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805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docx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

 

(一号黑体)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与历史学院历史教研室制订(三号黑体)

二○一四年三月

《西方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小二黑体)

课程名称:

西方文化史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

考试适用对象:

历史专业本科生

适用专业:

历史教育专业总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三号黑体)

****本课程系统地讲授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及文化成果,目的在于使学较清晰地了解西方文明的发源,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特点。

了解西方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有影响。

(小三号楷体)

 

二、课程教学要求

**将系统教授与重点难点讲授相结合,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本课程介绍的文化内容十分宽泛,涉及到哲学,教育思想,文学艺术及科技成果等。

因此课程教学要求生动,深入浅出。

**

 

三、先修课程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文化概论》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文化发展的系统性和传承性。

难点是各种代表性文化的特征。

*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课堂教学为主,相关教学影片播放为辅。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学时)(四号黑体)

欧洲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在南欧的爱琴海地区出现了最初的奴隶制文明——爱琴文化,它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

在爱琴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一、欧洲史前文化

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的原始时代。

二、爱琴文化

从公元前3000年代的后半期到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区域(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即爱琴文化,亦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爱琴文化的发现:

(德)亨利·谢里曼、(英)阿瑟·伊文斯

克里特文化

时间:

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250年,约1350年。

迈锡尼文化

文化中心:

迈锡尼、梯伦、派罗斯

特点:

建筑;坟墓;线形文字B;贸易发达

爱琴社会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航海技术,为古希腊人所继承。

以爱琴社会为题材的《荷马史诗》对希腊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古代近东文化

(一)自然环境与古代近东文化:

(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是以苏美尔文化为基础,由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加以丰富与发展而创造出来得优秀文化。

(三)古代埃及文化

文字:

象形文字

宗教:

崇拜对象、“来世说”

建筑:

金字塔、“迷宫”、阿蒙神庙

雕塑、科技、医学

四、希伯来文化

古代巴勒斯坦地区的希伯来人,在广泛吸收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得宗教文化,其宗教-伦理思想成为现代西方宗教和伦理思想的主要源泉。

希伯来人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文化的精神始祖之一。

《旧约圣经》

《旧约圣经》是由宗教信徒编纂的宗教经典,但它反映了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希伯来人的历史,是研究古代近东不可缺少的历史资料。

希伯来人的宗教-伦理思想

重、难点提示;近东文化范围、希伯莱文化

第二章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

一、早期希腊文化

早期希腊包括“黑暗时代”(前1100-前750)和“古风时代”(前750-前500),这一时期文化的发展,为古典时代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荷马史诗

赫西俄德与《神谱》

早期自然哲学

如果说希腊最初的自然哲学是从广为流传的奥林帕斯多神教中发展出来的,那么希腊形而上学的思想渊源则可以上溯到俄耳甫斯神秘祭。

希腊第一个具有形而上学倾向的哲学家是克罗顿城邦的毕达哥拉斯,他是俄耳甫斯宗教的一个改革者。

二、希腊古典时代文化的繁荣(前500-前338)

(一)城邦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演进,一般经历了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四个阶段。

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雅典民主政治以梭伦改革为起点,至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

(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

(二)雅典的日常生活与习俗

1、古代雅典居民的物质生活极为简单和贫乏,而且公民之间的经济地位差别不大,没有明显的贫富悬殊。

2、古典时代雅典妇女地位卑微。

3、认可同性恋。

4、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三)古典时代的哲学:

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古典时代,希腊哲学的中心从爱奥尼亚和南意大利移向以雅典为首的希腊本土,并且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399)

(1)神学目的论:

他认为,以往的自然哲学家都没能指出宇宙万物之所以如此的根本原因。

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服从一种目的,这种目的就是“善”的原则。

(2)美德(德性)即知识:

德性(arete),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

\

(3)苏格拉底方法:

对话

苏格拉底方法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这反映了希腊人真理(a-letheia)观点一个特点。

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

主要著作:

《辩诉篇》、《裴多篇》、《理想国》、《巴门尼德篇》、《智者篇》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哲学,同时又吸收了爱利亚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些思想,建立起了一个以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为核心,包括宇宙论、知识论、伦理学、国家学说等方面的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哲学观点:

