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0956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x

第26课新中国外交

第26课新中国外交

一、选择:

1.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两国改善关系的共同利益要求是

A中国开始对外开放B应对苏联的威胁

C.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D.中国重返联合国

【解析】B

2.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

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下列三幅“握手”图片所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1毛泽东和斯大林的握手,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毛泽东和尼克松的握手,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

③图3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握手,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解析】D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

3.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

中国人民认为:

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这次会议应是

A.亚非万隆会议一B.日内瓦会议C.布雷顿森林会议D.第26届联大

【解析】B日内瓦会议第一阶段讨论朝鲜半岛的和平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

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提高了中国的世界地位。

4.2009年新疆发生了“七五”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下列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明确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作为主要目标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B.欧盟C东盟D上海合作组织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能力,属于容易题。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宗旨是:

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欧盟正式成立于1993年,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东盟正式成立于1976年,宗旨和目标是:

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由此可见,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任务之一是:

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他跨国犯罪。

故正确答案为D。

5.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于2008年12月26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这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以来的首次远征,具有划时代意义。

这说明()

①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

②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出兵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

③说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④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③

C【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以来的外交,属于较难题。

解题关键是对选项作出准确分析。

联合国的授权是打击海盗,没有侵犯索马里的主权,故②错误;中国派兵护航打击的也是海盗,与霸权主义没有关系,故③错误;据此答案为C。

6从“和平使命一2005”“和平使命一2007”,一直到“和平使命一2009”,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恐军演品牌,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种姿态。

以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有()

①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②它的成立标志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③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

圆该组织各国合作目前仅限于军事、政治领域,尚未涉及经济等其他领域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属于容易题。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不是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①不正确,②正确;上海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④不正确;通过材料中的“反恐军演品牌”可以看出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③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7.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这是针对会议讨论的()

A和平解决朝鲜问题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亚非国家独立的问题D.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和准确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

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学生很容易误认为材料中的战争是指朝鲜战争,因为学生对印度支那战争了解不多。

但只要注意周恩来发言的时间1954年,并懂得朝鲜战争此时已经结束,我们就会排除会议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了。

8.一位学者认为: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

”这句话说明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彻底失败

C.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结盟

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A[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关键,随后,中国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为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9.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

“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同点”应该是指符合中关双方利益的共同之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也是中国核心国家利益所在,而美国则以台湾问题为筹码制衡中国,所以在此问题上分歧很大。

新的开始应该是指中美关系结束敌对状态走向正常化。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10.二战后初期,有人提出“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雅尔塔体系的确立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北约组织的建立④对德国分区占领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B[解析]雅尔塔体系和对德国分区占领及经济援助以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

北约组织则反映了美国对马歇尔计划受援国的政治军事控制。

11.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

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B[解析]A项说法错误,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项,1993年11月19日至20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赴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是两国最高领导人自1989年2月以来首次举行正式会晤,也是中关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中关关系中低水平徘徊局面的结束。

D项互不对应,1978年12月16日,中关两国《联合公报》发表,1979年1月1日,中关正式建交。

12.(2010浙江文综,21)阅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等重大事件带动中国外交出现全新局面,故①正确;中国外交在“文革”时期受到干扰,故②不正确;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故③正确;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④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

故选A。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④,原因在于混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两件事情。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

13.(2010课标全国,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正确把握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具有军事结盟性质,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结盟政策。

而在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所以中国不再与苏联签订类似条约,故D项符合题意。

A项错在“消失”,当时战争威胁应为减小而不是消失。

中国不再与苏联结盟和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关系不大,据此可排除B项。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可以影响中国外交政策,但不会改变中国的不结盟政策,据此可排除C项。

[答案]D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

中苏两国从结盟到不结盟,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14.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提示]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答案]B

15.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问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国集团的建立

[提示]“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体现在外交上的方针是“求同存异”,这一方针的提出使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答案]C

16.《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麻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解析]本题易错选B,错因主要是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的内涵不理解。

解答此题要逐项分析三大政策的内涵,“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这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故A符合题意。

17.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

同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

“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图1)1975年12月,毛泽东主席会见了福特总统及其夫人和女儿。

(图2)从图l到图2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有()

①中国释放出与美国和解的信息②中日邦交正常化③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④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A.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②

