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0963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案.docx

《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教案.docx

第二单元教案

课题

5负荆请罪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个历史小话剧。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

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3.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教学难点

3、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准备

小黑板、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

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阅读剧本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

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

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

为什么请罪?

请罪的结果怎样?

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目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目标。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

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阅读剧本。

练习排演小话剧。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

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

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

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

海洋什么不懂的?

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

(知错就改。

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

“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

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

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四、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3.指名说。

  (行动:

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

“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

  4.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

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5.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对不住你           过去的事别提了   要是……

  宽恕我

  背荆条            扔在一边      避让

  跪下             扶起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教学反思

 

课题

教材分析

6最后的姿势

教学目标

1、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离我们时间并不遥远,学生记忆较深刻,电视等媒体对此渲染较多,对学生学习本课有着较大帮助。

2、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3、课文文字朴实,课外有较丰富的补充材料,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

教学难点

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教学准备

小黑板、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回忆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过什么灾难吗?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一刻的情景。

(播放ppt中录像、图片并返回到第一张幻灯片)你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谁能用几句话来说一说?

(指名2人,说一说)这场地震将一个个美丽的乡镇变成了废墟,使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

面对死亡,却发生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指课题)齐读课题。

这个故事讲的是谁的事迹?

谭千秋(板书,齐读),放课件,指名读谭千秋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根据上下文试着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废墟 坍塌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3.用直线划出写最后的姿势的句子。

  4.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

  5.读词语(出示词语,开火车读,一人读一个,大声一点)指导写凹。

在书上描红。

6.交流词语的意思:

先读出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再说说你所理解的意思。

  7.交流你所划出的写最后的姿势的句子。

(共3句,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8.交流:

①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你怎么分段的?

  9.小结:

刚刚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三、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试着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四、课文第二段就已经把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感人经过写得很详实了,那为什么还要写第三段呢?

可不可以把第三段去掉?

为什么?

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的二、三两段,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明了侧面烘托的写法以及侧面烘托的好处。

  五、总结: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最后的姿势》一课,认识了()的谭老师。

(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谁来说说?

后面说的同学不能和前面同学重复。

指名说)

  让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写他那最后的姿势的句子,把他那最后的姿势铭刻在心里。

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

最后的姿势(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是谁最后的姿势?

这个姿势是怎样的?

课文讲述的故事给你怎样的感觉?

  3.是呀!

这是一个悲壮、令人感动的故事,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找描写最后姿势的句子。

  出示: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短短的几秒钟,根本容不得谭老师多作考虑,谭老师立即……,(引读句子。

  范读:

地洞山摇。

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一切到这儿似乎已经结束了,但事实上并没有结束,看,这儿有个省略号,请你想一想,这儿省略了什么?

(齐读:

请同学们把自己此时的感受融入你的朗读中。

  齐读4—7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次(最后的姿势)

  1.过渡:

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对谭老师最后姿势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出示: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八自然段,找一找,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给人怎样的感受?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的?

请你自己读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2.“死死地”。

想象:

砖块掉下来了,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但谭老师仍然:

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谭老师仍然:

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鲜血喷涌,

  疼痛难忍,但谭老师:

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

  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请你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朗读之中。

救援人员看到这一幕已是眼含热泪,他被深深地震撼了,谁再来读好这句话。

  3.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9、10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出示: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

”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你是从哪些词语上感受到震撼的?

“飞身”、“扑”,这两个词语让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奋不顾身……)

  5.谭老师为什么会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守护生命之门呢?

导出第三自然段,出示: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6.再读这句话的时候,你心中是否有了更深的感受?

现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

  7、作者通过对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的话得描述,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谭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挂在嘴上的,更多的是表现在行动里的。

他最后的姿势,让我们深深地震撼。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一起读好第八到第十自然段。

  五、学习第三次(最后的姿势)

  1.引读十一自然段,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在教师眼里,谭老师是最爱孩子的,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石子都会捡起来,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然而(音乐起),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

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出示: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课文学到这儿,你心中是否和老师一样,涌起了千言万语,请你用:

谭老师,我想对你说……写写你此刻的感受。

3.交流、小结:

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不仅震撼了获救的四个学生,不仅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更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中国人,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出示: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人们赞颂他: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这最后的姿势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爱,更重要的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人师应有的精神,那就是爱与责任(板书)。

  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镌刻在四位学生的心中,读(最后的姿势:

张开……)。

这最后的姿势像一座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汶川大地震中,读(……)。

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矗立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读(……)