(1)实体说:

个别事物实体论,把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称作第一实体,把个别事物所属的“种”或“属”即一般概念称为第二实体。

两个实体都是独立存在的,但第一实体是最真实、最根本的。

(2)四因说:

任何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都有四个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四)戏剧

悲剧作家及代表作:

埃斯库罗斯(《被俘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格涅》、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喜剧作家及代表作:

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五)历史学

希罗多德:

《历史》,爱奥尼亚方言,创立了历史叙述体。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从人的行为中寻找历史事件的原因色诺芬:

《希腊史》、《远征记》

(六)希腊古典时代文化繁荣的条件

古典时代希腊文化出现空前的繁荣并非偶然,而是希腊城邦奴隶制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发展;希腊城邦制度及其民主政治与公共生活;文化背景;借鉴近东文化遗产。

伯罗奔尼撒战争局势图

三、希腊化时代的东西文化融合

(一)希腊化时代与东西文化融合

(二)自然科学成就

(三)希腊化时代的哲学

(四)文学与雕刻艺术

四、罗马古典文化

一、罗马政体与政治思想

与罗马社会发展及其扩张相一致,罗马政体发展先后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三个阶段。

古代罗马人的政治实践,给西方政治传统增添了许多新的因素。

(一)王政时代(约前753-前509)

(二)共和时代(前509-前27)

(三)帝国时代(前27-395,罗马帝国分裂476,西罗马灭亡)

二、罗马社会生活与习俗

三、早期宗教与神话

四、罗马法与法学

古代罗马人制定了比较健全和完整的法律,法学理论也非常发达,这是他们留给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

罗马法指从罗马建国到查士丁尼法典完成,前后1000多年间所颁布的所有罗马法律的总称。

(一)罗马法的产生与演变

(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

罗马法是人定法而不是神意法。

2、罗马法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

3、罗马私法特别发达。

(三)罗马法的意义

罗马法是古代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也是世界法律史上最有影响的法律体系之一。

罗马法对私有制社会简单商品经济的一切本质关系均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成为近现代西方法律与法学的重要渊源。

罗马法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对后世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人法、物法的制度和原则奠定了后世民法的基础。

五、文学

1、约前7世纪,古罗马人再借鉴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拼音字母——拉丁字母。

2、古代罗马人使用文字较早,而真正的文学作品则产生较晚。

罗马文学是在吸收和摹仿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继承了其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精神。

3、代表作家和作品:

六、哲学

七、历史学

八、建筑与艺术

九、自然科学

五、古典文化的衰落与基督教文化的兴起

(二)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

(一)罗马古典文化的

(三)早期基督教的教义与组织

(四)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从信徒中产生了一些“护教士”,他们对教义进行宣传、解释和论证

重、难点提示:

希腊古典文化、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

中世纪在欧洲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便是在这一时期确立起来的;它也是欧洲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今日所谓的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西班牙文化等都诞生于这一时期。

一、中世纪早期(5-10世纪)的西方文化

1、西欧社会转型与文化整合

2、5-8世纪的西欧文化成就

3、加洛林文化复兴

4、拜占庭文化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二、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

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社会动荡与变革中,基督教会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取得了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支配地位,使基督教成为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整个中世纪,教会垄断了一切文化和教育,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使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及自然科学成为神学的附庸,妨碍了世俗文化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教会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教皇的形成和东西教会的决裂

2、隐修制度的改革

3、罗马教廷与政教之争

(1)教阶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2)政教之争

自丕平献奠定教皇国的基础以来,教皇的领地不断扩大。

教皇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会君主。

4、教会法

5、十字军东征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破坏;促进交流;削弱教皇的威信;刺激了对地理考察和旅游的兴趣;增加诗歌题材。

三、西欧12世纪文化复兴

背景

(一)大学的兴起

(二)对古典著作的翻译和介绍

(三)罗马法的复兴

(四)神学与经院哲学的繁荣或间接地关系到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完整的天主教神学体系。

(五)基督教艺术的新发展

(六)文学领域的新突破

这一时期,由诸国诞生而形成了各国方言文学,骑士生活与观念的变化导致了骑士文学的新发展,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了城市文学,在新兴的大学中则产生了世俗的抒情诗歌。

