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074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

1.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

令行为与习惯

2.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

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

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单元并没有直接出现“家乡”一词,而是用“我们生活的地方”作为单元的主题。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安排了“好山好水好地方”“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三个主题。

从家乡的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再到名胜古迹,展现了家乡的各种面貌;从家乡的特产到特色小吃,展现了家乡丰富的物产;从眼里看到的家乡变化到展望家乡的未来,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

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他们会从这些浅显的、熟悉的场景中了解并认识自己的家乡,形成对家乡的热爱。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强调“家乡”的概念,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人手,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建议

单元建议总课时:

7课时

第l个主题:

3课时

第2个主题:

2课时

第3个主题:

2课时

单元包含的主题和活动

我们生活的地方

好山好水好地方

富饶的地方

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

欢迎你来做客

我看到的变化

特色小吃味道好

风光名胜故事多留住精彩

 

1好山好水好地方

教学目标

1、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感受家乡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搜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主题:

我们这里很美

1、谈话导人:

教师出示几张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请学生欣赏照片上的景色。

照片中拍摄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瞧,这里有山、有水,多美呀!

你的感受和我一样吗?

也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准备得比较典型的照片、图片。

3、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

教师就如何介绍,给学生提一些建议。

如:

你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

都有谁啊?

你那天都玩了些什么?

你高兴吗?

(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评价。

4、小结要点:

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

第二课时

活动主题:

留住精彩

教学要求

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照片时,一定要注意学生选择的是不是本地的风景,能否发现与说出照片中家乡的特点,介绍中是否表达出对家乡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今教学拓展

分组将搜集到的美景照片或图片进行汇总,以“瞧,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为题,办一份小报。

然后将各小组办好的报纸粘贴在墙上,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参观,还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活动。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共同搜集自己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

教学过程

1、提问导人:

阅读教科书第4一5页的照片和图片。

你是不是觉得照片和图片上的情景很熟悉呢?

仔细观察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学生回答。

3、小结要点:

孩子们畅游在美景中,体验着快乐。

4、游戏:

快乐直通车。

(l)谈话过渡:

你有和照片上的孩子们相似的快乐经历吗?

能把你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吗?

(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介绍照片中的景色在哪里,同小伙伴交流自己在那里的快乐经历。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说说自己的快乐经历。

5、请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把你的欢乐瞬间记录下来,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

第三课时

活动主题:

风光名胜故事多

教学要求

在“快乐直通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向小伙伴或老师介绍自己的快乐经历,还要注意聆听其他同学的快乐经历。

教学拓展

进行“我生活的地方精彩一刻”摄影作品展示交流活动,或组织学生组成摄影采风团进行拍照,整理照片在全班发表。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调查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

2、教师课前准备家乡风光片及古代黄鹤楼与现代黄鹤楼的对比图。

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播放家乡风光片,学生一起欣赏。

3、教师提问:

在风光片中你看到了哪些名胜古迹?

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要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黄鹤楼。

5、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照片及介绍,思考:

为什么要起名叫黄鹤楼呢?

6、说说黄鹤楼的传说。

(l)学生分组,在组内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黄鹤楼传说的资料。

教师要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发言。

(2)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讲述黄鹤楼的传说。

(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伴的讲述做简单的评议。

(3)教师出示古代黄鹤楼与现代黄鹤楼的对比图,引导学生了解黄鹤楼的演变。

(4)全班一起朗读教科书第7页关于黄鹤楼的古诗。

7、小结要点:

除黄鹤楼之外,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有许多其他的具有悠久历史与优美传说的名胜古迹。

教学拓展

制作家乡名胜古迹宣传手页:

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处名胜古迹,用搜集到的图片或自己拍摄的照片,配以文字进行介绍,制作成宣传手页,与小伙伴进行交流。

1、学生搜集的资料是否是本地的名胜古迹。

2、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对家乡名胜古迹的欣赏与热爱。

3、学生在介绍资料时是否积极踊跃。

教学效果

 

主要问题

 

改进建议

 

创新点

 

 

 

 

 

 

 

 

 

 

 

2 富饶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道当地的各种特产,了解当地丰富的资源,尝试用当地的特产制作一些小饰品,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2、知道当地的特色小吃,尝试制作一种特色小吃,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主题:

家乡的特产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搜集当地的特产,用当地特产制作成各种小饰品,并用布袋子装好。

2、学生课前准备当地的特产以及制作小饰品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1、游戏―猜猜看。

(l)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布袋子:

这个袋子里装了很多宝贝,大家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2)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一猜。

2、教师向学生展示袋子里的物品,边展示,边示范介绍。

3、大家知道我们这儿还有哪些特产?