  4.难怪人们会赞颂他: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六、总结

  1.其实,在5.12中,在那灾难爆发的那一刻,不仅仅是谭千秋老师,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学生的生存,他们都用自己最后的姿势震撼了所有的人,他们用生命铸就如天大爱,诠释了最高尚的师德灵魂,演绎了爱与责任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一起瞻仰那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图片、音乐)

  2.欣赏时,师解说。

  3.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让我们一起满怀敬意、满怀感动,再一次读课题:

最后的姿势。

 

 

板书设计

 

  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一位老师的爱与责任

 

教学反思

 

课题

7船长

教材分析

 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短篇小说。

主要讲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之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如,指挥60名乘客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船一起沉人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船长舍己救人的精神。

2.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3.联系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

板书:

船长

2、故事发生在英国南安普敦附近,那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船长哈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格恩西岛,谁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究竟发生了什么?

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读文。

要求:

(1)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想想其意。

(3)自己质疑。

2、检查: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

(5)学生质疑。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教师相机板书:

遇险——救援——殉职)

(2)学生讨论、交流分段结果。

(3)概括段落大意。

二、学习课文“遇险”部分

 1、诺曼底号遇上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是怎样的可怕灾难呢?

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画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2、交流。

(1)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朗读“剖”(pou),理解它的意思,想象玛丽号的船头就像一把刀一样,一下子就把诺曼底号撞开了一个大口子。

(2)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

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a、理解“涌进船舱”:

为什么不是“流进船舱”呀?

(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水流的速度——快;水量非常的——大。

b、“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你能想象出是什么样子吗?

c、播放电影《泰坦尼克》片断,感受灾难的可怕与人们在大难临头时的恐惧。

(3)、练习朗读,读出灾难的可怕以及它突然降临时人们的惊慌与恐惧。

3、面对如此糟糕的情况,人们的生命安全还有保证吗?

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文的3—30自然段。

三、作业:

描红、临写生字,并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爱护弱小的做人之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4、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过渡:

在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诺曼底”号上时,人们都惊慌失措。

这时,船长哈尔威履行起了自己的职责——迅速组织大家自救。

结果如何呢?

二、学习课文“救援”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好后思考,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

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可以划划注注。

2、交流讨论:

好,大家读得都很认真,我想一定也思考得很深入,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

(4次)

3、投影出示四次命令: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

“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

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它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

(2)“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3)“快救克莱芒!

(4)“动作再快点!

4、在这四次命令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命令是什么?

(1)放大投影第二次命令:

“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问:

为什么这个命令给你的印象最深?

(他在救人时居然下令开枪杀人!

问:

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

(比较两次下令后的不同情景。

追问: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就是因为“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的威慑作用吗?

出示黑暗中哈尔威与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大副简短有力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朗读交流:

(2)齐读第22自然段,思考:

人们为什么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在理解了上面的问题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船长临危不乱,富有谋略,沉着镇定,指挥有方,能够救大家于突如其来的灾难之中,所以大家都从心底里升腾起崇敬之情,他就成了出现在大家上空的“伟大的灵魂”了。

5、过渡:

从这第二次命令中,我们读出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富有谋略,沉着镇定,指挥有方,那么第三次命令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

6、完整地朗读第3—28自然段,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

三、学习课文“殉职”部分

1、配乐,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船长就要被无情的大海吞没,望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在“玛丽号”上,得救的人们心潮就如这波涛汹涌的大海,有多少话要对船长深情地诉说啊!

(自由选择下题中的任一个角色)

A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说:

“船长啊,船长,                          。

B还是个孩子的水手克莱芒说:

“船长啊,船长,                      。

C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徐徐沉入大海的黑色雕像,我想对船长说:

“                                                           。

3、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4、学生练习在感情地背诵。

5、指名试背。

四、学习

五、总结: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慌乱不堪,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舰桥上,临危不乱,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救工作,果敢地下达命令,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从而以身殉职,谱写了一曲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伟大人性美的赞歌。

六、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五、作业

1、背诵25—30小节。

2、 将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

 

板书设计

7、船长

遇险——救援——殉职

一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教学反思

 

课题

8爱之链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

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中的充满爱的故事:

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起了。

文章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

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

(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

爱之链。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

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

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

)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目标读准字音,平翘舌音:

餐、蹭、糙;前后鼻音:

吻、腕;后鼻音:

蹭。

  2.指名读词语。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

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乔依的妻子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和字条以后非常感动,心中充满了爱的暖流。

  四、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路;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