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0980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docx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初试)

教学设计方面试题

一、概述题(每题5分)1、教育技术  2、教育媒体3、微格教学4:

麦克卢汉的媒体观。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4、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哪些环节,每一环节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

5、集体教学中常用哪些媒体?

选择媒体时有哪些原则?

(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依据学生需要和水平、一定教学条件)电声、光学类、电视类、计算机类

一、陈述AECT94定义的英文全文,并且指出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并就此发表自己的评论

二、简述建构主义在学习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指出建构主义存在那些局限,建构主义对教学有什么影响?

三、教学设计的定义、理论基础、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

教育技术基础

1:

Aect94新定义。

2:

多媒体,局域网,因特网的优势,如何发挥其优势。

3:

教学资源库的类型及如何建设教学资源库。

4:

教育技术应用的硬件环境系统,说明其基本组成及功能特点。

(举三例)5:

教育技术最基本的教学应用方式,举例说明。

三:

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的意义,特点,及如何控制,并举例说明。

四:

单组,轮组,等组实验的公式及特征。

六:

设计一问卷,包括各种问题呈现方式。

计算机方向试题

1:

CAI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包含的关键技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拓扑结构的组成,为何说是虚拟网络,因特网的分层结构和功能层,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2:

多媒体CAI软件的类型,各自的功能。

3:

多媒体CAI软件包含的交互方式。

4:

CAI软件的开发步骤和过程。

5:

一种CAI软件开发工具的功能和特点。

6:

一种网页制作工具的功能和特点。

7:

网站设计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工作。

4:

你认为如何进行当前高校课程的改革?

5:

何为教育目的?

何为教育目标?

二者之间的异同?

教育技术基础题

1:

你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它包含那些基本的内容?

有什么依据?

加以分析说明.

2:

请列举你所知道的在中小学有那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技术环境,请分别指出其功能.

3: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育中,它与常规音像媒体间有那些重要的差别,这些差别对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4: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请列举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的几种方式,并分别说明它们的特点。

5: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软件的形态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请列出现在应用于教学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软件的形态并指出其特点.

6:

你了解今年来我国开展有关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有那些重要项目,列举简要说明。

7:

你认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推进素质教育之间有何关系,他能发挥那些作用,请加以说明。

8:

你认为当前我国应用教育技术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4:

非语言符号包含以下几类?

5:

麦克鲁汉关于媒体的重要观点是:

,有重要意义的是?

过分渲染的是?

毫无意义的是?

6:

受者对传播内容的选择表现在:

-,-,-,受者对传播媒体的选择有如下的规律性:

-,-,-,-,-;

二:

简答

2:

传播过程模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列举一种重要的传播过程。

六:

现要求你制定一次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验课题研究方案,这个研究方案应包含那些基本内容,请做简要说明

AECT94定义的英语原文及汉译  

各类媒体的优势局限适用教学   媒体选取的一般程序步骤,举例说明

常见学校信息技术环境构成及功用  什么是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是什么。

举例说明。

2003年电化教育学试题

一、填空题

1、贝罗传播模式的组成要素包括:

信源和编码者、受播者和译码者、信息、通道

2、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要求是:

多媒体化、个别化学习、系统化网络化

3、选择教学媒体的具体方法:

问卷选择法、流程图选择法、矩阵选择、效益/成本计算选择法。

4、微型(格)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

微型教室、控制室、观摩室、示范室

5、学习者测验分数的评价方法: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人内差评价

学习评价方法有:

测验法(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人内差评价)、观察法、调查法、作业分析法

学习评价的类型:

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

6、教育技术实验研究课题的类型:

争鸣性、发展性、探索性

7、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是一门科学、一项事业,一种产业,是以教育为对象的软科学。

8、教育技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理:

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

二、问答:

1、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环节?

  分析教学任务和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组织教学资源、形成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评价

2、现代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的最优化,即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也即,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3、试论教育媒体与教育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定义区别:

教育媒体即是用来传递以教育为目的的信息的媒体。

包括现代教育媒体和传统教育媒体

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设计、利用、管理与评价,包括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媒体、媒传教学法和教学设计等内容。

(对象不同、范围不同)

联系,教育媒体中的现代教育媒体是教育技术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

4、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课程开发带来哪些影响?