[解析]本题易错选B。

从材料信息可以得知①②是正确的,问题主要出在④上,原因在于误把中美关系正常化当作中美建交。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而1979年两国才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答案]D

二、材料解析:

1.2009年是中俄(苏)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一一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重要历史意义。

(6分)

材料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没有掩护或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而是在美国人所称的“米格走廊”(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保护后方交通线,而且,与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军作战不同,苏联空军完全独立于中国军队,他们与中国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

这意味着,斯大林始终没有满足中国领导人最初提出的要求:

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

一一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2)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行为是否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理由。

(4分)

材料三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

——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中俄(苏)关系有哪些主要变化?

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10分)

【解析】

(1)意义:

加强中苏两国友谊和军事合作;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6分)

(2)不符合。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双方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充分贡献其力量。

”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始终没有协同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

(4分)

(3)变化:

由政治军事同盟关系转变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明确针对日本到不针对第三国。

(4分)变化原因: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总体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分)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发展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关系,有利于扩大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2分)中国希望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和发展与各国的关系,实现中俄关系的正常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2分)

2.(2010安徽文综,36)(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

“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

“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

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ll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8分)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

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8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2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从古代到现代外交关系的发展变化。

(1)问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清朝皇帝对英国使节的态度;“影响”则要结合当时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中西发展形势进行分析。

(2)问第一小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移步换形”“驭之以术”,据此分析中国政府官员对外态度的变化;第二小问变化的原因需要结合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

第(3)问要分成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

作答,在回答“基本特点”时语言一定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回答“原因”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用简明的语言点明时代背景与外交政策的关系即可。

[答案]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其他国家平等交往。

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了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8分)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8分)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2分)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

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

他们说他们不能了。

我说:

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

他们答:

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

我说:

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

他们说:

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

我说:

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

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引自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材料二(60年代后期起,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开始为改善和缓和关系而进行试探和秘密接触。

)1971年,第32届世界兵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

在参赛的美国兵乓球队抵达日本之前,美国国务院颁布决定,取消了对美国人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限制。

比赛期间的4月6日,毛泽东主席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并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佳例,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

4月10日至17日,美国队对中国进行了为期1周的访问,并于4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就在这次接见的当天,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5个对华政策新步骤,从实质上结束了长达20年之久的对华贸易禁令。

3个月后,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双方发表了有关尼克松总统访华的

联合公报。

──腾讯体育讯

材料三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

随后,日本逮捕中国渔船的船员和船长。

中日关系陡然升级。

据10月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日中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陷

入低谷之后,日本各界急于打开僵局,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示好。

5日,日本首相菅直人终于利用亚欧峰会之机,在走廊“偶遇”温总理,成就了一段25分钟的“走廊外交”。

10月11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上,我国防部长梁光烈与日本防长北泽俊美又在“电梯”里相遇,又是出现了20多分钟典型的“走廊外交”。

——源自互联网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角度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之间“乒乓外交”开展的原因及对中日关系产生的影响。

(8分)

 

(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乒乓外交”和

“走廊外交”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分)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中日关系发展走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分)

【解析】

(1)结果:

中国战败。

(1分)

原因:

中国国力衰弱;军队腐败,战斗力弱;中国政府寄希望于议和,战争准备不足。

(6分)

(2)原因:

中国需要改善国际环境,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与整个资本主义关系都有影响;中苏关系紧张;中美关系改善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8分)

影响:

日本积极改善与中国关系,结束敌对状态,建交。

(2分)

(3)相同之处: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提高。

(2分)

主要因素:

两国的国家利益、国际地位、国家实力;国际政治势力的影响。

(2分

4.(26分)整体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最遥远的部分联接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

……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1)概括材料一、二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

(4分)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763年至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是如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

并分析外开放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14分)

【解析】

(1)同:

都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2分)异:

材料一认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总体是有益的;材料二认为是有冲突的,而且欧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

(2分)

(2)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科学革命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并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了世界殖民体系。

(8分)

(3)原因: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导致中国的长期落后;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6分)史实:

90年代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等(2分)影响:

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生活;但在对外开放中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因素如毒品问题等(6分)

5.(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

“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皇国王来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嘎尔尼)前来祝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城。

——摘编自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