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196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

《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docx

情绪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样经典推荐

第一集中国人最需要情绪管理

1.情绪没有好坏,它是我们对环境的一种反映。

2.全世界的人都有情绪的起伏,中国人变化最大。

中国人很容易生气。

3.说好听,警觉性很高,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影响。

说难听,怀疑心很重,凡事先多方怀疑,再反应。

所以中国人做事情时前面是比较缓慢的,先缓后快。

4.在中国社会说话要特别小心,特别谨慎,用词要特别注意。

5.中国人容易发脾气,因为我们的个性是能屈能伸,我们的弹性是世界最大的。

6.我们总认为别人不应该这样对待我,实在不公平。

7.我们的自尊心不允许被轻视,怎么能够看不起我?

8.我们又喜欢自己做主,而很多人偏偏喜欢摆布我。

9.西方是大家都一样才叫公平,中国人是我最特殊才叫公平。

10.中国人是天底下最讲道理的,但是中国人生气的时候是蛮不讲理的,不生气的时候比谁都讲道理。

11.一切一切的管理,情绪管理第一优先。

12.中国人见面都不谈正事,拉东扯西,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情绪管理,稳住对方的情绪,然后再谈正事。

13.任由情绪主宰我们的一切,后果很可能十分严重。

14.因此极力压抑、控制,结果造成没有表达的压力。

15.没有表现的情绪,并不表示没有情绪,有待爆发。

16.为人群奉献自己,才是生活的价值,要终生努力。

17.我们怕冒险,勉强安于现状,却又不能实现理想。

18.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成为我们一种情绪债务。

19.情绪管理要修己安人,修己就是稳定自己的情绪,安人就是稳定对方的情绪。

第二集情绪包括四方面的反应

1.情绪的状态有很多种,高兴、伤心、兴奋、惊讶、愤怒、沮丧都是情绪。

情绪各有不同的产生原因,要仔细加以了解才能辨明。

2.情绪包括四方面的反应:

主观感觉、生理变化、表情动作、行为冲动。

3.情绪完全是你主观的感觉。

4.养儿子不教害自己全家,养女儿不教害别人全家。

5.冲动的结果就是后悔。

6.中国人是复仇心最强的,复仇期最长的。

7.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8.情绪只是一种警讯,它只是提醒你:

你身体哪方面出了问题。

第三集我们经常背负情绪债务

1.自由自在才成熟稳定。

自由自在的情绪,才是成熟的人表现的自然状态。

能够摆脱过去的偏见,又能正确地处理当前事务。

情绪自由,表示并没有背负情绪债务,十分可贵。

2.我们的教育带给我们许多情绪的债务。

3.三十岁以前要学东西,三十岁以后要丢东西。

4.大部分的人不能够自由自在,有很多情绪负债。

严重地扭曲了对当前事务的看法,造成心理障碍。

过分敏感、做出过度反应,失去控制力都有可能。

5.中国人没有同情心。

我们同情弱者,但毫不同情那些吃亏上当被骗的人。

6.太敏感的人很吃亏,不敏感的人很倒霉。

7.情绪债务的三个来源:

依赖型、控制型和竞争型的性格,产生不同约束;长期的伪装和压抑,使尚未得到表达的压力增大;不愿意改变现状,却又对现状不满,一直在挣扎。

8.老师要特别注意,我们经常好心办坏事。

9.压抑控制情绪不好:

任由情绪主宰我们的一切,后果很可能十分严重;因此极力压抑、控制,结果造成没有表达的压力;没有表现的情绪,并不表示没有情绪,有待爆发。

10.不要压抑,不要控制,要用适当的方法来疏解。

11.人生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理想有公有私,为自己的理想所做的事是没有功劳的,无需人知的。

12.人生只有一个理想:

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

第四集情绪负债造成我们自己

1.我们是自己所造成的:

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造成了今日的我,逃不掉;童年的情绪遗产,成为我们最早的、无辜的债务;不断抑制自己的情绪,却感觉越来越不安,奈何!

