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873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中都有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载体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R基中

B.细胞质基质中载体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C.两种载体的合成都涉及转录过程

D.两种载体的合成场所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NH-CO-)中,合成场所:

核糖体;

(2)RNA可以分为mRNA、tRNA、rRNA,mRNA也叫信使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rRNA:

核糖体RNA;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基本单位:

核糖核苷酸,其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详解】A、细胞膜上的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A错误;

B、细胞质基质中的载体是tRNA,其中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B正确;

C、在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会先发生转录的过程,而tRNA是由DNA经过转录形成的,C正确;

D、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tRNA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或细胞质,D正确。

故选A。

2.下表是科研人员测得大棚中某草莓在补充X光和Y光后叶片色素含量及果实产量的部分数据。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叶绿素总量(mg/g)

类胡萝卜素

(mg/g)

单株果数量(个)

单果质量(g)

对照组

6.4

2.5

12

15

X光组

5.5

4.0

13

16

Y光组

7.6

2.4

10

22

 

A.大棚中草莓叶片在不同光照下会做出适应性变化

B.Y光组叶片颜色比对照组偏黄

C

X光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小于Y光组

D.补充Y光更有利于提高大棚草莓产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其功能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色素的分类:

色素种类

颜色

吸收光谱

叶绿素

(约占3/4)

叶绿素a

蓝绿色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

(约占1/4)

胡萝卜素

橙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

 

(2)分析表格,与对照组相比,X光组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增加,说明植株为了适应X光,大量合成类胡萝卜素有利于吸收X光;与对照组相比,Y光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说明植株为了适应Y光,大量合成叶绿素有利于吸收Y光,这是生物对环境做出的一种适应性变化;用单株果的数量乘以单果质量可大致推算出对照组、X光组、Y光组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详解】A、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在补充光照X和Y后,X光组和Y光组的色素含量变化不一样,说明植株在不同光照下会做出适应性变化,A正确;

B、Y光组叶绿素总量增加,比对照组偏绿,B错误;

C、根据单株果的数量和质量能推测出Y光组植株制造的有机物高于X光组,所以X光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小于Y光组,C正确;

D、根据表格分析,Y光组制造的有机物高于X光组,所以补充Y光更有利于提高大棚草莓产量,D正确。

故选B。

3.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的代谢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①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②[H]+O2→H2O③染色质→染色体④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⑤H2O→[H]+O2⑥渗透作用吸收K+

A.②④⑤B.③④⑤C.④⑤⑥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进行细胞分裂,但可以发生转录和翻译,能进行细胞呼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①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会发生细胞呼吸等多种代谢反应,需要酶的催化,所以会发生酶与底物的特异性结合;

②[H]+O2→H2O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洋葱根尖成熟区会发生有氧呼吸,所以其过程可以发生;

③染色质存在于分裂间期,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分裂,所以不会发生染色质→染色体的过程;

④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可以发生转录、翻译和有氧呼吸等过程,所以会发生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⑤H2O→[H]+O2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的生理反应,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会发生;

⑥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K+不属于溶剂分子,所以不会发生;

综上所述,不会发生的是③⑤⑥。

故选D。

4.下列有关膝跳反射的反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膝跳反射

中枢在脊髓

B.膝跳反射中没有中间神经元的参与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D.兴奋在神经元间

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详解】A、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A正确;

B、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最简单,只有一条传入神经和一条传出神经,没有中间神经元的参与,B正确;

C、在反射或在人体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

D、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D正确。

故选C。

5.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

♀黄体:

♂灰体:

♂黄体为1:

1:

1: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法确定显隐性

B.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灰色为显性

C.若黄色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

D.若灰色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在分析这道题时可采用假设的方法,设黄体和灰体这对相对性状是由B/b基因控制的,先假设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再假设显隐性,对几种假设进行演绎推理,看其是否符合题意。