   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进入教育领域,为建立新型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奠定了基础,使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化、多样化、自化、国际化成为可能。

  课程更新速度更快、学科整合更迫切、课程开发的观念改变。

5、试论述:

目标是教育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电化教育要有明确的目的。

电化教育的目的是电化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指导和支配着一切电化教育、教学活动。

有明确的目的,才能避免盲目性和任意性,使电化教育、教学活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电化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电化教育最终目的和电化教育、教学目标。

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

电化教育、教学可以分三类:

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

电化教育、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电化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教学目标是师生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建立学习评价标准的依据。

6、试分析远距离教育的本质特征

师生分离是其本质特征。

基本特征有:

师生分离;辅助性教育机构的影响作用,特别表现于计划和准备学习材料之中;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教育媒体,把现代的与传统的教育传播媒体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多媒体教学系统;双向传播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定期讲座和面授,以辅导等形式实施补救性教学;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形式。

把"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状态"作为远程教育的首要本质特征或要素。

事实上,远程教育区别于学校面授教育的所有特征,都是由"师生远离"这一基本特征所引发、所决定的。

这一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异地发生。

教学活动不再受到空间环境的制约,距离已不再成为教学活动的障碍。

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解放,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选择余地。

第二,"教"与"学"在时间上的错位。

教与学可以不同时发生,特别是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正是这两点,突破了传统学校面授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使得远程教育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

7.教育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请画出其结构框图说明之。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由图像的摄取、信号的传输和信号的处理、控制与显示三部分组成如下图图像摄取部分的作用是拾取监控点的视觉(和听觉)信息,主要设备有摄像机,用来拾取监控点的图像信号。

 信号处理、控制与显示部分是系统控制中心,其作用是按需要的方式显示监控点的图像(和声音),必要时记录下来,向监控点发出控制信号控件摄像机和电动云台的动作。

控制中心的设备主要有一台或多台监视器,用于显示摄像机摄取图像(和声音)视频信号选切器,可以从多路输入信号中选取其中某一路输出到监视器去。

信号传输部分的作用是通过传输线向控制中心传送视频(和音频)信号,向摄像端传送控制信号和供电电源,通常用同轴电缆传送视频(音频)信号,用多芯电缆传送控制信号和供电电源。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时、真实、形象反映被被监控对象,是现代化管理、监测、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范围广,目前主要用于考试管理、观摩教学、微格教学训练,课堂演示、手术示教、安全保卫等方面。

  

8、闭路电视播放系统的组成及图解

闭路电视播放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前端设备、传输网络与终端等同大部分组成。

如下图

信号源主要是学校闭路电视台(演播室的摄像机、控制室的录像机与影碟机)学校卫星接收站及当地有线广播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等。

又叫共用天线系统CATV

前端设备包括射频调制器、混合器、射频放大器等  

传输网络与终端各有差异:

分支器、分配器、主干线。

1设计一段解说词,起提示画面作用

(只写画面、解说),并加以说明2002年电化教育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对教育技术有较大直接影响的三种教学理论是: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布鲁纳的结构-发现、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三种直接影响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2、教学结构设计的原则有:

系统化、整体化、最优化、多样化。

3、教学结构设计的内容有:

确定师生活动方式、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4、远距离教育媒体的种类有:

印刷媒体、广播媒体、广播电视媒体、计算机媒体

5、远距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是:

传播者、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教学设计、学习者和媒体

6、常用的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有意抽样、分层抽样

7、教育技术实验课题资料收集的通常方法有:

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

8、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是:

归纳、演绎、类比(数学分析方法:

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9、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的选择原则是: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课题类型:

争鸣、发展、探索)

10、学习评价常用的类型: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1、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涵义:

在一定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12、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组织教学资源、形成教学方案、实施学习评价。

二、问答: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基本观点:

1)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其公式是S-AT-R(A代表同化,T代表主体的认知结构)客体刺激S只有被主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应R,即学习才能发生。

2)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

应建立学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用计算机程序解释和理解人的学习行为3)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

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它的整体。

关键词:

认知结构同化学习过程计算机模型理解整体

特点:

重智能的培养;重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

2、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有哪些?