2.人必须要为自己负起全部的责任。

3.十八岁以前,你长成什么样子是父母给的,十八岁以后你长成什么样子都是你自己搞出来的。

4.依赖型性格的问题。

时常在好坏和喜恶之间,自我困扰。

童年时自问我好吗?

我坏吗?

长大后还摆脱不掉。

我可爱吗?

我令人讨厌吗?

也经常用来折磨自己。

5.懂得越多越不敢说对错,懂得越少越敢说对错。

6.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可以共存。

我们把情绪简单分成正向或负向,增加了迷思。

情绪反映我们内在的感受,并没有好坏喜恶之分。

每种情绪都有其独特价值,使我们体验完整生活。

7.人天生有叛逆的心。

8.我们教小孩子是非分明,就是让他一辈子痛苦不堪。

9.人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10.情绪是靠自己调整的,是可以管理的,但不能控制,不能压抑。

第五集我们常把责任推给外界

1.我们常逃避情绪责任:

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应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但是我们宁愿逃避,表现出一付无可奈何的样子;造成自己对情绪、行为的无力感,放任情绪流窜。

2.只要你观念一改变,脾气马上就改变了。

3.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改变。

而我们最大的悲哀就是老想去改变别人。

4.真正的环境与我们的想象有很大落差。

5.我们情绪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满脑子都是“一定”。

有了“一定”就很容易失望,引起情绪的起伏。

6.我们对自己对别人是双重标准,中国人都是双重标准。

7.西方人要求你不要骗别人,中国人要求你不要骗自己。

8.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修己(不断改变自己)。

第六集常见的治标情绪管理法

1.管理情绪治标的方法:

打沙袋、写骂人的信、出去散步、找出气筒等等。

这些都是治标的方法,初用有效,久了便无良好效果。

因为它们都没有摸着问题的核心所在,徒劳无功。

这些治标的方法尽量少用。

2.人在情绪高昂的时候是相当不理性的。

3.中国人经常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要慎言。

4.人是不能看破的,那样容易消极。

但人要看开,用平常心看待。

5.我们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看待事物的观点所惑。

6.看待事物的观点,才是影响情绪的真正根本原因。

7.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对稳定情绪才有良好作用。

8.改变心情是治标,调整心态才是治本,两者并重。

9.从小积累的情绪负债,必须以调整心态快速偿还。

10.提醒自己只有治本才能掌握核心问题根本解决。

11.我们对外界很难控制,但对自己的情绪却是可以控制的。

12.太多的选择就等于没有选择。

13.我们对别人既不能在乎,也不能不在乎。

第七集明白著名的ABC理论

1.A指引发的事件,也就是我们感觉到存在的事实。

2.B代表我们的信念,也就是对A事件所持的观点。

3.C是B所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所产生的反应。

4.求人不如求己,一切操之在我。

5.发生任何事情,先闭起嘴巴,然后用大脑去思考,再去反应。

第八集最好无条件的接受自己

1.老子和佛陀倡导无条件的接纳我们自己,不分好坏。

即使表现得很差,或被人看不起也不需要计较。

任何世俗的评价,都无所谓,用不着有什么反应。

2.相随心转,转变自己的观念,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相貌。

3.老天就是天地自然。

4.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有条件地接纳自己。

常常为了自己的表现不佳而自我贬抑,后悔不已。

引起种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很不容易无条件接纳。

5.常把感恩放在嘴巴上的人,没有感恩的心。

6.我们要坚定一个信念:

我可以改变一切。

7.心想事成就是观念可以决定一切。

8.人是观念的动物,观念改变,言行态度跟着改变。

我们要改变自己的选择,必须从观念着手才有效。

不要对自己的一切,做出任何世俗的评价与反应。

9.通过调整自己的观念来改变自己。

10.结果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过程是我们可以调整的。

11.我们要合理的阿Q,不能过分的阿Q。

12.我们自己就是主人,有权利决定自己所要的选择。

先接纳自己,再走出自己要走的路,用不着慌张。

记住相随心转,用自己的心来转自己的相最要紧。

13.21世纪会实现孔子的“大同”的理想,“大同”的意思就是大同小异。

第九集现代人具有极大的选择力

1.现代科技发达,人类具有改变外界环境的伟大力量。

只要选择不理性、不正确,人类很可能自我毁灭。

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选择力量,掌握在现代人手中。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也带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威胁。

