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273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

《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 春光篇教案.docx

苏教版一语下第二单元春光篇教案

第二单元春光篇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描绘祖国美丽春光为主题选取课文设计练习。

课文<春笋>中春笋破土丽出的动人情景和《春到梅花山》一文中早春时节梅花竞相开放的动人景象,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课文《小池塘》、《草原的早晨》.向人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美丽的春景。

《雨点》则向大家显示了大自然中的无限情趣。

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44个生字,认识29个生字,掌握19个偏旁。

3.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祖国无限美好的春光。

5.能按要求说几句连贯的话。

单元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可引导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

2•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能只看书面的解释,而应结合表演或媒体演示创设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理解并学以致用。

3.理解课文内容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创设情境,音乐渲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读中感悟,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建议

1.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2.充分发挥学生读书的自主性。

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再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把句子读准,读顺。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

4.采用逐段背诵的方法,一段一段地背诵,再综合起来背全篇。

5.充分利用按笔顺描红练习,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观察春笋、麦苗、小草……丰富他们的直观感受。

单元课时分配

本单元建议16课时,期中课文《春笋》3课时《雨点》2课时《小池塘》3课时《春到梅花山》3课时《草原的早晨》3课时《练习2》3课时

 

1春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的情景,学习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精神。

  重、难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春笋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万物复苏,大地更新。

小春笋也悄悄地生长出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好吗?

]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

教师作适当些补充。

  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

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

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

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

是读平舌音。

  “再”:

也是平舌音。

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

是后鼻音。

  “声”、“冲”:

是翘舌音。

  “块”、“外”:

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长”:

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chá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

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

  

(2)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

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评议、正音。

  3、指导读长句子。

  (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

  5、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

师范读课文。

  6、师生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巩固读音。

  2、这些生字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

(声、笑、节)

  3、教学偏听偏旁。

  声:

上面是“士字头,士兵的声音真响亮,所以是“士字头”。

  “笑”:

跟哪个字很相近?

怎样区别它们?

  4、看课后笔顺表,记忆这3个字的笔顺。

  5、师查、反馈。

  6、给这3个生字找朋友。

  五、指导书写。

  1、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2、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

  声:

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

  笑、节:

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4、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了解春笋那不断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4、学会剩余的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

  2、开火车认读。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春笋的力量大不大?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3)“冒”的动作谁会做?

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呢?

  (4)“一个一个”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现)春笋破土而出的画面,师配解说词:

瞧,春笋在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冲破了覆盖在它们身上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一个接一个往上长,冒出地面。

  2、指导朗读。

  

(1)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2)能把春笋这强大的生命力读出来吗?

自读,同座位互读。

  (3)指名朗读,评议。

师相机指导。

  “一声春雷”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

  “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

  (4)指名朗读。

(大多数学生)

  (5)全班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3、创设情境,拓展内容。

  

(1)现在,我们就是春笋娃娃,来,跟音乐做动作。

  教师带领学生做春笋的动作。

  

(2)春天来了,可有的春笋娃娃还没睡醒,我们一起作春雷爷爷把它唤醒,好吗?

  (3)我们看,还有谁会唤醒春笋呢?

(多媒体课件显示春风、春雨…)你们想请谁跟你们一块去唤醒小春笋呢?

  (4)呀,小春笋醒了,它冒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

会说什么呢?

  4、指导背诵。

  

(1)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愿不愿意把这段背下来?

  

(2)老师会给你们一些帮助:

  (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

它们()泥土,()石块,()从地里()出来。

  (3)自背,同座位互背。

  (4)指名背,全班齐背。

  

(二)教学第2自然段

  。

1.轻声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2.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

  

(1)齐读第一句话。

  

(2)看图理解“浅褐色”,动作常演示“裹”。

  (3)指导朗读。

  a.小朋友看,这些嫩生生的春笋娃娃向你格格格地笑呢!

你喜欢它们吗?

你通能读一读吗?

  b.指名读,评仪。

  d.师生赛读,全班齐读。

  3、指导背诵。

  

(1)春笋是什么样儿的?

  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

师采用放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引导背诵,让学生边看边背。

  

(2)自由练背,同座互背、指名试背、全班背。

  三、教学

  1、读一读生字卡片。

  2、教学新偏旁。

  冲:

是两点水旁,注意与“氵”的区别。

跟读两遍。

  破:

是石字部,跟读两遍。

  外:

是夕字部,跟读两遍。

  3、看课后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

  4、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提醒学生“迎”里面部分没有一点。

  5、你能为哪个生字交朋友?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与“再”的不同用法。

  四、指导写字。

  1、“冲”、“破”、“块”左窄右宽。

“块”的“土”写小点,并略微偏上一点,“一长横”变为提。

  “迎”:

“之”的捺要长一点,包住里面的部分。

  “外”:

左右等宽。

  2、教师范写“迎”、“再”、“破”,学生描红。

  3、学生描红,临写其余生字,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检查,指导背诵课文。

2.指导写字,完成练习。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2.引导用生字组词。

二、指导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看画面,想课文,春笋是怎样冲破地面的?

(3)指名看图说,去图自己说说。

(4)指名背两句话,男、女比赛。

(5)齐背。

2.指导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用问答方法引导背诵。

A.春笋是什么样的?

