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254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docx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2

2008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

实验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使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2.生物学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

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

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

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细胞质流动观察:

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3.某中学科技兴趣小组就温度和食盐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

先配制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按一定比例配成的酵母菌和面粉的悬浊液),分成15等份,并将它们分成A、B、C3组(每组5份)A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蒸馏水,B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C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

然后每组按右图甲所示装配好5个同样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5种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30分钟。

然后用直尺分别测量试管内液面下降的高度,再换算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测量产气量时,应都冷却至常温后再测定

B.该实验结果能支持“随温度的增高,食盐对酶的催化效率的抑制程度更强”的假说

C.选择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培养液的目的是有利于增加结论的科学性

D.此实验还能说明酵母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4.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是不可能有结果()

A.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在透射光下是翠绿色的,在反射光下是棕红色的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在上午10左右,用钻有直径为1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的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3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呈白色或灰白色

5.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

①:

图1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②:

图2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m×2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

则这块地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3.25(单位:

株/m2)

③:

图3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④:

图4表示的是叶绿体色素分离的装置,正确的是A、B、C、D中的B图

分析以上叙述,选出正确的答案()

A.只有一项叙述是正确的B.有二项叙述是正确的

C.有三项叙述是正确的D.四项叙述都是正确的

6.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

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下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

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多

7.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下图表示了人、鼠细胞融合的过程,研究中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能与人体细胞膜上HLA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和带有红色荧光,能与小鼠细胞膜上H-2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放入细胞培养液中,对人、鼠细胞进行标记。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可以适当提高细胞培养液的温度

B.选取不同生物细胞进行融合是因为不同生物细胞表面抗原差异较大

C.实验表明不同种细胞可以杂交,而同种生物细胞不能进行融合

D.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8.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⑴×⑶;左上方B.⑴×⑶;右下方

C.⑵×⑶;右下方D.⑵×⑶;左上方

9.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中脂肪鉴定的四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B.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C.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10.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做DNA粗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新鲜羊血代替鸡血

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用洋葱表皮代替根尖

C.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

D.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用胡萝卜代替苹果

11.下列各项中,依次作为实验试剂、作用和结果。

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丙酮、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

B.生长激素、促进果类成熟、形成无籽果实

C.醋酸洋红液、细胞核染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D.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个体生长发育、个体发育变化迅速

12.某同学做了一个生态系统功能的实验:

在一只透明的金鱼缸内装上适量的河水,水里养2~3条小鱼,放一些水藻,然后把缸口密封起来与外界隔绝,并放在光亮处。

这样,缸内的鱼和水藻就能较长时间内保持着成活的状态。

下列对这个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分较齐全B.营养结构较合理

C.有充足的能量来源D.有充足的物质来源

1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1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水族中的群落的演替”实验中,水族箱应放在黑暗密室中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细胞用吡罗红或派洛宁染色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染色

15.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16.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法步骤。

在同学们提出的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实验步骤

项目

试管1

试管2

1

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

加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3

加入1mol/L的盐酸溶液

/

1ml

加入1mol/L的NaOH溶液

1ml

/

4

置于37℃水浴中

5min

5min

5

滴入碘液

2滴

2滴

A.缺少pH为6.8的对照组

B.都置于37℃水浴中可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D.操作步骤设计合理

17.下列关于实验中出现颜色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紫色

B.向盛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C.DNA的鉴定实验中,DNA遇甲基绿会变成绿色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

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18.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使发酵失败()1

A.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19.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主要是由的繁殖造成的()

A.酶母菌B.毛霉菌C.乳酸菌D.醋酸杆菌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

二、选择题:

本题包括5个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B.酵母菌可以进行出芽生殖,也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C.酵母菌的同化作用方式是自养型

D.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无氧呼吸

22.豆腐“毛坯”装瓶时的操作,正确的是…()

A.动作要迅速小心

B.加人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C.加人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因为其内有盐,不会再滋生其他微生物

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23.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质不溶于酒精溶液,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B.利用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却对DNA没有影响的特性,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C.利用DNA在0.14mol/L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特点,可将DNA与杂质分离

D.在DNA滤液中加入嫩肉粉,通过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24.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程度叙述正确的是()

A.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

B.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

C.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

D.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25.下列关于检验发酵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不可用重铬酸钾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测定

C.泡菜制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确定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其中33题为选做题。

共65分。

26.(5分)生物实验室里,有下列试剂供实验时选用:

A.10-10M的吲哚乙酸B.10-4M秋水仙素C.0.6%NaCl溶液

D.醋酸洋红染液E.10%HCl溶液F.50%蔗糖溶液

(1)分别用上述6种试剂处理小麦幼苗根尖细胞30min后观察,经哪些试剂处理后的细胞仍有生活力?