  数据传送、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的可*性、易于进行分布式处理、综合信息服务。

3、教学任务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信息加工分析(主要被教材教法专家用来分析课程内容、设计最佳的教材编排程序,它是对学生学习后的终点行为即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预期学习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顺利完成这种终点行为的外显和内隐的过程)

学习类型分析(针对学生学习后的终点行为进行的分析,旨在揭示顺利完成这种终点行为所需要进行的学习类型。

分析学习类型后,老师就了解了学习活动的性质,以便创设必要的学习条件)

学习任务分析(分析学生预先必须进行什么内容的学习,才能最后达到终点目标。

它要分析学生是否具备完成终点目标所需要的使能目标)

4、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是哪些?

  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需要和水平、一定的教学条件

5、远距离教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什么?

1)以问题为中心不太注重学科体系与结构2)重学员经验背景、重实用或应用

3)设计有益于学员自学和自我检测(目标引导、概要、结构提示、自测题)

4)用多媒体形式来设计或传载有关内容5)应便于学员自定学习步调,并与自身的工作或经验产生联系

6)多用直观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方式陈述课程知识与技能

6、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步骤有哪些?

  确定研究课题、建立研究假设、确定实验变量、选取实验对象、选用实验方法、

  收集与处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7步)

7、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有哪些要素组成?

请画出其框图说明之。

七要素:

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反馈、干扰

商侬--魏佛的传播模式原是用来解释电报通信过程,但他们不久将这一模型加入了反馈系统,引伸其含义,用来解释人类的传播过程。

这是一个分为七部分的模式,带有反馈系统,并且用

图解型去表达的模式。

信源(传播者)和编码器往往

是同一人,信宿(受者)和译码器也是同一人。

当传

播者将信息以语言、文学、图画、动作和表情等各种

方式,通过空气、纸张、身体、面部表情等传播媒体

(通道)传递给受者,受者收到这些信号后,必然在

生理、心理上产生反应,并运用各种方式,通过媒体,

再"反馈"传回传者一个信息。

这样产生周而复始的传播过程。

一个优秀的传播,将经常注意受者的反应,修正传播内容,使之更适合受者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等,以加强传播效果。

2001电化教育学试题

一、填空题

1、按物理性能,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电声类、光学类、电视类、计算机类(按感官可分为:

听觉、视觉、视听型、相互作用型)

2、微型(微格)教学系统的功能有:

分组训练、交互学习、示范教学、讲评教学

3、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是:

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需要和水平、一定的教学条件

4、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要素)有:

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组织教学资源、形成教学方案;实施学习评价

5、教学结构(模式或策略)设计的原则:

系统化、整体化、最优化、多样化

6、学习评价的类型: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7、教育技术研究常用的方法是:

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对比法、经验总结法

8、教育技术实验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

创造性、科学性、可能性;需要性

9、从教育媒体角度划分远距离教育的模式(类型)有:

函授、无线电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

  (从感觉划分:

阅读型、听觉型、视听型、交互型)

10、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是:

是一门科学,一项事业,一种产业,是一门以教育为对象的软科学。

电教教材编制依据传播的效果原理有:

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重复作用、信息来源、最小代价原理

学习资源中心的功能:

资源共享、个别化自学、促进素质教育、补充与充实课堂教学

二、问答:

1、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现代媒传教学法;教学设计

  设计:

它至少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

教学系统设计(ISD)、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开发:

它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需要大量使用教学中的技术:

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整合技术等;运用:

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规定;管理:

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发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评价:

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什么是教学设计?

在一定的观点和方法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教学设计叫教学系统设计。

(然后从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经验去论述)

3、我国电化教育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20年代 萌发阶段  1920国光影片公司无声电影、1922年金陵大学开始用幻灯、电影宣传棉花种植

30-40年代 起步阶段 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5年江办镇江民众馆大会堂改名为"电化教学讲映场"

50-60年代初期发展阶段 高等学府使用幻灯电影、录音等、电教机构、电教课

70-80年代迅速发展阶段 卫星教育计算机教育蓬勃发展 三件建设成绩显著

90年代以后,深入发展阶段 

两项新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新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方法)

4、正确阐述9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和我国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并分析说明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区别。

新定义:

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这是新定义)新定义包含主要思想:

1、要取得成功的电化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的真正融合。

2、成功的电化教育必须包含四个要素1)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2)正确使用现代教育媒体3)恰当运用媒体教学法4)进行教学设计。

94新定义:

教育技术学:

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西尔斯与里奇合写的专著《教学技术:

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书中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最新定义。

AECT定义的内涵:

1、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2、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3、系统方法是教育技术的核心。

4、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5、请设计一个标准型多媒体综合教室设备系统(画出框图)

常用电教媒体:

幻灯机、

投影器、录音机、扩音机、

电视机、放像机、电子计算机

增加电教媒体:

1)数据式大屏幕投影机

(视频投影机、数据投影机、

图形投影机)

2)集成控制系统

(按键开关式、

电脑触摸屏式

3)实物视频展示台

示意图:

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技术专业考研试题

卷科目名称:

教学设计(A)代码:

320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认知主义理论学派主张是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

2、斯金纳倡导的程序教学运动时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学习训练策略,如训练鸽子走“8”字型,运用得是减退技术学习策略。

3、南京某中学学生在通过对松针抑制霉变的实验观察研究后,得出了有关松针防霉的结论。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说,他们获得的学习结果类型属于高级规则。

4、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并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推理。

5、设计符号标志对于不熟练的与读者更加有效。

二、比较题(表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2、层级分析法与归类分析法

3、场独立与场依存

4、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与外部需要参照分析法

5、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

三、综合应用题(第一题10分,第2、3题个20分,第4题30分,共80分):

1、什么是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简述肯普的椭圆型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

2、在编写教学目标时,ABCD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请解释ABCD这四个要素的含义,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编写两则教学目标来描述她的应用。

3、加涅认为,教学实际上是为了影响学习者的内部学习过程的外部事件,你是如何理解这一描述的?

请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关知识点举例阐述。

4、如果让你为高中的学生设计“VB语言的for...next循环结构”内容的教学,请分别按讲解式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完)

200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初试试卷----计算机与网络应用--

                                       

200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初试试卷

专业名称:

      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向:

                             

科目代码:

           423       

科目名称: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

考生注意: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后果自负.

说明:

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为150分,其中c语言试题90分,网络试题60分。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若X为int类型,一种与逻辑表达式!

x等价的C语言关系表达式为(   )。

2、设s是long类型变量,且s=216-1,则c语言表达式s%2+(s+1)%2的值是()。

3、设c是字符型变量,描述“c是小写字母”的表达式是(  )。

4、c语言中,若一个int型数据占2个字节,则int型数据的取值范围为(  )。

5、设char*s="\ta\017\bc";则strlen(s)的值为(  )。

6、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f(char*s){

    char*p=s;

    while(*p!

='\0')p++;

    return(p-s);

   }

   voidmain(){

   print("%d\n",f("ABCDEF“));

}

7、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include

voidmain(){

intk=4,m=1,p;

p=func(k,m);printf("%d,",p);

p=func(k,m);print9"%d\n",p);

}

func(inta,intb){

  staticintm=0,i=2;

  i+=m+1;

  m=i+a+b;

  returnm;

}

8、以下程序的功能是:

将无符号八进制数字构成的字符串转换为十进制整数。

比如,如输入的字符串为556,则输出十进制整数366。

程序中带

下划线的部分应该为(  )。

voidmain(){

char*p,s[6];

intn;

p=s;

gets(p);

n=*p-'0';

while(________!

='\0')n=n*8+*p-'0';

  print("%d\n",n);

}

9、下面函数用来求出两个整数之和,并通过形参传回两数相加之和值,程序带下划线的部分应该分别为()和()。

  intadd(intx,inty,____z){

      ______=x+y;

  }

10、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main(){

     inta[2][3]={{1,2,3},{4,5,6}};

     int(*p)[3]=&a[0];

     intm=(**p)*(**(p+1));

     printf("%d\n",m);

  }

11、HTTP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指的是(     )。

12、HTTP中的Cookie指的是(   )。

13、10BASE-T标准规定网卡与HUB之间的非屏蔽双绞线长度最大为()米。

14、在局域网中配置一台PC机,使其能够访问Internet,一般要配置的内容包括(  )。

15、在一个带宽为yMbps的链路上传输xKB的文件,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秒。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main(){

     inta=5,b=4,c=6,d;

     printf("%d\n",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