3.往昔情绪欠稳定,所能造成的祸害,不可能太大。

现代人破坏力增大,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祸害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应该慎重选择自己的情绪。

4.我们要慎始善终。

5.只有自己管好自己的人才有资格不要别人管。

6.口才要好,但一定要懂得不讲话。

7.最好养成习惯,凡事不要立即反应以求慎始。

谋定而后动,对情绪也应该如此,千万不要草率。

想一想,自己的观点对不对,调整合理然后反应。

第十集我们经常无意识的选择

1.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只是我们不会选择。

2.爱情无条件,婚姻是有条件的。

新时代更应该讲门当户对。

3.经常重新整理自己的观念,不合理的丢掉,合理的发扬。

观念要随着时代而进步。

4.越有能力改造自然的人,越应该尊重自然。

5.可以创新,但不可以乱变。

而现在我们的产品都在乱变。

可以有意识去创新,但不可以怎么高兴就怎么。

要尊重现实,也要有前瞻性。

从旧的开创出新的。

第十一集觉察自己现有的真正情绪

1.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

了解别人容易,因为旁观者清;了解自己难,因为当局者迷。

2.教育强调智能发展,集中在外在知识和信息方面。

使得情绪感受力发展迟缓,受到忽略,相当麻木。

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理性被情绪淹没,很冲动。

3.要把焦点放在可以控制的部分。

第十二集非理性的信念有两大类

1.夸大和不切合实际。

2.实话实说不是直话直说。

3.我们常用一定来制造痛苦,因为现实经常不一定。

不一定才是真的,一定就是夸大,并不符合实际。

4.当人家告诉你一定的时候,你要想到不一定。

5.历史是重演的,但每一次重演都不一样。

6.差不多是最好的,差不多就是不能差太多。

7.因为我们的观念不正确才产生许多烦恼。

第十三集我们获得很多的毒性教条

1.孔子的基本主张:

无可无不可。

2.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3.因为没有主张,所以中华民族的道理是没有错的,中华文化没有糟粕,只有人做错了。

4.一个人在很单纯的环境里是长不大的。

5.聪明是后天才启发出来的。

6.分数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

7.我们现在太过注重外表。

8.天底下最自由的是中国人。

9.人不要跟别人比,我们要和自己比。

10.我们不要去要求别人,而要反求诸己。

11.一个人要把自己管好,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第十四集情绪管理只有一条规则

1.情绪管理只有一条规则:

当你脑筋很清楚的时候,你的情绪是很稳定的。

2.我们是情绪的主宰,如果情绪随着外界的环境而变动,怎么能够管理?

我们可以做情绪的主人,才有办法把情绪管理好。

只有心态正确,心情就会变好,情绪也相对稳定。

3.一个人不要摆架子,但要给别人脸色看。

4.胡适70岁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把自己以前对中华文化的那些批评全部否定掉了。

5.没有文化的糟粕,没有好与坏,一切合理就好。

6.在中国社会你不要去讨好任何人,因为讨好不了;你也不要得罪任何人,因为得罪不起。

7.一个活在掌声中人是活不久的。

8.文化没有好坏,只有它的特殊性。

第十五集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人

1.任何事情都有相当的道理,但都不能强调,一旦强调,最后都是错误的,这就是过与不及。

2.我们的文化与西方不同,拿西方的标准看中国,当然一无是处,反之亦然。

3.大家彼此尊重包容,那么大家情绪都很稳定。

4.无可无不可,你自然心态很平和。

5.面对相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情绪反应却不尽相同,主要来自文化、家教、性别、个人特质的不一样,若能深入了解,有助于彼此更加包容,互相谅解。