B.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C.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

(3)同桌互背。

(4)小组比赛,评价。

(5)齐背。

三、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记:

2.雨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水的动态变化。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雨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学会本课3个生字“落”、“海”、“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雨点》。

师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

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

样子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课文中共有4句话,配有4幅图。

请小朋友一边看一幅图一边读相应的一句话,再想想它们的意思。

   3、通过自己的读,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

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

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把课文读懂读好。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luòjìn

    

(1)(出示生字)落进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

    

(2)(多媒体播放:

池塘画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2、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

书上用了哪个词?

            Shuì jiào

    

(1)(出示词语:

睡  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觉”是三拼音节。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目旁。

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多媒体课件播放:

小溪画面)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

书上是怎么说的?

          sànbù

     出示词语:

散 步)读一读。

   2、为什么不说它睡觉,而说它在散步呢?

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

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3、指导读好“散步”。

   4、指名读第2句。

评议,再读。

  (三)讲读第三句。

   1、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多媒体课件显示:

江河画面)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

   3、评读。

   4、齐读第3句。

   5、小结:

刚才大家看着图,自己读懂了第3句话的意思。

  (四)讲读第四句。

   1、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自己读第4句话,能不能把第4句话读懂、读好。

   2、指名读。

   3、评:

他读懂了没有?

从哪里听出来的?

          hǎi yáng  tiào yuè

     (出示词语:

海 洋   跳  跃)

   4、指导读好“海洋”、“跳跃”。

   5、齐读第4句话。

  四、指导朗读。

   1、现在谁能把整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呢?

   2、自读、互读、指名读、赛读、全班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读读生字,巩固字音。

   2、这些生字不光要认识,还要能记住它们。

    本节课,我们学了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落”是上下结构的字,三点水在这里不做偏旁了。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海”这个字请小朋友注意右边“每”的笔顺。

    “洋”这个字怎么记呢?

   4、师范写“落”、“海”、“洋”。

   5、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剩余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表演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生字(“海”、“洋”、“落”)

   2、口头扩词。

    海( )( )( )  

落( )( )( )

   3、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这么有趣的课文,愿意背下来吗?

   2、为了背好课文,我们先来读好下面这几个词语: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3、看着板书或屏幕,试着背诵课文。

    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评议、全班齐背。

  三、拓展练习

   1、课文我们已经学懂了,你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

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小朋友到郊外去观察,你就会发现了。

   2、多媒体课件显示:

雨点落进果园里、树梢上、田野里、池塘里的画面。

   3、(出示:

口头填空)

    雨点落在果园里,点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降在池塘里,唤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

学生互相讨论。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读字音。

   2、教学新偏旁。

     散:

右边的偏旁是“反文旁”,跟读两遍。

     觉:

偏旁是下面的“见字底”,跟读两遍。

     步:

上面的叫“止字部”,让学生认读两遍。

   3、自学课后的笔顺表,描红。

   4、从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

学生各抒己见,师提醒以下的几个生字。

     步:

下面不要写成“少”,多出一点来。

  五、指导写字。

    散:

左右等宽。

    跑、跃:

左右等宽,足字旁略微比右边的部件短一些。

   1、师范写“散、觉、步”,生描红。

   2、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3.小池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4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初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识写本课的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水不同状态带给人的美感享受,以及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波、姐、只、吹”,认识新偏旁“女、口。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什么叫池塘?

   2、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

    书上的图画的是什么?

说说你对池塘的感觉。

   2、过渡:

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小池塘的。

   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正音:

      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

芦苇闪亮倒映珍珠白鹅

    

(2)了解词语理解情况。

      动作理解“吹气”;看图理解“芦苇”;

      水波:

水的波纹;

    (3)学生自主识字记字。

      出示生字:

波姐鲜只

      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多。

      学生自由讨论。

  三、作业

   1、认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边、阳、红”,认识新偏旁“阝、纟”。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

   2、听写偏旁:

口字旁、鱼字旁、女字旁。

   3、学生朗读课文。

  二、继续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给各段标上序号。

   2、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三、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

      “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说明池塘的水很清。

      启发理解“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过来了”。

    

(2)指名学生口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3)默读第一自然段:

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放声读一读。

    (4)指名朗读全段。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结合学生的交流,归纳:

这四句话都是打比方的句子。

这样写,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默读第二自然段,把这一段话画成一幅画。

    (5)小结:

这一段共四句话,从白天写到夜里,从天空写到池塘,你觉得池塘怎样?

    (6)指导朗读。

   3、精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五彩”指颜色多而美,为什么说“小池塘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呢?

       朗读全文,学生质疑。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边、阳、红”认读。

2、认识“阝、纟”,并书空。

3、自学笔顺,看田字格中位置。

4、生描红习字。

五、作业

 练习背诵课文,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课文内容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背诵课文。

2、完成本课相关练习。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带“像”的句子。

   2、如果你站在小池塘的边上,你会说些什么呢?

  二、背诵指导

   1、指名背诵。

   2、交流背诵的方法。

   3、练习背诵课文。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

只吹波姐边阳红

   2、想一想,写这些字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波”第四笔是横钩;“女字旁”的一横改成提。

   3、教师范写,学生按笔顺描红。

  四、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

   2、填空:

    (  )的眼睛 (  )的睫毛 (  )的气球

    (  )的珍珠 (  )的小船 (  )的世界

    (  )的外衣 (  )的娃娃 (  )的池塘

   3、背诵课文。

板书:

 

教后记:

 

4春到梅花山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难点:

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新词,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

梅花山在哪里?

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

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

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课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