成效。

2、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待人有情,助人成功,树立品牌育人环境。

3、通过流动,引进,自培,提高,使我校100%的教师能够擅任教育、教学工作,30%教师一专多能,10%教师成为学校学科带头人,30%教师成为教学骨干,高级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有所增加。

4、构建多元而有效的师资发展环境,增加投入,拉开差距,对有实绩,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

(三)德育工作

总体目标:

强化全方位德育思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把学生培养成品行端正,身心和谐,行为规范,基础扎实,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时期合格的中学生。

起始目标(2009年):

强化全员德育管理思想,形成德育合力,加强针对性、时效性,巩固德育的核心地位,初步形成良好的德育工作网络和机制,力争一年内改变学生行为规范。

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学校各级德育工作小组,研究和指导学校德育工作,初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2、每学年以七年级为重点,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前提下,作好中小学的衔接,开展新生军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训练,使他们能迈好中学第一步。

3、初一年级至初三年级进行分层思想品德训练和行为规范训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初步形成七年级自立,八年级自主,九年级自强的分层管理目标。

4、根据各年级不同的年龄特点,结合学校常规性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法制、安全、纪律等意识的提高,制定并试行“中学生一日常规”。

5、以心理辅导室为基础,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培训一批初具心理疏导能力的教师骨干,聘请专家开设讲座,以七年级为重点,逐步发挥心理辅导的功能。

6、鼓励班主任以管理心得的形式写小论文,以学生的谈话记录为重点材料,撰写德育工作个案,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优秀征文评选活动,在班主任会上予以交流推广,初步形成稳定的、有较强能力、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德育工作队伍。

7、完善德育工作队伍的评比、考核、激励机制,以师德标兵评选为途径,形成德育工作梯队。

积极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在法制、安全等方面引进一批优秀的社区辅导员,充实德育工作队伍,初步形成学校特色。

8、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德育务虚会,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在师生或家长中广泛进行问卷调查,切实有效地抓住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并以七年级为重点办好家长学校。

9、精选出部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社区单位紧密协作,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完善和成长。

10、发挥党员、团员、青年教师的作用,对后进生有效地帮教,并签订协议定期检查评比,与工读学校、辖区派出所、社区等单位紧密合作,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他们有较明显的转变,同时加强学科德育功能,巩固德育核心地位,并初步形成阵地。

递进目标(2010年):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机制,以学生为本,改革创新,分层推进,提高实效,注重突破。

主要措施:

1、加大德育队伍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德育网络。

教师、学生干部、社区、家庭四个层面整合资源,形成德育合力,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由创新意识的培养过渡到创新能力的提高,以课题研究推动德育管理的深层推进。

2、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德育思想,加强德育在学科中的渗透。

在各级考评中要能体现出德育的核心地位,形成以政、史、地为龙头,其它学科为龙身,音、体、美为龙尾的学科德育体系,在思路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和突破。

3、以“中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组织展示、观摩,通过进步之星、文明标兵等的评选,从不同层面树立学生行为规范典型,让学生从身边学起,从每天做起,分层递进,逐步内化为学生行动。

4、落实“中学生一日常规”,班级以文明班或示范班为目标开展达标竞赛,树立一批特色班,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形成示范群体效应,使行为规范工作逐步提高。

5、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注重过程,点面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学校每月确定一个重点,各班根据学生特点,以“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宗旨逐层开展,鼓励学生人人有创新,争取班班有特色。

6、建设师生荣誉长廊,办好校园广播站,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7、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进一步挖掘心理辅导的作用,在学校和家庭中形成良好氛围。

8、通过班班评比、验收,使90%以上的学生达到中学生文明礼仪要求和形象要求。

终端目标:

(2011年)以学生为主体,德育工作主动发展,培养出“品行端正,身心和谐,行为规范,学有特长,有创新意识”的合格中学生。

学校在一些领域初具特色。

主要措施:

1、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形成稳定的,有一定创新精神,较强的工作能力,乐于奉献的德育工作队伍,在全校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围。

2、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上进一步拓展和探索,初步形成自己的思路和体系。

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法制安全教育等方面具备一定特色。

3、主动开拓,与时俱进,形成和谐的“学校、家庭、社区”工作网络,并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在家庭教育上有所突破。

4、行为规范教育由习惯养成逐步内化为学生行动,并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自我管理。

5、强化班级主动发展意识,形成一批特色班。

(四)教学工作

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学校师资结构合理,教师业务能力强,人文素养高,教学质量优,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具体目标:

1、提高教师的学历,培养一批踏实肯干,教学能力强,科研素养高,在本学科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队伍。

立足本校,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健全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在必修、选修与研修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大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比重,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人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2、教学质量优良,努力使中考升入省示范高中比率在10%以上,升入普高率达60%(2008年中考我校升入省示范高中比率为3%,升入普高比率为11%),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具有学习能力,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提高学校在全市中考中的排名,从现在的四十九名,提升至前三十名。

3、进一步完善以教研组为依托、备课组为载体的学科建设体制和运转模式,深化教学常规管理,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方面形成适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师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教学实效。

4、探索教育规律,解决实践问题,提高教学效益,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

5、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检查、考核、奖惩等环节落实。

6、提高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教材的能力,提高解决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利用网络,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支撑课程教材改革,逐步构建我校教师学科教学资源库,为提高管理效益、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7、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人人都有育人的责任。

8、新教师要在短期内迅速成为合格教师,使之半年适应,一年站稳讲台,二年胜任,三年有实绩。

落实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切实落实聘任制。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以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体制,做到目标层层分解到人,认真落实,责任追究。

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制定和明确个人发展目标,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形成我校骨干教师梯队。

(1)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教师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材开发和整合的能力。

通过开展问题式培训、分层次培训及理论考核,培养学习型教师,创建“书香型”校园。

(2)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发展和培养,帮助中青年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高教师的内动力,打造一支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奠定基础。

(3)加强教师对课改理论、教材、课程标准的学习的考核,以书面测试的方式考核教师的学习和实践情况,及时进行反馈评价。

(4)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专项培训内容以心理教育知识、人文知识、学科知识为主,建立有效运作机制,调动教师自身学习、实践的欲望和冲动,将师训由社会、学校的客观要求转化为教师自我主观需求。

(5)我校在未来三年内将进入一批青年教师,学校将加大力度进行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制定中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每学期进行考核。

(6)进一步落实“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导师、压担子、搭台子”,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适应岗位要求,提高竞争能力。

(7)积极发挥我校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3、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发挥其功能。

(1)加强校本教研,营造教研氛围。

教研工作重点突出实效性,努力提高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集体智慧。

在教研活动中强化“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研课”五环节的研究,强调教学反思与感悟。

对于新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能进行专题研讨,以问题为载体,任务为驱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益。

(2)加强校内交流,举办各种形式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进行问题式教研,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针对部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的教学实际,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提出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研讨,探讨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以答辩或答卷的形式进行反馈,最后通过培训形成科学的认识。

(3)加强对学生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针对学生来源的多向性,文化背景的多样性,综合素养不平衡性,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教育教学手段多管齐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使学校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①改变学生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切入口,加强学习目的性,尤其是远大目标的教育。

从初一新生进校就引导学生根据培养目标,自我设计“三年发展导航计划”。

②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抓手,倡导科学的学习方法,举办“学习方法系列讲座”以及“学习方法咨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法研究,开展“探索具有本人特色的学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习方法交流会”等。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挖掘学科课程中具有生成性的探究主题,提供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方式

(4)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①向管理要质量:

建立质量监督和跟踪监控机制,重视过程管理。

②向课堂要质量:

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研究教法和学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的培养情况,教师要心中有数。

减少教学过程中无效劳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精细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

以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环节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各年级教学常规的检查、注重每一教学过程和环节的质量监控、重视教学评价的改革,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序、规范、有效,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④针对小班化的特点,研究教法和学法,探索适合小班化教育的模式,初步形成适合小班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分项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及预达指标:

起始目标(2009年):

1、初步建立年级内部自由组合聘任机制,完善教学成绩考核方案,基本建立年级捆绑管理考核框架。

2、推行学案备课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改革方案,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汇总形成阶段性实验经验。

3、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与新课程教学及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过程管理与评价制度。

4、积极申报承担课题立项,制定出相关课题研究方案。

5、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①开展民主管理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

②加强学习着力抓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③完善机制,牢固树立教师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

④立足制度,不断创新,改进已有制度,使之不断适应形势发展。

⑤重视基础注意加强完善常规管理。

6、教学成绩有所提高,中考成绩趋于上升,升入省示范高中的学生人数达到5%,升入普高学生人数达到35%。

大部分学科的教学质量开始在市区摆脱薄弱学校的现状,学校各科在全市中招成绩排名较以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递进目标(2010年):

1、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明显改善。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普遍应用。

2、课堂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