6.每一个人都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包括自己在内。

7.我的行为只代表部分的我,并不能表示全部的我;我虽然不全然好也不会全然坏,比人实际上也一样;改进坏的部分,加强好的部分,大家都会很快乐。

8.在中国社会太过自我,太过叛逆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自我;我们就是扯来扯去,最后扯到一个合理点。

 

第十六集怨天尤人并无实际作用

1.父母对儿童要求过多过高,小孩就形成盲目抗拒。

2.反求诸己比怨天尤人更有效。

3.凡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好事情,没什么好后悔的。

4.我们所有问题都出在:

贪小便宜,怕吃亏。

第十七集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1.我们要长进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习惯。

而改变习惯的最好办法是用另一个习惯来代替它。

2.改变别人是很困难的,多调整自己。

3.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

4.物质是最高度的密集的精神。

5.你心中有神它就有神,你心中没有神它就没有神。

6.西方的神创造人,中国的神都是人创造的。

7.你的情绪会影响到别人;你要让别人平稳,你要自己先平稳;一旦发生什么错误,你先改变自己,他人会相应改变。

8.21世纪人类要有意识的改变世界。

 

 

第十八集理性情绪并非不动感情

1.西方人是理性的,很有礼貌,但毫不关心你,没有感情;日本人是感性的,盲目服从;中国人是情性的,不一定有礼貌,但很关心你。

2.人没有感情,不足以为人。

3.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我们很容易感情用事,只要合理,大家都会欢迎;过与不及的感情,才会引起反感,最好小心避免。

4.适可而止,差不多就好。

5.性格是很难改的,习惯是可以改的。

6.人活着就有问题,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

7.人是天生的破坏者。

8.成绩越好,成就越高,越可能不孝。

9.千金难买回头一望。

第十九集设法摆脱二分法的思维

1.一般人的是非都是很感情用事的,是非理性的。

2.教一个人是非分明就是让他一辈子情绪不安宁。

小学生教他用二分法是没有办法,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们要教育他们逐步摆脱二分法,实行三分法。

3.此处失,彼处得;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4.把二看成三,多出很大的灰色空间,人我都愉快。

以二合一来代替二选一,不走极端,更合理有效。

想到一定,立即想到不一定,比较容易找到合理点。

5.不懂事的人声音都很大,懂的人都很谦虚。

6.要把是非,好坏,善恶合起来想,不要分开,这样你就会快乐幸福。

7.不公平才是真的公平,公平就是不公平。

把公平与不公平合起来想,我们接受合理的不公平。

8.好坏,善恶,是非,生死都是一样的,什么时候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开悟了。

第二十集愤怒和忧郁的有效管理

1.愤怒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就是愤怒的真相。

2.观念改变,行为就会改变,情绪就会改变。

3.你忧虑什么,把它写出来,然后去解决。

4.有病要忘病,病才会好。

没病,总是想,也会想出病来。

5.你把好坏,善恶,对错合起来看,就没有好坏,善恶,对错。

6.有时候很明确,有时候比较模糊,以合理为限度,情绪就会很稳定。

第二十一集无助感比无力感更麻烦

1.凡是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迟早都是无力感。

2.大事老天做主,小事人做主;小事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事情谋事在天,成事在人。