【详解】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亲本是灰体雌蝇和黄体雌蝇,子代雌蝇中灰体∶黄体=1∶1雄蝇中灰体∶黄体=1∶1,无论灰体和黄体谁是显性性状,均可以出现此结果,无法判断显隐性,A正确;

B、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灰色为显性,子代雄蝇中灰体∶黄体=1∶1,则亲本灰体雌蝇基因型为XBXb,黄体雄蝇基因型为XbY,两者杂交后代♀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B正确;

C、黄色为显性,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则后代均为黄体,不符合题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Bb,则后代可以出现♀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比例符合题意,所以若黄色为显性,则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

D、灰色为显性,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灰体雌蝇基因型为XBXb,黄体雄蝇基因型为XbY,两者杂交后代♀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bb,杂交后代可以出现♀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所以若灰色为显性,基因无论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均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D。

6.研究发现,斑马群整齐地排列成一队使条纹融合在一起,让捕食者难以专注于一个猎物而增加其发现单个猎物的难度。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A.该斑马群属于同一种群,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

B.斑马群的密度越大,则捕食者的成功率越低

C.斑马条纹属于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的特点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斑马群时发现第二次捕获更难,则斑马群的实际值会小于计算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类型: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信息素、尿)、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详解】A、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据题干“斑马群整齐地排列成一队使条纹融合在一起”可知,其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A正确;

B、由“斑马群整齐地排列成一队使条纹融合在一起,让捕食者难以专注于一个猎物而增加其发现单个猎物的难度”可知,斑马群的密度越大,则捕食者的成功率越低,B正确;

C、斑马条纹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

D、根据题意第一次抓捕后会第二次捕获更难,所以第二次抓捕中带标记的个体数变少,所以计算值会比实验值偏高,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7.将酵母菌破碎并除去ATP后,分别放入甲、乙、丙三只试管中;将差速离心处理后只含有酵母菌线粒体的沉淀物分别放入Ⅰ、Ⅱ、Ⅲ三只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请回答:

组别

加入物质

氧的消耗量

组别

加入物质

氧的消耗量

第一组

葡萄糖

几乎为零

第二组

丙酮酸

较大

ATP

几乎为零

葡萄糖

几乎为零

葡萄糖和ATP

较大

细胞溶胶和葡萄糖

较大

(1)第一组实验的结果说明细胞的有氧呼吸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葡萄糖分解场所是___________,丙酮酸分解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丙试管中加入2,4-二硝基苯酚(DNP),DNP对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过程没有影响,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则DNP会使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

(4)Ⅲ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甲烯蓝溶液(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试管中液体呈蓝色,液体表面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蓝色变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葡萄糖和ATP

(2).细胞质基质(3).线粒体(4).线粒体内膜(5).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1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反应式: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

【详解】

(1)第一组实验中,甲中不加葡萄糖,乙中不加ATP,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说明细胞的有氧呼吸需要葡萄糖和ATP。

(2)第二组实验中,I组中加入丙酮酸,氧消耗量较大,说明丙酮酸被分解,而II组加入葡萄糖时,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说明葡萄糖没有被分解,所以葡萄糖的分解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丙酮酸的分解场所是线粒体。

(3)根据题干信息“DNP对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过程没有影响,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可知,其过程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的形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所以DNP会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合成ATP。

(4)液体表面石蜡油,会使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H],甲烯蓝接受氢后蓝色会变浅。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细胞呼吸的相关过程及场所,识记过程及场所,分析表格和题中所给的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人体在失血过多时会进行一系列的调节,回答下列调节过程中的问题:

(1)已知人体中血容量与血浆渗透压呈负相关,人体截肢手术后产生渴觉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失血过多会导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与血浆中的__________缓冲物质反应,使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其产物CO2会刺激__________中的呼吸中枢,使CO2排出体外。

(3)失血过多会通过内脏神经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_______________,提高应急状态,这种调节方式

