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165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docx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

二○一三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信息技术学科考试说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目录

一、考试性质3

二、指导思想3

三、命题依据3

四、命题原则3

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4

六、考试内容及要求5

七、知识要点11

八、样卷及参考答案27

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

全区普通高中学生和申请普通高中学历的社会考生均需参加。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立足我区实际,借鉴区外有益经验,建立符合普通高中新课程要求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推动我区普通高中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引导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考试命题要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检测我区普通高中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水平,推进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有效融合。

三、命题依据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广西教育厅《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二○一三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考试说明》和广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际。

四、命题原则

广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反映素质教育要求,体现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引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知识、辅助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

2.科学性原则——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体现信息技术及相关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表述规范准确。

3.客观性原则——充分反映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试题内容覆盖面广,具有典型性,难度适宜,比例适当,既依托必要的工具软件又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工具软件,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基础性原则——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理念,依据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内容和限定选修模块内容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5.公平性原则——充分考虑广西各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避免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民族、性别等背景差异对考生正常答题的影响。

6.人文性原则——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考生答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在试卷中合理设置相关提示,帮助考生正常发挥,对考生给予人文关怀。

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2013年广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1)选择题,占总分70%,共70分。

(2)非选择题,包括简述题和程序设计题,占总分30%,共30分。

2.模块内容分布

模块

单元名称

分值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获取

约15分

信息加工与表达

约45分

信息资源管理

约10分

信息技术与社会

约5分

算法与程序设计

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约5分

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约15分

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约5分

3.试题与试卷难度

试题按其难度(P)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P≥0.70的试题为容易题,P≤0.40的试题为难题,0.70>P>0.40的试题为中等难度题。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的分值之比约为7:

2:

1,整卷难度为0.76±0.03。

六、考试内容及要求

(本说明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掌握水平请参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相关解释)。

(一)能力要求说明

了解与模仿(A):

指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能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理解与独立操作(B):

指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能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的基础上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迁移应用与熟练操作(C):

指归纳总结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能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二)考试内容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一信息获取

单元内容

知识与技能要点

能力要求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

A

2.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A

3.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B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

5.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B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有效途径

A

2.信息来源多样性。

B

3.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的基本知识

B

4.搜索引擎的类型

A

5.信息的搜索与浏览

C

6.信息的下载与保存

C

3.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1.信息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

A

2.根据具体事例鉴别与评价信息

A

主题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单元内容

知识与技能要点

能力要求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1.信息加工的概念

A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A

3.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

A

4.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及其文件存储格式

A

5.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操作

C

6.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

B

7.文本信息的形象化表达

B

8.表格数据处理软件及其基本操作

C

9.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示

C

10.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B

11.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B

12.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B

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1.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A

2.编程加工信息的基本过程

A

3.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1.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A

2.人工智能软件的功能及应用

A

4.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1.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A

2.常用信息集成工具

A

3.信息发布的类型

A

4.网络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方式

A

5.通过网站发布信息的主要方式

A

主题三信息资源管理

单元内容

知识与技能要点

能力要求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1.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实例。

A

2.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及其意义。

A

3.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

A

4.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B

5.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方法。

A

6.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C

7.用电子表格实现数据资源管理。

A

8.用收藏夹管理网站资源。

B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1.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A

2.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B

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关系。

A

2.数据库管理的优点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A

主题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单元内容

知识与技能要点

能力要求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A

2.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与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A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1.现代信息交流的渠道和方法。

B

2.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协作和合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A

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1.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B

2.相关信息活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B

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1.因特网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

A

2.不良信息的表现和甄别方法,抵制不良信息的主要手段。

B

3.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网络发布信息的要求。

B

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1.信息安全基本知识。

A

2.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

B

3.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

B

4.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B

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1.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

A

2.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A

限定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主题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单元内容

知识与技能要点

能力要求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A

2.算法的基本概念。

B

3.算法的基本特征。

A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4.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B