(七)科学技术成就

中世纪早期,由于社会动荡和经济文化的破坏,科技领域处于“黑暗”状态。

从10世纪开始,西欧科技开始恢复与发展,这首先从改进农耕技术方面出现突破,然后到12至13世纪时在医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并且还从东方吸收了许多优秀科技成果。

四、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与习俗

1、庄园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封建贵族和农奴主要集中于庄园过着农业社会的生活。

2、11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城市生活逐渐成为西欧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工商业为生的市民阶级,追求物质财富和现世的享受,冲破了教会的禁欲思想,并且具有不同于封建领主和农奴的价值观念,是西欧封建社会中一支进步的和变革的力量。

重、难点提示;基督教的世界影响

第四章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14-17世纪是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封建经济结构趋于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长,西欧各民族主权国家也登上历史舞台。

一、中世纪文明的衰落

12至13世纪的经济文化复兴把西欧中世纪文明推向了顶峰。

从14世纪开始,中世纪文明走向衰落,

(一)西欧封建危机与资本主义萌芽

(二)民族国家兴起与教皇权威衰落

(三)异端运动与神秘主义思潮

(四)经院哲学的衰落与世俗文化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一词意为“再生”、“复兴”。

这场文化运动表面上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发动的一场伟大革命。

(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肇始于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也首先从意大利兴起。

(原因:

意大利最先具备了人文主义诞生的两个基本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与古典文化的复活。

人文主义的核心:

强调希腊罗马古典著作中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体系。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正是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经历着急剧的变革,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开始形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就

政治学: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罗马史论》。

历史学:

布鲁尼(意大利第一位人文主义史学家,《佛罗伦萨史》)、比昂多(《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提出了“中世纪”的概念)、罗伦佐·瓦拉(《关于君士坦丁赠与辩伪》)、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弗兰西斯科·圭昔阿迪尼(《佛罗伦萨史》、《意大利史》。

注重收集与考证史料)。

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非常发达,学校教育具有更强的世俗性,教授的内容除传统教会学校的”七艺”外,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和古典语言文化的教育。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1、伽利略创立了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为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

2、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奠基者,在经典力学的创立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大量的天文观测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把哥白尼的学说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著名的医学家有维萨留斯(《人体构造》,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和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近代生理学之父)。

文艺复兴的特点

1、人性的苏醒。

2、以感性的人性代替抽象的神性。

3、以现世生活反对枯燥的天国理想。

4、以人的感官享乐代替禁欲主义。

5、以神为中心的超自然主义。

四、宗教改革运动

(一)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标志1517:

《九十五条论纲》

1555年,德皇查理五世与路德宗诸侯签订《奥格斯堡合约》,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

路德宗的合法地位由此得到确认。

路德宗除在德国部分地方传播外,丹麦、挪威、瑞典等北欧诸国也接受了路德宗。

(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加尔文的“预定论”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进行资本积累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为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提供了神学依据。

在西欧广为传播。

加尔文宗在法国称“雨格诺派”,在英国称“清教”。

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提示;中世纪文明的衰落、文艺复兴的伟大成就、人性的解放

第五章近代西方启蒙文化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从其发端至确立,大致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三个阶段。

文艺复兴确立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宗教改革则建立了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最终全方位地建立起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

一、17、18世纪的西方社会

(一)银行、股份公司的兴起与繁荣

(二)新的经济形态出现

(三)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到18世纪,统一的科学体系已初步建立,出现以牛顿经典物理学为基础的近代科学体系。

(一)行星运动三定律:

开普勒(1571-1630)

(二)伽利略的经典力学

(三)科学巨匠牛顿(1642-1727)。

牛顿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和基础。

三、近代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

(一)英国的经验论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

洛克是使经验论理论化、体系化的哲学家。

《人类理智论》、《政府论》、《论宗教宽容的书信》。

(二)荷兰唯理论

唯理论起始于欧洲大陆。

其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等。

(三)法国启蒙运动

1、启蒙主义者

(1)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1748):

孟德斯鸠以法哲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理论。

①法的精神;②政体的性质和动力原则;③权力分立与政治自由;④地理环境的影响

(2)伏尔泰(1694-1778)