请学生自由介绍当地的特产,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4、小结要点:

我们生活的地方,物产很丰富。

5、教师出示用当地特产制作的各种装饰品,如:

椰壳做的盒子、橘皮做的小橘灯、芦苇编的小动物等。

这些装饰品好看吗?

这可是用我们这儿的特产做成的,你也来试试吧。

6、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学生动手用自己带来的特产制作小饰品,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7、评一评:

将学生制作好的小饰品摆放在讲台上,全班学生一起来评议,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饰品。

教学要求

教师课前搜集的当地特产和用特产制作成的小饰品,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常见,又要有地方特色。

第二课时

活动主题:

特色小吃味道好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共同调查当地的特色小吃及其做法。

2、学生分组,各组商量制作什么小吃并了解它的做法,准备制作材料。

3、教师了解学生的制作情况,帮助学生准备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教师导人:

我们生活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还有很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品尝。

2、教师提问:

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小吃吗?

3、游戏―开火车。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每次介绍一种家乡小吃,依次传递,不能重复,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家乡小吃最多。

4、教师提问:

在这么多的特色小吃中,你最喜欢的小吃是什么?

5、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特色小吃,学生相互交流。

6、学做特色小吃:

今天我们也来办个“小吃一条街”。

(1)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组,各小组分别制作一种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

教师巡视,对学生有困难的地方给予帮助。

(2)评一评。

互相尝一尝,看看哪个小组做的特色小吃最好吃、最地道。

教学要求

1、在学做特色小吃的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

教师注意在操作、卫生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提示。

2、品尝小吃时,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卫生意识。

教学拓展

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建立一份“汉味家庭食谱”,还可以和家长一起做一次汉味家庭餐,品一品自己亲手制作的家乡特色小吃。

教学评价

1、学生是杏熟悉家乡的特产与特色小吃。

2、学生能否利用家乡的特产创造性地制作小饰品。

3、学生是否会制作一两种具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是否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4、学生分组制作小吃时,是否表现积极,是否乐于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3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

2、展望家乡的未来,提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建设家乡、为家乡争光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主题:

我看到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变化,搜集各种新旧照片进行对比。

教学过程

1、教师导人:

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

2、说一说:

阅读教科书第11一12页,说说书中小朋友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

指名学生回答,并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3、提问过渡:

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变化吗,有哪些变化呢?

4、小组活动:

我了解的生活的地方的变化。

学生分组,在组内展示课前搜集的生活地方的新旧照片,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说说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

5、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成员共同发现的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变化的内容写人或将学生提供的新旧照片贴在相应的框中(如下图)。

城市建设

环境情况

住房情况

其他情况

资料来源

 

 

 

 

 

 

 

 

 

 

 

 

 

 

 

 

 

 

 

 

 

 

 

 

 

 

6、小结要点:

我们用眼晴去观察,到处都有变化。

我们用心感受,我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好。

7、畅想未来:

你希望我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什么样子?

画一画,写一写。

教学要求

学生搜集的关于生活地方变化的资料可能比较散,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

教学拓展

将学生畅想生活地方的未来的作品收集起来,布置成一块展板《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未来蓝图》。

第二课时

活动主题:

欢迎你来做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卡通木偶一个。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丹丹(出示卡通木偶)。

丹丹来自很远的地方,对我们这里不熟悉。

谁能给她介绍一下我们生活的地方?

2、学生分组,共同商议如何给丹丹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做介绍,介绍时怎样突出家乡的特点与特色。

如:

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哪些风光名胜和动人传说?

我们这里有哪些物产和特色小吃?

我们生活的地方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未来又将是什么样子?