(2)欲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应选用试剂。

(3)能促使插条生根的试剂是。

(4)欲使单倍体水稻结实,应选用试剂。

(5)在验证“细胞吸水原理”实验中,用试剂F处理洋葱表皮。

过一段时间后,用清水替代试剂F,镜检时发现。

27.(7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

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镜,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图中镜观察。

(2)图中0.17表示盖玻片的厚度为0.17mm,请分析在乙镜下看清观察物时不会碰到玻片的理由是

下图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

请看图回答:

 

(3)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用标号作答)。

此时放大倍数为。

(4)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像的长度或宽度

(5)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6)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B.目镜上C.装片上D.反光镜上

28.(7分)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

(1)请将下列实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系用连线表示,每项只准选择一次(2分)

(2)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画滤液细线要注意的事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丙酮和苯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在研磨和层析分离时应当分别采取的操作措是、。

(3)某同学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下面空白方框中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2分)

29.(12分)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细胞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

请利用活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l)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A.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值并记录,再向甲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min,再分别测定pH值并记录,观察各管颜色变化。

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分)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灰分

染色反应

甲基绿溶液

斐林试剂

苏丹Ⅲ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注:

+:

有(溶解);-:

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B、;C、;D、;E、。

31.(10分)化肥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但过量使用会随雨水流入水体,引起河流富营养化。

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之一。

为了研究某种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某学生设计了以下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金鱼藻和凤眼莲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的吸收作用比较

实验材料:

大小合适的相同水箱、金鱼藻、风眼莲、富营养化的河水、检测水体氮浓度的相关仪器和其他必需设备。

研究过程:

将水箱分为三组,一组三个,注入上述河水,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一组作为对照,另两组分别放置相同重量的金鱼藻和凤眼莲,均放置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定期测量各水箱中水体的氮浓度。

(1)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该学生考虑到了实验中水分的蒸发问题。

他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添加()

A.相同数量的蒸馏水B.相同数量的原水样

C.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蒸馏水D.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原水样

(2)下表为该学生实施方案后所得原始数据记录表(水体氮浓度单位为mg/L):

水箱号

原始水体氮浓度

1个月后氮浓度

2个月后氮浓度

3个月后氮浓度

4个月后氮浓度

Ⅰ组

(放金鱼藻)

A

2.91

2.87

2.65

2.04

1.86

B

2.86

2.63

2.02

1.89

C

2.87

2.66

2.05

1.84

Ⅱ组

(放凤眼莲)

A

2.91

2.45

2.06

1.53

1.33

B

2.48

2.10

1.50

1.32

C

2.43

2.04

1.54

1.33

Ⅲ组

(对照组)

A

2.91

2.88

2.88

2.88

2.89

B

2.90

2.90

2.87

2.86

C

2.90

2.90

2.91

2.91

处理实验数据,取各组平均值,在下面的坐标系内画出3组水体氮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折线图。

(3)根据以上数据,该学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凤眼莲和金鱼藻均能吸收水中的氮,其中

的吸收能力更强。

但不能据此判断它是理想的治理富营养化河水的植物,说出三条理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2分)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实践。

中学生需要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课题“延长玫瑰保鲜期的探究”就是一例。

(1)提出问题,进行推测插在水中的玫瑰花过几天就凋谢了,怎样让鲜花开得更久?

观察凋谢的玫瑰花茎部的切口,发现有发黑和腐烂现象,这是由于

,由此推测,玫瑰花凋谢的原因可能是

(2)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针对提出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海藻酸钠是比较合适的实验药品。

海藻酸钠又称海藻胶,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溶于水,其水溶液与钙离子反应时可形成粘胶膜。

无毒,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医学上作血浆代用品、止血剂、胶囊等。

根据以上信息,选择海藻酸钠作为延长玫瑰花保鲜期的比较合适的实验药品的主要依据是。

(2分)

(3)设计实验,实施探究

实验一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玫瑰切花的保鲜实验。

实验分为5个组,第1组只用自来水处理,第2~5组分别浓度为0.05mol.L-1、0.10mol.L-1、0.20mol.L-1、和0.40mol.L-1的海藻酸钠溶液处理。

实验过程:

剪切玫瑰花的茎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切口→将切口放入海藻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放入1.2%氯化钙溶液浸泡10分钟→移入清水中→观察。

实验二玫瑰花茎部切口处膜外细菌总数检测

用无菌水洗下膜内和膜外的细菌,再用微生物培养技术分别进行计数。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①实验一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2分)

b。

(2分)

②实验二结果表明,经过海藻酸钠溶液处理的玫瑰花,茎部切口处膜外的细菌大约是膜内细菌数的10倍,这说明玫瑰花茎部切口处的粘胶膜具有的作用。

33.(7分)选做题:

本题有A、B两题。

请任选一题作答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并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黑。

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

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

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

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课题一]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2)取两个l00mL的洁净烧杯,编号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

操作

顺序

项目

烧杯

1

2

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20mL

20mL

2mL

注入蒸馏水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10min

10min

(3)取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

观察(或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

(4)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如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课题二]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的最适pH。

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课题一]中的①、②步骤、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

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

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1)请问上述哪一种操作更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横坐标表示p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