_____________调节。

【答案】

(1).由于手术失血而使人体的血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中产生渴觉

(2).NaHCO3(3).脑干(4).肾上腺素(5).神经—体液

【解析】

【分析】

(1)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详解】

(1)根据题干“人体中血容量与血浆渗透压呈负相关”可知,人体截肢手术后,血量减少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乳酸是酸性物质,会与血浆中的碱性物质NaHCO3反应,使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

呼吸中枢是脑干,所以CO2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CO2排出体外。

(3)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其分泌受内脏神经直接支配,所以属于神经—体液。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神经调节的内容,并将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要求学生能够构建知识网络,识记相关知识,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在生态系统中,物种对干扰的忍受能力和它的竞争能力之间存在一个平衡。

如果干扰强度太大,由于优势种不能忍受而使丰富度降低,甚至在局部区域灭绝;如果干扰强度太小,则又由于优势种占据资源而排除弱的竞争种而使丰富度也随之降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______________能力越强。

(2)根据上述理论,在草原放牧时,应______________(过度放牧、中度放牧、轻度放牧)有利于提高草原的丰富度。

(3)有人提出对“退化的草地不能只是单纯的保护,也应适度的干扰来提高生物多样性”,结合上述理论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退化草地的恢复主要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理论;除了干扰程度外,你觉得还应对“干扰”的哪些方面补充实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点)。

【答案】

(1).自我调节

(2).中度放牧(3).若单纯的保护,由于优势种占据资源而排除弱的竞争种使丰富度也随之降低;只有适度干扰,才能使物种对干扰的忍受能力和它的竞争能力之间保持一个平衡,提高生物多样性(4).生物群落的演替(5).干扰的频率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原因: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类型: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详解】

(1)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根据题干信息“如果干扰强度太大,由于优势种不能忍受而使丰富度降低,甚至在局部区域灭绝;如果干扰强度太小,则又由于优势种占据资源而排除弱的竞争种而使丰富度也随之降低”可知,中度放牧有利于提高草原的丰富度。

(3)根据题干信息“如果干扰强度太小,则又由于优势种占据资源而排除弱的竞争种而使丰富度也随之降低”可知,如果单纯的保护由于优势种占据资源而排除弱的竞争种而使丰富度也随之降低,只有适度干扰才能使物种对干扰的忍受能力和它的竞争能力之间保持一个平衡,提高生物多样性;退化草地的恢复属于恢复生态学的范畴,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研究干扰除了可以研究干扰程度,还可以研究干扰频率、干扰的重发间隔、干扰的面积或大小等。

【点睛】本题将干扰理论结合生态系统

相关知识进行考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能够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回答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玉米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用基因E、e表示),甜和非甜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用基因T、t表示)。

实验1:

某科研人员将甲、乙两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

分别统计亲本、F1及F2中不同株高的植株数量(株高大于220cm为高茎),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2:

随机取两株非甜玉米和甜玉米杂交,后代有非甜玉米和甜玉米两种表现型。

(1)实验1中F2矮茎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玉米的甜和非甜这对性状显隐性,让亲代甜玉米自交,后代结果为____________,则非甜玉米为显性。

(3)若用基因型为EeTt的植株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eeTt、Eett(没发生交叉互换)。

已知该植株细胞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上编号1是基因E的位置,则基因e、t、T的位置依次为()

A.4,3,6B.13,6,15C.16,2,18D.16,3,14

(4)若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矮茎非甜和高茎甜玉米杂交得F1,F1测交后代为:

矮茎非甜玉米:

高茎非甜玉米:

矮茎甜玉米:

高茎甜玉米=1:

3:

1:

3。

①矮茎非甜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F1所有个体均自交,则后代全部个体表现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

【答案】

(1).EE、Ee

(2).全是甜玉米(3).B(4).EeTT(5).9:

15:

3:

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及图形分析,甲品系为矮茎、乙品系为高茎,F1代全为矮茎,说明矮茎为显性性状,则甲品系基因型为EE、乙品系基因型为Ee;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根据测交后代判断出两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甲品系基因型为EE、乙品系基因型为ee,则F1代基因型为Ee,F2代矮秆基因型为EE、Ee。

(2)根据题干信息“两株非甜玉米和甜玉米杂交,后代有非甜玉米和甜玉米两种表现型”可知,其中之一必为杂合子,若非甜玉米为显性,则非甜玉米基因型为Tt、甜玉米基因型为tt,让甜玉米植株自交,后代均为甜玉米。

(3)若基因型为EeTt的植株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eeTt、Eett(没发生交叉互换),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E和t在一条染色体上、e和T在一条染色体上;若E位于染色体上编号1,则e基因位于其同源染色体上编号13(16),则t位于编号2(5)或3(6),T位于14(17)或15(18),故选B。

(4)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测交后代为:

矮茎非甜玉米:

高茎非甜玉米:

矮茎甜玉米:

高茎甜玉米=1∶3∶1∶3,则F1的基因型为EeTt、eeTt,则亲本基因型为EeTT、eett,所以矮茎非甜亲本的基因型是EeTT;F1代中Ee∶ee=1∶1,自交后代矮茎∶高茎=3∶5,F1代Tt自交后代非甜玉米∶甜玉米=3∶1,综上所述,自交后代为矮茎非甜玉米∶矮茎甜玉米∶高茎非甜玉米∶高茎甜玉米=9∶3∶15∶5。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学会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可以使计算变得更加的简便,学会根据测交后代基因型判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能够根据曲线图中的亲本、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显隐性关系。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1.脂肪酶广泛应用食品与营养品加工工业、油脂化工工业、日用化工产业、医药与农业、生物活性剂合成等许多领域,一般从细菌中筛选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

请回答:

(1)欲鉴定筛选出的细菌是否能分泌脂肪酶,应选择含有_____________指示剂的____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观察红色培养基的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

(2)为了探究适合于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源和氮源,科学家做了不同碳源对菌种产脂肪酶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则理想的碳源为___________,为确定所选碳源的最佳浓度(设浓度梯度的差值为0.2%),应设置的5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源

浓度(%)

酶活力(IU/mL)

玉米粉

1.0

8.50

可溶性淀粉

1.0

0.00

糊精

1.0

28.5

葡萄糖

1.0

2.5

蔗糖

1.0

37.50

麦芽糖

1.0

13.50

(3)利用相似方法探得理想氮源的最佳浓度,再进一步确定碳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

以C和N分别代表碳源和氮源的浓度,假设酶活力C1>C2>C3,N1>N2>N3,据此形成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最佳的是_______。

方案一:

C1和N1组合。

方案二:

将每一种C的浓度分别与N1、N2、N3组合,根据酶活力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三:

C1和N1组合,C2和N2组合,C3和N3组合,根据酶活力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四:

C1分别与每种氮源浓度组合,N1分别与每种碳源浓度组合,根据酶活力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4)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酶洗衣粉与固定化酶技术对比不足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苏丹Ⅳ

(2).固体(3).蔗糖(4).0.6%、0.8%、1.0%、1.2%、1.4%(5).方案二(6).不合理(7).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8).加酶洗衣粉的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不能重复利用

【解析】

【分析】

(1)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

(2)根据表格分析,酶活力最高的组对应的碳源即为理想碳源;

(3)固定化酶的优点:

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详解】

(1)脂肪可以被苏丹IV染成红色,所以欲鉴定筛选出的细菌是否能分泌脂肪酶,应选择含有苏丹IV指示剂的固体培养基,若细菌能分泌脂肪酶,会形成以其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2)根据表格结果分析,当蔗糖为碳源时,酶活力最高,所以理想的碳源是蔗糖;表格中所给碳源浓度为1.0%,若想探究碳源的最适浓度,则要在1.0%左右设置浓度,又浓度梯度的差值为0.2%,所以5组浓度是:

0.6%、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