5.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B

6.用伪代码描述算法。

B

7.对给出的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能够写出算法的结果。

B

3.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演示、模仿、探究、实践等环节,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

8.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C

9.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

A

10.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

A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11.编辑程序的基本操作。

A

12.翻译程序的主要作用。

A

13.集成化的程序开发环境。

A

14.按照给定的步骤完成程序的编写、保存、调试、运行工作。

B

主题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单元内容

知识与技能要点

能力要求

1.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函数。

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1.VB可视化程序的开发环境。

B

2.VB的基本数据类型。

A

3.VB的主要运算。

A

4.常用的几种函数。

B

5.VB表达式。

C

6.VB的基本语句。

C

7.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C

8.对给出的程序能写出程序运行的结果。

C

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

9.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B

10.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B

3.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11.VB程序的调试和运行。

B

4.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12.利用VB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过程。

A

1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B

14.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的含义。

C

5.能够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过程,能够解释其意义。

15.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过程。

A

主题三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单元内容

知识与技能要点

能力要求

1.解析法与问题解决

(1)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及用解析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2)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1.解析法的基本思想。

A

2.用解析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B

2.穷举法与问题解决

(1)了解穷举法的基本概念及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3.列举出能够用穷举法解决的问题的特点。

A

4.使用循环语句实现简单的穷举。

(不要求掌握三重循环)

B

七、知识要点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一信息获取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

1.信息、物质与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

2.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体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

3.信息的基本特征:

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等。

4.能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信息的特征。

(二)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1.信息技术的概念: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

2.了解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

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

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

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轻松驾驭。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的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信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

(五)计算机基本知识

1.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文本输入)。

二、信息获取

(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信息来源、信息获取方法并获取信息、评价信息。

(二)信息来源多样性

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能根据问题确定信息来源。

1.信息来源分类:

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个人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现场信息源)。

2.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1)直接获取信息。

直接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人的感官与事物接触,使事物的面貌和特征在人的大脑中留下印象,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渠道之一。

例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与各种科学实验等;参观活动,包括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2)间接获取信息。

间接获取信息就是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鉴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

例如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方式获取信息。

(三)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的基本知识

1.网络基本类型

(1)计算机网络按其规模大小,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2)计算机网络按连接类型,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2.网络构成的三要素

计算机及辅助设备(交换机)、通信介质(电缆、光纤、无线)、网络软件(WindowsNT、NOVELL)。

3.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1)TCP协议:

数据传输控制协议。

它规定对传输的数据如何进行分组和传输。

(2)IP协议:

网络互联协议。

它主要规定因特网中计算机地址的统一表示方法,IP地址由四段O~255的数字组成。

TCP和IP协议是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

(3)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以便各种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在网上传输。

(4)FTP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

(5)邮件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

4.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的组成

(1)协议方式:

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联系所采用的规则。

(2)域名及端口:

希望访问的服务器的域名及端口专用名称。

(3)服务器目录:

被访问文件或网页在服务器中的具体位置。

(4)被访问文件或Web网页的具体文件名称。

5.域名及IP地址

(1)域名

①域名的表示形式:

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顶级域名,如。

②常用机构名(com、edu、net、gov、org等)

(2)IP地址

IP地址由4个以小数点分隔的整数组成,其中每一个数字都小于256(0—255),如:

168.160.224.36。

(四)搜索引擎的类型

搜索引擎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类搜索引擎。

1.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也称为“关键词查询”,指用代表所需信息主题的关键词进行信息查询。

2.目录搜索引擎是将收取到的各个网站(网页)的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供人们分类查找,因此这种搜索方式也被称为分类搜索。

3.常用的搜索网站:

XX(B)、谷歌(G)、必应(B)、搜狐(S)等。

4.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搜索信息

(五)信息的搜索与浏览

1.信息搜索的策略与技巧

(1)使用权威网站

(2)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

(3)提炼搜索关键词

(4)用好逻辑命令(AND、OR、NOT、“+”、“-”)