3、展示活动:

教师扮演“丹丹”的角色,各小组向“丹丹”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

(鼓励学生的介绍,引导学生评议哪个小组的介绍体现了我们家乡的特.点与特色。

4.“丹丹”小结:

大家生活的地方真好,真想马上出去玩!

我想请我的好朋友也来这里玩,大家能给她写封信,邀请她来做客吗?

5、写一写:

给丹丹的朋友写一封信,向她介绍一下我们生活的地方,并邀请她来做客吧。

6、评一评:

请几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信,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一评,他们这样邀请丹丹的朋友好不好。

教学要求

为了增强真实感,让学生人情人境,也可借助课件模拟“丹丹”形象,让学生的介绍以“丹丹”为对象,进行模拟表演。

教学拓展

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联系手拉手学校的领导及老师,安排学生一对一地结对相互通信,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1、学生能否发现与感受到生活的地方发生的变化

2、学生能否对生活地方的未来做合理化的想象,是否有创新与独特之处。

3、学生是否能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

4、学生能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二单元  爱护我们的家园

单元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

2.行为与习惯

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4.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2、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3.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2、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3、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4、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5、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6、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7、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8、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课时建议

单元建议总课时:

5课时

第4主题:

2课时

第5主题:

2课时

第6主题:

l课时

单元包含的主题活动

我喜欢美好的环境

节约水和电

爱惜每一张纸

 

 

 

 

 

 

 

 

 

4我喜欢美好的环境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

2、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

3、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主题:

美的环境,好的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收集一些美好生活环境的资料和图片。

2、学生课前调查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美好环境,并准备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1、直观导人:

出示一些美好生活环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看了图片的感受,如:

美、漂亮、好着等,引出主题―美的环境。

2、交流体验:

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环境,并说明为什么美,美在哪里,身处其中的感受如何。

如:

生活在整洁宁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中,我们会感到舒适愉快、精力充沛。

3、小结要点:

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使我们的心情也好起来。

4、意愿画:

请学生用彩笔绘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

(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

教学要求

在交流体验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环境与人相互影响的关系上:

美好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八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美好的环境需要人类的保护和创设。

教学拓展

选几幅好的意愿画寄给报社,把学生的美好心愿传递给社会各界,呼吁全社会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第 二 课 时

活动主题:

这儿怎么了?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身边的一些环境污染情况,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教师课前检查了解一下学生的调查记录情况。

教学过程

1、设疑导人:

请学生观看教科书第18页的几幅图,思考:

“这儿怎么了?

"   2、集体讨论:

学生讨论教科书第18页的几幅图所揭示的几个常见的环境问题。

3、资料交流:

请学生介绍、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身边环境污染帅调查记录资料,并说说自己调查之后的心情和感受。

4、分类分析:

引导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加以分类,如: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并引导学生尝试分析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

5、小结要点:

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可是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美好的环境人人喜欢,可是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来创造和维护。

教学要求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

人类破坏了环境就必然受到环境的惩罚。

教学拓展

把自己对环保的新认识告诉自己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活动主题:

让垃圾回家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关于童话故事《一个邮包》的图片与两个分别写着“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字样的纸盒。

教学过程

1、作品导人:

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童话故事《一个邮包》(林颂英)。

森林里的动物小区环境真幽静,有清亮亮的小河,还有小鸟啾啾叫。

狗熊先生把家搬到这里。

狗熊先生住在洗熊太太的楼上。

没事的时候,狗熊就坐在阳台上看风景,听鸟儿们唱歌。

这天,狗熊先生边看风景边有滋有味地磕瓜子,像天女散花一样,把瓜子壳往楼下扔。

第二天,狗熊先生把酸奶杯子往楼下扔。

第三天,狗熊先生又将肉骨头往楼下扔。

楼下的沈熊太太看见院子里的瓜子壳、酸奶杯、肉骨头,就把它们检了起来。

一天,邮递员黄狗先生在楼下喊:

“狗熊先生有邮包。

”狗熊先生连忙“哈怪啥”地奔下楼去,取回包裹。

回到家,狗熊先生乐呵呵地坐在沙发上,慢慢地打开邮包,发现邮包里竟然是瓜子壳、酸奶杯和肉骨头,还附有一张字条:

“狗熊先生:

请你把它们丢进垃圾箱里。

洗熊。

”狗熊先生脸红了,赶忙奔到阳台上,朝着楼下大声喊:

“沈熊太太,对不起。

狗熊今后一定注意环境卫生。

2、故事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内容。

3、小结要点:

乱扔垃圾会影响环境的美观,应当让垃圾回自己的“家”。

4、集体讨论:

垃圾的“家”在哪儿呢?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5、小结要点:

垃圾桶、垃圾箱、垃圾袋、字纸篓都是垃圾的“家”,应让垃圾呆在自己的“家”里,不能随地乱扔垃圾。

只有垃圾回“家”了,我们的环境才会美丽起来。

6、知识讲解: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不同的垃圾也应回不同的“家”。

引导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

7、游戏活动:

让垃圾回“家”。

(l)每位学生分别将两种垃圾写在两张纸条上。

(2)打乱学生的纸条,重新分发,一人两张。

(3)学生将手中的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分别投人不同的垃圾箱。

(4)请两位学生上来检查、评议本次游戏结果。

(5)可视时间情况反复游戏。

(6)小结要点:

垃圾进人不同的家,有利于人们对垃圾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教学要求

注意关于垃圾的分类以及垃圾的处理,可酌情介绍一些简单的知识,不要讲得太深。

教学拓展

1、给学生提供一些捡拾垃圾的工具,如塑料手套、小桶、火钳等,让学生把校园里还没有回“家”的垃圾送回“家”。

2、“变废为宝”巧手大赛。

要求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做一件手工作品,参加班级的“变废为宝”巧手大赛。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

2、学生是否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学生是否在生活中养成垃圾人箱的好习惯。

4、学生是否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的简单知识。

5、学生是否具有利废利旧的意识,是否在生活中乐于动手动脑、利废利旧。

6、学生是否能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观念,能否积极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5节约水和电

教学目标

1、了解水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水电资源的宝贵。

2、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知道水是来之不易的。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活动主题:

宝贵的水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了解地球上水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猜谜导人:

猜一猜教科书第21页的谜语(水)。

2、资料交流:

“你还在哪儿见过水?

”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资料。

(评议学生寻找资料的情况,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查找资料。

3、小结要点:

地球上的水很多,且形式多种多样。

可是人们真正能利用的水却很少。

4、分析比较:

结合教科书第22页的比例表格,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人类能利用的水与地球总水量的悬殊巨大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让学生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严重缺水。

5、小结要点:

地球上的水很多,且形式多种多样。

可是人们真正能利用的水却很少。

教学要求

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有关国家和地方缺水的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

不过要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水的宝贵,还是应当从学生自身的经历着手。

第 二课时

活动主题:

水有什么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了解生活中的用水。

教学过程

1、提问导人:

水有什么用?

2、讨论: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谈谈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3、小结要点:

生活离不开水。

教学要求

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切实体会到水的重要。

第三课时

活动主题:

停水那天……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停水通知”一份,以及情境表演的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

1、情境导人:

出示“停水通知”,创设情境―将要停水一天。

2、即兴表演: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设想这一天会发生的事,并自由组合表演。

3、小结评议:

评议游戏活动,学生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教学要求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情境表演,评议重点是学生能否抓住停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第四课时

活动主题:

爱惜每一滴水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或者请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来做介绍(酌情而定);将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录制成磁带;准备一枚国家节水标志。

教学过程

1、设疑导人:

我们生活中用的自来水是自己来的吗?

让我们来听听小水滴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2、故事欣赏:

听录音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3、集体讨论:

学生讨论录音内容,教师可结合课前的参观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4、小结要点:

自来水来得真不容易,我们应当珍惜它。

5、看教科书第26页上图讲述。

(l)提出看图讲述的要求,教师提问引导:

图上画的是什么?

水龙头为什么流泪?

东东是怎么做的?

他为什么这么做?

(2)学生自由讨论。

(3)小结要点:

不要小瞧这种滴漏现象,一滴水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向东东学习,别让水龙头“滴答流泪”。

6、集体讨论: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评议各类行为,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7、知识讲解:

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并介绍。

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

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教学要求

1、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只需要让学生粗略地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即可,无须讲得太深。

2、最好让学生有自来水生产方面的感性经验,能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