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和僧侣们信仰的有神论,也反对无神论。

他吸收洛克的经验论和牛顿的自然观,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神论。

(3)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

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他的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直接思想武器和战斗旗帜。

3、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指《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该书1751年开始编辑,1771年出齐全书,共三十六卷。

重、难点提示: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启蒙思想的世界影响

 

第六章工业化时代的西方文化

19世纪的西方在经过17、18世纪政治革命之后,进入全面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

当时有两个重要因素支配西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

一是从英国开始的工业化扩展;二是法国大革命提出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传播。

一、科技发明与工业化社会

(一)工业发明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

技术科学的发明创造直接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认为是“19世纪三大发现”,是这一时期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

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广泛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工业化社会的出现

二、工业化时期的西方思想。

(一)人口论”

1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76-1834)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二)德国古典哲学

1、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不仅对近代哲学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清理,引发了蔚为壮观的德国古典哲学运动,而且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威廉·弗利德里希·黑格尔(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

(三)、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1、浪漫主义文学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人间喜剧》:

以编年史的方式,比较完整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四)美国民族文学的兴起

美国的民族文学,从启蒙到最终建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其中也经历了从启蒙文学到浪漫主义这样一个发展到成熟的过程。

(五)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

1、贝多芬和舒伯特

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乐融合了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双重风格,体现了从古典到浪漫过渡的特点。

2、标题音乐

3、民族乐派:

(六)、流派纷呈的19世纪西方绘画

19世纪西方绘画出现了一系列艺术上的反叛,各种艺术流派争奇斗艳,在互相对抗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等。

1、浪漫派

2、现实派

3、印象派

重、难点提示:

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工业化时代的文化特征

第七章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化

一、科学技术发展

1、爱因斯坦(1879-1955)及其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2、普朗克与量子论

1900.12.14,《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辐射的发出和吸收都是量子化的。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被公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石。

3、摩尔根的基因学说,摩尔根发表《基因论》一书,标志着基因学说的正式建立。

二、重“内省”和重“实证”的哲学思想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哲学思想从基本倾向上分析,大致可分为现代人本主义和现代科学主义两大潮流。

1、尼采(1844-1900)的“权力意志”论

(1)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2)权力意志与超人哲学

尼采认为,基督教衰颓的道德观念导致了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

不过,虚无主义有双重意义:

消极的和积极的。

后者是尼采的目标,即它可以作为强力的象征,表现权力意志。

2、现代科学主义思潮

三、经世致用:

经济学的发展

(一)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

(三)凯恩斯主义

四、怪诞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1、西方社会的镜子——现代派文学2、“象征主义”文学:

艾略特——《荒原》3、表现主义文学:

卡夫卡4、“意识流”文学:

乔伊斯5、海明威6、“印象派”开创的现代绘画、雕塑7、“野兽派”8、“立体派”与毕加索9、抽象绘画:

康定斯基、蒙德里安10、罗丹与现代雕塑11、布朗库西、摩尔与抽象雕塑12、现代派音乐大师:

斯特拉文斯基13、音乐变革家:

勋伯格14、现代主义思潮中的建筑艺术15、“国际风格”

五、顺流而变的西方社会科学

重难点提示:

科学技术革命、经济学、社会学的发展

 

第八章战后西方文化

一、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核能、基因工程、电子计算机

二、当代西方的哲学思潮

存在主义、结构主义

三、变革的史学与社会学

美国史学

四、凯恩思以后的西方经济学

货币主义

五、战后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六,战后西方艺术

电子音乐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西方文化的起源

6

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

16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

6

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6

近代西方启蒙运动

8

工业化时代的西方社会

4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社会

4

 

战后西方文化

4

总计

八章

54学时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2.成绩评定;百分制

××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西方文化史》庄锡昌编,高等教育版社,1996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1]《文明的进程》(版次),诺贝特·埃里亚斯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2]《中世纪的衰落》(版次),约翰赫伊津编,中国美术出版社,1997年;

[3]《欧州的觉醒》(版次),菲利普沃尔夫编,商务印书院,1990年份。

[4]《宗教改革与西方近代化思潮》李平晔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审核意见

执笔人:

陈明媚

课程所属教研室:

历史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意见:

 

年月日

学院意见:

 

年月日

教务处意见: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