(5)利用专业搜索引擎

2.信息的浏览

(1)IE浏览器窗口的组成。

(2)浏览信息的方法:

在地址栏中输人网址,通过超级链接可以浏览新的页面,通过“历史”按钮查阅已浏览的网页,通过“收藏夹”快速浏览经常需要访问的网页。

(3)IE浏览器中的常用工具(包括前进、后退、停止、刷新、主页、历史、收藏等按钮的使用方法)。

(4)掌握IE“工具”菜单中“Internet选项”中几个常用选项卡的使用方法。

(六)信息的下载

信息下载就是将网上信息保存到用户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上。

掌握信息下载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1.下载网页上的一段文字:

选中一段文字,再使用“复制”、“粘贴”、“保存”等操作命令。

2.下载图片:

选中图片,右击鼠标,出现快捷菜单,使用“图片另存为(S)…”命令。

3.下载网页:

将当前浏览的网页保存到用户计算机的存储器上。

操作方法为:

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A)…”选项。

文件类型是网页类型(htm)。

4.下载文件:

选中文件并右击鼠标,出现快捷菜单,选择“目标另存为(A)…”选项或者利用网页上的“下载”按钮之类的图标、文字信息的提示进行文件下载。

5.利用因特网所提供的文件传输功能下载文件。

一般将计算机连接到FTP服务器,可以下载文件。

6.用下载工具软件下载文件,如网络蚂蚁。

其特点是可以断点续传,即在下载文件过程中,如果遇到断线,它会保存已下载的部分信息,再上网时,可以从断点继续下载,而不必从头开始下载,大大提高下载效率。

三、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一)信息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

从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方面来评价信息。

(二)根据具体事例鉴别与评价信息。

1.信息获取过程中,能理解并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识别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2.能恰当地选择获取信息的方法,合法地获取信息。

能辨证地认识信息的有效获取对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的作用。

主题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一、信息加工概述

(一)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再造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信息加工是信息利用的基础,是信息成为有用资源的重要条件。

(二)信息加工的目的在于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的使用。

(三)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是:

记录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存储信息。

(四)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

人工加工、计算机加工。

(五)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信息的编程加工);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六)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信息录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以及信息存储。

二、文本信息的加工

(一)常见的字处理软件有:

Word、写字板、记事本、WPS等。

(二)Word文件的默认存储格式:

doc;写字板文件的默认存储格式:

wri或rtf;记事本文件的默认存储格式:

txt;WPS文件的默认存储格式:

wps。

(三)利用字处理软件可以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的颜色、行距、首行缩进、段落格式、文字的环绕方式、页面、页边距、页码及页眉页脚等,还可以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及表格等。

(四)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方式:

项目式、表格、结构图、流程图等。

(五)文本信息的形象化表达方式:

指借助生动的图形、图像表达信息,强化表意效果,实现更深刻意义和更广范围的信息交流。

三、表格信息的加工

(一)了解工作表的概念,会建立工作表,掌握工作表中的基本操作(复制、移动、插入、删除等)。

(二)能进行表格数据的计算(利用公式或函数进行计算):

求和、求平均、求最值、计数。

(三)对表格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四)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建立柱形图、饼图、折线图等图表。

(五)根据图表对表格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四、多媒体信息的加工

(一)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了解音频信息采集工具;了解常见音频文件格式(WMV、MP3、WAV等)的特点;了解使用Cooledit或GoldWave软件处理音频信息的方法。

(二)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了解视频信息采集工具;了解常见视频文件格式(AVI、WMV、MPEG、DAT等)的特点;了解使用Moviemaker或Premiere软件处理视频信息的方法。

(三)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了解图像信息的采集工具;理解位图(点阵图)、矢量图(向量图)的区别;了解常见图像格式(BMP、JPEG、GIF、PSD、PDF、SWF等)的特点;了解使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像信息的方法。

五、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一)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1.模式识别:

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识别等。

2.机器翻译:

利用计算机把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