凡事做大事的人都没有自我没有理想没有使命,否则你做不了大事。

3.大事是无法计划的。

有计划的,只能做小事。

4.人为的努力最多达到小康,大富大贵是天给的,是因为祖上有德。

5.人各有特点,谁也不用羡慕谁。

6.人应该合理的逆来顺受,过分的逆来顺受就是无助感。

7.中国人的自信是对老天有信心而不是对自己有信心。

对自己太过自信的人,老天就不会保佑他了。

天就是自然的规律。

8.中国人要顺天而行,而不能逆天而行。

第二十二集难过与哀伤激发适应性

1.有好就有坏,有利就有弊,看你怎么转化。

2.哀伤是疾病的主要原因。

3.大恩不言谢。

家人是不能说谢谢的,因为此恩无法还。

第二十三集焦虑与害怕

1.焦虑是自己选择的。

2.一切都是无常的,但我们要认为一切都相当的有常。

3.天无绝人之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4.命是一定的,但一切都可以改变。

你不变命就一定,你变命就跟着改变。

5.你天不怕地不怕,所有人都怕你,你就没有前途。

盲目的怕会伤害自己。

6.中庸之道是无过亦无不及。

7.相反的两面合起来想。

第二十四集羞愧感与罪恶感的作用

1.羞耻心就是爱面子。

2.和谐社会就是每一个人都要懂得羞耻。

3.不要丢父母的脸就叫孝顺父母。

4.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5.人对人是一面镜子。

6.中华文化只有一个“孝”字。

7.合情合理,由情入理。

(一)要不要管理好情绪

 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当他想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0根钉子。

慢慢地,男孩可以控制他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所以每天钉下的钉子也跟着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一些。

终于,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

于是,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

“孩子,你做得很好。

但看看那此围墙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样子了,当你生气时所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留下很难弥补的疤痕,有些是难以磨灭的呀!

”从此,男孩终于懂得管理情绪的重要性了。

 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是欢乐、烦恼、生气、担心、害怕、难过、失望或者是平静无常呢?

还是你根本不懂自己的心情!

一早起来,也许你看到阳光普照而心情愉快,也可能因为细雨绵绵而心情低落;你也许因为逃课没被点到名而高兴,然而考试快到又让你担心;谈恋爱的你,心花怒放,失恋的你却又垂头丧气……我们拥有许多不同的情绪,而它们似乎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然而,有情绪好不好呢?

一个成功的人应不应该流露情绪?

怕不怕被人说你太情绪化?

所以宁愿不要有情绪……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存情绪本身,而在情绪的表达方式,如果能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度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通常因为面子、情境等场合因素所致,我们会不自觉地在他人面前隐藏真实的情绪,或者我们会将强烈的情绪转换为较不具杀伤力、震撼力的方式表现,而只让别人看到一部分真实的情绪,这都是非常符合社会规范、十足社会化的行为表现。

或许我们未必完全清楚自己有这样的行为表现,但是我们确实是适宜地掌握自身的情绪,决定了合适的呈现形态,在不扭曲事实的情况下,在掌控范围之内,我们作出于人、于己皆恰当的决定与行为反应。

 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些行为都是经过自己抉择、决定的结果,进而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则不必要的情绪问题便可以减少。

问题是,生活中所面临的许多事对个人而言是具有威胁性的,有些大到足以引起个人内心焦虑的事,旁人看来却只是芝麻绿豆大,然而对个人而言,却可能意味着个人形象、价值感、自尊心的折损和破坏,令人方寸大乱!

此时,恐怕就得费些工夫才能对情绪操控自如了。

                    关于情绪能力的“软糖实验”

 实验人员把一组4岁儿童分别领入空荡荡的大房间,只在一张桌子上放着非常显眼的东西:

软糖。

这些孩子进来前,实验人员告诉过他们,允许你走出大厅之前吃掉这颗软糖,但如果你能坚持在走出大厅之前不吃这颗糖,就会有奖励,能再得到一块软糖。

结果当然是两种情况都有。

专家们把坚持下来得到第二块糖的孩子归为一组,没有坚持下来只吃一块糖的孩子归为另一组,并对这两组孩子进行了14年的追踪研究。

结果发现,那些向往未来而能克制眼前诱惑的孩子,在学业、品质、行为、操守方面,与另一组相比有显著优越的表现。

这说明,决定人生成功的因素并非只有传统智商理论所认定的那些东西,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绪智力对个人的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有的人之所以未能成功,与各自的情商有密切关系。

情商的要素之一就是人的自控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表现的是人们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来提高生活品质的能力,即如何激活自己的潜能,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如何使自己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等等。

 

(二)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吗

 1.你有没有对情绪的迷失?

 一般而言,我们会将情绪简单分为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即爱的反面是恨,喜悦、高兴的反面是难过、沮丧。

然而,有些人却过度夸大情绪的负面影响,产生对情绪的迷失。

例如,认为如果你对别人生气就表示你不喜欢他;或者认为表达生气就表示不尊重或者没有爱。

所以当父母对你生气而大骂时,你可能就会全盘否定他们对你的关爱;或者父母的某些做法令你不高兴时,你可能会觉得有很深的罪恶感,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等等。

其实爱恨是可以并存的,所有正向与负向的感受都可以同时存在,情绪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感受,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如果仅仅为了某种情绪而忽略其他情绪,我们就无法完整地体验生活。

 此外,我们对情绪还存在错觉,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去掉一些情绪,可以完全不生气或者完全不难过,可以永远快乐。

实际上当我们压抑情绪时,就累积了一些紧张,而压制了我们感受快乐与爱的能力。

情绪的能力是整体的,只有自由地体验各种情绪,才能感受更多流畅的情绪。

就如纪伯伦所说:

“悲伤在你心中切割得愈深,你便能容纳更多的快乐。

”“当你快乐时,深察你的内心吧。

你将发现,只有那曾使你悲伤的,正给你快乐。

当你悲伤时,再深察你的内心吧。

你将明白,事实上你正为曾使你快乐的事物哭泣。

 2.你怎样对待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阿强前两天因为考试没考好,心理有挫折感。

他一直责怪自己平时不够用功,考前没好好准备,考试的时候没仔细看,他觉得自己不是一块念书的料,自己比别人差,因而很灰心!

他开始垂头丧气,故意远离人群,一个人躲在角落,心情很沮丧。

 酷妹把她的朋友小顽子的心爱的偶像签名照弄丢了。

那是小顽子千辛万苦、排了两三个小时队,才得到的偶像的亲笔签名,现在却被醋妹弄丢了,小顽子真的很生气。

可是酷妹是她最好的朋友,怎么可以对她生气呢?

而且生气是不好的,万一失控,不晓得会不会伤害到其他人呢?

而且酷妹也许就不再跟她做朋友了,所以她告诉自己:

“算了!

丢了就丢了,生气也无济于事。

”虽然这样,她还是心有疙瘩,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对待酷妹。

 小东的学习成绩不好,不喜欢上课,经常逃课去网吧玩游戏。

父母经常教育他,希望他专心读书,将来能凭自己的本领自食其力。

但是,小东总是嫌父母啰嗦,与他们争吵。

有一次他跟父母吵架,一气之下把电视机给砸了,令父母很伤心。

 上面三个故事中呈现出来的是某些同学对情绪的态度与处理方式,比较有代表性。

如果主角换成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你会怎么处理你的情绪呢?

有些人在面对情绪时,完全被情绪所控制,当负面情绪产生时,就任由情绪牵制他们的一切思想、感受和行为。

影响层面小一点的包括个人心情不愉快、生活功能受到限制;影响层面广泛一点的包括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更严重的是他们可能因一时冲动,做出严重的举动,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后悔莫及。

另外,有些人则是对负面情绪感到害怕、恐惧,担心自己若感受到生气、愤怒、悲伤、沮丧、紧张、焦虑等情绪,情况会更加糟糕,甚至会发生无法预测的后果,因而就极力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没有表现出的情绪,并不表示没有情绪,所以原本被引发的情绪仍会间接地影响自己或者人际关系等。

也有些人不满于负向情绪的控制和预防,他们认为情绪是非理性的,所以一个理性成熟的人不应该表现出自己的情绪。

他们不允许自己处在负面的情绪中,拼命告诫自己“要理性”,“要控制情绪”,“我不应该焦虑,焦虑只会让我表现得更糟”,“我不应该沮丧,沮丧只会侵蚀我的斗志”,“我不能生气,生气代表我是一个不能把情绪管理好的人”。

因此,他们塑造自己成为有修养的人,预防可能会引出负面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